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597

  反正只要他不开口,就算是董芸芸也不能把叶氏赶走,至于会不会出现的明争暗斗,争风吃醋这种事,李轩表示我看不见……
  到了前头的议事殿后,李轩按照惯例主持早朝,开始商讨政务。
  李轩这个大唐皇帝可比明朝皇帝勤奋多了,他可是天天都上早朝呢,不过大唐王朝的早朝比明朝的早朝人性化多了。
  大家伙都是吃过早饭才过来,而不会是凌晨三四点就起床!
  每天的早朝实际上就是一场小型的会议,参加的人数也不多,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平日里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也就是这段时间大唐王师大军在外,而且连接有鸡冠山、黑虎寨的俘虏们被押送到黄竹山安顿,所以正经事多了一些。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用多久,方将军他们就能够回来,到时候他们还会带着黄桂山的俘虏们一起回来!”柳八苟道:“等黄桂山的人也归顺我们大唐后,我们大唐治下的人口就能够达到两千余人了!”
  说到这,柳八苟用着严肃语气道:“我大唐中兴气象已成,横扫天下是指日可待!”
  王文华适时接道:“犹记我大唐霸业初建时,口不过五百,兵不过数十,外有强敌环绕,内亦粮草不足,然区区半载,我大唐王师就已经横扫方圆百里,大小村寨尽数归顺,治下黎民更是翻了五倍,有这等丰功伟绩,全赖陛下英明!”
  接着,又有几个人跟着王文华的话语对李轩一番吹捧,彷佛李轩就是真成了千古圣君,有史以来最牛逼的皇帝一样。
  李轩对他们的话,全当听不见,听见了也当他们放屁,他李轩要是真那么牛逼,还跟你们玩这山沟沟的游戏,他早就一人一刀杀上京师了。
  而且就算大唐王朝的人口数增长了五倍又如何?还不是只有两千多人而已。
  两千多人和当初的五百多人,这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兴许是巨大的改变,但是对于明军而言,这两者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明军如果下决心,真派个一支大军来进剿,只要不和上次那样犯傻,大唐王朝有五百人还是两千人,实际上都是同样的下场,不是逃亡就是完蛋。
  要想抵抗住明军的进攻,保住小命,靠吹嘘是没用的,还得想方设法提高黄竹山被一群土匪们的战斗力,尤其是被他寄予厚望的近卫军的战斗力。
  所以在他们一顿吹捧后,李轩才问道:“那些鸟铳造的如何了?现在有多少堪用的?”
第0097章
不许乱动
  回答李轩的不是工部尚书,而是柳八苟,如今大唐王朝的工部尚书:杨铁匠,正带着几个徒弟没日没夜的打造火枪以及其他兵器呢,等闲是不会浪费时间出现在朝堂上和柳八苟他们扯皮的。
  柳八苟道:“回陛下,目前工部已经打造鸟铳三支!”
  听到这个数字,李轩刚生出来的豪情万丈瞬间就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他还以为这么一段时间过去了,杨铁匠他们应该能造出十多支鸟铳了呢。
  但是没有想到才三支!
  不过他也知道,时间紧迫之下,这能够造出三支来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年头造鸟铳,那是完全靠铁匠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难度相当大。
  杨铁匠带着几个徒弟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打造出三支来,实际上已经算是比较快速了,这还是杨铁匠他们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加快打造的速度,如果是给明朝的那些工匠来打造,消极怠工之下,一人一个月能够打造出一支来就算不错了。
  但是理解归理解,但是这鸟铳数量太少,可就无法支撑李轩对近卫军的野望啊!
  按照李轩对近卫军的规划,等近卫军再一次完成扩张后,预计人数将会达到八十人。
  其中至少二十人得是火枪手,其余的则是刀盾兵、长枪兵等。
  由此组成一支兵力虽少,但是兵种齐全,能够独立作战的军队!
  但是现在看来,要想获得二十多支火枪,恐怕最少也得两个月以上啊,而这个时间是李轩所无法忍受的。
  因为李轩很清楚,如今大山外头的明军肯定是准备着发起下一轮的进山围剿,而且这个时间估计也就是在两个月之内。
  快了,明军那边估计也完不成准备,但是如果慢了,恐怕那些地方官员和不好向上头交代。
  再者,还得考虑春耕!
