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597

  愿意的话则是签订合同,则是开始为皇室工作,工作期间自然是和接受教育的时候一样,采取的是全封闭式工作环境,不允许和外人接触,更别说结婚什么的了。
  但是,如果不愿意继续干了可以随时辞职,一般来说,皇室不会进行任何的阻拦,甚至管理人员发现你工作热情不高,有埋怨之类的时候,往往都会第一时间把你炒掉,这是为了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
  嗯,走人之前,你得确认自己还是黄花大闺女。
  那啥,圣天子是个多情种子,有时候兴趣来了,侍女也是不会拒绝的。
  而实际上,大唐宫廷里不少嫔妃,都是淑女苑出身的。
  而大唐皇室,显然是不会让圣天子的女人再一次出现在外界。
  此外,也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重新回归社会的,对于她们来说,皇宫就是她们这一辈子生活的地方了,很多人干到三十岁甚至四十岁,五十岁都还在皇宫里工作。
  还有一种人则是不愿意放弃在皇宫里的工作,但是又想要和外界接触并拥有自己的家庭,对此皇室也会有特别的恩典,允许她们和平民结婚生子,而工作则是变成一些外部工作。
  大唐皇室对宫廷雇员的招募以及雇佣,还是很人性化的,会给她们多种选择,然后你自己选,总结起来就是:爱干干,不干滚蛋!
  这里头也会有少部分特殊人,她们为皇室服务多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并宣誓终生不婚,宣誓绝对不会和任何一个皇室男性成员发生关系,终生为皇室服务。
  而这些人虽然从法律上来说依旧是普通的皇室雇员,但是宫廷内部以及外界,并没有把她们和普通的嬷嬷、侍女们混为一谈,而是特地称之为女官。
  这些女官通常都是担任宫廷内的管理类职务,嗯,这个管理自然不是和帝国政务有关系的管理职务,而是宫廷内部的管理职务。
  后宫都不干政,更别说什么女官了。
  这些女官,其实说白了不归皇帝李轩管,而是归董皇后管,处理的都是宫廷内部事务。
  偌大一个宫廷各种事务多了去,仅仅是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管理起来是非常复杂的,董皇后这个后宫主人,可没精力管这么多人和事,所以下面必然需要各种管理人员。
  说白了,这些女官乃是董皇后手底下的管理层,嗯,以前是白太后手底下的管理层。
  董皇后早年就是个乖乖女,而白太后手段厉害着,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大唐后宫都是白太后说了算,董皇后空有国母,后宫之主的名头,但实际上在大唐后宫里算不上有什么太大的实权,平日里只能管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但是十多年前开始,随着白太后身体逐渐虚弱,董皇后慢慢的接过了部分权利。
  而最近几年,白太后虽然身体不太好了,但是却依旧不愿放弃后宫大权,但是最终还是董皇后获得了胜利。
  她已经成功掌握后宫大权,走上了人生巅峰。
  所以这些女官,已经不再是白太后的手下,而是变成董皇后的手下。
  伊丽莎白身边的祝雪雁,就是董皇后手底下的女官之一,更是她的嫡系心腹!
第1854章
大唐的女主人们
  祝雪雁淑女苑出身,在淑女苑接受过完整的大学阶段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礼仪方面,历史政治方面的科目都有涉猎。
  不仅仅是她们,其实除了国子监外,大唐的所有大学虽然都是以理工科为主,但是所有院系的学生都必修其中的几个科目,而且还是大一的时候就必须学,一直学四年的那种。
  首选是国文,也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不是让你写八股文,而是学传统典籍。
  再过来是君子六艺,没办法,华夏乃礼仪之邦,礼仪一直都很重要。
  然后历史经济,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大唐建国历)、世界史,大唐经济,大唐和世界经济等。
  再有社会学,包括道德课之类的。
  而上述所有的必修科目里,其授课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经过翰统下属的宣传处审核,全帝国统一印刷书籍并安排学时。
  而科目里的无数内容,甭管它表面说的是什么,但是核心始终只有四个个字:忠君教育!
  不仅仅大学阶段如此,预科,中学,小学都是如此。
  忠君教育始终贯穿着大唐教育体系里。
  祝雪雁在淑女苑里同样接受过这些教育。
  抛开忠君教育不说,哪怕是其他方面她也是非常的出色,并不会比那些上过大学的男性差多少,甚至部分还要更强。
  而这对于目前的大唐社会里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人们的传统观念所影响,所以大唐的女性一般都是在家相夫教子为主,是很少在外面工作的,通常来说,一个体面的上流社会的家庭,都是男主人赚钱养家,不管是做生意也好,当官也好,在企业当高管也好,反正赚钱的事都是男主人负责。
  而女主人则是相夫教子,当然了,这个相夫教子只是普遍说法,实际上这些女主人其实也很忙,她们要管理家宅事务,比如说管理仆人,管理家族以及内部账目,然后还需要频繁的举行或者参加各种宴席。
  因此大唐的女性,尤其是上层社会的女性,她们随便普遍也会接受教育,但是普遍以家庭教育为主,大唐里的女校,早些年几乎没有,也就最近十来年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女校的教育内容,大多数也都是抄袭了淑女苑的教学内容。
  怎么说呢,淑女苑培养出来的女官是处理宫廷事务,而民间的女校培养出来的淑女们处理贵族家庭事务。
  而两者,其实没啥区别!
