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597

  至于海军那边,倒是早了一些,他们前年就开始装备了,不过受到产能和工期的限制,实际上真正开始大规模的装备以及使用其实也还是今年。
  毕竟只有那么一两艘战舰装备了后装炮,可无法代表整个海军。
  进入后装炮时代后,海军的战舰设计也是出现了诸多的变化。
  比如说海军面子工程,新型万吨战列舰万丹号,这两年就是因为技术的变化而变来变去,把战舰设计师折腾的够呛!
  两年前后装炮刚出来就开始设计了,结果初步设计搞出来的是一万吨出头,预计装备四门三百毫米主炮,众多副炮的战列舰。
  用原时空来看,算得上是比较标准的前无畏战舰了。
  但是设计稿刚定型呢,广东号战列舰传来消息,炮台又出问题了,逼得设计师又是修改设计,这刚修改没多久,上海枪炮厂那边说,他们已经是在搞三十倍的三百毫米的火炮了。
  这有了更好的主炮,自然要装备了,但是威力更大的火炮,也代表着更重的重量,然后又有修改设计!
  把设计师折腾的够呛!
  不过不改也不行,毕竟发现了问题就的改啊。
  比如说这电动炮台问题,不改的话可不行。
  之前广东号战列舰上使用的电动旋转炮台一听上去似乎挺高大上的,而且试验的时候也没发现啥问题,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却是发现问题多多,故障频繁,最后甚至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
  海军那边不得不把广东号战列舰再一次驶入了船坞。
  最后海军那边下了决心,不搞电动炮塔这破玩意了,还是老老实实用液压炮塔吧!
  海军为了炮塔转动问题,先后尝试了蒸汽、电动、最后是液压,这路子可是曲折的很,也是让造价成本高居不下。
  广东号战列舰出了问题,当时刚完成舾装的吕宋号也是被迫重新回到船厂进行了换装,他们的电动炮台还没用过几次呢,就是被迫要换掉了。
  等到去年年底吕宋号终于顺利通过海试进入海军服役的时候,其总造价已经是超过了三百五十万元,坑的海军不少将领都是两眼发黑!
  而小一号的广东号其造价最后累计起来,也是接近了三百万。
  这两艘战舰,前后历时五年多,总计花费六百五十多万,而且故障频出,搞的海军都不敢让它们远航,只能是近海跑一跑。
  实战价值嘛,反正目前地球上没有什么敌人的海军值得大唐海军动用这种万吨战舰了。
  要不然陆军怎么会说这是海军的面子工程呢。
  不过这些事,也就是内情人才知道,而外人是不清楚的,每当海军把这两艘战舰开进沿海港口,让民众参观的时候,都能收获一大片的惊叹声,大大满足了海军上下官兵。
  其直接体现就是宣平三十四年的春季招生中,海学堂成功把皇家青年军校里的头名给抢了,该校前一百名毕业生里被海军海学堂抢走了四十五个,并且派兵普遍靠前。
  其成绩达到了历年里海学堂招生之最!
  让海军大一票高层大为兴奋!
  这也是更加坚定了海军继续建造万吨战列舰的决心!
  当然了,数量肯定是不会多的,顶多也就是一艘接着一艘建造,毕竟海军内部也知道,这玩意只面子工程,有就好,多了也没必要。
  这从广东号和吕宋号的建造过程也是可以看得出来,一开始只有广东号,等广东号下水腾出船台之后,吕宋号才开始铺设龙骨。
  吕宋号完成了舾装后,第三代战列舰万丹号战列舰才是开始铺设龙骨。
  而经过了多次修改后的万丹号,细节上已经是有了诸多变化,比如说炮台变成了液压炮台,动力系统也有所升级。
  主炮也是从三百毫米二十五倍舰炮变成了三百毫米三十倍舰炮。
  副炮也是有所变化,原本预计是有一百七十毫米舰炮的,但是后来一百五十毫米的舰炮研发比较顺利,射速也比较快,同时考虑到实战价值,最后海军放弃了一百七十毫米这种不上不下的副炮,选择了装备更多的一百五十毫米的舰炮。
  基本上炮台、舰炮、动力都有所变化,所以到最后,这船体也变了,吨位有所增加,增加到了一万两千吨。
  为此,造价自然又是上涨了不少,导致外头不少人又在骂海军吃饱饭闲得蛋疼,搞面子工程败家了。
  不过海军的将领这几年也都是练出来了,一个个脸皮厚得很。
  你要喷就喷,反正这战列舰是要建的!
  毕竟一支没有战列舰的海军,是没有灵魂的!
第1666章
装甲巡洋舰
  因为万丹号的设计折腾来折腾去,而海军又不急着用,所以会慢慢建造,不会是说加班加点的,那样建造成本太高,海军不愿意!
