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6/1597

  不过鞑靼人的乌拉尔防线也是早早就开始建设,当年西迁东欧的时候,鞑靼人就知道是守不住西域和中亚的,那些地方太宽大,而且不好守。
  但是在乌拉尔山脉以及乌拉尔河一带可就不一样了,这地方北边是乌拉尔山脉,南边是里海,中间的是乌拉尔河,后边则是伏尔加河,而且乌拉尔河的下游地带还是一片沙漠!
  尽管地形还是平原地形,但是依托山脉和河流,鞑靼人还是能够阻止起来防线的。
  这初步接触后,西征军的前锋部队发现敌人有点顽强,而且己方的后勤补给也是不顺畅,这会的中亚铁路还没有修到里海呢。
  所以就是放弃了进攻!
  既然不打乌拉尔防线,那么也就能腾出手来把那个什么库里城拿下来了。
  拿下了库里城后,也正式宣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以东的所有疆域,尽数归入大唐掌控之中。
  拿下了整个中亚地区后,大唐西征军正式向金陵方面报捷!
  报捷折子上说西征军在英明圣武的圣天子的领导下,西正军上下二十万将士不负皇恩,历尽数年苦战终于是顺利夺取,并彻底掌控了中亚地区。
  不仅仅是中亚地区,甚至整个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以东的区域,都是尽数落入了大唐手中。
  而且西征军可以自豪的宣称,整片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平原地区,除了他们大唐人之外,绝对不会存在任何一个土著,不存在本土化的需求。
  帝国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移民并建立行政统治,直接把这些区域纳入本土范围之内。
  因为上述地区原有的土著都已经被鞑靼人一股脑迁移走了,甭管是老弱轻装,一个都没剩下,比蚂蚁搬家还要厉害。
  如此也是导致了如今的广阔中亚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里,竟然只有区区百万人不到人!
  不包括并入了土密省的以脖府的话,剩下的中亚地区只有沿着铁路线以及内河的新移民数十万人,还有二十来万军队。
  至于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更是一个移民都没有,顶多就只有少数大唐骑兵活动而已。
  空阔的中亚以及西西伯利亚平原,成为了帝国最新的统治区,这里地形平坦,环境也不算太差,再不济还能搞畜牧业不是,矿产也不错。
  为此,帝国高层已经是正式决定,要在中亚以及西西伯利亚平原设省了。
  这方面军方就不管了,反正他们只管打下地盘,剩下的移民开发设省之类的和他们没关系。
  唯一有关系的就是,李轩决定在这一地区分封贵族。
  大唐帝国之前的贵族分封政策,是不包括本土的,主要是在海外进行分封。
  但是这一点自从北海省被纳入本土之后,就是得到了改变,因为北海地区是有贵族分封了的。
  虽然说都是之前分封的,但是现在也一样是本土啊。
  而随着大唐地盘的扩大,同时贵族数量的上涨,也是让李轩意识到,纯粹是海外领地进行分封也是有些不靠谱了。
  老是把贵族分封到海外,这样对帝国内部的统治其实也会有一定的困扰,那就是本土地区的文官势力必然会逐步增强。
  而且老是拿一些破地烂地分封,很多贵族也是有些意见的。
  毕竟不是每个贵族都能分封到北美洲的土地的,大部分其实还是分封到了要啥没啥,野人还特别多的破地方。
  但是,本土的核心地区李轩依旧不打算分封,只打算分封一些距离核心本土远一些的地区。
  比如说现在的中亚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乃至未来的东欧平原都是可以的,这些地方距离本土核心区太远,而且地方也不算差,用来平衡贵族的矛盾还是可以的。
  反正目前大唐的贵族体系里,贵族虽然有封地,但是只有封地俸禄以及私人土地,是没有传统实封的众多权力的。
  同时中亚等地区的开发也是需要贵族的支持。
  既然决定分封了,那么就要做好提前的准备,比如说设省。
  先设省,划分好区域之后再搞分封。
  对于中亚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行政划分,这个很简单,中亚地区被直接设立为省,其称呼为海东省。
  这个称呼来自于里海的古称,大唐帝国根据秦汉古时的称呼,称里海为西海,而广大的中亚地区,位于西海之东,因此称之为海东省。
  中亚地区之北,乌拉尔山脉之东,叶尼塞河之西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同样设省,称之为西伯省。
  这个名字取之于鞑靼人对此地的称呼‘西波尔’的音译,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以为李轩叫的顺口。
  真要说西波尔地区的话,其实那得包括一大片的西伯利亚地区呢,基本上从乌拉尔山脉往东一直到白令海峡,都是属于西伯利亚呢。
  而现在的西伯省,只包含乌拉尔山脉到叶尼塞河之间的平原区域,往南的话则是和中亚的海东省接壤,其东南部则是一直到巴尔喀什湖(以脖湖)北岸,和土密省的以脖府、伊犁州。东部和河西省以及东北省接壤。
