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847

  也不再叫骂,变着法说了好几种言语,生怕因言语不通叫这些鞑靼人杀了。
  哱承恩不屑地抱臂绕着卡耶走了几圈,回头对哱拜道:“孩儿还以为他是条汉子,却不想他懦弱得很。”
  哱拜轻哼一声:“先前他是不怕,觉得别人的儿子会死,他爹的儿子就不会死,现在是觉得我真会杀他,所以怕了。”
  卡耶是幸运的,在他所掌握的言语里,有很多词语来自三百年前蒙语的变化,勉强能叫哱拜的部下听懂,不过即便如此,也吃了一番皮肉之苦。
  倒不是草原部众动的手,是哱承恩手下已经归附两代的苍头军,他们的第二代从小就生在长城以南,说他们是大明人也没毛病,在逼供时担任翻译。
  翻译工作实在太难了,经常气不过需要踹卡耶两脚。
  卡耶为了能让自己活下来,被问到的、没问到的,只要是能让自己活下来的,全部都说出来。
  同样只要是能让自己在这帮看上去就杀人不眨眼的蒙古人手上活尽量久的,全部都说一半留一半。
  “嘿嘿!”
  逼问卡耶的工作干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哱承恩终于心满意足地拿着用汉文写成的笔记,交到哱拜正与几名义子议事的哱拜手上。
  哱承恩说:“咱来的时候巧,六千主力渡河不过一日,城里留的辎重都是他们的,这地方遍地是宝。”
  “两处盐矿、六个煤矿,遍地的杉松桦桧,东北二百里有河出金刚石,还有金矿一处产黄水晶与绿宝石,富贵得很。”
  哱承恩说着便喜形于色,道:“只要后边来人,肯定还能找到更多!”
  他这言下之意,是想让哱拜向戚继光表功,在这以监督将来西方诸部的名义谋块封地:“哪怕设个卫也行。”
  “别动你的歪脑子,北洋军比猴都精,后边的监军上来这些情报藏不住。”
  哱拜瞪了长子一眼,从鼻孔里哼出一声,不屑道:“净说胡话,还后边来人,遥隔家乡万里,哪里还会来人,难不成你想永远呆在这穷乡僻壤不成。”
  “爹,可不能这么说,后头修着铁路呢,将来就算万里也谈不上多远,你不知道。”
  又是铁路这个词。
  那个哱拜总听人提起、却从未亲眼见到的铁路。
  在这一点上,哱拜深感自己是个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人,他的两个儿子、几个义子先前皆在戚继光帐下效力,此次作战招来前线,闲暇时总提起铁路。
  就仿佛那所谓的‘铁路’是个怪物一般。
  在荒凉的西伯利亚,只要有了那什么‘铁路’,遥隔万里都好像不是问题了一般。
  这些日子哱拜一直没有去深究这个东西,但此时也禁不住觉得奇怪:“我等行军年余方至此地,且不说你等口中铁路要修多久、又能否修成,单是修成了,难不成呆在这做个指挥,想回趟老家都要往返四年你们才满足?”
  哱老爷子差点被长子这态度气死,老子征战二十年,才让他们这些外乡人在宁夏站稳脚跟,眼下儿子出征一趟竟是连家都不想回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画师
  哱承恩这些小辈在打仗上跟厮杀场混了一辈子的哱拜差得远。
  但对时局发展、信息变化,他们比哱拜懂得多,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诸如收到索里卡姆已被攻落消息的哱承宠,领军带着戚继光中军派来的使者自卡马河右岸渡来,当即以幼子的身份给哱拜上了一课。
  戚继光派来的使者不是监军,是来自万历宫廷的小说家余邵鱼与内廷供奉画师吴彬、张复等人,奉皇命至前线随军,为主将、军兵绘画像、撰英雄志及皇帝电报。
  虽说做武官,哪个不想着自家武名扬天下,听到皇帝有这打算就没有心底里不高兴的,但哱拜到底是老人家,心里还有几分故作矜持。
  尤其是知道皇帝的命令不是让画师与小说家听他们的画、写,而是凭其在军营中与士兵同吃同睡,想到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画什么。
  最重要的是不照着宫廷画那些惯例去画,让人浑身不自在。
  起初哱拜是挺不好意思,摆着手道:“拉倒吧,哱某都副总兵了,主事给小辈儿们画些画像也就是了。”
  后来听吴彬说这不行,是必须得画,皇帝命令要给所有带兵诸将一视同仁,不论官职高低、不论年龄长幼、不论出身何处,只要是领受大明官号的将军,就都要画。
  这一点让哱拜很是感动,照过去,这些事是从来没他的份儿。
  甚至就连战报,都提不到他的名字,就像早年身为把总归属守备郑印,哪怕郑印什么事都不干,战报上也是守备郑印率归附鞑兵大破贼军。
  根本不配有姓名。
  如今万历皇帝在上,竟是连画像都要做了?
