开海(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847

  “还有乱七八糟的新教派,出身低微的欧罗夷、地位卑贱的商贾依靠暴行赚了点钱,就想利用新教掌握权力;人们放弃过去的礼节,忏悔后不需教士赦免、宗教礼仪丢的一干二净。”
  “各路诸侯忙着夺取土地赚取暴利,使英格兰、法兰西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互相纷争天下大乱,严重影响我大明商路,若非如此,你当我们愿意管你?”
  陈矩说起来是极为愤怒,其实心里笑嘻嘻的比吃了糖还高兴,他算是体会到一点儿陈沐的乐趣了,道:“陈帅派我前来见你,就一个目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教会不能改变信徒,陈帅会自己拿出一个教派。”
  “在我们那从来不缺少神迹,鱼腹书、狐狸叫、黄河石人,哪个都合适极了。”
  老十三的眼睛亮了,听起来,陈沐是支持教会有地产、复兴古礼的,这同样是加强他权威的做法,连忙问道:“怎么做?”
  “僧侣的挑选、等级、晋升必须严格规定,不能随随便便有个人就当修士;欧罗巴陆地上各路诸侯没收的教会地产要尽快收回,无地产何以强尊卑。”
  “人们要依照过去那样斋戒、朝圣、有圣徒、多弥撒,尤其限制商人的权力,不能让他们再次与诸侯合谋抢夺教产,人们必须虔诚才能在乱世中稳定人心,大明需要稳定人心。”
  “大明将在罗马港口设立通商口岸,每年会有商船运载货物由罗马和佛罗伦萨进去意大利地区,东洋军府准许你收利润一成的税务,以作为支持你的援助。”
  “除此之外,军事上有西班牙相助,如果必要,也可以出钱向东洋军府聘请不在役的军人组成部队短时间介入战争,当然,阁下还需要利用影响力,让各路诸侯尽快向梵蒂冈派来使者,我会在再次经过直布罗陀时将他们送往墨西哥,以参加陈帅的会议。”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变革
  陈沐其实啥事都没干。
  他在陈矩临行前干的最大的事,只是向哈瓦那的西班牙印度事务委员会发去个通告,召集了一批天主教修士在墨西哥坐而论道。
  论的不是别的,就是三家新教主教力量,温和的路德宗、极端的加尔文宗、英格兰独特的圣公会,聊一聊他们改革的都是什么。
  整个过程中陈沐像个被僵尸吃掉脑子的工具人,没完没了地赞美天主教、批判新教。
  然后他就很容易得出了属于自己的观点,宗教改革是非常先进的,天主教是封建腐朽的,那么宗教改革要求什么,他就反对什么。
  路德宗要求因信称义,要简化宗教仪式、要让经书的地位高于教会和罗马祭司、要让每个信徒都有解释权、要让君权高于神权。
  他全部反对。
  怎么能因信称义呢?就得因行称义,最好什么事都不干整天坐着祷告才是虔诚的信徒,宗教仪式要多昂贵就往多昂贵的来、要多繁复就往多繁复的去,教会和罗马祭司的地位必须最高、欧罗巴君权的地位必须低于神权。
  因为宗教改革的根儿已经不在了,最大的根源是繁荣的海洋贸易让一批过去没资格涉及政治、宗教的穷人变成富人,逐渐获得了这些权力,但这已经到此为止了。
  如果他们的商船还能在大东洋上想去哪就去哪,那还要东洋军府做什么?
  说到底,还不是罗马祭司和教皇国没能耐,要地盘没地盘、要军队没军队才必须要借各路诸侯之间的矛盾挑事,现在不需要了,你要钱就给你钱,开通商港准你在罗马收税,指头缝里漏出去仨瓜俩枣就够你作妖了。
  欧洲的事不就这样么,那些个有实权的大诸侯,能不能打仗关键也看有钱没钱,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会晤。
  自打他给了西班牙在商贸中收税的权力,看费二爷高兴地,大舰小船一个劲儿下水,偃旗息鼓的低地战争又打了起来。
  关键是这样对大明好处可太多了。
  各路贵族都借宗教改革的风忙着收回修道院地产,百姓也不用向修道院纳税更富有,贵族们把收回来的地放出去,富有的商人得以获得更多原材料产地,这中间雇佣人手、加工生产的产业链就会带动财富。
  要是都让他们自己造了,大明的财富往哪儿卖呀?
