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1597

  听到曾子文这么说,王单旭才是略微点头,只要新设步兵团不增加火枪兵的话,的确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单纯的冷兵器部队,哪怕是主力部队,抽调部分出来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难题!
  然后其他将领们以及文职军官也是一一提出了众多关于新设部队的问题,最后曾子文都是一一解答,虽然有些回答并不能令人满意,比如说枢密院后勤司的人问及,一下次多增加这么多守备营部队,同时预备营部队也在快速扩张当中,这就等于在未来一个月内,大唐新军的部队将会增加万人以上,这将会对大唐新军的后勤造成极大的考验,其中仅仅是粮食问题就是难以解决的。
  而且这新增加的万人还都是冷兵器部队,并不是主力,这就会给人一种错觉,浪费了这么多粮食养一只二流部队的错觉。
  曾子文的回答很简单,只是说尽力筹集,就食于敌等言辞而已,这话基本没有什么屁用,因为这些事情大唐新军目前都在做,也只能是勉强供应大军的所需而已,这一下子军粮等各项军需物资的消耗多增加了一倍以上,这把兴泉府和黎平府抢光了都凑不出足够的粮食啊!
  不过虽然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挡大唐新军要把这些明军俘虏收为己用的决心。
  当天晚上,李轩就是正式下达了圣旨,筹建第六步兵团、第七步兵团、第八步兵团,而这三个步兵团将会是典型的纯冷兵器步兵团,兵力配置上,团直属配置从正规步兵营抽调的长矛兵一队,刀盾、弓箭混合队一队,骑兵一队,碗口炮队一队。
  团下辖有守备营五个营,每个守备营按照标准编制,辖有五个队约五百五十人,这样一个步兵团,将会辖有将近三千人。
  三千人的冷兵器部队,对上同等数量甚至多一些的明军部队,应该也不会太过吃亏。
  同时第三步兵团里的两个守备营正式被抽调到第六步兵团、第七步兵团、第八步兵团、利用这两个成熟的守备营作为骨架,融入新增加的明军俘虏,组建出各步兵营。
  此外考虑到大唐新军内军官奇缺,不管是高级军官还是基层军官,都是奇缺无比,所以新设三个步兵团的队、排这两级的军官,基本从原有的两个守备营里的士兵里提拔。
  而营长、副营长,则是从各部队抽调,以为是从主力部队里抽调到二线部队任职,原则上以破格提拔为主,基本上主力部队的一个副队长,过去就能够当营长,队长过去就能够当副团长。
  至于营长级别的,这要过去的话至少得一个团长位置了,然而即便是这样,很多人也是不愿意的。
  因为主力部队那边也是在扩军啊,用不了多久,这些营长们实际上都有可能成为主力步兵团的团长的,这个时候去守备部队,这等于会失去很多的晋升机会。
  本来李轩还想着有那个营长会来主动报名去三个守备步兵团任职,但是一天过去了一个人都没有来主动请战,而他也知道强行派遣的话虽然也行,但是终归是不太好,最后只能是抽调了三个副营长去担任主力步兵团的团长了。
  三个守备步兵团的两个直属正规军部队,是从各个步兵团里拼凑出来的,这个营抽调一个排,那个营抽调一个排,最后凑出了三个长矛兵排和三个刀盾、弓箭手混合排配属部队。
  至于碗口炮部队和骑兵部队,则是和守备营一样,清一色的明军俘虏,这些明军俘虏里,可是有不少人是骑兵和炮手呢。
  同时为了降低投降明军军官的抵抗心思,同时也是为了让后续有更多的明军投降,李轩很大方的给了几个官阶比较高的明军副千户副营长之类的职务,其中一个主动率了上千人投诚明军千户,更是被授予了副团长的职务。
  铜鼓卫城结束后的两天里,李轩一直都是忙着休整部队,收容整编明军俘虏,筹建新设的三个守备步兵团,可谓是不可开交。
  李轩他们忙着的时候,前线的郝柏年也终于是率领前锋主力南返,南返之前,郝柏年抓紧时间对明军一通猛追,虽然后来没有斩杀多少明军,但是却是成功的把数千明军残部逼到了黎平府北边,现在这些明军残部也是不敢在黎平府内停留,即便是郝柏年没有再追了,但是他们还是继续往北撤退,现在估计已经是快跑出黎平府了。
  虽说铜鼓卫城一战以及后续两天的追击作战里,并没能做到全歼北路明军,但是依旧可以称得上是彻底击溃了这一支明军,两万多人的明军部队最后只剩下了三四千人逃回去。
  数千人死伤,六千余人被俘虏,还有数千人失踪,嗯,失踪的这些士兵基本上可以判断为当了溃兵,想要把他们收拢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这些溃兵在失去组织之后,是没有多少人会主动的跑回军营的,有的人会干脆落草为匪,有的人会一路朝着家里狂奔,更多的是漫无目的的在附近晃荡。
  明军要想把这些溃兵收拢起来,难度大雨登天,到时候能够有十之二三的溃兵被收拢起来就是奇迹了。
  初步稳住了北方战线后,郝柏年留下了一个步兵营继续追踪、监控这些明军,不过这个主力部队的步兵营也是在北边待不了多久,只要北边的明军没有表现出来短时间在此集结兵力南下的话,大唐新军这边是暂时没空搭理这些北路明军残部的。
  所以过两天的话,这个步兵营也是会南返!
