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1597

  对马岛,这个地区之前的时候就是属于没有明显归属的地区,高丽李氏王朝对这个地区有着一定的控制权,而扶桑对这个地区也有着一定的控制权,对马岛上的大名也是两边交好,谁也不得罪。
  不过这种情况在大唐王朝控制了高丽半岛后,就是得到了改变,因为大唐王朝直接宣布,对马岛既然之前是属于高丽半岛李氏王朝的,现在自然也就属于大唐王朝的。
  所以当年攻打高丽半岛的时候,顺手也是派了几百陆战队登陆了对马岛,直接把岛屿上的大名给干掉,然后移民了一部分民众过去。
  如今此地,乃是属于大唐帝国领土,而且还是本土的那种,不是海外直辖领的模式,对马岛,如今是对马县,嫡属于辽东省南江府。
  因为距离近,此地很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唐帝国对扶桑贸易的前沿港口,只不过整体上来说,发展的比较有限,发展的远不如大隅县那么好。
  对扶桑地区的军械贸易,大唐帝国的军火商们,通常还会非常好心的提供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等服务,确保自己的客户们能够拿到武器,而不至于被其他敌对的大名中途拦截。
  前提是,这些大名们能够拿出来金银,或者是其他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
  高丽半岛,扶桑列岛,乃至南洋各地区,都是可以看到大唐帝国在东亚地区的一些政策迹象,那就是不允许存在着其他的强大势力。
  如果有可能,大唐帝国会直接吞并,如果一时半会的无法直接吞并,那么就会用各种手段进行实际上的控制,倘若还无法实施控制,那么就会用各种手段间接控制。
  对于察哈尔部、朵颜三卫等部落,大唐王朝采取的政策也是差不多,如今是扶持,再通过军械贸易、经济贸易等手段来控制他们,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就是彻底吞并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大唐帝国暂时也无法直接招募这些牧民们从军,扩充骑兵部队。
  只是李轩也不在乎,反正大唐帝国的建军策略,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不讲究什么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讲究团队协作。
  如今,这种建军策略上在草原,其实也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比如说小规模的冲突里,大唐陆军的骑兵就是很难占到什么便宜,甚至有时候还会吃亏。
  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双方的侦骑了。
  大唐陆军派出去的侦骑,如果遭到敌人的拦截,大多情况下都会选择主动侧退,没办法,单打独斗打不过啊,不跑还能怎么办。
  倘若是鞑靼人的侦骑跑过来了,大唐陆军往往是需要选择派出数量多一些的骑兵去拦截,因为派的少了那就是给人家送人头,亏得很。
  昨天康长宁派出去的侦查骑兵,就是遭到了鞑靼人的猛烈拦截,侦骑部队为了避免无所谓的损失,所以傍晚时分选择了侧退,但是没有想到,这些鞑靼人却是选择了连夜撤退。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原本跟在屁股后头二十多公里外的鞑靼人跑了。
  他们去那里了?
  康长宁只是思索了片刻后,就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鞑靼人极有可能南下,然后去拦截邓将军的主力步兵去了。
  因为算算时间,邓喜德的部队出击估计也有十天时间了,鞑靼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等鞑靼人知道消息,判断出邓喜德的部队的战略意图,然后做出相对的反应,估计也是差不多这个时间了。
  想到了这一点后,康长宁也是没有犹豫,直接率兵继续掉头!
  他这东跑西跑的,本来就是为了吸引俺答汗的注意力,想要间接掩护邓喜德的部队,如今俺答汗已经是选择了南下,说明这间接掩护已经是行不通了,接下来就是需要直接掩护了。
  毕竟邓喜德的部队都是步兵,虽然有两千的师属骑兵以及一个轻骑兵团,但是这点师属骑兵和一个轻骑兵团在四万多鞑靼骑兵面前,和没有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因此,他必须带领骑兵第一时间返回,充当邓喜德所部的侧翼,掩护步兵。
  当康长宁下令部队南返后,这草原上就出现了很怪异的局面,之前鞑靼人还追着康长宁的骑兵兵团,现在却是变成了康长宁的骑兵兵团追着鞑靼人走。
  这到底是谁追谁都是搞不清楚了。
  那边正带着大军修筑第三座土垒棱堡的邓喜德,很快也是知道了鞑靼人大举南下的情报。
  他手头下的骑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却是大多都是被他撒了出去充当侦骑,这草原虽然大,但是骑兵的活动范围也大。
  外围的侦查骑兵一发现鞑靼人大举南下,立马就是向南狂奔,然后第一时间把消息报告给邓喜德。
  鞑靼人要来了!
  这并不出乎邓喜德的预料之外,他带着六万多人北上,根本就没有指望过瞒过鞑靼人,甚至也不需要瞒住他们。
  因为第九军的核心战略就是以步兵主力充当磁铁,吸引敌军骑兵汇集,然后寻找机会大量杀伤他们。
  这些鞑靼人如果不跑过来,反而是直接一溜烟跑了,他还会失望呢。
  当即就是传了命令下去。
  该干嘛干嘛!
  因为之前就已经是预料到会发生这种状况,都已经是有了完整的预案了,根本就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准备。
  当即,两个主力步兵师的战斗部队,也就是那些步兵以及炮兵等部队就是在外围备战,至于辎重等部队则是留在里面,工兵以及那些民夫们,则是继续施工。
  假如敌人真的来袭,这一场战争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没有影响的。
  为了防备骑兵的袭击,那些运输辎重的大量四轮马车也是排上了用场,直接在外围充当防御工事。
  那些骑兵再牛逼,也不可能直接跨过大量的马车冲上来!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后勤补给了,不过问题也不算太大!
