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1597

  怪将士太垃圾,也不太好,平心而论,这一场战役,实际上明军打的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毕竟他们两万多人里,实际上有将近半数人都是临时拉来的青壮和民夫,真正能上阵厮杀的卫所兵以及募兵,也就一万人出头!
  而对面的伪唐贼军可是一点都不少,整个战场上的伪唐贼军高达万人之数,而且伪唐贼军还有火器之利,这打起来本来就很吃亏。
  能够有声有色的打到现在,而且步兵主力还没有崩溃,那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哪怕是骑兵惨败了,但是也不能说骑兵太窝囊,毕竟明军高级将领自己也知道,自家的骑兵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战斗力其实有限,这伪唐贼军的火器过于犀利,而且步兵方阵更是强悍无比,就连骑兵也是战力无双,骑兵的溃败,只能是技不如人。
  所以埋怨全军将士,那是极度不负责,甚至是推着责任的做法!
  从古至今,就没有几个将领打了败仗后,会把责任推到普通将士身上去的。
  如此一来,他们还能够怪谁?
  怪祝志海调他们南下吗?
  开什么玩笑,他可是顶头上司,而且祝志海也从来没有让他们提前南下,祝志海是想要让配合省城来的主力,然后来一个南北夹击,是他们自己因为邱宇所部被围困,同时也是看到了击溃伪唐贼军主力的机会,想要来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立下天大功劳的缘故。
  所以祝志海不能怪!
  如此一边数下来,他们也就只能怪宋志文了,谁让伪唐贼军是从他治下的兴泉府里冒出来的,纵然宋志文有千万条理由,但是也不能推掉身上的责任。
  如今的宋志文就像是一个垃圾桶,凡是和伪唐贼军有关的坏事情,都可以往他身上扔。
  龙大人虽然说身形不稳,站都站不稳了,而且被明军高级将领基于厚望的骑兵也是北逃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是今天这场战役却是依旧没有结束!
  双方的骑兵对决,只是今天这场规模浩大的战略决战的一部分而已,虽然重要了一些,但是也只是这场战役的一部分而已。
  双方数以万计的将士们依旧在铜鼓卫城外厮杀着!
  一个个大唐新军的步兵方阵采用标准的六排队形,火枪兵和长矛兵相互搭配,营炮、弓箭手、刀盾兵给予辅助支援,这些步兵方阵相聚数十米或者是一百多米不等,形成了一条漫长的战线和明军交战着。
  明军那边也是以密集的步兵方阵迎战!
  在今天这种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之中,是不太可能说一个命令下去,全军就一窝蜂冲上去然后展开肉搏厮杀的,哪怕今天这场战斗已经爆发了许久,但实际上双方的阵线依旧还保持着完整,并且大多都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此时,驱除了明军骑兵之后,李轩也终于是放下心了,他准备把中军调往前线支援郝柏年的前锋部队作战了。
  之前他在两翼保留这么多的中军部队,为的就是防备明军骑兵的袭击,如今明军的骑兵已经溃败,他终于是能够抽调出中军部队前往支援郝柏年了。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郝柏年的前锋部队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了,战前他的三个步兵团一共六千人,需要同时承受来自铜鼓卫城内的三千明军、北方两万多明军主力的夹击。
  而中军的部队则是分散在了铜鼓卫城的东侧、西南侧,为的就是防备敌军骑兵,保护前锋主力的侧后。
  现在,李轩终于是能够率领中军迁移,并支援前锋部队了,有了中军的加入,不仅仅能够有效的减轻郝柏年所部承受的压力,而且极有可能彻底压垮明军这两万多主力,从而彻底奠定此战的胜局。
  骑在马上的李轩再一次环视整个战场,观察着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考虑着该率领中军部队从哪里进入战场才能够获得最大的优势。
  而此时的李轩在外面的眼中,形象显得有些高大!
  李轩骑着的马乃是一匹高大神俊的棕色战马,其肩高达到了在西南地区很少见的一米四,此马不出意外的话,应当是中亚地区的马匹,不知道何故辗转来到了兴泉府,最后成为了李轩的坐骑。
  即便是整个大唐王朝里,也是难以找出第二匹这么高大的乘骑军用战马来了,可惜此马是已经被趋势的公马,不然的话倒是可以用来改善西南本地的马种,培育高大的战马。
  马背上的李轩披着一件金丝刺绣的黑色披风,里面穿着深蓝色将官军服,其军服上的铜扣为金扣,上衣长摆和其他的军官军服一样,比普通士兵的略长,同时军服上的袖口上并没有代表军衔的横纹,而是绣着独一无二的龙纹,交领为将官军服的黄色。
  同时他还穿着长筒皮靴,手中带着黑色的皮手套,腰间别着一柄金色缠绕剑柄的三尺长剑!
  阳光洒在他身上,让人能够看到他在马背上笔挺的身躯,从曾子文等人的方向看过去,李轩彷佛置身于光芒之中,亮的有些晃眼。
  实际上李轩的这番打扮他们也是看管了的,平日里也不会有什么特殊感觉,但是今天里,尤其是当明军的骑兵溃败之后,李轩看起来和往日不一样了。
  但是说具体细节上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也不是,李轩还是那个李轩!
  唯一不一样的是,他们看待李轩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让他们感觉到今天的李轩不一样,似乎高大了不少,伟大了不少,或许,这个人还真的是柳八苟天天说的那样,是一个千古圣君,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够率领他们从一个过家家一样的山沟王朝发展到今天拥兵万人,甚至能击溃两万朝廷官兵的局面!
  能够做到这些的李轩,也许还真是个千古圣君呢!
