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847

  杨策的人太多了,让应明不得不思虑西班牙国王究竟想做什么。
  “将军不必担心,与大明无害,我是来帮你打仗的,咱先收拾了英格兰,然后借个东面港口囤粮停船,西班牙国王想让我帮他收拾尼德兰叛军。”
  “我认为他是看我一直停在亚速尔群岛害怕,想花钱买个太平,我也没啥意见。”
  “尼德兰的战利品全归我,西班牙只要那片地,手下小的们在岛上待了一年多,闲的又生出两千多张嘴,再待下去也不是个事。”
  应明闻言缓缓颔首,心下里决定待时间稍晚给东洋军府写封信,告知杨策过来的情况。
  不过只是寻常通报,他们出征前都军府也没叮嘱过尼德兰的事,只要不影响他的工作,对于杨策的到来他还是很欢迎的。
  没人不欢迎粮草和援军。
  “要不是赶上白山小陈帅的册封,我早就过来了,路上在法兰西耽搁了些日子,这套铠甲也是从他那买的,起初他还不乐意卖,可我一定要买。”
  说着,杨策颇为满意地笑了,谁也不清楚他心里对这件事的执念有多复杂,最后还是释然地笑道:“我还有三百人在城外,其他人都在南安普敦,粮草在港口没卸。”
  “我的人酒足饭饱,过两天给将军介绍联合舰队诸多将官,先带我去看看地图?”
  真要说专业,正经南洋讲武堂出身的杨策可要比北洋旗军出身的应明专业多了。
  俩人进入西敏寺的高塔,杨策带来的那支西班牙连队倒是老实的很,自己在西敏寺划下一角便开始构筑营地,挤不下的人也非常自觉地被小队长带着列队出去寻找民宅。
  绝不给明军添半点麻烦。
  “不是都说西班牙军团教养非常坏,我觉得他们挺有礼貌的。”
  看着杨策与应明并肩走入高塔的背影,刘志听着百丽儿这话就乐了:“你觉得他们纪律好,因为这是大明的地盘,哪怕只有一个大明旗军在这站着,他们也乖得很。”
  “要是没有这面皇明旗,他们能拿你们吃得连骨头都不剩,我们在大海西边死了上千个弟兄,才让他们这么乖。”
  “上千个红帽子?”
  刘志摇摇头:“那会我们不戴钵胄,戴的是铁笠盔。”
  “他们死了多少人?”
  “不知道,明西第一次战争林来岛歼灭了两万人,第二次在亚州,西班牙没了七个军团。”
  话是这么说,但刘志脸上并无骄傲,事实上跟西班牙人作战时明军参战的部队可谓铳炮齐备,东洋旗军东征是士气最为高昂的时期了。
  在西班牙人之后,再没有能让他们受到如此伤亡的军队。
  “那西班牙军团来伦敦干什么,菲利普要当英格兰的国王?”
  刘志乐了,他是不懂百丽儿的思路,笑着问道:“你能接受菲利普当国王?你们不是不能接受别人统治么。”
  “这不一样,只要英格兰还是英格兰,菲利普当英格兰国王也没什么,只不过这样一来,我就得转信天主教了。”
  百丽儿的话给刘志带来很大启发,他沉吟着想了想,抬头笑道:“那你可有的能高兴了,恐怕菲利普自己这会儿都不敢说他是英格兰国王。”
  “为什么?”
  刘志是说不出十万雄兵抵不住国库财权这样的事,这种事也不是他一个火军能知道的,但他知道更加浅显的道理。
  “他若想当英格兰国王,别人不知道,但为了给陛下保住打下的江山,我会死战到底。”
第二百三十八章
来路
  应明有点怀疑杨策的来路。
  他认识杨策,也对这个海盗头子有过些许了解,从南洋跟着林阿凤一路杀到非洲,是大明硕果仅存的海盗。
  想当年自陈沐出海,从曾三老开始,惊涛骇浪中啸聚一时焚城毁国的海盗死的死、藏的藏、收编的收编,只有林阿凤这一支先降后叛,出海后再度受万历皇帝册封。
  实际上等林阿凤受封大明汉国闽王时,天下百姓对海寇已经没那么恨了,恰恰相反,认为这是保住了中华海盗香火的独苗苗。
  因为真的只剩他们了,开海禁,是朝廷从根源上掘了海盗的祖坟,风水一变,对大海有所寄望的百姓都去当正经海商,谁还会去刀口舔血地做海盗呢?
  那终究是一个没有上升空间的无奈之选。
  能靠科举走仕途,哪个读书人让猪油蒙了心愿意去给山大王当狗头军师?
