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597

  而有些异族是想要靠着军事征服或者其他手段,想要维持在华夏的统治,又想要保持民族的独立性或者超然性,比如蒙元,又比如满清,但是到了最后都是被掀翻。
  不然的话,基本是不可能接受异族成为自己的一份子的。
  而现在嘛,大唐在部分地区所实行的本土化政策,其实也是进阶版本的融合政策,依靠自身的庞大人口优势,然后把他们变成华夏人。
  在北海省那边,本土化政策也是正在稳步进行着,只不过时间还短了点,距离彻底本土化还差了点,所以这才是一直拖着没放开进出口管制。
  但是估计着也用不了几年了。
  相对比南洋各省来说,北海省那边要方便的多,就和之前的高丽半岛一样,大家都是同属于华夏文明圈,当地人对华夏文明认同比较深,融合起来要方便的多。
  如今的扶桑人,就和当年的高丽人一样,现在你要说他们是什么扶桑人,人家能够操着一口鸟语和你对喷:老子明明就是大唐人,你可不要凭空污人清白!
  大唐人这个身份,在当代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比后世的美国人强多了!
  不知道多少异族人,想要入籍大唐,成为大唐子民而不得呢。
  很多人不能成为大唐子民,就是想办法成为暂住民,领取一张暂住证。
  如今在大唐很多殖民地里工作的异族人,尤其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印度人、西亚人等等,都是拿了暂住证的,更多人都是为了这个暂住证而想尽办法。
  如今的大唐暂住证还是很抢手的。
  但是办法却是不多,最具备可行性的就是通过婚姻以及父母投靠获得暂住证。
  具体下来就是异族女性如果嫁给了大唐人,那么该异族女子能够获得暂住证,一定能年限后就可以申请获得大唐国籍,成为帝国子民后,她就能够把父母也接过来,以父母投靠的方式帮助父母获得暂住证。
  很多异族女子,费尽心思都是想要嫁给一个大唐人,然后成为大唐的暂住民,乃至最后成为大唐子民,然后帮助父母获得暂住证。
  至于异族男性是别指望了,就算找了个大唐女子结婚,但是大唐女子一旦嫁给了异族人,那么就会自动失去了大唐国籍。
  毕竟现在是父系社会,血脉的传承是以父系为标准,再加上大唐的社会风气也不允许。
  同时该项政策,只在若干特定地区,针对特定族群开放,部分地区的异族是无法获得这个政策的。
  这个倒不是李轩从后世带过来的偏见,而是这个时代的华夏人就这吊样!
  基于对自身文化的自傲,华夏人几千年来都是把其他人当成了蛮夷或者是野人!
  文化和审美观双重影响下,大唐人对很多异族也是非常排斥的。
  如今能够接受的异族,其实并不多。
  目前来说,能够完全接受的,也只有相貌类似、文化受到己方比较大影响的异族,比如扶桑人,高丽人。
  这也是上述两地本土化能够这么快的缘故,因为大唐人对他们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融合比较顺利。
  还有一些族群,大唐人对他们保持中立态度,比如说南洋半岛的部分族群,然后是西域、中亚、西亚部分族群,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西亚地区的部分女性,其外貌还是挺符合华夏人的审美观的,老早就有波斯美人的称呼了。
  很多大唐人可能会讨厌西亚的男人,但是一般不会讨厌西亚的女人。
  再过来则是欧洲族群,对他们其实大部分华夏人不怎么喜欢,认为长的跟鬼怪一样,但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增加,和欧洲人接触的多了,也是慢慢知道了,这些蛮夷虽然长相不咋地,但是好歹算是人,不是什么恶鬼,所以这些年慢慢的也接纳了。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大唐人对欧洲族群里的年轻女性还是比较看好的,洗干净了的话,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皮肤够白,身段也是不错,虽然毛孔大了些,毛发多了些,但是金毛红发什么的把玩起来也是颇有异族风情。
  当然了,只限于女性,至于欧洲地区里的男性,大部分大唐人还是把他们当成妖魔鬼怪……
  整体来说,大唐人对异族的接受程度,是综合了审美观、文化的,基本上只要是文明国家、其女人长的不太丑的话,大唐人顶多就是讨厌或者不讨厌,但是至少会把他们当人看。
  而有些地区的人,大唐人就没把他们当人看!
