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1597

  怎么可能!
  随着李轩迁都到此地后,大量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都是会一同到来,仅仅是这一批人就至少会有五千人以上,近卫军也会驻扎在城内,陆军和海军部队也是会在城外附近驻扎,到时候肇庆定然是会比以前更加热闹的。
  而这,就是一个帝国的行政中心所带来的庞大影响力。
  等这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李轩也是正式率领百官以及近卫军还有第六步兵团等部队东进了,除了这些官方人员外,还有众多官员、军人的家眷们,同时还有和大唐王朝关系密切的商人、士绅、地主等人,他们也是会随同李轩的队伍一共东进。
  这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足足有将近两万人,为了安全上的保障,一部分人员会乘坐船只,而一部分人员则是在岸边行进。
  而李轩则是坐上了目前大唐王朝里所拥有的最大船只,同时也是海军里最大的军舰兴泉号前往肇庆。
  兴泉号,是一艘很典型的沙船,这艘大唐海军里最大的军舰其前身可不是什么明军手里的炮舰,相反,他之前只是一艘普通商船而已,而且也不是从明军手里缴获而来的,而是牛逼到爆表的税务稽查队的战利品。
  初到梧州的税务稽查队牛逼哄哄的展开税收工作后,发现有家船行竟然死活不交税,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查抄资产,恰逢这家船行有一艘大船从广州返回,于是乎这艘足足有一百三十吨重的沙船就是成为了税务稽查队的战利品。
  因为其吨位大,而且还是一艘新船,海军那边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直接就是要了过来然后加装了几门火炮,用以充当大唐海军的新旗舰了。
  虽然说西江水道只是内河,水深比较浅,但是沙船这种传统船型本来就有吃水浅的特点,所以小心一些的话,勉勉强强还是能够用的。
  如今李轩要前往肇庆,自然是乘坐最大,同时也是最安全的兴泉号了,说的不好听一些,这船只够大,哪怕是遇上什么意外沉船了,也有足够的时间让他逃命啊。
  随同兴泉号一起东进的还有海军的其他多艘战舰和众多运输舰,此外还有嫡属于后勤司的一大堆普通船只。
  因为这些船只普遍都非常小,所以虽然带的货物和人不多,但是船只的数量却是不少,整支船队足足有一百多艘船只呢。
  当然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小木船,只能乘坐十几二十个人的那种!
  江中有船队,岸边则是有大量军队以及其他人员随行,包括近卫军骑兵营都是在岸上行军。
  船队东进的速度并不算快,甚至是称得上是缓慢的,一直磨磨蹭蹭到了三月初二才是抵达了肇庆城外!
  抵达了肇庆城外后,李轩以及百官们是齐齐换上了礼服,就连部队里的普通士兵们都是换上了洗的干干净净的军服,务必在进城的时候展现出来最好的仪容。
  和当初进入柳州城的时候,这一次李轩是再一次拒绝了礼部安排的三十六人抬的龙轿,而是执意乘骑战马进城。
  一群文官们尤其是礼部的官员们虽然说着这不符合礼制,有损陛下威严之类的话,但是李轩却是已经打定了注意,要让世人知道,他李轩是一个马上皇帝,是亲自率军亲征,指挥军队打下的这偌大天下,可不是坐在三十六人抬的轿子上打下的江山。
  所以李轩执意要乘骑战马入城,而其他的官员们自然是反对无效后只能是乖乖照办。
  这一次的入城仪式,基本上复制了上一次进入柳州城的仪式,但是规模要更加好大,耗时也是更久。
  这一天,李轩骑着一匹纯白色的战马,身穿着龙纹军装礼服,腰悬宝剑,手戴黑色皮手套,在近卫军骑兵营的环绕下踏上了肇庆城。
  他用马蹄声向肇庆全城人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用礼炮巨响向两广地区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用上万入城大军所发出的脚步声向华夏大地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来了,带着刀剑长矛,带着火枪大炮,带着十万大军!
  他来了,带来了死亡和新生,带来了毁灭和建设!
