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1/1597

第2135章
陈立夫致仕
  威尔士王国在非洲殖民地的人少,军队也少,打不过之后就把北边的苏格兰叫过来帮忙,于是乎现在三国是在北罗安达地区打起来啊。
  当然了,没敢在大唐分给他们的沿海殖民地里打,而是在沿海内陆地区打。
  再后来,英格兰发现同时对上两个国家打过去,而且南边的西班牙也是实力越来越强,威胁太大,于是乎他们主动请求大唐帝国进行调节。
  但是大唐帝国拒绝了他们!
  大唐帝国再一次重申了帝国的对外政策:不干涉土著事务。
  只要他们没打大唐分配给英格兰的沿海殖民地,不挑战大唐帝国制定的规矩,只是在内陆地区打仗,大唐可是不管的。
  英格兰看见这种情况,也是一咬牙发了狠,既然大唐不管,那么他们也是开始下狠手了。
  在殖民地打不过,但是他们在本土实力还是可以的,直接在本土逮住威尔士王国一顿猛打。
  于是乎,刚平静没两年的英伦三岛上,又是爆发了战争。
  不过这三个国家那都是老冤家了,打来打去大家也都是习以为常了,倒是西班牙王国那边心情好的很。
  英格兰王国和威尔士以及苏格兰王国打起来,也就没精力插手罗安达北部内陆地区的争夺了。
  所以西班牙王国那边一边看着英伦地区的战争,一边是悄悄加大力度,开始往南罗安达地区进行移民,而且向内陆扩张的时候,优先向大唐罗安达州的内陆地区扩张,先把这地方抢占了再说,以后在看看有没有机会把英格兰堵死在沿海殖民地里。
  西班牙人想的很美,只不过西班牙葡萄牙联合王国里的葡萄牙小弟却也是不安分的主。
  葡萄牙王国内的大贵族,名望很高,拥有对葡萄牙王位继承权的布拉干萨公爵一直都是想要率领葡萄牙重新独立。
  但是在本土是没啥指望了,所以他们是把希望放在了迁移到非洲以后。
  布拉干萨公爵也是一个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他很清楚欧洲虽好,但以后却不是欧洲人的地盘了,不管是他们葡萄牙人还是西班牙人又或者是联合省,乃至鞑靼人,他们的未来都是在非洲。
  而到了非洲之后,则是属于全新的环境,新的开始,这样的情况下,葡萄牙王国的重新独立也就成为了可能。
  为此,在联合王国移民计划的框架之外,布拉干萨公爵自己已经是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计划。
  不仅仅是联合王国内部制定的前期殖民计划,而是整体迁移计划。
  他把家族的大量财富进行了变卖,然后换成了资金组织领地内的农奴开始大规模的迁移到南罗安达地区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里去。
  不仅仅是组织农奴大规模移民前往,他甚至都是以殖民开种植园等名义,逐步的把整个家族搬迁过去。
  宣平四十九年过去后,他更是亲自带着公爵领地的两千名军人以及大批工匠前往葡萄牙殖民。
  这个时候的葡萄牙殖民地,其殖民总人数甚至都超过了西班牙王国殖民地。
  其独立之心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各国迁移到非洲后,出现的诸多乱局,牵动了大量国家的心,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本土地区的事务。
  毕竟明眼人都知道,非洲的殖民地以及扩张的内陆地区才是他们的未来。
  欧洲以及西亚,印度半岛等地区,现在看似是他们的,但以后肯定就不是了。
  所以大家为了新家而操心很正常,至于即将废弃的老宅只要勉强还能住几年,那么剩下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但是各国都关注非洲局势,就连大唐帝国自身也是比较关注。
  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在宣平四十九年上半年,把各国的沿海殖民地划分完毕,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逐步把各国迁移到非洲去了。
  而这种迁移过程为了避免帝国自身的麻烦,所以还得需要让他们主动迁移才行,所以整体上帝国需要保持非洲局势的前期稳定。
  比如英伦三岛的战争,前期大唐帝国虽然说着不干涉土著事务没有管,但是后面看见这三个国家越闹越狠,尤其是英格兰已经是派遣舰队,封锁威尔士王国在非洲殖民地的海岸线了。
  他们的这种近海封锁,自然不是说拦截为威尔士王国运输人员和物资的大唐蒸汽船只,他们只是在近海打威尔士人自身的近海小渔船以及袭击港口里的船只而已,他们甚至都没有上岸,完美的规避了大唐人关于不允许他国入侵他国沿海殖民地的规定。
  他们都没进入威尔士王国非洲殖民地的土地,连炮弹都没有往岸上打一发,只是打港口里的威尔士人的船只而已。
  这做法,让大唐人也是有点无语!
  但是大唐人依旧没管英格兰人的这种行为,毕竟人家是完美的遵循了大唐的规矩。
  但是看这局势不太好,大唐帝国的外交官们还是向三国的过往打了个招呼。
  不过依旧没有插手他们之间的战争,而是说你们打仗归打仗,但是不能因为打仗影响到了移民啊!
