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7/1597

  尽管他之前从来都没有收到过,但是却是曾经亲眼看见过休达城内另外一名有幸成功入籍的友人接到过的户部入籍成功的通知书。
  那一份入籍成功通知书,就是用这样的本土户部的官方信封装着的。
  每年申请入籍的暂住民多的很,但是能够成功入籍的却是只有极少数人,而对于落选者,户部自然是不会挨个通知,往往只是在户部下属的报纸上发布一份成功入籍名单而已。
  这也就是说,落选者是不会接到来自户部的官方信件的。
  而一个普通的暂住民,顶多也就是和海外领地的官府打交道,是绝对不可能和本土的官府打交道的,因为根据相关的暂住民法律,暂住民只允许在部分获得许可的海外领地生活,同时这些暂住民也是无法自由的在海外领地之间自由往来,需要有官方出具的通行证,才能从一个海外领地前往另外一个海外领地。
  大多数的暂住民,实际上一辈子都是没有机会前往大唐本土的,更别说和本土的官府,尤其还是京师的户部打交道了。
  暂住民们唯一和大唐本土户部有所联系的,那就是入籍申请,审核更严格一点说,应该是入籍申请获得通过之后才有所联系。
  如果一个暂住民接到了来自大唐本土户部的官方信件,那么可能性大概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入籍,接到本土的户部给他发成功入籍的通知书,引导他前往当地官府办理后续的相关手续。
  当知道了这些,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邮差会提前说恭喜,乔治本人看到了这个信封之后会如此激动。
  看着激动的乔治,邮差也只是说了声恭喜,然后就让他签下名字,然后转身出门,骑上马匹走了。
  而实际上邮差还没有走的时候,只是刚转身呢,乔治就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
  不过哪怕内心再激动,甚至手指已经是开始颤抖了,但是多年来形成的优良素质依旧让他强自镇定下来。
  一边拆开信封一边深呼吸。
  拆开信封后拿出了里面的信件,他还没有说话呢,他边上同为西班牙裔的暂住民下属已经是带着羡慕无比的声音大喊了起来:“是通知书,入籍通知书!”
  这一声大喊,把周边的人也都是吸引了过来,大多都是和他们一样的暂住民,不过也有几个大唐人。
  不理旁人的惊叹,乔治自顾自的看了通知书来。
  没错,这的确是一封本土户部发过来的入籍通知书!
  看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把上面的每一个都是掰开揉碎了看!
  这看着看着,眼泪就是不知不觉从眼角滑落!
  多少年的奋斗,在这一刻终于是得到了回报。
  他乔治出身于加的斯的贫民窑,饥饿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唯一的回忆,后来去当水手了,同样是很难吃饱饭,一直到大唐人来到了加迪斯后,他的生活才是发生了改开,看到了希望。
  他进入了大唐人的建筑队里,勤勉干活的同时,又因为懂得多门语言,最后得到了建筑队里的大唐人的看重,这才帮忙给他弄了一个暂住民的身份。
  这也就是当年大唐人刚来到欧洲,那会在加的斯的时候大唐人就没几个,诸多事务都需要暂住民来处理,而那个时候人们也没有意识到暂住民身份的宝贵,平日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去申请成为暂住民。
  而等其他人也是知道了大唐的繁华,竞争想要成为暂住民的时候,他已经是攒够钱离开了建筑队,并开始上夜校开始考取小学文凭了。
  最后又是成功应募为欧洲饭店的咨客,经过多年努力,数次升迁后,他终于成为了欧洲饭店里十多名经理之一。
  现在,更是成功入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唐人!
  谁能够想到他乔治,一个加的斯贫民窑里出身的孩子,最后竟然能够成为欧洲饭店的一名经理,成为一名体面士绅,更是成功入籍大唐呢?
  多少人挤破脑袋,梦寐以求都想要的入籍通知书,如今就在他手上!
  这一刻,乔治的心情甚至都不能动用高兴激动来形容。
  他想要呐喊,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大唐人了,一个真正的大唐人了!
  但是情绪激动的他,此时此刻却是连话都说不出来,甚至都哭不出声来,只能是任由眼泪不断的留下!
