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0/1597

  从这些变化,也是能够看出来帝国最近几十年里国力的巨大增长!
  现在的大唐帝国连军事压迫都不用,仅仅是凭借些许滑膛枪炮军需物资、贸易合同以及未来的一个安身之地的承诺,就是让鞑靼人心甘情愿的为大唐前驱。
  但是如果换成三十年前乃至十几年前,大唐帝国都别指望鞑靼人会这么乖乖的答应。
  早年的时候鞑靼人虽然被大唐逼着西逃,进而发起西征了,但是鞑靼人可从来没有屈服过,在西北以及中亚地区乃至东欧地区,鞑靼人和帝国可是持续打了十几年呢。
  鞑靼人庞大的骑兵部队,依旧能够给大唐制造不小的威胁。
  所以那个时期的鞑靼人虽然整体上打不过大唐帝国,但是在东线上依旧以武装对抗为主。
  但是在十多年前开始,帝国和鞑靼人基本不打仗了,因为帝国不愿意花钱继续西征,鞑靼人也觉得反攻无望。
  至于等到宣平四十年以后,鞑靼人已经是彻底放弃治疗了。
  那个时候开始,鞑靼人虽然在东线依旧驻防了不少兵力,但是鞑靼人在东线的部队清一色的都是新兵蛋子。
  甚至帝国陆军方面都看出来了,人家鞑靼人是把东线当成了新兵训练营呢,平日里干的事就是训练,封锁边界为主,至于和大唐人打仗那根本不是他们任务。
  等这些新兵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抽调到西线或者南线去作战。
  某种程度上来说,自从宣平四十年之后,大唐金国的东线就是不设防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大唐人和鞑靼人之间交情好,彼此不设防?这肯定不是。
  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唐越来越强大,最终强大到让鞑靼人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这才是,鞑靼人彻底放弃东线,把东线当成新兵营的唯一理由。
  也是鞑靼人和大唐合作,甘愿为大唐前驱去打奥斯曼人的唯一理由。
  大唐已经是强大到让鞑靼人连仰望的勇气都没有!
  纵观帝国的早,中,后三个时期的扩张,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随着帝国的国力上涨,对外扩张变的越来越容易,土著的抵抗越来越微弱,甚至到现在的全无抵抗。
  如今限制帝国对外扩张的,也就只剩下气候环境以及本土化这些东西了。
  而在欧洲地区的扩张,气候环境这些不存在什么问题,其实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说北欧地区苦寒了一些,但是中南部地区,又是靠近地中海的欧洲南部地区,却是属于非常不错的地方。
  有来过欧洲地区,尤其是来过地中海地区的大唐人,都比较喜欢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相当宜人,而且部分地区也是属于非常比较肥沃。
  整体上来说,单纯从气候环境这些来说,大唐人对欧洲的态度,和对待北美洲的态度有些类似,都认为这是个好地方。
  扩张欧洲已经成为了定去,东欧地区只是一个开始,而下一步的话,将会是波兰立陶宛地区以及部分罗马尼亚地区等地区。
  这是大唐帝国和大唐金国之间协议的第二部分移交的领土,为了获得这些领土,大唐帝国方面已经是承诺将会无偿向鞑靼人提供大批量的军需物资以及其他各类普通物资,并新签署了部分商贸协议。
  按照物资出口价计算以及普通商贸合同计算,这些免费供应的物资以及后续的商贸合同,至少价值三千万唐元。
  当然了,这只是出口价值,实际成本价的话,这些东西撑死了也就几百万唐元!
  当然了,其实仅仅是这些的话,还不足以让鞑靼人放弃这么大片的富饶领土。
  双方的主要交易内容实际上从来都不是这些,而是大唐人的一个承诺:给鞑靼人一个生存之地!
  生存之地,这才是鞑靼人苦苦追寻的!
  为此他们宁愿用大片看似富饶无比的欧洲领土进行交换,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自己不交换,最后也肯定守不住这些土地。
  而且还会让整个大唐金国覆灭,数百万的鞑靼本族人最后消失的无隐无踪,就和已经覆灭消失的诸多土著国度一样。
第2102章
莫卧儿的覆灭
  根据大唐和鞑靼人之间的协议,第二批的领土移交大概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毕竟要给大唐金国充足的时间进行民众迁移啊!
  有这两三年的时间作为缓冲,那么帝国也就能够把铁路修到基辅去了。
  不过这两三年里帝国虽然不会在欧洲进行持续扩张,但是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停止脚步了。
  宣平四十七年十月,印度半岛中南部地区三十六国联盟,一共三十余万联军宣布对莫卧儿王国进行北伐!
  当月,三十六国联军大败莫卧儿王国十余万军队,十一月联军挺进新德里,莫卧儿王国紧急请求大唐帝国干涉!
