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847

  哈萨克人多戴有毛茸茸的毛皮帽与锥顶奇恰克头盔,他们都喜欢扎上几根翎羽与璎珞,而且男人们蓄着突厥式的向上挑起的胡须。
  有浓重部落色彩的兵力构成与自备武装也使得士兵装备五花八门,这都与个人家庭财产成正比,穿板链甲戴璎珞奇恰克头盔的小地主终归少之又少,就连锁子甲罩衣锁甲盔都是稀罕物件。
  更多人有个铜钉皮甲与毛皮半盔就不错了,至少没堕落到穿烂皮衣与破毡帽上战场,后者其实才是部落武装的常态。
  而归属明军的瓦剌人在叶斯慕拔都儿眼中则更加泾渭分明。
  经过戚继光在伊犁的军事整编,所有穿棉袄、皮袄这些缺少防护装备的人都被归于马弓手、步弓手之中,穿锁甲的则统一是重骑的辅兵。
  至于重骑兵,则都穿着扎甲具装,这种完全由庞然大物构成的武装团体出现在蒙兀儿斯坦完全是离谱。
  瓦剌人多穷啊,但凡他们有钱一点点,都不会被金帐汗国分出来的几个部落打得找不着北,具装骑兵上一次出现在他们之中也先太师还活着呢。
  可现在,毡帐外随处可见三四个具装大爷坐着小马扎,旁边穿锁甲的辅兵细心清理着战马铠甲缝隙的砂砾。
  四个具装骑兵坐在那,就意味着他们之中有两人背插小旗,身边有至少六名辅兵,构成最基本的作战单位。
  被接引的叶斯慕拔都儿继续向车城走,越走心越凉。
  看起来他们正在挖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将来要引巴尔喀什湖的水出来绕城一周,这座城至少能容纳四千人。
  但在护城河挖好之前,他们似乎把这些壕沟当作别的用处,一道又一道窄而长的壕沟平行排列在一起,这样的宽度能让战马差不多越过去。
  而且在路上他不止一次看见由战马拖拽、士兵推着轮子的炮车,还有那些只有一边有车厢搭载火炮的奇形车从道路两侧经过。
  储量巨大的火炮。
  哈萨克人也会车营,事实上与曾铣同时代的许多国家都盛行过车营这种战法,毕竟比起步骑,这种战法有太大优势了。
  不论对付骑兵还是步兵,车营只有一个不是缺点的缺点——不能对抗火力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很难形容叶斯慕拔都儿看见这些火炮时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
  过去继承金帐汗国兵器制造中心的塔什干一年能出产数千柄做工精致的突厥马刀,各地草原匠人们也能打出上万柄相对低劣的仿制品。
  可他们造不出一门除回回炮与弩炮以外的炮。
  毫无疑问,这就是火力更加强大的对手。
  叶斯慕拔都儿甚至已经在脑海中模拟出交战的情景了,大量瓦剌人会在草原上隐蔽,与他们正面交战的将会是明军的车营。
  至少在这个地方,他们无法截断明军的水源,尽管哈萨克战士擅长消耗战、围城战,但他们不善攻坚,步骑都会对车营束手无策,最先水粮枯竭的反而会是他们。
  接下来潜伏在侧的瓦剌人会发动袭击,他们就算动员五万人来打这场仗,也很难取胜。
  尽管哈萨克有带甲控弦三十万,但新征服的诺盖人需要弹压、与布哈拉汗国接壤的部落也不可轻动,北方小玉兹方向要防御心怀叵测的罗刹国,能向东方动员的兵力只有五万。
  这还是把大玉兹包含在内的算法。
  如果不算大玉兹,可能对方要多上三万人,而他们要减少两万兵力。
  劣势就更大了。
  因此直至进入车城,叶斯慕拔都儿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进车营以后,就更和好看不好看没关系了——那整个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看到车营内巡逻的部队,完全没有草原人民习惯风沙磨砺的脸蛋儿,看不见一件锁甲,虽然有人穿扎甲,但那种扎甲和他想象中的扎甲不太一样。
  那是高级将官才穿的扎甲,其精美程度,如果有人愿意给他一套,他愿意拿几个村子换。
  更多人,穿着胸口有精细纹路的一体胸甲,没人在腰上跨刀,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一根长棍,叶斯慕拔都儿不知道那是什么。
  只觉得隐约有点像经历喀山围城的商人口中伊凡雷帝射击军使用的兵器。
  但这种叫做火枪的怪东西难道不是要和斧头一起配套使用的么?
  他们的斧头呢?
  不过很快,斧头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因为车城正中的大道上,顶盔掼甲扛着鸟铳的万岁军将士保护下,由大明册封的大玉兹王康力戟踱步走出。
  康力戟戴着银质发簪,身穿绯袍,带着骄傲的笑意敞开上好绸缎官袍下的双臂,对他笑道:“叔叔,你是奉大汗之命来看我的吗?”
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萨克
  叶斯慕拔都儿根本不想搭理这个侄子。
  其实要按常理说,叶斯慕以前还帮过这个侄子一点忙,因此他们关系还不坏。
  而草原上发生弑兄杀弟的情况也没什么奇怪的,几百年来术赤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血脉相残的事情发生的难道还少?