  邓喜德麾下的兵力足够多,而且此地距离长城也不算远,也就四十多公里而已,直接派遣大量兵力护送辎重就行了,那些鞑靼人如果派骑兵袭扰,大不了就是就地打防御作战。
  任何情况下,大唐的步兵面对鞑靼人的骑兵,打防御作战都是不吃亏的,一换一都是赚的。
  邓喜德不为所动,俺答汗自然是不会客气的,他带着四万骑兵一路南下,很快就是找到了邓喜德的部队,然后在大约五公里外停了下来。
  五公里的距离,如果是在山区等地方,那足够大军走上大半天,但是在这种平原地区,哪怕是对于步兵而言,也就是一个小时的快速行军时间,对于骑兵而言就更不算什么了。
  鞑靼人四万骑兵停在五公里以外,邓喜德的步兵部队则是严阵以待。
  这种情况下,随时都是能够爆发大规模的战斗的!
  但是,实际上却是没有!
  一方面是俺答汗知道这些步兵不好对付,自家的骑兵主动杀上去硬碰硬,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这些骑兵,更何况,俺答汗也是知道自己的屁股后面追着一支一万多骑的大唐骑兵呢。
  他俺答汗再傻也不会这个时候就傻乎乎的发动进攻啊!
  正面进攻,那是傻叉的行为,俺答汗不傻,所以他选择了分兵袭击粮道!
第1206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
  骑兵对步兵的优势,绝对不是什么单兵战斗力比较高,或者说可以冲锋陷阵,而是在于他们的机动性。
  这种机动性,也是俺答汗敢于率领四万骑兵拦截邓喜德足足六万人的大军,而且还不怕身后一万五千多骑兵的缘故!
  因为只要他愿意,他随时都可以走,而邓喜德的步兵部队,是绝对无法追击的,不太可能会陷入被夹击的状态。
  同时这种机动性也是给他带来了另外一种战略上的优势,那就是他只需要停留在五公里之外,就能够在邓喜德的部队造成巨大的威慑力,迫使他们无法动弹!
  邓喜德虽然不怕他们,但是却也是不得不让两个步兵师为核心,再加上两个预备师,在外围驻扎布防,构筑了一整个原型的防线,用于保护内围的辎重以及工兵、民夫等。
  这种僵持,却是俺答汗所希望看到的!
  主力牵制住他们,然后分兵袭击粮道,等彻底截断粮道后,这些步兵就是可口无比的美味,他随时都能一口吞了。
  俺答汗的这种策略,邓喜德早就预料到,并且是做出了防备。
  这种涉及数万人的大规模战役,而且大唐帝国为此已经是准备多年了,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是考虑到了。
  而诸多考虑的问题里,如何保护后勤运输的安全,就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大唐陆军根据自己的经验,俺答汗骑兵众多的特点,草原地形平坦等诸多特点,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就是多管齐下:
  第一就是沿途修筑堡垒,每隔十五公里左右修筑堡垒,以简陋的土垒棱堡为主,中大型的棱堡为核心,沿途再布置各种微信,只有几个人驻防的狼烟堡垒。
  第二就是集中运输、重兵护送,参考的是海军那边进行的护航制度,海军为了保障商船的安全,避免海盗的袭击,经常采取集中护航制度,他们会把众多要出海前往南洋地区的商船集中起来,编成一个大规模的商船队,由海军方面直接派出一个分舰队进行沿途护送,这样虽然操作麻烦,对于商船而言不自由,但是安全性却是非常高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大唐王朝的大型商船队还没有被袭击过。
  因为多艘甚至十几艘商船集中在一起,本身就是强大无比的力量,再加上还于多艘海军的专业战舰进行护送,别说那些海盗了,就算是葡萄牙人的海军想要袭击,都得仔细的斟酌一番。
  后来这一招,就是被西班牙人给学了去,他们的环球贸易,也是采用集中大量商船一起出海,有战舰乃至战列舰进行护送,沿途根本没人敢招惹,哪怕是葡萄牙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大摇大摆的跨过印度洋,一路返回欧洲。
  如今,陆军也是参考了海军的集中护航制度,集中大量的运输部队,一次性运输大量的物资,然后直接派遣重兵进行护送。
  尽管动用大量兵力进行护送,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但是相对于后勤线的安全来说,却也不算什么了。
  第三,则是应用大量的四轮马车。
  大唐陆军在北伐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是开始运用四轮马车了,辽东战役的时候用的更多,同时,四轮马车的一些技术还广泛运用到其他方面,比如说火炮,目前大唐陆军的火炮机动,基本都是依靠马匹拖拉,而这里头最为关键的一样东西,就是炮车,这个炮车其实也是一种四轮马车的变种。
  只不过四轮马车虽然好用,不过成本还是比较高,而且也需要大量的马匹,而大唐缺马。
  因此统一战争期间,大唐陆军虽然先后也用了上千辆各种四轮马车作为运输力量,但是主力还是各种双轮马车以及担任独轮车。
  等到统一战争结束后,陆军获得了大量的蒙古马,虽然陆军不怎么喜欢用蒙古马装备骑兵部队,但是作为役用马,蒙古马还是非常优秀的,同时国内的西南马也是被运用到了极致。
  所以陆军就是开始大量的列装各类型的四轮马车,四轮马车和人力独轮车一起,成为目前大唐陆军的主要运输工具。
  至于双轮马车,虽然也依旧列装,不过只在南方部分地区装备,在北方平原地形,军方基本已经是彻底换装四轮马车了。
  在北方的平原地形上,这些四轮马车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载货量大是它的最大优点,陆军列装的重型四轮马车,其载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一点二吨,而且即便是满载了一点二吨的货物,在道路良好的情况下,其速度依旧飞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