  至于郝柏年自己,则是提前率领前锋主力南返!
  一路紧赶慢赶回到铜鼓卫城后,他自己是率领其他几个高级军官一起去面圣报告军情,同时前锋部队的临时编制也是彻底解散。
  前锋部队作为当初以攻占黎平府为目的而设立的临时大编制部队,如今已经不适应大唐新军目前的需求了。
  一方面是现在李轩率军亲征,而另外一方面,前锋部队过于集中了大唐新军的精华,李轩说实话是很难放心把这支部队长期交给一个人指挥的,哪怕这个人是他很信任的郝柏年也不行。
  对于刚回到铜鼓卫城,李轩就撤销了前锋部队的编制,郝柏年虽说心里一有些难受,不过这也是他的预料之内的事了,他这个前锋统帅太过招眼了,军内多少高级将领都盯着自己呢,哪能让他一直待在前锋统帅的位置上啊,哪怕是陛下没有这个心思,但是估计也会有其他人提出来。
  更何况,之前编成的中军突击队也是在战后第一时间解散了,他的前锋部队也没有理由一直保持着。
  前锋编制撤销后,郝柏年还是第一步兵团的团长,而各步兵团也是回归枢密院直辖。
  然而就当众人以为郝柏年最好会安分一段时间,陛下也不会让郝柏年继续出风头的时候,郝柏年回来的第一天,李轩就是和他商讨战略,并且就正是建立旅级部队交换意见。
  外头的亲兵们时不时的就能够听见会议室里面的争吵声,好几个亲兵听到了都是不由得震惊,这个郝柏年不愧是大唐新军里军衔最高的将领,这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和陛下发生直接的争吵!
  不过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头!
  李轩和郝柏年在会议室里商议了一整天后,李轩召集群臣,直接在御前战略会议上,不经过作战司的商讨就是正式下达筹建第一旅的圣旨,同时授予郝柏年少将军衔并出任第一步兵旅的旅长!
第0406章
各方争夺
  不过让人震惊的并不是第一旅的设立,也不是郝柏年被晋升为少将,因为铜鼓卫城战役后论功行赏的话,以郝柏年的功劳再升一步那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好多人都已经是晋升为上校了,比如李春景、方希同、王单旭、曾子文这四个人,就是在大战结束的第一天里就被晋升为上校,那个时候,战役实际上还处于收尾阶段呢!
  以郝柏年的战功甚至资历,战后被晋升那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被晋升才是怪事。
  而设立第一旅也算正常,毕竟现在大唐新军的规模是越来越大,步兵团上面再设立一个旅、乃至以后设立步兵师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们的震惊,是因为李轩在这道圣旨里,还设立了第二旅,辖有第三步兵团、第四步兵团,但是该旅的旅长的位置却是空悬。
  皇帝李轩,并没有第一时间决定第二旅旅长的人选!
  而这可是大唐新军里第二个,同时也是近期内仅有的一个旅长宝座啊!
  郝柏年以下,大唐新军里的高级将领们谁不是眼睁睁盼着啊!
  李春景、方希同、王单旭这三个人就不用说了,他们现在是上校,而且还是主力步兵团的团长,继续高升一步为旅长那是有极大希望的!
  就连黄学仁、方东全他们几个老将也是翘首以盼啊!
  甚至就连曾子文这个作战司的司长,也是在这道圣旨下发后的第一时间里利用了汇报军情的借口请求面圣!