第2019章
要买房要买车
  拿到入籍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乔治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光明的前途正在等着他,所以他一刻也不愿意等待,当场就是准备前往休达州衙门办理后续的入籍手续。
  当然了,他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和饭店的总经理打了个招呼请假后再离开。
  他的上司自然是爽快的批准了他的假期。
  实际上,他的上司也是为乔治的成功入籍感到高兴。
  他的老上司也是比较欣赏乔治的,要不然也不会为他写推荐书了。
  其他的同时听到消息后,大多也是上前对乔治道喜,乔治自然是笑容满脸,连接拱手说都是多亏大家照顾之类的话。
  他们好歹也是一起工事多年的同事了,而乔治这个人也是很好相处,为人也大方,几乎和饭店里的所有管理人员乃至股东们都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如果不是他为人处世比较好的话,他也不可能成为欧洲饭店里仅有的一名暂住民管理层,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帮他写推荐书。
  在很多人看来,乔治的身上几乎有着一名大唐士绅应该有的所有品质。
  他比大部分大唐士绅们更加像是一个大唐士绅。
  这,也是他能够最后成功入籍的重要原因。
  从饭店出来的时候,乔治直接坐上了一辆出租马车,出租马车是一辆小型的双马四轮马车,前排是车夫,后排的座位可以座两三个乘客,后排座位有软顶的敞篷,不过天气好的时候一般都不会盖上。
  这种出租马车,由休达出租公司运营,一共有八十多辆,主要的客户都是上流阶层,最差也得是乔治这些的高级管理人员,普通的中产阶层还是坐不起这种出租马车的。
  但是乔治却是开始想着,等入籍完成后,自己是不是应该考虑购置一栋更好的房子,再买一辆双轮的私人马车了,总不能一直乘坐公共马车或者出租马车不是。
  城市里的普通人,哪怕是中产阶层出行的时候,要么是步行,要么是乘坐公共马车,出租马车的话,因为费用比较昂贵,是比较少人乘坐的。
  其中的公共马车的费用就要便宜的多,休达出租公司运营着数十辆的公共马车,其中超过半数是在城区运营的轨道马车,还有半数是往来郊区和城区之间的无轨公共马车。
  整体上来说,休达城的出租马车以及公共马车都是不算多的,因为休达城的常住大唐人以及暂住民的人口数量并不算多,到目前为止也就三四万人的规模而已,也用不上这么多马车。
  而在本土的一些大城市里,马车的数量要多得多。
  松江府每天至少数十万人乘坐这些公共马车出行,从这些人数也就可以看的出来,背后的公共马车数量有多么的庞大。
  这还是城区火车,也就是轻轨铺设完毕并运营后,公共马车的数量开始下降,在以前的时候公共马车的数量更多呢。
  如果等到松江府的地铁也建成通车的话,那么这些公共马车的数量还会进一步下降。
  如果等到汽车的价格持续降低,货车更多,富豪以及中产家庭们乘坐汽车的时候,出租马车以及私人马车的数量才会大幅度下降。
  也许到那个时候,松江府这样的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才能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量使用煤炭导致的城区空气质量差,更是因为这年头的城市里都有大量的马车,而马车是需要马匹拉动的。
  保守估计,松江府至少保有数十万匹马,每年能产生十几万吨的马粪,哪怕是大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注重卫生,同时制定了严苛的卫生条例制度,但是这些多马匹每年产生的数量惊人的马粪,依旧不可避免成为了城市的主要污染源。
  马粪不仅仅散发臭味,而且还是苍蝇,寄生虫以及各种传染病的温床,而且马匹过渡劳累直接死在街头上的情况也非常常见,一些素质低下的马匹主人,在马匹累毙后往往弃之不管。
  宣平四十年里,松江府下属的城市管理处,一年下来在全府范围内清理了超过两万匹死马。
  这也是逼松江府等大城市的管理机构,颁发更为严苛的卫生条例,甚至还专门制定出来了一条法律:马匹主人必须为自己的马匹卫生负责。
  马匹出门后如果随便大小便,直接重罚,不服直接抓人。
  正是通过严苛的卫生条例进行管理,才使得了大唐本土的这些大城市里,这些年来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鼠疫等传染病。
  不过这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官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保持规模庞大的管理巡视人员。
  这也是很多大城市不约而同开始搞轨道马车、城区轻轨火车甚至地铁的缘故。
  因为这些公共交通工具,能够搭载更多的乘客,同时不用太多的马匹,尤其是城区火车。
  虽然说烧煤也会造成空气污染,但是总比整个城市都是马粪味强!
  大唐的马车,在短短四十年内迅速发展,很快就是达到了巅峰,这是大唐获得了北方草原,中亚草原,同时推动更加强有力的马政措施,同时工商业经济发展所刺激的缘故。
  但是在宣平四十年过后,大唐的马车保有量却是开始缓慢下降了,这是陆续被城市轻轨所逐渐取代的缘故。
  也许再过几年,马车的数量就会呈现断崖式下跌了。
  但是,那是本土的情况,而在海外领地休达,这种情况一时半会的还是不会出现的。
  哪怕是大唐已经是放开了对海外领地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也是有局限性的,在部分地区的限制更宽松一些,而在有些地方,限制则是要更加严苛一些。
  休达作为大唐在欧洲地区最大,同时也是对进出限制也是比较宽松的城市,相对来说受到的管制也是比较大。
  最典型的就是铁路,就连南非那破地方,都已经是允许建设铁路,甚至就算是东北非地区的红海地区也,为了更好的建设运河,同时也是为了联络红海以及地中海,官方都是沿着运河区域开始修建一条短途铁路了。
  但是休达州这边,铁路建设依旧是没影子。
  铁路没有,其他的很多东西大多也是受到了限制。
  当然了,只限于民用方面,至于休达州里的军事基地不算。
  休达州军事基地,好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一个海军维修厂了,用以给海军的战舰以及往来欧洲的大唐船只提供维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