  曾子文看着李轩,再看看己方已经是明显占据了优势乃至主动权的战场,他心中冒出来了一个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想法:
  兴许,也许,可能,他们这个山沟皇朝,真的有机会击败明军进而一统天下!
  以往的时候,则曾子文顶多就是认为大唐王朝凭借着火器上的优势,能够纵横数省,乃至割据一方。
  而能够长期割据一方,这已经是之前曾子文所能够幻想出来的最大可能性啊!
  而就这,他也认为不太可能,要不然怎么说是幻想呢,无法实现的就是幻想啊!
  他以往一直都认为,大唐王朝有极大的可能性能够在短暂一两年时间里占领几个府县。
  有较小的可能性占据更多的府县,乃至发展到周边的三省,兵锋甚至能够抵达湖广腹地。
  但是这样基本也就到头了,因为那个时候,明王朝基本上已经是反应过来,然后就是汇集全国兵力围剿大唐王朝了。
  接下来,就是能够守多久的事了。
  兴许是几个月,兴许是几年!
  但是最后,都是逃不脱被镇压围剿灭掉的下场!
  然而今天这一战,却是让他看到了这么一丝争霸天下的机会,他想着,如果像眼前这样的军队有个十几二十万,那么争霸天下未尝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有个三五十万,夺取天下成为神州之主那是稳稳的!
  问题是,如何把眼前的万人变成十几二十万,乃至变成三五十万!
  这个问题似乎只是一个放大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军队从一万人变成十万人的时候,所面临的困难和麻烦远远不止十倍,而是百倍。
  率领这么多军队,军官那里来?尤其是大量的基层军官!
  装备这么多军队,火枪火炮怎么来?弹药怎么解决?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难度系数比眼前的武装万人要困难百倍甚至千倍。
  当曾子文心中想着这些的时候,李轩也是下达了让中军突击队进军的命令!
第0398章
反攻!反攻!
  通过观察整个战场,同时也是和前线的郝柏年进行了旗语交流,李轩决定抽调辎重团残部、第四步兵团之第十步兵营、炮兵营之一个火枪队、亲卫营一个队组成临时中军突击队,该部的临时指挥官将会由第四步兵团团长王单旭担任。
  该中军突击队将会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实施突袭,也就是从前线的左翼发动进攻,辅助第一步兵团彻底击垮敌军的侧翼部队,然后汇同第一步兵团席卷敌军中军,彻底击溃敌军!
  至于为什么让王单旭担任指挥官,这是因为李轩所重视的三个高级将领全都在前锋部队,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三个人都是在前线,各自率领一个主力步兵团,而郝柏年更是前锋统帅。
  无人可用之下,也就只能用王单旭这个土匪老将了!
  不过临危受命的王单旭虽然是土匪出身的将领,但是作战经验丰富,并且是率领过数千人作战的,威望资历也相当充分。
  只要不乱来,按照预定计划单纯率领部队发动突袭的话,那么问题也不大!
  接到命令之后的王单旭听着李轩亲口吩咐他该如何打,并且一再强调让他不得擅自改变作战计划,要时刻注意中军所在的旗语命令时,他也是知道,这也许是他所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过去几个月来,只要不是瞎子,那么都能够看得出来,陛下已经是开始扶持近卫军出身的年轻军官,而土匪出身的老将则是各自被打压,黄学仁、方东全如今都只是副团长呢。
  他虽然晋升为了团长,但是论起权势来,却是依旧不如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这三人。
  这从之前的一系列高层人事任命就可以看得出来,前锋统帅是郝柏年、副统帅是李春景和方希同。
  然而黄学仁、方东全乃至他这个前近卫军统帅都是落于人后。
  如今,战况紧急之下,陛下无法让郝柏年他们统帅这支中军突击队,所以这个指挥官的任命才会落到自己头上。
  而自己是绝对不能浪费这一次机会的,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一次搞砸了,那么以后想要再获得统帅一军的机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面对李轩的嘱咐,他是听的很仔细,同时还厚着脸皮请曾子文那边给他临时调派的几个作战司的参谋过来,帮他做临时决策,毕竟这一次作战行动非同小可,他也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顺利指挥这么多临时抽调出来的部队。
  曾子文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当场就调派了三个作战司的年轻参谋给他。
  作战司的参谋,基本上都是最近一年里,招揽的年轻军官,这些年轻军官基本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进入武学堂学习后,再进入御学堂学习,并且有过担任基层军官的经历。
  这些作战参谋基本都是尉官,之后就会放出去担任部队的主官,按照目前大唐新军扩军的架势,这些人放出去后最少也是一个营长。
  这些人即具备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同时又接受过新式的军事教育,从素质上来说,乃至目前大唐新军里诸多军官里的佼佼者,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现在实际上还处于学习阶段,向旁人学习或者是自行钻研更高深的军事知识。
  如果说当初近卫军出身的军官,暂时为大唐新军撑起了一片天空的话,那么这些本来就是读书人出身,而后又经过一系列军事教育的年轻一代军官,才将会是大唐新军的未来。
  有了这几个作战司参谋们在,王单旭也是安心了不少,当即也是不敢拖延时间,直接就是骑着马去集合部队了。
  王单旭的这支中军突击队里,辎重团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大战,部队的减员不小,如今已经只剩下一千四百人左右,而其他几支部队则是没有经过战斗的生力军。
  全部兵力加起来,大约达到了一千八百人左右,勉勉强强可以号称是两千大军!
  从兵力数量上来看,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步兵团的配置,不过兵力配置以及装备水平,乃至兵员素质而言,依旧是无法和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这两个主力步兵团相提并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