  西班牙就绝对不会这么干,站在费老二的角度上,他还非常反对本国对棉布、绸缎、烟草、瓷器等货物的加工——加工了他收的是商税,不加工大明商贾是直接给他实物税,这能一样么?
  双方开诚布公后,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教会终于相信陈矩的到来会为教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梵蒂冈数百名修士出城,将大明使团陈矩一行迎入城中,当罗马的钟声再一次全部敲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诚心实意。
  美第奇大公就十分不乐意了,因为他想向陈矩要几个厨子的事儿被委婉拒绝,后来的宴会上不论有什么吃的,都让他显得索然无味。
  陈矩倒也不是真想拒绝,主要美第奇要的太多,他船上的厨子本来就不多,都给了他往后航路还很长,他自己吃什么呀。
  这事还是得找陈沐去解决,好在美第奇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作为有权势的诸侯国也在陈沐邀请使者的范围内,让他可以派遣使者去往墨西哥向陈沐提出请求。
  美第奇的骑兵有了更大的用处,在罗马祭司老十三的请求下,美第奇麾下骑兵持教廷书信,自罗马奔向内陆诸国,邀请各地诸侯派出使者,作为欧洲诸国的代表去往东洋军府,与大明签订有关天主教联军的协议。
  “使者我已经派出,但他们会不会来,我也不知道。”
  别看老十三在陈矩刚刚抵达港口时还敢让守军鸣炮示警,但对自己在欧洲诸国的权威……他显得很没底气。
  教会已经在漫长时间里变成没什么真正权势的东西,甚至就连有心想要讨好陈矩,都没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总不能送陈矩点菲利普送教会的瓷器吧?
  最后实在没办法,从米兰请来个名叫西蒙·彼得扎诺的画师,曾跟随提香学画,为陈矩一行画一副名为《皇帝的使臣》的画,等使者团去墨西哥时作为进献的礼物。
  “他们不来是他们的事,就像我对阁下说的那样,只有皇帝册封的国家才是国家,他们不愿意,下面的领主也会愿意的。”
  陈矩也选择性的参观了一些地方,带走一些诸如印刷经书的改良印刷机、天文台的草图之类的东西,以及几箱子有关天文的书籍。
  显然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教廷始终参与其中。
  当老十三站在意大利半岛的海岸线上,目送飘扬龙旗的舰队渐行渐远,在他身侧的港口栈桥福船正卸下一船又一船的货物,这批货物第一手交易并非由商人采买,尽数由教廷用低于欧洲市价一成半的价格买下。
  二十四条福船上载满了西班牙的紧销大明商品,精工织造的棉布、极尽华美的绸缎、还有每次到港即被抢空的牧野烟。
  为了买下这批货物,老十三还分了美第奇大公一部分,以尽快筹集到资金,通商的巨大利益转眼就让老十三赚到能把自己吞没的财产。
  尽管他的理智与谨慎让他选择了陈矩拿出来的第二个协议,但某种心理作祟之下,他并不认为第一个协议是不好的。
  行动上接受不接受并不重要,心里接受才最为重要。
  至少在此时此刻的老十三心里,他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大明皇帝天然有册封诸国权力这一必要信息。
  因为他觉得皇帝比他高级。
  这种根子一旦深植于人心当中,就很难被抹去了。
  尤其在对方强势的情况下,天下还有比大明还要强势的吗?
  恐怕没有,西班牙都打开大门口让大明舰队进入直布罗陀,在老十三心里这意味着很多事。
  相反的是这事在菲利普心中并不意味着什么——大明兵船驶来不是为打仗,太难得了,干嘛不让进?