  因此这样一来,这万丹号少说也得三年后才能下水服役了。
  不过虽然万丹号战列舰设计和建造都慢腾腾,折腾来折腾去,海军的其他应用后装炮的战舰就简单快速的多了。
  海军虽然一直搞万吨战列舰,然而海军内部里其实也没人指望过靠什么战列舰维持大唐帝国的全球海权!
  那玩意不仅仅昂贵无比,而且都找不到适合的对手。
  你总不能开个上万吨的战列舰去打土著的几百吨的小舢板吧!
  非要找个对手的话,海军的万吨战列舰的唯一敌人估计也只能是陆军土的列车炮!
  海军内部做过好几次秘密,没有留下任何文件,只存在于口中上的战计划:假如陆军叛变要进攻金陵城,海军带着战列舰去金陵城护驾!
  当然了,海军自然不会知道,陆军搞列车炮或多或少也有这个心思。
  万一海军那些土鳖谋逆,想要沿江而上炮轰金陵的时候,陆军必须站出来,用列车炮或者重炮部队封锁长江,把海军的叛军给拦下来!
  他们这么想的时候,如果让近卫军知道,那么近卫军会表示:呵呵!
  想要来金陵城,问过我近卫军的意见没有?
  我们近卫军舰队有好几艘三千多吨的浅水重炮舰呢,而且你当我们近卫军掌控的金陵要塞是假的?
  上面可是有着足足八门三百毫米二十五倍最新型的重炮呢!
  不管是海军的战列舰还是陆军的列车炮,都没有办法承受近卫军的强大火力拦截而抵近金陵城范围的。
  现在海军一共也就两艘装备这款舰炮的战列舰,广东号上有两门,吕宋号上有四门,还没近卫军装备的多呢。
  海军拿到后装炮之前,最开始的八门量产型三百毫米后装炮,可都是被近卫军拿走了,就部署在近卫军的金陵东西两座要塞里。
  陆军的列车炮就更少了,如今一门后装列车炮都没有呢,只有两门两百毫米的前装炮做做样子。
  从海军和陆军闲得蛋疼,把对方当成对手也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海军的战舰设计,除了战列舰这种面子工程外,其他的其实没有太大的性能需求。
  别说后装炮了,就算是现在的前装线膛炮,大唐海军也能吊打全球各国土著的海军。
  一支大唐海军第七舰队,就是能够把整个欧洲压得喘不过气来。
  甚至第七舰队下属的欧洲分舰队,也是足以给欧洲各国海军制造庞大的压力。
  所以大唐海军在考虑实际战争用的战舰时,性能什么的倒是不怎么在乎了,反正再怎么样也是差不到那里去,更多的还是考虑建造成本和后期的使用、维护成本。
  因此可以看到大唐海军在建造众多战舰的时候,就是喜欢一款战舰批量建造,为的就是降低单舰成本。
  同时动力上也是喜欢使用成熟可靠,价格又便宜的蒸汽机,而不愿意使用性能更先进,但是价格高昂,维护成本更高的先进蒸汽机。
  唯一的例外,也就是舰炮了。
  因为大唐海军喜欢远距离吊打敌人。
  我打得到你,你打不到我,这就是大唐海军一直所追求的了。
  而这一点,后装舰炮足以给海军带来这种优势。
  之前的前装线膛炮,都大体上能够维持八百米的有效射程了。如果是使用后装线膛炮,而且技术也有所提升了,这保持千米以上的有效射程问题不大。
  千米有效射程,足以吊打任何装备前装滑膛炮的敌军战舰。
  在性能以及建造成本,还有后期的使用成本上,大唐海军进行了综合曲射,最后才是初步确定了下来下一代的几款远洋主力舰。
  按照大唐海军的原则,新型战舰要根据定位建造。
  比较受到重视的自然是负责舰队决战的主力舰,这个任务之前就是由山西级、广西级负责的。
  这两款战舰,一年前还是被归类为战列舰呢,但是海军嫌弃他们吨位小,一款是两千八百吨,一款是三千八百吨!
  考虑到最新的万丹号战列舰,排水量都预计达到一万两千吨了,还把两三千吨的战舰称之为战列舰有些不妥当。
  所以今年开始,海军干脆把这两款战舰归类为一种巡洋舰,更准确的分类乃是甲带式防护巡洋舰。
  毕竟这两款战舰虽然是根据战舰决战主力战舰而设计的,但已经是十多年前海军战略思维的产物了,已经不是用于未来的海军战争需求了。
  未来海军的主力舰,将会有战列舰承担。
  但是战列舰太昂贵,而且也不可能广泛部署到海外,因此海军需要一款具备战列舰一定能力,同时又能部署到海外,而且也不能太过昂贵的主力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