  不管是中亚地区的海东省还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西伯省,都是属于面积非常庞大的省份。
  不过人口嘛,自然没多少。
  中亚地区抛开军人的话,帝国的新移民也就几十万人。
  至于西伯省更不用说了,其大面积的西西伯利亚草原就没几个移民,也就只有少量的骑兵部队军队驻防巡逻而已,只有靠近巴尔喀什湖的地方有少量移民,本来这些地方还是属于土密省以脖府的,但是为了设立西伯省,直接把部分地区,尤其是铜矿产地划入了西伯省里。
  之前甚至都有人考虑过,干脆把这两个省份合并为一个省算了,但是李轩还是考虑到地方实在太大,这两片地方加起来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呢,作为一个省太扯淡了。
  而且又不是和东北省那样,都是属于苦寒之地,无法开发的地方。
  中亚的情况还是可以的,哪怕是西伯省,中北部地区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冻土地带,但是南部靠近海东省的地区,尤其是靠近巴尔喀什湖的地方还是不错的。
  这两个省份设立之后,自然是要进行后续一系列的移民开发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帝国子民前往当地生活居住,移民屯垦司又是开始放大招了。
  只要移民到当地,免费分发土地,而且数量足够多。
  如果是跑到当地投资开发矿产,畜牧业等工商业,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比如说免税什么的。
  虽然跑到新地方去投资成本有些高,但是竞争也小,同时又能享受税收优惠,一些胆子大的企业还是准备到海东省以及西伯省尝尝鲜的。
  当然了,他们的投资,基本也只是围绕着交通便利的铁路沿线以及内河地区,其他地方可就不去。
  那么大的地方,没有火车和蒸汽轮船通航的话,光靠马车可走不过来。
  如此也是倒逼着大唐铁路总公司加速了中亚铁路的建设。
  诶了修中亚铁路,不管是陆军还是铁路总公司,乃至中央财政,都是花费甚多。
  哪怕修铁路的地方都是平原地带,修铁路很容易,而且修建的铁路也都是单线军用铁路,标准比较低。
  同时军方往来中亚的物资基本都是铁路运输的,为了补贴铁路公司,军方给的运费都是比较高的,算得上是陆军对铁路公司的补偿或者说补贴了。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铁路总公司在修西北铁路以及中亚铁路,那都是血亏的!
第1686章
移民何锡华
  大唐铁路总公司修建西北铁路以及中亚铁路,如果没有中央财政补贴以及军方的运费补贴,他们早就撑不下来了。
  也就是大唐铁路总公司是属于国企部控股的企业,知道西北铁路和中亚铁路属于政治任务,亏钱也得修,如果是换成了民间资本,鬼才给你修这种国防铁路。
  好在如今是彻底占领了中亚地区,而且还正式设省。
  加上中亚那片地方还算不错,移民数量肯定会逐步增加,到时候开发矿产和畜牧业,同时也能直接通过陆地连通莫卧儿王朝以及萨菲王朝,通过里海也能够连接奥斯曼王朝。
  如此也意味着大唐帝国和上述几个国家的陆上交通也是打通了,由此肯定会带来进出口贸易的增加。
  届时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肯定也会上来。
  这样也终于是让铁路公司看到了收回成本的希望。
  至于盈利,他们暂时还不指望,只要不亏本,甚至不亏太多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靠铁路赚钱,还得靠东部本土的繁华地区啊。
  帝国的铁路已经是运营了十多年,民众乃至企业已经是对铁路非常熟悉了,不管是货物运输还是出行,乘坐火车已经是非常普遍。
  这种情况下,运输量是一天比一天增加。
  以最为繁忙的江南大铁路为例子,早年的单线铁路早就陆续扩建为复线铁路了,同时火车的速度也是连续提速了几次,火车头的马力也是越来越大,能够拉动的车厢越来越多,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是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运输量。
  江南大铁路的几乎所有铁路段,几乎都是满负荷运转的,为了减轻负荷,铁路公司一边研发更先进的铁路和火车技术,以加大现有铁路的运输量,同时也是修建更多的支线铁路。
  围绕着江南大铁路这一条环形主干线,修建了众多支线铁路。
  没办法,这片地方乃是帝国人口最密集,同时也是工商业乃至农业都是最繁华的地区。
  江南道、浙北、皖南道等江南地区,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是占据了帝国半壁江山。
  而这也就意味着客运量大,货运量更大。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火车越来越多,但是江南地区的内河运输依旧发达,而且运输量一年比一年大的缘故。
  因为光凭现有的火车运量,依旧无法支撑该地区的庞大运输量,内河运输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运输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