  比如说南洋的很多土著!
  比如说非洲的土著!
  比如说印度的大部分土著!
  比如说美洲的土著!
  绝大部分的大唐人基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这种民间自发的态度,哪怕是李轩都无法改变的,当然了,李轩也是懒得去管就是了。
  再说了,他自己的后宫里也是有不少异族女子不是,而且这些异族女子分类和数量,其实大体上和当代普通大唐人对异族人的接受程度是差不多的。
  而且基本都是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貌美肤白!
  没办法,华夏人的审美观就是如此,李轩是这样,普通的大唐人也同样如此。
  皇帝和乞丐,他们的审美观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的。
  在对鞑靼人上,大唐人又是另外一个态度了。
  因为这是敌人!
  而对敌人,自然是不谈不上什么讨厌或者喜欢了,而是需要消灭的。
  华夏数千年历史来,就一直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敌对,不是因为审美观等喜好问题,而是因为生存资源问题。
  如今哪怕是鞑靼人跑到了中亚,跑到了欧洲,大唐人还是不想放过他们。
  正所谓!
  斩草除根!
  当然了,这也是鞑靼人挡在了大唐向西扩张的路有关系。
  大唐要想西扩张,就必须干掉鞑靼人,这又是利益之争,基本不可调和。
  所以,宣平二十年九的春天刚到,西域那边气温暖和了后,大唐西征军就是迫不及待的再一次踏上了西征的步伐。
  还是老样子稳扎稳打,修着铁路前进。
  而对于大唐西征军的这种其他都不干,就只顾着闷头修路得到做法,鞑靼人也是很无奈。
  五月份,在乌力罕的鼓动下,驻防吐鲁番地区的鞑靼人大举出动,派遣了足足三万多骑兵准备杀向大唐西征军。
  这倒也不是说想要和大唐西征军正面对决,还是为了破坏大唐人的铁路线,毁掉大唐人的补给线。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等大唐人把铁路修到吐鲁番来,那么百分百就会重演哈密旧事,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主动出击。
  但是西征军统帅卢愚之早就防着他们呢。
  两个骑兵军再加上其他骑兵部队,严密布防,也没有贸然选择和鞑靼人进行大规模的骑兵交锋,而是依旧选择守护铁路线为主。
  大规模的骑兵决战没有爆发,但是中等规模的战斗却是连续打了三次!
  而鞑靼人在这三次中等规模的交战里,从战术上来说并没有太失利,顶多就是损失大一些。
  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鞑靼人却是完全失败了。
  因为他们三万多的骑兵,被大唐的差不多同等数量的骑兵给牵制住了,哪有什么机会去破坏铁路啊。
  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大唐人修铁路。
  到了最后,乌力罕一发狠,准备直接发动袭击,拼着被大唐骑兵侧击的风险,损失了好几千骑兵,顺利破坏了超过十公里的铁路,还端掉了一座火车站。
  然而就在他以为已经是截断了大唐人的铁路线,最少也能够瘫痪西北铁路延长线几个月时间的时候。
  侦骑却是传来报告,大唐人在铁路被破坏了后,只花了十天时间,就是完成了全部的修复!
  听到这个消息后,乌力罕仰天长叹!
  他是实在没办法了!
  正面打打不过去!
  铁路线破坏又破坏不了,接下来他们还能怎么办?
  他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但是就这么退走又不甘心,当初从哈密退走,他们还能退守吐鲁番,但是现在从吐鲁番退走的话,他们就无城可守,只能是一路退守中亚了。
  这也意味着,将会把整个西域拱手相让!
  他们不甘心!
第1590章
鞑靼人又跑了
  哈密城,卢愚之并没有穿着军服,而是一身长袍便服,躺在一张躺椅上,不过却是没有随着,而是半眯着看着外头的景象。
  他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哈密城最高的建筑,但是却是最坚固的建筑:哈密火车站主楼。
  哈密火车站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乃是从内地运输来的钢筋水泥浇筑的,设计的时候就是有充当军事堡垒的打算,所以建造的极为坚固,哪怕是重炮直接轰击,也无法给这栋建筑造成什么实际性的损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