  李轩骑着马进城后,在城内街道停下然后翻身下马,脚下的长筒皮靴踩在肇庆城的街道上,然后见他略微下蹲然后伸出戴着黑色皮手套的手,从地上抓起来一把泥土,然后站起来面向身后的文武百官,举起手,任由泥土从指缝流下,然后再次转身上马,催动着马匹上前,同时嘴边喃喃道:“朕来朕见朕征服!”
第0538章
大唐开科举
  李轩率领百官和近卫军入城后,在以原肇庆府为中心的新皇宫上,正式下旨昭告天下:定肇庆为京师!
  正式确定首都后,大唐王朝由此也是宣告走上了正式的轨道!
  和定肇庆为京师的还有其他诸多圣旨,其中大部分都是封赏类,定都肇庆后,自然是需要大赏群臣的。
  文官的官位和品级、武将的职务和军衔自然是不好升的,因为大唐王朝不管文武,都已经是形成了一套不算完善,但是已经在用的晋升体系了,自然是不可能随便乱动的,所以能够封赏出去的自然是爵位了。
  这一次李轩也是难得大方了一次,光光是侯爵就是封出去了三个,伯爵有十几个之多,而封爵的这些人里头除了少部分是文官外,大部分都是武将。
  文官方面,只有柳八苟、王文华以及钱梦久这三个资格最老的文官被封了伯爵爵位,另外还有几个人被封了子爵、男爵。
  因为李轩早已经规定,公侯伯三等爵位,非军功不封。柳八苟和钱梦久以及王文华能够获封,那是破例,谁让他们是开国功臣呢,没有他们这三个人,尤其是没有柳八苟的话,大唐王朝都建立不起来。
  剩下的侯爵以及伯爵,清一色都是武将,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这三个人被封为侯爵,方东全、黄学仁、陈屠夫、王单旭、曾子文等从龙甚早的将领们也大多是被授予了伯爵,而新冒出来的陈科桥等一批将领也是被封为伯爵。
  但是上述爵位,没有一个是世袭罔替,全都是减等承袭。
  因为世袭罔替这种大杀器是不能轻易甩出去的,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贵族泛滥不说,而且会让爵位不值钱。
  真正要获得这种世袭罔替的爵位,估计只能是真正的站稳脚跟后,至少也要做到和明王朝明面对抗,能够不畏惧明王朝反攻的时候才能够封出去了。
  现在嘛,还是太早!
  除了三个侯爵以及十几个伯爵外,子爵和男爵封出去的就更多了,子爵大约有二十多人,男爵大约有四十多人,这两个等级的爵位文武官员都有。
  按照李轩的初步设想,目前而言,为了保证贵族的稀缺性,贵族的数量最少是控制在几百个人以内,而其中一大部分都还的是死后就除爵的男爵以及只能承袭爵位一代人的自觉,伯爵以上的爵位,应该控制在三十人以内。
  等彻底统一了全国后,这个数量倒是可以再增加一些,但是也不能增加太多了,要不然的话,贵族过多一方面会造成贵族头衔不值钱,另外一方面也会影响民生。
  虽然大唐王朝的贵族爵位只有俸禄以及必要的礼遇,没有封地以及政治实权,但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依旧是极大的威胁,数量太大的话,容易引起社会的大规模不公现象出现。
  李轩在肇庆这边定都,封赏群臣的时候,肇庆这边的消息也是很快通过西江水路传递到了广州那边。
  两广总督王越听闻伪唐贼军已经夺取了肇庆,并且伪帝以肇庆为都的时候,脸色可是难看的很。
  虽然说放弃肇庆乃是他的亲自决定,并且也预料到了肇庆很快就会被贼军攻克,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伪唐贼军竟然会把肇庆当成首都。
  这种事他之前可是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一开始他还以为伪唐贼军的首都是在兴泉府呢,后来听闻贼军的百官南下柳州后,以为贼军会定都在柳州。
  后来贼军夺取了梧州后,他又认为贼军会在梧州定都,毕竟梧州之前可是两广总督的驻地,同时也是两广地区众多高级军政要员的驻地,政治地位是相当高的。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贼军放着梧州不要,而是非要去肇庆定都。
  这个年代的肇庆可不是什么大城,充其量只是西江沿岸的一座普通府城而已,论繁华自然是远远不如梧州城的,甚至论城防也是不如梧州那么易守难攻。
  但是李轩为什么依旧选择在肇庆呢,就是因为选择在肇庆的话,一方面是能够兼顾两广地区的军务,另外一方面,在李轩的内心,大唐王朝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向东、向北,主要是面向南海以及江西、湖广、福建,而要攻打这些地方,都是需要以广东为大后方的。
  同时广州又以为过于靠海,比较危险,所以权衡之下才是选了肇庆。
  至于肇庆府城本来比较小,城防一般这些因素都是不重要,因为李轩要的只是一个行政和军事中心而已,至于工业的话,肇庆这边靠着西江,也勉强能够建立起来初步的手工作坊式的工业了。
  而这些因素自然是王越不知道的,甚至也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不理解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伪唐贼军正式在肇庆定都后,会掀起极大的政治负面影响,而这个消息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被传到京师去,到时候,恐怕是会引起京师的一场大地震吧!