  所为的,不外乎就是第二旅旅长的宝座,想要晋升将官,从而成为大唐新军里真正的高级将领,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一时间里,大唐新军里自认为有资格高升一步任职第二旅旅长的人是频繁用各种理由请求面圣,旁敲侧击的向李轩各种表达忠心之余,还会大谈特谈该如何率领大兵团作战的心得体会之类的,所为的就是让自己成为这个第二旅的人选,至少也得是备选。
  不过李轩一时间却是没有决定第二旅的旅长人选,对于麾下将领们的暗示也是无动于衷,反而是更加关心第一旅、第二旅的筹建,同时如何加强第五步兵团的战斗力,解决装备问题。
  如今大唐新军的五个主力步兵团里,第五步兵团依旧归属枢密院直属,其他的炮兵营、辎重团、骑兵营也是如此。
  筹建旅,而且还是一来就是两个旅,这是李轩为了后续建立正式的战略单位‘步兵师’做准备。
  大唐新军的规模持续扩大后,终归是要设立旅、师甚至军这些高级指挥单位的,要不然的话,李轩就算是三头六臂也无法有效指挥这些部队啊!
  按照过往的作战来说,以大唐新军现有的规模,哪怕是编成了两千多人规模的步兵团,但是李轩依旧没有办法直接指挥各个步兵团,这样指挥起来更麻烦,而且效率太低了。
  铜鼓卫城的作战里,李轩实际上是通过直接指挥前锋部队,中军突击队、中军等部队来指挥部队的,并没有直接指挥各步兵团,要不然的话,他根本无法有效指挥上万人的大军作战。
  如今建立旅级编制,也是为了更好的顺应战争的局势,同时也算是给予郝柏年一个足够大的平台以施展才华!
  这个郝柏年,应该是李轩到目前为止,在大唐新军里所发掘出来的第一个有潜力,同时还有能力的高级将领了,按照李轩对他的培养计划,这个郝柏年的未来远远不止是一个步兵团的团长,而是师长的预备人选,如今的旅长也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
  再说了,除了郝柏年,说实话他也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了!
  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的李轩,同样是困于麾下没有高素质的高级将领!
  正式建立第一旅、第二旅的圣旨新下发后,立即就是引起了大唐新军内部的震动,众多高级将领们都是翘首以盼第二旅的旅长宝座。
  因为这可是一个将官位置!
  大唐新军目前,也就战功最为显赫,才华最为出众的郝柏年担任了第一旅的旅长,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对此大家是心服口服,也没什么二话!
  但是接下来的第二个旅长、第二个少将会是谁?
  他们不知道,实际上别说他们了,就算李轩自己也是苦恼的很,因为他麾下的将领了,除了一个郝柏年外,实际上其他人都不怎么适合当这个旅长,要不然的话,之前他早就开始培养了,比如说先把军衔升到上校来,然后给予一个临时大兵团指挥的机会,这样才能够顺利成长的晋升为少将,继而出任旅长啊。
  实际上呢,大唐新军里除了一个郝柏年外,其他的人李轩实际上都看不太上,对第二旅的旅长人选他也是犹豫的很,基本上是看谁都觉得不适合。
  那就是第二旅的旅长人选,很多人都会这个机会!
  但是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因为除了郝柏年意外,李轩觉得谁都不适合,所以很多高级将领都有这个机会出任这个第二旅的旅长,毕竟第二旅既然已经设立了,总归是需要一个旅长的。
  但是李轩一时间也不着急,反正还有几天时间,第二旅的旅长虽然还没有设立,但是第二旅的旅部机构却是已经设立了起来。
  这一次,为了加强旅部的指挥能力,李轩正是给旅配属副旅长之外,还额外配属参谋长以及作战参谋。
  同时在步兵团里也是设立了参谋长这个职务,进一步加强指挥能力。
  而两个步兵旅的参谋长,都是作战司里的少校级别的高级参谋调任,步兵团里的参谋则是从年轻有为的尉官中调任。
  同时第二旅的副旅长也是很快到任,这人乃是黄学仁,有意思的是,第一旅的副旅长则是方东全。
  这两个人的任命,基本上杜绝了他们想要当旅长的心思!
  把这两个人任命为副旅长,也算是李轩的一个妥协,按照他的心思,这两个人实际上当一个营长也就到头了,但是奈何他们都是开国老臣,当年大唐王朝不过几百人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方将领了。
  为了避免给人落下苛待老臣,落井下石,鸟尽弓藏的负面印象,李轩不得不持续晋升他们,但是这个晋升又不能给予他们实际上的大权。
  把一个旅,五六千人的部队交给他们指挥,别说旅了,就算是步兵团的团长位置李轩都不打算给他们,因为这样的话李轩说什么都是不放心的!
  所以,一个上校副旅长,位置够显赫,但是又没有多大的实权,不至于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最佳选择了。
  不提黄学仁和方东全心里是什么想法,但是总归是从中校升为了上校,而且还担任了副旅长一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