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1/1597

  紧急是依托联合二型步枪的强大火力,大唐陆军就足以横扫全球。
  没办法,谁让各国土著的武器都还停留在滑膛枪时代呢,不管是鞑靼人还是欧洲人,他们如今装备的主力步枪都还是燧发枪为主,少数一部分则是装备火帽击发枪,而有意思的是,他们装备的这些枪,大部分还是从大唐采购的……
  除了步枪这种轻武器的火力优势,更不要说大唐陆海军还拥有更重要的武器,那就是线膛火炮。
  大量的后装线膛火炮才是大唐陆海军立足全球的根本!
  目前陆海军已经是全面配属后装线膛炮,并且这个后装线膛炮都已经是发展了至少两代了,从宣平三十年代的第一代,再到宣平四十年以后的第二代,这后装线膛炮的性能也是越来越高。
  同时配合炮兵较射气球,大唐陆军对固定目标的有效射程,可以做到十公里以上。
  陆军的新一代一百二十毫米加农炮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加农炮,其有效射程都超过了十公里。
  十公里的精准有效射程,这对于那些还停留在滑膛枪炮时代的土著们而言,这几乎是难以逾越的。
  一旦和大唐陆军打起来,他们兴许连大唐陆军的面都没见着,就已经是被炸成渣了。
  大唐陆军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这使得了他们面对土著的时候,几乎是能够形成一面倒的绝对性优势。
  所以,进攻欧洲地区,在军事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其他方面的,比如钱!
  大唐陆海军的装备先进了,但是打仗比以往也更花钱了,随便打一个大仗,那就是几千上亿的。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土化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唐人是不喜欢和土著们混居在一起的,这要是杀进欧洲了,推翻鞑靼人或其他当地的贵族很容易,但是怎么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当地土著?
  接纳他们,让他们成为帝国的一份子?
  敢说这话的大臣,估计立马就会被愤怒的大唐民众扔石头砸死!
  不接纳的话,又不能采取极端手段,那么可行办法就不多了,最近几年帝国倒是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把他们一股脑移民到非洲去……
  但是说实话,这样成本大,麻烦也多。
  把几个小国,几十百来万人迁移过去还行,但是几千万人,别做梦了,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啊。
  这些问题,才是限制大唐迟迟没有杀入欧洲的缘故。
  只能是不断的采取迂回策略,比如支持鞑靼人西进,等鞑靼人西进后,从鞑靼人手里接受空无一人的大片东欧领土。
  对此,陈立夫在折子上也是说了,这个办法是当今局势下,卓越有效的办法,如果帝国能够加大对鞑靼人的扶持力度,让鞑靼人加速西进的话,那么短时间内,帝国就能够获得大量的欧洲无人领土,以养活更多的帝国子民。
  同时,不仅仅是在欧洲要这么做,也可以在印度以及西亚等地区也这么做。
  比如说奥斯曼王国那边,同样可以让鞑靼人南下,或者说支持波斯人,又或者是奥斯曼内部的帕夏,让他们去打仗,用以无人领土向帝国交换军需物资等。
  印度那边也是,现在的几百个王国部落混战,看似热闹,场面不小,但是折腾来折腾去,这都十几年过去了,印度半岛还是那鸟样,所以有必要加速印度那边的本土化进程。
  陈立夫在这个折子上,支持的策略是以己方的有限度军事打击,扶持部分土著,以武器交换无人领土。
  为此,陈立夫很乐观的估计,在三年内,帝国就能够初步完成大部分欧洲地区的本土化工作,其他的印度和西亚地区进展也应该会同样迅速。
  同时在这一时期里,大规模修筑东欧铁路,西亚铁路,印度铁路等,把铁路线把上述地区连接起来,以支持后续的移民。
  采取逐步推进移民,巩固战果的方式,最终完成除了中部非洲以外的本土化工作。
  看完陈立夫的折子后,林子然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回复,而是采取了留中不发。
  这意味着,陈立夫的这个折子已经是初步打动了林子然。
  于是乎,紧接着陈立夫又上了第二个折子,这一次折子则是在工商经济,尤其是食物指数,民众幸福等领域继续鼓吹全球本土化。
  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再一次申明了全球本土化的必要性!
  陈立夫说的这些,李轩也知道,甚至他自己也有所赞同,要不然也不会留中不发了。
  统一全球这个事吧,李轩早就确定下来了,只不过不同时期推动的政策不一样而已,但是最终目的却是始终都没有变化过。
  而现在,帝国是时候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
第2087章
非法移民问题
  陈立夫连续上了好几个折子鼓吹全球本土化,圣天子都是留中不发,这已经是向满朝文武透露的非常明显的信号。
  那就是帝国上层,尤其是圣天子已经是对现在的缓步推进扩张政策有所不满,准备加速了。
  外头的官员们一看这场景,一个个也都是挽起袖子下场了,一时间,鼓吹全球本土化的折子如同雪花片一样不断的飞进皇宫。
  就连官方报纸大唐朝报,也是在报道上开始鼓吹全球本土化这个概念了。
  不过呢,民间对此说实话反应并不怎么强烈。
  怎么说呢,现在的帝国民众,对土著不怎么关心了,对扩张领土这事其实也不怎么上心。
  帝国现在的领土就够多的了,帝国疆域已经遍布全球,现在甚至连整个南北美洲都是属于帝国的,那可是富饶无比的大陆啊!