第一百六十四章
轮回
  由牧野县驶来的新一批辎重船进入普利县海湾,没过多久由大西港前来支援艾兰王国的船队也短暂停靠,带来陈沐对普利县的要求。
  陈沐对普利县的疑问关键在于此地战争局势,能否完全拖住英格兰王室,以让其无力在欧洲大陆兴风作浪。
  英格兰搅屎的能力非常恐怖,在英国自己的历史记录上,英格兰始终以一种金毛犬的样子,端庄乖巧;可在欧洲诸国的历史记录上,那完全就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狼人。
  陈沐的宗教复古计划,最薄弱的一环就是英格兰,他始终对这个后来成为世界霸主的岛国寄以最深的忌惮,他不是在下棋,而是要摆棋盘。
  下棋总要有几个棋手见招拆招,摆棋盘就不一样。
  应明对英格兰战争非常乐观,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最难部分,既为普利县这样的登陆地,只要普利县还在,英格兰就必须把海上防御重心转移到陆上,而在陆战方面,大明占据绝对优势。
  而他们的难题只在于平衡普利县周遭百姓对他们的反抗情绪,只有大明皇帝的诏令显然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些更容易让百姓接受的东西。
  比方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对普利县的支持。
  这种时候陈沐将陈矩即将与罗马祭司进行会晤,无疑非常令人振奋。
  “请将我的书信转交大帅,普利已完全掌握岛上西面,并与威尔士的贵族建立秘密联系,敌军因军力劣势而驻防,以间谍渗透等手段对我施行破坏,我们可以遏制他们,却无力向东进攻,陆地战况陷入僵局。”
  “在海面上大明仍有绝对优势,我们劫持了莫斯科返航的商船队,并击沉了八艘今年伦敦发往荷兰的呢绒商船,确信这会让他们的商业发展陷入阻碍,王室国库也将因此遭受损失。”
  “普利周围的天主教徒人数虽少,却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希望大帅能劝说西夷国王对我等予以支持,有我等在此,英格兰不会阻碍大帅的计划。”
  但应明对普利本身并不乐观,在人心这件最大的武器上,他们的力量非常薄弱。
  这帮刁民太难管,以至于他需要找俩橡皮印章,一个叫菲利普、一个叫罗马祭司。
  普利县作为应明的基本盘是不错的,但其他地方就坏了,比如说先前围困普利县仗打输了逃跑的贵族领地。
  随着英格兰女王的军队集结完毕,开向普利县时收到前线兵败的消息,旋即进入防守状态不再出兵支援德文郡,以应明为首的普利军官对周围几近传檄而定。
  对于新投降的贵族们,普利县还需要他们安定局势,各个或授吏目、副巡检、典史等职,以安定人心。
  他们把为百姓上籍之类的工作也做的还不错,可一旦涉及到钱,就不行了。
  由于战争商路断绝,各地在粮食蔬菜肉食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应明又不可能派军队去干这事,只能出钱鼓励商人恢复各村庄、小镇的流通,这个任务被交给艾伦慕明。
  结果这个商业鬼才把应明调拨给他的四千两白银吞了,而且吞了还没露出马脚,整整拖了俩月才让普利县知道。
  一方面,他狐假虎威,带着他的小流氓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找上躲避在城堡里的贵族,恐吓他们用贵族卫队与影响力去恢复商业流通。
  另一方面,有些贵族他确实啃不动,需要钱就带着流氓去村里收税,收税还不敢挑那些比较厉害或本身有反抗情绪的村子收,专挑着对明军示好的村子收。
  结果硬是以技术手段逼得好几个骑士在庄园与城堡里立起叛旗,连带着几个村子加入他们的反叛。
  应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这段事情太多,单是一个普利县对他来说就很麻烦,老道士还有事没事在城里城外搞个爆炸实验,只能哪里发生小股反叛就派人去哪里平乱。
  直到魏四告诉他,在妓院里听说艾伦慕明去雷头村收税了,这才捅破了这个泡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