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8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9/847

  汉国的大东洋分部家大业大,又有几支专精火枪的部队,火药消耗一直很大。
  虽然总有西班牙、葡萄牙、夷格兰诸国海商、海军以及海盗同行给他连船带货的送。
  但最近两年也不知怎么回事,大家在他海面上经商做买卖的热情不高了,让他很惆怅。
  没有产销地,就得靠进口。
  进口的大头儿,自然是财大气粗的东洋军府。
  陈沐对自己的嫡系部队大方得很,但对他杨策是快抠到姥姥家了。
  真不是杨策在背后说东洋陈爷坏话,一个牛鼻子臭道士、几个小瘪三商人,在夷格兰打下个叫普利茅斯的大村子,找朝廷要支援,东洋陈沐怎么着?
  东洋舰队押送,交付商贾李禹西武装在普州搞独立战争,那是铅条八百斤、火绳鸟铳三千杆、火药三万斤的硬菜。
  他杨策呢?
  陈大帅叫他去亚速尔群岛恶心西班牙的秃子,连船带人,杨策连施和拉上了,拽出来个大东洋海面上史无前例的海盗大舰队。
  就给了他几条船、几十门炮、一千来条旧铳和一万八千斤火药。
  还不是送,是给他买的资格。
  而且不管运,买船买铳去常胜、买炮去金城、火药请去智利,要想在大西港拿货,得加钱。
  说实话还是杨策脾气好,要不然给他聊这些事的那个小书生叫什么来着?对,赵士桢,赵士桢早死八回了。
  最后只有火药是杨策没办法,从赵士桢那花了高价拿非洲金买在大西港提的货,其他的全是自己去拿,尤其是船。
  他没走海路,走海路徐贞明的巴拿马运河才修了不到两年,还是要走火地岛,等船航到东海岸就第二年了。
  最后是八千海盗上陆地,旱地行舟一路拉到东海岸,他们走后巴拿马到墨西哥东边的大西港连砍树带脚踩,稍微修缮就能多出条极宽的大路。
  说实话,杨策这半生都在缺口中渡过,甚至有时让他迷茫到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从广州府讲武堂学了他娘的一身屠龙术,结果比他那些进卫所的同学还惨,被高拱丢到海盗窝子里。
  同学们也是有各种缺口,但物件上的东西基本上跟着宣府、南洋、北洋三大军器局的建立,物件的缺口就逐步好转了,唯一的难题只是练兵和军饷。
  他呢,样样缺。
  高拱交给他的任务永远完不成,林阿凤对汉闽王的称号非常满足,打从受封每年派人回国朝贡。
  最大的梦想就是那些同学唾手可得的东西——创造个能让自己发挥所学的平台。
  船,他有凤凰港的飞鲨;炮,他有仿镇朔的凤凰炮;兵,他自己练,自己练不穿铠甲的兵。
  但不穿甲了,兵器不能再没有吧,所以他在创造了仿火绳鸟铳的桑海造,纯手工熟练生产线,月产火枪四十五杆。
  但火药他没办法,这东西没有它就是没有。
  单靠鸟硝粪硝,以桑海王国的体量,火枪队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大舰队搞重炮齐射,像他这种无月不征的就别想了,陆地野战炮更是想也白想。
  如果不是火药有缺口,以及害怕陈沐的政治问题,他早就带着大舰队去马德里浪一把了。
  火药的缺口不能有,要不是前年被陈沐拉壮丁跑个西班牙的大活儿、今年又受雇于西班牙像送瘟神一样把他送到夷格兰,他这会可能正筹谋率领桑海军去征战撒哈拉,把产硝地攥在自己手里。
  一下子,占领海牙造船厂的海盗来报告,船上货物有四千多斤火药?
  可把杨策高兴坏了,他高兴不是因为这四千斤火药,而是:“他们从哪儿进的货!”