  这些领土,别说养活现在的大唐人了,就算大唐人的人口数再翻个几倍,都能养活。
  所以,为了生存而扩张是不存在的,至少短期内是不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灭掉那些土著呢?
  毕竟如今的帝国都已经是全球霸主了的,一个个土著都是跪着叫大唐爸爸,这收不收拾这些土著已经是无法给民众们带来什么自豪感,甚至有一部分人还会觉得,其实留着这些土著也挺好的,好歹还能听他们叫一声爸爸呢。
  很多大唐屌丝们去了海外,到土著的地盘上还能享受人上人的感觉,这要是把土著都灭干净了,以后大唐屌丝们还能在那里找到这种优越感呢?
  而且很多东西,尤其是幸福感这些东西,那都是比较出来了,没有土著的弱小,怎么衬托大唐的伟大?
  没有土著的卑微,怎么体现大唐人的高高在上?
  所以,干嘛没事把土著给灭了啊,那点土著又不能给帝国带来任何实际性的威胁,留给当吉祥物也挺好的嘛!
  现在的很多大唐人,还真是有这种心态的!
  当然了,这种心态也不是说反对,只是说保持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而已。
  反正根据现在透露出来的消息,陈立夫提出来的所谓全球本土化,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本体化,因为在很多地方都还是会保留一定的地区以容纳土著的,尤其是非洲中部地区,早些年就确定下来用来安置各土著了。
  南洋十二国,丹麦王国现在可是很愉快的在非洲中部玩耍呢。
  陈立夫主导推出的扩张政策,也是以扶持部分土著为主,己方的有限军事打击为辅。
  要想让自己扶持出来的土著,心甘情愿的把民众迁移走,把土地变成无人土地交给大唐帝国,你总得给人家一点好处和希望不是。
  如果太野蛮,最后连个安身之地都不愿意给土著留一个的话,到时候恐怕那些土著就会好死不如赖活着,大不了就放弃抵抗,但就是不走人,最后说不准还能成为大唐人呢……
  你还被说,最近鞑靼人移交部分东欧领土给大唐人的时候,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跟着鞑靼人西迁的,很多人实际上更愿意留在当地,等待大唐人过来统治他们,最后把自己变成大唐人,实在不行,成为暂住民也行啊……
  但是大唐人不愿意接受……
  而鞑靼人也不愿意损失大量的人口,所以都是一路带着自己的民众西迁的。
  所以,这年头的世界局势,土著和大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如果大唐愿意接纳土著,那些土著们怕是要兴高采烈的高呼圣天子万岁,皇恩浩荡,继而成为大唐子民,至于抵抗,不情愿之类的,根本不存在。
  诸多和大唐本土接壤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土著们试图穿越封锁线,进入大唐本土区域,逼得大唐在很多地方都是建立无人区,军事封锁区。
  这都不是为了抵抗土著的军队入侵,而是为了防止非法移民……
  为了防止非法移民,大唐帝国把能够想的办法都是都弄出来了,除了设立无人区,封锁区,扶持并督促土著国家加强边境巡逻封锁外,帝国在多年前就开始了规模浩大的边境墙计划。
  比如在孟加拉州,就已经建立了一条数百公里长的边境墙,在印度北部地区的山脉里,有限的几个可以穿越的山脉也是建立了边境墙,在中亚地区,更是从里海一直往东,也是准备修建一条跨度数千公里的边境墙。
  这些边境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墙,长城之类的,这玩意比较单薄,就是一堵比较高的墙,墙上可以骑马行人而已,此外还会加上防止攀爬的铁丝网等。
  这玩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军事防御价值,挡不住炮轰,哪怕是滑膛炮。
  这玩意的最大价值,只是用来阻拦非法移民,方便大唐的边境巡逻队进行巡逻而已……
  可惜的是,大唐想了诸多办法用来阻挡非法移民,其实都很难彻底的阻拦非法移民的闯入,每年都会搜捕到大量的非法移民。
  别低估当代土著对大唐的向往,为了混入大唐本土,很多土著都会用各种乱七八糟的办法试图穿越边境线,最后进入大唐本土范围内。
  哪怕是土著里的王公们,如果可以,他们之中的很多都愿意放弃权势成为大唐人,当一个体面的大唐士绅,可比当个土著部落的国王强多了……
  就算是鞑靼人,他们的第三代国王还不是死皮赖脸的想要大唐重新册封他为顺义王。
  以目前大唐人和土著们的关系,也就导致了很多看似奇葩的大唐对外政策。
  很多时候,大唐训斥临近的土著王国,比如说莫卧儿王国以及萨菲王朝,都不是因为其他事,而是因为非法移民的事。
  仅仅是最近一年,帝国驻莫卧儿王国的领事,就已经是先后两次登门训斥莫卧儿国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