  古往今来,造反的愚昧乡民多了去,但是真正成功的屈指可数,即便是能够做到占地百里的都少,然而现在的伪唐贼军却是已经兵锋横扫三省,拥兵十万以上,并且还正儿八经的定都。
  这个性质,几乎和以往那些造反的称帝建制是差不多的,而正式定都后的伪唐贼军,在外人面前可就真正的称帝建制了,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只是一伙流贼土匪了,如此,将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的。
  虽然说人人都知道伪唐贼军早在正德三十九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李家村称帝建制了,但是其实包括王越在内,谁都没把这事当回事,从心底里依旧是认为这些伪唐贼局不过是流贼土匪罢了。
  但是现在伪唐贼军竟然是定都了,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伪唐贼军要割据地方,并统治当地了,一旦让伪唐贼军成功的掌控这些地方一两年,打实了根基后,这个伪唐王朝将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之患,甚至是生死大敌。
  王越的担心,其实也正式为什么李轩这广地以及柳八苟等大唐百官们都是赞同乃至迫不及待要在肇庆定都的重要原因。
  正式确定首都后,这将会给外人,尤其是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我们大唐王朝可不是,至少说已经不是流贼土匪了,而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正式王朝。
  怀才不遇,想要荣华富贵的你们,还不赶紧拿上你们的刀剑毛笔来投诚大唐王朝!
  来这里,你们将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来这里,升官发财不是梦!
  定都肇庆后,也就代表着大唐王朝筹备多时,一直都是不敢开办,害怕遭到世人耻笑的科举也终于是进入了举办倒计时。
  定都肇庆后,李轩都还没把后宫诸人安顿好呢,礼部尚书谢洼犆就是上奏折,说礼部前后筹备多月,认为开办科举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应当昭告天下正式开办科举,并初步定于今年春天举办大唐王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李轩在详细看过了礼部呈报上来的计划后,认为如今开办科举也的确是可行的了。
  因为礼部送上来的资料显示,礼部这边经过多时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是可以肯定,等开办科举的时候,至少会有超过百名士子会来参加科举。
  这个数字可不是凭空白说的,而是礼部暗访调查所得。
  为了避免科举开办后没有人来应试,更加是为了避免到时候要强行抓取士子来应考,从而被世人耻笑影响大唐王朝的声威,所以大唐王朝对首次科举是极为谨慎的。
  无法确定有足够人来应试之前,是绝对不会匆忙开办科举的。
  虽然说礼部所说的至少百名士子里有部分人只是秀才,甚至很多都只是童生,举人可能一个都没有,但是这也足够了。
  毕竟这一次开办科举其政治意义最重要,至于能不能招揽到优秀人才其实并不重要,大唐王朝发展到如今这个规模,连明王朝那边进士出身的官员都能投诚过来,更别提什么举人、秀才了。
  只要是举人愿意投诚过来的话,都不用科举了,直接就给县令以上的职务了。
  因此,这一次的科举政治意义更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