  在这个时代,寻常百姓能进讲武堂的进讲武堂、进不得讲武堂的进北洋练兵场,殊途同归到头来都是做军官。
  不是寻常百姓的就考科举,当了文官也是最光宗耀祖的事,大明的文武官是全天下最光耀的职业,现如今他们出了海,管你什么大王还是爵爷,不给咱这小百户跪好了就跟你没完。
  就像那陈九经受封法兰西白山公爵,瓦卢瓦王室想让他在册封仪式跪一个,到最后都没谈妥,小九爷就咬死一个要求,想让我跪,黄金五万两垫膝盖。
  在他的想法里,再为朝廷创汇四十万两银子,他跪一下也无妨。
  最后实在谈不妥,他又反手抛出去个减免,要是实在缺钱,咱大明白山总兵官也不做那恶人,你哼老三在册封仪式上给我跪一个,我大军后撤四十里不找你要钱,免你五万两黄金。
  反正在白山城的白山馆里,来自大明的小宦官监军的是这么记录的:服兰喜王黑三儿召群臣议之,以为不妥。
  这种事吧,一国之君别说把它当成正事去议,就是看一眼都已经输了。
  回到应明身上,他同杨策议军事,整个过程都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那感觉不像应明同部下议事,反倒像和在广东讲武堂进修过的几员林来大战功臣议事一样。
  杨策这海寇头子用的是标准的讲武堂战法,就连说话方式、举出战例都和讲武堂毕业将官一模一样。
  这可太奇怪了,应明没上过讲武堂,他所学的东西都是在升职后受长官给一点短期培训就赶鸭子上架,尤其在千户、参将的履历上,根本没人给他培训。
  他的才能就是勉强达到大明北洋百户的水平,不论是对部下调遣、行军打仗、还是传统为将者的天文地理,他都有所理解但都没有细心钻研的机会。
  但世上最不公平的事就在这儿了,他能打,只要带着一二百的东洋旗军,配上些牧野营,打起小规模遭遇战天下无敌、中等规模的决战也所向披靡。
  没别的原因,这帮人素质高,应明本人几乎不需要在战斗中做什么。
  最初是东洋旗军识字,打仨月仗,在旗军的帮助下,牧野营也识了字,宣讲官就可以工作了。
  因此应明和杨策讨论战略战术,经常是杨策说点什么,应明:喔!还可以这样!
  应明心里透着奇怪,杨策心里就更奇怪了:这草包是怎么打到伦敦的?
  杨策多苦啊,手底下一帮四六不懂的海盗,一个能用上的下级军官都没有,而且没有国家、军队的约束,整个海盗群体就像没有宗教信仰加成的松散秘密结社。
  甭管干什么,他发挥出十二成的才能,最终传达到士兵那只能完成三成,就靠这三成,埋葬了一个时代的欧洲同行儿。
  因此即使他身上依然带着浓重的讲武堂气息,手下的军队却完全看不出一点儿北洋旗军的模样。
  北洋旗军是一支有自主性的部队,斥候能出前线二三百里自由活动,各部队长官在失去与中军的联系后都能自主活动打开局面。
  而杨策的部队恰好相反,他的士兵绝对没有自主性,除了长官的话不需要做丝毫思考,一切思考无论对的错的都是无用的。
  很快,两个西班牙连队与三个海盗百户率军由城外迂回至伦敦北门,不参与围攻伦敦塔的任务,专职为应明把守屁股。
  随后源源不断的海盗部队与西班牙连队向伦敦开进,掩护牧野营伤兵在伦敦城的街道内四出,将失去主人的房屋一切值钱的物件装车运入西敏寺,再把牛、马车辆运往南安普敦。
  几艘小型飞鲨战船由泰晤士河驶入伦敦,依靠船炮、鸟铳在河面监视桥梁,并在沿线桥头设立木石工事据点。
  一个千户部的海盗开始在城西、城外郊野搜寻壮丁,强行拉丁编为民夫,在看管下运送辎重、修造器械、搬尸挖坑。
  而在城北更远的地方,一个西班牙轻骑兵连队则担任起斥候的作用,前出四十里布置警戒,防止罗伯特伯爵率军回师突袭。
  做完这一切准备工作后,杨策亲自率两个千户部的海盗部队进入泰晤士河南岸,以扫荡之势快速攻灭城南留守的守军部队,并对街巷实施军管,城南三座桥的桥头插上了皇明旗与汉字杨旗。
  等他把这些事完成,并没有跟应明继续对伦敦塔的围攻,他们只围不攻,既没有利用林登所知道的伦敦塔暗门突袭,也没有使用强攻的方法,只是缓缓围困,且不断对塔内的查尔斯男爵进行劝降。
  四月二日,三个百户的海盗驱赶着上千城外召集的民夫进入城南。
  他们在伦敦塔对面把小段河堤扒开,重新用木石修缮河堤,新修的河堤比过去低了四尺,同时修了三条栈桥。
  大片土木、木石结构的沿岸屋舍被摧毁,四座间隔百步、边长十丈的大型土方炮台开始修造。
  通过河流,一门门汉国仿造的镇朔将军炮被战船运送至栈桥,以每日十五门的效率被推上沿河修建的大土方炮台。
  他们甚至还把南城的修道院征用做火药库。
  杨策的思路很简单,你要据守,我就让你害怕到不能据守。
  这世上没什么城是上百门大炮不能攻下的,即使不能把城墙轰开,也能用炮弹在城墙下铺出直通城内的路。
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个世界
  杨策进入伦敦之后,在西敏寺的百丽儿看来战争形势似乎突然就变得激烈了。
  过去厨子之家西敏寺的安静刹那间被打破,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伤兵从各地的前线送入寺中,城内被明军占领的百姓处处流离失所,纷纷向西敏寺汇聚。
  伦敦的乞丐与无家可归的居民原本就多,南城被海盗攻陷后百姓听说明军在西敏寺开设粥厂赈济,又从那边逃来成百上千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