  大唐人现在只关注欧洲以及印度地区迁移到非洲去,在完成迁移之前可不希望他们爆发太大规模的冲突,尤其是在非洲地区爆发太大规模的冲突,从而影响到了移民行动。
  宣平五十年后,随着非洲迁移的进一步加大步伐,帝国对上述地区的移民行动也是逐步加大,并且是加大了对迁移各国到非洲的行动的扶持力度。
  尤其是各大航运公司在印度洋以及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面向土著的船只大幅度增加后更是如此。
  宣平五十年,帝国各大航运公司在帝国高层的协调下,一共提高了超过一百万吨的老旧二手商船,专门用于为土著各国迁移非洲的行动提供服务。
  宣平五十一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吨,如此是大大的加速了各国迁移行动。
  宣平五十三春天,眼见各国在非洲各殖民地已经给基本站稳脚跟,奥斯曼六国已经基本迁移完毕,鞑靼人已经是迁移了上百万人,其他各国也是迁移了数十万人不等,帝国也是开始了和各国正式商议土地转让事项了。
第2136章
大学士陈立夫
  在这种情况下,在值班大臣陈立夫的主持下,帝国正式和瑞典王国、西班牙王国、英格兰王国等所有的欧洲国家达成了正式的土地转让协议。
  上述各国和帝国签订土地转让协议,正式把欧洲地区的领土全数出售给大唐帝国,同时大唐以非洲地区的领地、现金、帮助迁移民众,贷款等条件作为购买土地的款项。
  同年秋天,帝国和印度半岛上的十六国以及萨菲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达成了类似的协议。
  虽然上述地区的迁移行动还没有完成,并且预计还要持续好多年,但是从现在开始整个亚欧大陆已经是完全属于大唐帝国的领土。
  大唐帝国开始正式在上述各地区设立事务衙门,并采取了土著迁移一地,大唐移民一地的策略,逐步向上述地区进行移民,同时后续将会进行逐步的本土化。
  宣平五十三年冬,大唐朝报正是宣布,帝国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得到了初步成功。
  帝国之所以急着在这一年,和各国签订正式的土地转让协议,除了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外,也和陈立夫有关系。
  因为今年他年底就正式致仕了。
  所以才会在致仕之前,费尽心思推动全球化战略,和各国正式签订协议,确保把政绩捞到手,免的让继任者夺走自己的功劳。
  陈立夫正式致仕之前,还敲定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推动了圣天子雕像计划,当然了,作为一个体面的要脸的大臣,他自己是不会提出来这种计划的,但是为官数十年的话,门下多着呢,随便找个人间接的暗示一句,立马就会有人制定详细的相关计划。
  在致仕前的半个月,陈立夫把相关计划呈报给了圣天子。
  圣天子一开始是坚决反对的,甚至训斥了陈立夫,但是后来陈立夫说,这雕像乃是为了纪念这伟大的历史,是为了纪念统一全球的历史。
  又说这雕像计划不会动用到公共财政,国内多个大型企业已经是纷纷承诺出资。
  最后圣天子才勉为其难的看了看效果图。
  还别说,从这效果图看上去,还挺震撼的,这是一座准备耸立在松江府长江入海口海岸线上的一座雕像,雕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米高,再加上基座,能够达到两百三十米高。
  高大的雕像,足以让任何一艘从海上驶入长江口的船只在遥远的海面上就能看见!
  够震撼!
  陈立夫还解释说,为了让雕像能够保存的更久,历尽数千年甚至万年不变,准备采取纯岩石制作。
  当然了,不可能是一整块的岩石,而是采取类似埃及那边的金字塔,采用巨石堆砌的方式。
  这对技术工艺,尤其是吊塔的一些工艺自然会提出巨大的要求,但是以帝国目前的技术能力,完全有能力做到。
  看了这效果图,李轩觉得,既然臣子们有心,也是为了让后人能够感受到今天人们的努力,也就勉为其难答应了。
  考虑到耗资巨大,这一项工程决不能动用公共资金,皇室资产科将会承担所有的费用。
  不过陈立夫说,这一项工程了,乃是天下臣民献给圣天子的礼物,怎么能够让圣天子自己出钱修呢,坚持要让民间集资修。
  最后,决定皇室资产科承担大部分费用,同时也接受了自愿参与企业的资金。
  雕像计划,这是陈立夫致仕前亲自推动的最后一项事务。
  推动此事后,宣平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林子然授陈立夫为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师(正一品)。
  这两个荣誉头衔,就是李轩对陈立夫过去数十年的为官生涯做做出的高度评价!
  李轩其实很欣赏陈立夫,在陈立夫进入御书房的十多年里,能够长期把握实权,最后甚至成为御书房领班,这和李轩对他的欣赏以及信任是分不开的。
  而陈立夫也没有辜负李轩的重用,经济发展计划、全球经济一体化、帝国全球化这三大战略在过去十多年陆续铺开,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对于如此重臣,李轩自然是不会吝惜自己的奖赏。
  所以才会在陈立夫致仕之前,给予了他远超普通重臣的荣誉:大学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