  都是繁琐而复杂!
  别以为这些家庭事务很小,很简单,但实际上这些事很复杂,难度也大,并不会比她们的丈夫们直接管理一家企业,一个机构简单多少。
  你得知道,很多上流社会的大家族,人口很多都是好几十人的,而他们雇佣的仆人以及其他各类工作人员往往都是上百甚至更多的。
  比如大唐的顶级权贵家族,比如说那些公侯伯的贵族家庭,人家连管家都会有很多,比如外戚白家,人家就有大管家,内管家,外管家,下头还有二十多个管事,有膳食管事、园林管事、护卫管事等等,再下面的员工就更多了,足足有好几百人呢。
  但实际上,其实外戚白家的核心族人并没有多少,严格上来说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仆人,而实际上他们也用不了几百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之所以雇佣这么多人,自然是为了排场。
  另外嘛,也是为了创造就业岗位!
  多年前,圣天子喊出来了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这句话,后来嘛,又有有心人把这话延伸到了士绅方面,说士绅要有社会责任感。
  舆论方面普遍宣扬,引导地方上的士绅们,要发挥社会积极作用,比如说为家乡修路铺桥,为当地人创造工作岗位等等。
  最后再延伸到贵族家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贵族请人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享受或者排场,还有一种类似于社会责任感的东西。
  有些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哪怕是日子不如以往了,但是大多也不会解雇为他们工作多年的仆人。
  用投资失败导致破产,但是到被迫出售众多产业,但是却保留家族的大庄园,并依旧雇佣数十名仆人的前帝国陆军中将、帝国子爵吴书荣的话来说就是:“都是跟了我们几十年的老人了,把他们赶出去了,他们怎么办?”
  毕竟大唐人对忠诚还是比较在乎的,但是大唐又是废除了什么奴仆之类的,如今的仆人,那也只是拿工资的员工而已。
  但即便是这样,很多贵族家庭也是不会随便在外面请人,往往都会精挑细选,在现有仆人的后代里选人,或者家乡里选人,并早早就和他们签订工作合同,甚至资助他们上学之类的,这就是为了忠诚。
  因为这些贵族家庭里的仆人们,大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为他们工作了,如果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被炒掉,然后跑到其他家族去应聘,大概率是没人要的。
  这种社会现象是华夏传统思维以及大唐最近三十年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复杂社会现象。
  甚至都和税法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唐税法里有规定。
  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创造工作岗位是能够获得税收优惠的,比如说企业或私人为低学历、残障人士、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一份工作,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
  此外高收入的个人,如果他私人雇佣了更多人,创造了工作岗位的话,那么雇佣这些人的支出也可以折算进入抵税额度里的。
  那些贵族们,毫无疑问一个个都是高收入者,每年的个人所得税是很高的,大唐的个税虽然施行的不严格,不普遍,但是贵族等超高收入人士,显然是无法逃过税部的监控,哪怕这些贵族为了自身的政治声誉,也不会玩偷税漏税的事。
  所以一个个都是得老老实实缴纳高昂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
  如果他私人创造了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那么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税收抵扣额度。
  类似白家这样的顶级家族税收负担是很重的,如其把这些钱用来交税,还不如把这些钱用来请更多的人为他们工作呢。
  大唐贵族家庭有的事,大唐宫廷里也都会有,而且更多,更复杂。
  比如说如今伊丽莎白的问题,祝雪雁就无法给予她回答。
  虽然伊丽莎白进宫了,还是联姻的那种,在白天的时候,董皇后甚至都亲自接见了她。
  但是她什么时候能够见到圣天子,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因为每一天,大唐宫廷里都有数以百计的女人和伊丽莎白有同样的疑问:她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见到圣天子!
  而答案很残酷,她们里的大部分人这一辈子都可能见不到了!
第1855章
大唐宫廷:狼多肉少
  在伊丽莎白接受册封的那一刻开始,大唐和西班牙的联姻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各方面的条款都已经开始施行,后续伊丽莎白前往大唐的路上,都已经是作为圣天子的昭仪而前往大唐,入宫后也同样如此。
  她都抵达大唐大半个月了,都已经进宫十天了,但是她依旧没能见到圣天子。
  这情况和伊丽莎白之前预料的不一样。
  远远不一样。
  她也知道为什么,那就是圣天子的女人很多,多的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