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1597

  明军这边生产炮弹,那都是靠着工匠们一个个手工打造,但是大唐王朝那边的兵工厂,却是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是明军那边的几十倍以上!
  而且你也不看看,大唐王朝有多少个生产军械的兵工厂,三大武器公司麾下,有大小十二个兵工厂生产各类弹药!
  每天都有着船只满载着各类弹药,来往于长江航道,为前线部队供应各类弹药。
  所以,杜丹清心中的这些疑惑,还是因为他不够了解大唐王朝!
  但是这种不理解,有时候也是导致很多明军将领片面的把战败的原因,放在大唐王师枪炮犀利上,从而忽视了大唐王师其他方面的东西。
  比如说现在的杜丹清,他如今满脑子都是枪炮弹药,却是并不知道,大唐陆军攻破外城墙的时候,实际上靠的是突击营,而突击营可是有着大量冷兵器将士的,而后续那些普通步兵们冲上城头进行肉搏的时候,也是依靠的刺刀!
  枪炮犀利不可避免的给大唐陆军带来了不少优势,但是大唐陆军能够频繁的获胜,更多的还是依靠训练以及勇武。
  双方在拼刺刀的时候,和枪炮犀利可是没什么关系,纯粹就是比拼双方的训练以及勇气!
  而结果呢,督标左军在双方的进行中远距离进行对峙作战的时候,还是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当双方进行贴身肉搏的时候,往往就会迅速溃败!
  这一点,也几乎是所有当代明军的特性!
  敢和大唐陆军进行枪炮对射的明军,有,而且不少!
  但是敢和大唐陆军拼刺刀的明军,却是没有几个。
  所以战场上,往往就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双方在中远距离进行枪炮对射的时候,明军打的还有模有样,但是当大唐陆军发起刺刀冲锋的时候,对面的明军往往就是崩溃了。
  杜丹清知道这些吗?他是知道的,但是他理解吗?
  他不理解!
  这一天的晚上,在大唐陆军的持续炮击中过去了,而第二天,休整了一晚上的大唐陆军步兵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而这一次督标左军防守起来更加困难了。
  中午时分,内城东城门被大唐陆军第三步兵师攻克!
  一个小时后,第三步兵师继续推进,并攻克了内城后的多座明军依托多座砖石房屋临时构筑的堡垒。
  下午大约四点钟,另外一些发动进攻的第五军第十二步兵师,也是突破明军的防守,攻占了督标左军指挥部左侧的一栋临时堡垒,并兵锋推进到距离督标左军指挥部不足五十米的地方!
  第十二步兵师麾下第三十四步兵团的第三营将士们,已经是能够清晰的看见街头对面的那栋庞大建筑上挂着的招牌了。
  上面的招牌很清楚的表明了这栋建筑的重要性:大明督标左军统帅衙门。
  不得不说,即便是招牌的样式,都是抄袭的大唐陆军,因为大唐王朝喜欢挂竖长条的招牌,然后会写上大唐某某地府衙门,某某师指挥部。
  督标学大唐陆军学的透彻,连招牌这种事都是不忘记学,只不过大唐陆军用的往往是某某指挥部,司令部,他们督标用的是某某统帅衙门。
  没有多少的迟疑,等待后方的几门散弹炮上来后,第三营的将士们立即就是对这栋统帅衙门发动了进攻。
  在枪炮的轰炸下,区区一栋普通的建筑自然是无法抵抗的,虽然里头也有不少的明军士兵抵抗,但是如今明显已经是大势已去,他们抵抗的并不算多么坚决,很多人都是略微抵抗一番,然后就是放弃了腰刀火枪投降,而更多的明军士兵,实际上在大唐陆军的将士们冲进去的时候,直接就是投降了。
  这也是他们今天的作战如此顺利的缘故,因为在大唐陆军攻克外城后,几乎可以断定督标左军的覆灭了,他们的抵抗注定是毫无意义的。
  不少督标的将领们,在绝望之中做出了各种选择!
  有些人尝试带着部队突围逃跑,但是他们如果是在被彻底围城之前突围,小规模突围还有希望逃跑出去,但是现在,他们都是被堵在内城了,还想要突围?迟了!
  也有少量督标的将领们,效仿了当初战死在长沙、衡阳的督标将领们,在绝望之中自杀!
  有的人则是脱下军服,抛下军队,开始自行逃命,但是内城就这么大一点,更何况内城根本就没有多少普通的民众,清一色的都是督标军人,他们脱下军服后,扔下武器后又能够躲到哪里去?
  而更多的督标将领们,则是在无奈之中带着依旧效忠于他们的嫡系部下投降!
  战斗可进行了现在,这些士绅弟子们已经是尽力了,对得住家中父老的厚望了,是时候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了。
  还有极少数一部分,则是想要当场反正,投诚,试图在最后关头立功,然而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是进一步成为大唐的一份子,对于这些人,大唐王师从来都不会拒绝。
  只要肯反正的,一律厚待!
  不过上述,说的都是督标将领,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湖广当地士绅子弟!
  普通督标士兵并不包括在内,他们自然是人云亦云,绝大部分在城破的时候,就是选择了逃跑以及投降,这种混乱时刻,保住性命才是关键,谁还管上面的那些老爷们的死活啊!