  哱拜二话不说,领着内廷供奉画师吴彬去了他打下索里卡姆的战利品库。
  那是个巨大的木制粮仓,粮食、木桶占了有一多半,剩下的地方被堆积如山的罗刹夷兵甲、皮具以及五金堆放得满满当当,显然是大战得胜还来不及收整。
  哱拜径自带吴彬经过卫兵,至最里面的小隔间,打开几个有铜雕的木箱。
  未经加工的金块、银锭,加工的金戒指、耳环,还有颗粒状的金刚石、黄水晶、绿宝石,差点把吴彬晃瞎了眼。
  “主事奉皇命远来,此地偏鄙无甚良货,喜欢哪个,挑一件。”
  哱拜看着吴彬,像是颇有遗憾般乐道:“哱某生平难得叫朝廷以国士对待,再无抱憾,唯独家里几个小子,还请主事将他们画得像汉人些。”
  吴彬是内廷供奉画师,明代的画院与宋代不同,并无独立画院机构,但因需求有一套选拔人才的供奉机制,主要是在各部、内阁、内监挂职。
  所以一个明代的宫廷画师,以才艺进奉,但官职可能是翰林院的中书舍人与待诏、武英殿的待诏、工部的主事、钦天监的刻漏博士与五官灵台郎、锦衣卫的镇抚、百户、千户甚至指挥使。
  直到他们这些人专门启程追随明军出发,万历才在内廷设立书画院这一官方机构,作为其立功的赏赐。
  吴彬就以善画人物图,跟随戚继光于西北,在卫拉特和硕部哈尼诺汗归附时绘了《瓦剌内附图》,传回北京令皇帝大悦,当场成立书画院并任其为主事。
  哱拜的财物吴彬是万万不敢要,一方面是因其风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跟着边疆往西走,就是一头羊都得听凭戚继光节制,这些战利品或许打下来仗的前线长官敢慷他人之慨,但别人可不敢拿。
  戚继光其实是个很会送礼的人,但那是因为他说了不算。
  除了送礼他设立制度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如今在他说了算的地方,这些来自内廷的供奉统统以规矩约束,该有他们的一分都不少,不该拿的,也一分不能多拿,这些事都已经通过奏报与皇帝沟通过,谁都改不了。
  不敢拿归不敢拿,但吴彬很在意这种尊重,连忙摆手答应了哱拜:“将军放心,在下一定为几位公子修修。”
  甚至还提出最近让哱承恩、哱承宠及义子土文秀等人换换甲胄,不行就派人去中军借几副北洋军的铠甲。
  这哪儿还用借啊,戚继光正是忙着为朝廷收拢人心的时候,他太知道这支部队的兵力构成之杂乱了,哱拜一提出这需求,当即赏下几套铠甲出来。
  不光哱拜,就连卡拉恰等新近归附的将官都给了一套,唯独从金国来的车臣汗与俺答的具装甲骑依然保持过去的兵装。
  这也是哱拜第一次感觉到,即使西征万里,大明离自己也并不遥远。
  至少万历皇帝的心,在这。
  更重要的是,哱拜在与吴彬等内廷供奉交往中,对东方他们来时的土地有了更多了解。
  “且要乱呢,太平?不太平。”
  吴彬扣扣索索地从袖子里掏出半包牧野烟,抽出一支给哱拜前还想了想,紧跟着刚想点着,就被哱拜拉着走出仓库,这才舒舒服服地抽上一口,道:“难着呢,铁路一修,什么人都往北方走。”
  不是画家小气,实在是东洋大臣不准牧野烟过洋的政策,硬生生让大明远销海外的东洋牧野烟成了珍惜物件,就他这包都放变味的还是锦衣都督徐爵在集宁的出口火器铺送的。
  舍不得抽,倒不是东洋不贩烟国内就没有,南洋军府的淡巴菰也是在往国内卖,不过那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反正抽起来没有东洋的牧野烟口感好。
  烟草对哱拜来说也不算新生事物,不过没抽过牧野的,他心想:又是铁路。
  他没做声,就听吴彬接着道:“先是商贾,有远见的在乌梁海铁路修起来时就跑到北边探矿了,就地开矿山、经营煤矿。”
  “有了活计,口内难过的百姓就往口外跑,口外的部落酋长也乐得他们去,都没人了嘛,皇帝一茬一茬地招人西征,有的连部落都走光了。”
  “出口外的工人修铁路、开矿山,留在草原上的牧民也跟过来干活,管吃还给工钱,比放牧舒服,铁路沿着一直往西修,很快就通了青龙,从乌梁海经集宁到归化城、从归化城往伊犁接着修。”
  “有的人成了马贼、商人工人在出口火器铺捣腾火器,反正出生入死就有钱赚,再乱,铁路就意味着钱,边上的煤铁林木都能用起来,它早晚修过来。”
  哱拜在脑子里用力去想,也想不出铁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他只知道铁路比马军跑得快,问道:“那铁路,跑起来有多快?”
  “不一样的路线速度也不一样,我最早从通州去了趟乌梁海,坐的专门报信的小青龙,连车工带乘客一共十一人,早上从通州走,将军敢想?第二天清晨就到泰宁卫。”
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
  一日千里。
  不论哱拜怎么想,也想不出一日千里是什么进境。
  将来从这到宁夏,他们走了两年的路,十天就能回去?
  就算吴彬告诉他,运兵的那种青龙与报信的不一样。
  哱拜不太敢想这样的日子,那岂不是什么天时地利都不重要,打起仗来全要围着铁路沿线去反复争夺。
  其实这种情况在画师吴彬的话里已初现端倪,塞外刁民忙着偷铁轨、马贼忙着抢火车;护路百户与口外商贾则忙着在沿线荡清贼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