  但叶斯慕是个独特的速檀,也许是因为从塔武凯勒汗那了解到更多关于团结的事,他永远不想背叛自己的兄长,因此也格外瞧不起无视亲情血脉的康力戟。
  瞧不起归瞧不起,他也没对康力奇口出恶言,毕竟草原的继承法就这样——康力戟干死了大玉兹汗所有继承人。
  除非他死了,塔武凯勒汗才能再找一个兄弟来填补这个空位,否则他就是大玉兹的小汗。
  而眼下康力戟在明军的保护下,至少在叶斯慕眼中有无穷无尽的瓦剌骑兵为康力戟效力,大玉兹没有哪个哈萨克部落会违抗康力戟的号令。
  他的汗位稳如泰山。
  此次外交使命最大的阻碍不是康力戟,反而是驻扎于此的明军指挥使朱钰。
  会谈并非像叶斯慕想象中只在他与明军统帅之间,而是大庭广众之下。
  大玉兹汗康力戟、康里部、咄陆部、扎拉亦尔部、阿尔班部、素宛部、沙里乌孙部、斯尔格里部、依斯提部、乌夏克提部、夏普拉西提部、哈塔干部的首领都在。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在戚继光亲自持尚方剑为康力戟册封后,各部首领皆为召集至巴尔喀什湖畔,由朱钰代为册封。
  各部依大玉兹银箱籍册所载部众分封,大部授指挥同知,小部授千户、百户。
  作为得到官职的代价,康力戟以下,受封官职者每人派遣子嗣一人去往北京。
  原本这样的事轮不到朱钰上,戚继光的意思是让大明金国车臣汗来册封他们,却没想到大明金国的车臣汗被哈萨克诸部当成了瓦剌人,令他们很没面子,一定要戚继光派大明武官来册封。
  戚继光自己没空,拉着董一元在巴尔喀什湖南修港口船坞,这事就落到了朱钰头上。
  港口船坞才是戚继光眼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巴尔喀什湖南属哈萨克,湖北就是西伯利亚汗国的土地了。
  当然,现在明军到了这儿,自然要将故土更换旧名,巴尔喀什湖叫夷播海,戚继光还要在南边商路上重建碎叶城。
  而港口船坞则是明军北上的利器,这里面有一个很难得的条件,在这支主要由金国蒙古人、瓦剌蒙古人、北方汉人万岁军组成的部队中,大部分人对造船一无所知。
  好在还有浙军,浙军的老将随戚继光巡行沿海,他们有充分的造船知识与手艺,只是由于没有合适木料,他们做出的船恐怕并不能称之为战船,只是大型渔船与不耐用的民船。
  但这就够了。
  足够的运兵船能让明军面向北方的行军路缩短一个月行程,并将夷播海北方的部落酋长接过来,得到库楚汗与罗刹国战争的最新情报。
  叶斯慕的到来极大地加快了这一进程。
  他向朱钰传达塔武凯勒汗无意继续进行战争的消息,朱钰则转达要想和平就得遣使朝贡、接受册封,并把惹事的突骑施部落酋长押送过来。
  押送突骑施部并非是朱钰一个人的要求,还是所有部落首领的要求。
  首先他杀了大玉兹老汗,其次突骑施作为大玉兹的核心部落,占据着最广袤的草场,所有部落的草场都与他们接壤。
  毁掉这个部落,能让所有部落受益。
  叶斯慕难得是一个能分清主次的速檀,即使这些事他知道不能同意,也没有立刻拒绝,而选择拖下去,转而提出哈萨克需派兵支援北方西伯利亚汗国的消息。
  他的本意是想让明军知道北方还有更强大的敌人,因此为渲染罗刹国攻势不留余力,几乎将所有知道的情报都说了出来。
  “罗刹国沙皇并不关注东方的战事,全权授予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他们招安了一支穷凶极恶的哥萨克,用战船沿河行进。”
  “但在去年,叶尔马克攻陷西伯利亚汗国都城,沙皇派遣五百射击军带着最好的火枪和火炮来了。”
  这都是库楚汗向塔武凯勒汗求援时的原话,叶斯慕说的非常利索,不过朱钰只问了一句他就答不上来了。
  朱钰问:“什么样的火枪的火炮?”
  叶斯慕哪儿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火枪和火炮,他一生中唯一见到的火枪和火炮就是明军的枪炮,但这至少是个好的开始——明军对北方有兴趣。
  “我不知道,库楚汗说射速很快,威力很大,他们有五百四十个哥萨克与三百斯特罗甘诺夫家族的家丁,使用斧头和刀,火枪和炮,所到之处抢掠一空,已经攻陷了西伯利亚汗国的首都伊斯凯尔城。”
  朱钰的部下记录着这些信息,他夹在茶案上的胳膊缓缓叩击着太阳穴,脑海里只有四个字:冤家路窄。
  哥萨克这一名词,在他脑海里有个现有词汇能够翻译。
  倭寇。
  少数散兵游勇却武装了比百姓、民团优秀的装备,灵活进攻且悍不畏死、这不就是他熟悉的老对手,倭寇么。
  只是可能这支肆虐西伯利亚汗国的倭寇在火力上要比倭寇强,毕竟叶斯慕也说了,他们有火炮,只是不知道有什么火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