  明朝的军队都是卫所军队,而卫所军队是需要屯田的,这春耕时分他们也得下田种地,没时间来打仗,不然他们自己就得饿死了。
  所以他们极有可能是赶在春耕之前发动进攻,这个时间度有可能是明年的一月份,不太可能拖到二月,因为到了二月就是惊蛰时分,那时候就的忙碌春耕事宜了。
  如今是十一月中旬,距离惊蛰还有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而这段时间,明军极有可能会再一次进山。
  当然了,也不排除明军那边选择春耕之后再来进攻,也就是二月过后,大约三四月份的时候。
  如果明军是在春耕之后再进山,那么对于大唐王朝而言自然是好事,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准备时间,趁着这几个月的时间,大唐王朝能够对刚收复的鸡冠山、黑虎寨、黄桂山的民众以及青壮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并对军队进行更好的训练。
  而且李轩寄予厚望的近卫军,到时候也能够得到足够数量的火绳枪了。
  但是不管明军什么时候来,对于大唐王朝而言都是一次重大危,扛过去就能活,抗不过去可就完蛋了。
  朝议结束后,李轩特地跑到了铁匠铺那边看了看火绳枪的打造情况,发现杨铁匠这边还是只带着三个徒弟打造兵器后,他直接大手一挥,直接让人选派了七八个聪明好学,粗壮有力的人来给杨铁匠当学徒。
  毕竟杨铁匠他们要打造的也不止火绳枪,其他的刀剑以及农具也是需要打造的,这么大的工作量,就靠着杨铁匠和他的三个徒弟,这得干到什么时候去啊。
  交代了杨铁匠不要藏私,尽心教导新来的学徒后,李轩按照惯例去操场看他的近卫军。
  如今的近卫军训练多月,在队形以及纪律上已经是初步达到了李轩对他们的要求,至于其他方面,李轩自己也不懂,只能是根据后世的一些见闻来制定训练计划,至于这些训练计划到底有没有用,说实话李轩自己心里也没底,鬼知道他搞出来的近卫军到时候能不能打。
  其他方面不敢确定的情况下,李轩也只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近卫军加大队列以及纪律方面的训练了。
  因为只有这两样东西是任何军队都必不可少的,多练总归是不会有错。
  在近卫军那边待了一下午,和他亲自选出来的七八个小队长们商讨了一番训练计划后,他又亲自上场指挥了近卫军的训练,之后李轩才是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后院。
  回去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次董芸芸倒是没给他脸色看,反而是热情的很,和昨晚的冷言冷语是犹如云泥之别。
  李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也懒得问,反正只要他能够享受到美人在怀,他也就懒得搭理那么多了。
  次日一早,叶氏没和昨天那样过来伺候他穿衣梳洗,而是珠儿伺候着。
  李轩对珠儿略施小计,旁敲侧击了一番,得知昨天叶氏和董芸芸有过一番长谈,而且还相谈甚欢,不过说了什么李轩就问不出来了,因为珠儿她自己也不知道。
  李轩估计着,这董芸芸恐怕是大发雌威,拿出了正宫娘娘的威风打压了叶氏。
  不过李轩也不担心叶氏,毕竟她是白太后亲自选进来的人,而且看她凸凹有致的身材就知道,白太后指望着叶氏给她生个大胖孙子呢,有白太后照顾着,叶氏应该是不会受什么委屈。
  今天李轩觉得董芸芸对自己的态度明显又好了一些,甚至比叶氏来之前还要好,下午结束一天工作后,李轩回到后院,和董芸芸站在窗前的时候,李轩拉她小手她都没挣扎,然后李轩得寸进尺又搂住了她的腰。
  之前李轩搂抱她的时候,董芸芸一般都会挣扎,甭管她心里愿不愿意,但是都会挣扎,只有挣扎不脱的时候,才会羞羞答答的顺势倒入李轩怀里。
  然而这一次,她却是没有挣扎,而是很自然的顺着李轩的大手就靠到了李轩怀里。
  这可是好兆头啊!
  莫非是叶氏的到来让她生出了危机感之类的?
  想到这,李轩觉得自己有必要再试探一二,所以搂着董芸芸柳腰的手慢慢的滑动着,这滑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并且是逐渐往上,试图攀爬高峰!
  董芸芸又不是木头人,自然是能够清楚的感到李轩的大手在自己的身上乱摸,但是她虽然已经是满脸通红了,但是却没有阻拦。
  李轩低头看着已经是满脸通红的她,当即道:“嗯,不动!”
  但是数息又听董芸芸道:“你还动,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
  没多久又听董芸芸压低了声音道:“别伸进去,她们会进来的!”
  片刻后,只见房门突然被推开,然后就见一脸通红的董芸芸从里面小跑了出来,与此同时,房内的李轩靠在窗边,带着阴谋得逞的笑容!
  嘴里还喃喃道:“真香!”
第0098章
大唐刀枪所至
  大唐众匪翘首以盼多日后,方东全他们终于是带着大军返回了黄竹山。
  当方东全他们的队伍出现在村寨外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跑了出来迎接他们。
  脸上挂满皱纹的老母亲拄着拐杖上前拉住俊秀儿子的手,关切的问着:“我儿啊,你可回来了,抢回媳妇了吗?”
  儿子扔下刀枪,跪在老妇人面前行跪拜大礼:“儿子不敢忘记母亲大人的嘱托,奋力苦战之下,终于抢回了一个小娘子,路上我就已经和她成亲了!”
  说着,就起身,从后头拉出一个库哭哭啼啼的女人!
  老母亲这会才露出宽慰的神情道:“好,这就好!”
  瘦弱的妻子拉着孩子踉跄跑到自己的丈夫面前道:“当家的,你抢回了多少粮食啊?”
  憨厚丈夫哈哈一笑,把自己肩膀上的包袱拿了出来,直接打开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米:“之前好几次我都冲在最前头,这些都是我抢的!”
  瘦弱的妻子连忙接过包袱,看着里面的大米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众位将士和家人团聚,欢聚一堂的时候,方东全、钱梦久、陈屠夫、黄学仁、王单旭这四个主将也是在李轩面前齐齐跪倒,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轩看着他们,在看看后头规模达到了将近七百人的队伍,微笑着点了点头:“众位爱卿为国征战都辛苦了,此番一举荡平方圆百里诸贼,朕心甚慰!”
  这个时候,柳八苟突然跪倒行了大礼后朗声道:“大军出征能有此大捷,皆因陛下乃千古圣君,恩泽遍地,加之我大唐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如此我大唐王师方能连战连捷,刀枪所至,无所不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