  大唐帝国驻新德里的外交官拒绝了,并再一次重申帝国一贯以来的外交政策:帝国绝不会干涉土著之间的事务!
  当月,三十六国联军攻占新德里,莫卧儿王朝的国王阿克巴率领残部逃亡西西北地区,不过逃入阿富汗等地区的阿克巴并没有获得当地人的支持,甚至还被打,于是乎刚投入阿富汗地区的莫卧儿王朝又是和和当地的王公打起来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三十六国联军也没追击阿克巴,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是打起来了。
  联军刚攻占新德里呢,联军的几家实力强悍的王国,就已经为了谁才是联军老大而翻脸了。
  他们围绕着新德里打了好几仗后,胜利者占据了新德里,但是失败者却不甘心,直接带着残部返回各自的王国领地,然后再一次领军出征!
  战争,远远还没有结束的时候!
  三十六国联盟内部打起来了,联盟外的部落和王国同样是被波及了。
  以至于整个印度半岛地区再一次陷入了大规模的战乱之中。
  而这一次的战乱规模,比之前的规模还要更大,几乎是波及到了印度半岛的每一片地方,就连大唐人控制下的那些傀儡王国,都是被迫参战。
  一时间,枪炮声在印度半岛上整日整夜的响起,这个时候,一些战败,甚至被迫逃亡的王公也不甘心,他们开始了全新的作战模式‘流动作战’!
  当然了,这个流动作战只是他们自己吹嘘的,实际上玩的就是流寇模式。
  他们带着大军到一个地方后,干的第一件是就是抢光当地的所有粮食,第二件事就是破坏土地里的庄稼,烧掉房屋。
  这样一来,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是加入这些王公的所谓流动大军了,所以他们第三件事就是招募活不下来的民众!
  不用个把月,这些王公手底下的人马,就能从几百人骨干,迅速膨胀到好几万人甚至更多。
  而且即便是再一次战败后,但是只要几百几千人的骨干不损,那么不用几个月时间他们就能够重新拉出来一支好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流民大军出来!
  当边上的大唐人看到这一幕后,都是不由得感叹,这些王公也是挺有手段的。
  不过也只是感叹而已,大唐人在印度半岛的这一场动乱里,依旧保持了严格的中立!
  大唐从不干涉土著事务!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大唐人而是真的这么干的。
  连莫卧儿王朝的覆灭都没干涉,要知道莫卧儿王朝的好几个公主都可是被送到了大唐宫廷里呢。
  三十六国联军的内部分裂也没有干涉,这三十六国里不少王国其实都和大唐人关系比较亲密,属于大唐帝国的忠实狗腿子。
  甚至连大唐掌控的一个傀儡王国,被人灭掉了大唐人都没有出手干涉。
  大唐人彷佛看不见印度半岛的战乱一样,依旧是生活居住在戈河州,泊木州等大唐海外领地里,依旧和往常一样做生意。
  这种情况,在很多土著看来是不正常的,他们无法理解大唐人为什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莫卧儿王国以及其他几个傀儡王国的覆灭而置之不理。
  这可都是大唐帝国的利益体现啊!
  但是在大唐人自己看来,这却是非常正常的!
  土著自己打生打死,关我们大唐人屁事!
  至于傀儡国之类的,后头再随便找几个就是了,想给大唐当傀儡的土著王公海了去,随手一捞都得吧百八十个。
  而且土著打仗,即便是他们自己连脑狗子都打出来了,但也不可能实际影响大唐什么,也不会有胆子封锁大唐的商船进出。
  哪怕是他们明明知道这支大唐商队是对他的敌人运输弹药的!
  直接无视土著之间的战乱,这才是目前大唐人的现状。
  印度半岛乃至阿富汗等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这么大的事,甚至都没多少大唐帝国的报纸对此进行报道。
  有的也仅仅是印度地区的泊木州,戈河州的海外领地的地区性报纸进行了小规模报道而已,而在本土地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也不关心隔壁的印度半岛已经是杀的血流成河,千里无人烟。
  本土地区的大唐人,甚至海外领地的大唐人,其实都不怎么关心土著人的事务,他们更加关心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
  比如说今年夏天,国内的数大航运公司都是相继宣布,将会投资兴建新一代的冷冻运输船,专业粮食运输船,专业矿产运输船,油船,以及今年帝国刚制定的标准集装箱运输船。
  从大的方面来看,这是大唐帝国航运业朝着专业性发展,货物的运输不再是和以往一样,随便一艘货船啥都运。
  从航运公司自身的角度来看,只是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对于各大企业而言,这将会进一步降低海上运输的费用,降低成本。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以后来自海外领地,尤其是来自美洲地区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以及肉食将会大量进入东亚本土地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餐桌,让人们可以吃的更饱。
  这些和自身相关的东西,才是民众们所关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