  防守督标左军统帅衙门的这些明军督标,同样也是不例外,数百人的明军,当场就是投降了半数还多,剩下的就是逃了,只有极少数在顽抗!
  但是第三营也不是吃素的,对于顽抗的明军不用说的,直接枪炮招呼,逐步推进后,一路来到了内院!
  这个内院,显然就是之前督标左军的指挥中枢机构了,因为地面上散落着众多的纸面文件,而且一群穿着督标军官服饰的军官们,一个个举起了双手,在第三营将士们的刺刀下缓缓走了出来!
  第三营的少校营长走了进去,看见里头乱的很,地面上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纸张更是散落的满地都是,地面上还躺着不少的尸体。
  有些尸体一看就知道是被火枪或者刺刀打死的,但是也有少部分是能够看出来是自刎而死的。
  他直接略过了那一群被带走的俘虏督标军官,然后道:“杜丹清呢?”
  下属却是摇摇头:“没有找到,没有找到他的人,也没有找到他的尸体!”
  那少校听罢皱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第0975章
王文华被贬
  杜丹清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任凭入城的大唐怎么找,都是找不出来!
  要知道杜丹清可是重要角色,其重要性在大唐陆军的一票将领里,是比前明的那些什么阁臣之类的更加重要的人。
  因为他是督标左军统帅,战前手握六万大军,而这六万大军还是督标的绝对主力!
  此外,此人还是景王政权里的湖广巡抚、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在督标体系里,此人的权势可以说是仅次于张岳!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却是消失不见了!
  入城后的大唐陆军,也是对部分的明军俘虏,尤其是统帅衙门里的督标军官以及士兵们,他们是极有可能知道杜丹清行踪的,但是经过审问后,绝大部分人都是有着同一个口径,今天午后时分,他们基本上都还见过杜丹清。
  但是中午之后,局势太过混乱了,他们有些人见过,有些人则是没有见过。
  而最后一个见到杜丹清的人,是他的一个幕僚,说是在下午大概三点左右,他还见过杜丹清,但是之后也没有见过了。
  随即,他们也是审问了几个杜丹清的亲兵,他们说,昨天半夜,杜丹清就是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了,期间还叫让送去了酒菜,上午的时候杜丹清显得很沮丧,中午时分,杜丹清说要小睡一会,午后,大唐陆军都已经杀入内城了,杜丹清更是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再后来,他们也是没有见过杜丹清了!
  杜丹清死了吗?他跑了吗?跑去那里了?
  没有人知道!
  反正现在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但是大唐陆军的不少将领们都是认为,此人极有可能是趁乱化妆逃跑了,毕竟当时城内实在是太混乱了,到处都是督标的乱兵,他完全有可能化妆为普通的督标士兵,然后瞒过了众多人逃走,又或者是干脆变成了普通俘虏隐藏在俘虏里头,又或者是还躲在城内的某个阴暗角落里。
  虽然没有找到杜丹清,让第二军和第五军的高级将领们有些失望,但是只是一个杜丹清消失了而已,对大局并没有什么影响。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一次包围歼灭作战里,成功的把督标左军一共五万人尽数歼灭!
  而黄州战役的战报,也是迅速送到了李轩手中,并让李轩看到了此战的相关情况。
  这一战,第二军和第五军前后夹击,稳扎稳打,利用绝对的火力优势以及兵力优势,强行进攻,战斗的进度虽然说不算快,但是却有效的控制了己方的伤亡。
  此战中,督标左军全军覆没,其中战死者约两万五千人,剩下的全部当了俘虏,至少极少数人趁乱逃走。
  而其他的武器装备什么的,自然是都成为了大唐陆军的战利品。
  而参与进攻的第二军以及第五军,总数伤亡大约在四千人左右,其中大部分伤亡都是发生在最后两天的总攻阶段!
  进攻外城和内城城墙的时候,尽管大唐陆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依旧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在对城墙发动进攻之前,他们的伤亡却是不大!
  杜丹清寄予厚望的防御体系,实际上并没能给大唐陆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不过消耗了大量的大唐陆军的弹药倒是真的。
  此战,大唐陆军打出去的弹药,比年初整个北伐战役里所消耗的弹药都要多!
  光光是打到报废的火炮,就足足有五六十门之多!
  不少炮兵营里的火炮,经过宿松、黄州战役后,几乎上是换了一遍!
  没办法,虽然大唐陆军里的铁铸五斤野战炮的身管寿命比较低呢,区区五百发不到的身管寿命,顶多也就支撑几场大规模的战役而已。
  不过这火炮价格也不算贵,而且打报废了也不代表直接扔了,直接上这些打报废的火炮,一部分不太严重的,大部分都会退出现役,然后给那些预备师们装备。
  不过大部分还是会直接当场废铁进行回收,回炉后进行重铸。
  这年头火炮,不管是铁铸火炮还是青铜火炮,实际上最大的成本都是材料成本,而把废旧火炮进行回炉重铸,虽然说会有不小的运输费用,但是总比直接扔了好。
  拿下黄州,歼灭了督标左军,这让李轩心情大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