  产硝地这东西,这世上不出海的大明人根本不知道它有多珍贵。
  世界上不算堆硝田玩粪尿的,能一口气每年拿出个十万二十万斤火药,杨策只知道有五个地方,当然这五个地方为了增加产量也用硝田。
  智利的沙漠笼罩在天下第一号黑心鬼的阴影之下,大明官价成本万斤二百四十两的火药,丢个两千四百两的报价,在黑心鬼那儿只能听个响,他还得告诉你要黄金。
  还有大明本土,山西的盐硝、甘肃的矿硝、南方的洞硝,船运过来的成本比直接找陈沐买便宜多了,但需要林阿凤搞朝贡贸易,卖也不像东洋军府那么大的出货量。
  再有,是集中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被笼罩在天下第二号黑心鬼阴影下的孟加拉,殷老头比陈沐还过分,根本不卖给海盗。
  派人去果阿,就带回来一句话:什么狗屁汉国,就是海盗,海盗不卖,想买找皇帝。
  那边的窝囊气主要是林阿凤在受,林凤为了火药是想尽一切办法,发现最有可能弄到火药的,是天时大和尚。
  但那和尚不靠谱。
  派使者去不行,要让林阿凤过去,说他娘火药只给有缘人,看了才知道有没有缘。
  林凤过去了,大和尚说施主面相果然与我佛有缘,西北有城名为‘这里’,城坚兵众难攻不落,佛徒子弟围困经过死伤颇多,施主去将那城夺下,这三万斤火药就当我佛给您的见面礼。
  话是说的一套套的,可他十几万僧兵都不愿意强攻的城,让海盗去强攻,关键这破地儿还不临海,这不扯蛋么。
  林凤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摇头道:缘分就到这了,告辞。
  除了大明下辖的三家,另外两个一个是奥斯曼,一个是摩洛哥。
  奥斯曼肯定不好对付,摩洛哥也一样,三王之战最后的赢家,要不是摩洛哥西班牙的费秃子也当不了葡萄牙国王。
  当然一定要从这俩里头挑一个干,杨策肯定选后者。
  摩洛哥跟桑海接壤,早晚一战,那的硝石他也势在必得。
  现在,似乎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销地。
  而且很可能,产硝不是那么多,但占有者的实力也没上头那五个那么强,说实话,大明本土、东洋军府、西洋军府、奥斯曼、摩洛哥。
  再添上个西班牙,任何一个国家单挑六个其中之一,能不能赢是运气上的事说不准,但战争还没开始肯定会先把自己吓个半死。
  这五个谁惹得起?
  如今来了个很可能是小角色的家伙,却占有一片生产硝石的土地?
  杨策觉得呀,这土地跟他有缘。
第三百二十九章
邻国
  根本用不着拷问,尼德兰从北方买硝不是秘密。
  其实丹麦、挪威、瑞典都有硝土,只是产量大小的事,他们那的既不是硝酸钠也不是硝酸钾,是硝酸钙。
  如果依照大明人把硝石种类照产地命名,盐硝主要是硝酸钠、洞硝主要是硝酸钾、那么硝酸钙就应该被称作墙硝。
  这三种都比不上智利、甘肃的矿硝,不是本质上有什么问题,主要是有杂质加工更加麻烦,就像尿粪堆出来提纯的硝酸钾,就是比不上洞硝提纯的硝酸钾。
  因为里面的尿素即使被去掉,还是难以避免混有氯化钾和少量氯化钠,至多提纯到硝酸钾含量百分之七八十,这个时代没人能分辨有什么区别。
  当然,相应的是这年代的火枪火炮,对火药的要求也并没有达到需要百分之百。
  气体膨胀七千八百倍与膨胀一万倍,又有什么区别呢?
  至多,抗倭时胡宗宪麾下的士兵用了尿硝发现同样的火药没以前打得远,反映上去,胡宗宪最终拿出一份更合用的配比罢了。
  至多,是北洋的士兵说这火枪感觉打得好像比以前在九边近点,北洋大帅叶梦熊皱着眉头怒道:“放屁,这是陈帅定下的规制,七成五的硝石是最佳配比,你懂个屁!”
  没什么实际区别,毕竟这年月无法做到绝对提纯又何止硝石呢?
  这年头世上的国家、联盟、联邦、城邦、部落,不知有几百几千个,能去琢磨火药配方的至多不超过十个。
  其他几千几百个都在想尽办法解决有无到有的问题。
  朝鲜王国在海里煮的眉毛胡子都白了,除了用不完的盐,也没弄出一粒火药来。
  量才是最重要的,一百万斤不是最佳配比的火药,就是比一万斤斤最佳配比的火药厉害。
  杨策也一样,他不在乎这些火药的制作工艺,也不在乎尼德兰或者这批火药的生产者对它是什么配比,只要它是火药,没造粒都行。
  我自己晃晃。
  “死危等?那是个什么地方,这名太不吉利了吧。”
  杨策嘛,福州人,如果这个词让他来翻译,那除了福建人谁都不知道叫啥;要是让军中的广东兵翻译,可能会叫个睿弟,睿智的弟弟;或者衰弟。
  要是这个广东兵还懂夷格兰语那就更了不得啦,类似衰前面的发音比较像三,终于能起个好听点的三弟。
  但汉国军官团参将杨继忠是北方人,还是北方的边军出身。
  虽然杨策是让他拷问,不过那尼德兰商贾撂的太快,直接全说了,杨继忠便把这记下,交给杨策,拿他们那北方方言的语调写出来,就是死危等。
  “嗯……你知道这个地方,在哪,它大么?兵多么?”
  杨策问这话时两眼冒光。
  “它在,在北方一个常年冰雪的大岛上,上边还有几个国家,地方挺大,人算是不多也不少吧,国内产铁,很多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9/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