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597

  上述殖民地的获取,手段不一样,有些是友好协商获得,有些干脆就是以武力威胁,或者干脆是通过军事打击所获得。
  依靠着在扶桑列岛的众多殖民地,大唐帝国在扶桑列岛建立了完善的商业网络,收购扶桑列岛出产的众多特产,并把大唐帝国的众多工业产品出售给扶桑人。
  同时,依靠着这些殖民地,大唐帝国还在扶桑列岛保持了比较强悍的军事力量,能够影响到殖民地附近的大名。
  但是,如今的扶桑列岛,各种大名实在是太多了,那可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几百上千个各种乱七八糟的大名,有些大名也就是村长之类的角色,而有些大名,却是拥有数千甚至数万兵力的强悍大名。
  所以,即便是大唐帝国对扶桑的渗透非常强了,但是想要影响所有大名,尤其是实力强悍的大名还是比较困难的。
  而最近几年,不少扶桑列岛上的大名,也是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接触了大唐王朝后,很多人都是出现了一种想法,那就是向大唐帝国学习!
  通过各种革新,然后组建强大的近代军队,彻底统一扶桑,然后发展工商业。
  不得不说,大唐帝国如今给扶桑人充当了一个很好的老师,并且已经是给他们指出一条非常明确,并且已经是被证明可以走通的富强道路。
  这些人,主张尽快的统一扶桑列岛,集中全扶桑的力量发展工商业。
  这种情况,在原本时空的扶桑列岛里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现在却是出现了。
  不得不说,扶桑人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恐惧,而是崇拜,然而学习。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如今扶桑列岛上的不少大名们,都是开始联合起来,组建强大的联军征讨其他大名,试图统一扶桑列岛。
  而这种情况,却是大唐帝国所不允许的!
  御书房那边很快就是拿出来了相关的章程,那就是果断的,迅速的对扶桑列岛的局势进行干预,通过资金扶持、军械扶持等手段,并且在必要时候直接动用军事力量,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阻碍扶桑列岛的统一。
  同时,御书房的众多大臣们一致认为,如今帝国在扶桑列岛的存在还是过于薄弱,只有十来个小型的殖民地,上面的驻军少则数十,多不过百余人,这完全无法在关键时刻维护帝国的利益,他们认为有必要对扶桑列岛进行增兵。
  在对扶桑列岛局势进行干预,并增兵的过程里,他们也是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扶桑的掌控力度,他们提出了扩大殖民地,甚至直接占据九州岛以及四国岛。
  不过李轩虽然同意了前面的几个建议,但是对于直接出兵占领九州以及四国岛的方案却是给予了否决!
  李轩并没有给予明面上的拒绝理由,至少是没有在书面上留下任何的拒绝理由。
  但是在私底下的御书房值班大臣会议上,李轩直接说明,如今扶桑列岛的夷民依旧过多,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帝国贸然吞并扶桑列岛,容易引来极大的反弹。
  李轩只说了扶桑列岛上人口太多!
  后面的不用李轩去说,大臣们就知道该怎么干了!
  做什么?
  削减扶桑列岛上的人口数量!
  实际上,扶桑列岛上多年的混战,已经是让当地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了,而当大唐帝国涉足扶桑列岛后,因为军械的出口以及战争持续不断,过去的七八年里,扶桑列岛的人口总数,尤其是青壮年的人口数量,比以往至少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是这依旧是远远不够!
  御书房值班大臣经过内部讨论之后,决定针对圣天子的忧虑,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对扶桑列岛的政策也是进行了调整!
  调整过后的扶桑政策!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持扶桑列岛现有局势不变,换句话说就是让扶桑继续保持战乱状态,不让他们统一,也不让他们出现和平状态。
  其次,则是增兵,扩大殖民地的规模,扩大在扶桑列岛的军事力量以及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然后是暂停吞并九州岛以及四国岛的方案,而是改为更加缓和的联姻政策!
  前面几个用字面意思都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后面的联姻政策,那么就是值得重点说明了。
  表面上,这个联姻政策说的是大唐统治阶层和扶桑的统治阶层进行联姻,毕竟之前大唐天子,万古圣君李轩已经是先后纳了两名扶桑天皇皇室嫡女。
  从这一点来看,大唐帝国已经是对扶桑列岛实施了联姻政策,但实际上,这只是最表面的而已!
  实际上,御书房值班大臣们制定出来的联姻政策,并不是针对双方的统治者,而是针对民间。
  该政策鼓励大唐帝国的男性子民,迎娶扶桑女性为妻妾!
  这条政策,其实和当年大唐帝国针对高丽半岛采取的联姻政策有极大的相似性,其中一大政策就是利用大唐帝国庞大的人口优势,直接大量的消化扶桑人口里的适龄生育女性!
  直接把她们的适龄生育女性都给娶光了,扶桑人如果还不完蛋,御书房的一群大臣们都敢把名字倒过来写。
  当年的高丽半岛,还不是有人口百万,但是大唐帝国只是出动了数十万的光棍,就是把几乎整个高丽半岛上的适龄生育女性娶了一大半。
  后续,纯粹的高丽人的人口出生率,直接暴跌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这都没有几年呢,实际上高丽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群体,实际上已经是不存在了,已经是彻底融入到了华夏民族之中。
  百多万的人口,在超过一亿五千万的华夏民族面前,连点浪花都没有溅起来,就是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
  如今那些融合进来的高丽人,你要说他们是高丽人,不是大唐人,人家都跟你急,他们会辩解,高丽也是大唐的一部分,高丽人的称呼,只是一个籍贯的称呼而已,就和广东,浙江人等等一样的称呼。
  甚至一些性子急的,干脆直接就是抛弃了这个称呼,彻底隐瞒。
  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融合到大唐帝国当中来,当一个真正的大唐人!
  大唐帝国对扶桑列岛的政策,自然是不可能和当年对待高丽半岛的政策一样,当年的高丽半岛人口也就百来万,而且文化的认同感非常的强烈,他们自己都是非常的乐意当一个大唐人。
  但是扶桑那边不一样,哪怕是现在近代的民族观念还没有出现,同时他们也是受到了汉文化的极大影响,但是他们依旧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延续千年之久的天皇,想要让他们笑嘻嘻的主动融合到大唐帝国中来,可能性不大。
  所以,大唐帝国也不强求什么融合,或者军事征服了,他们直接用了一个更加干脆的办法,那就是用娶光他们的女人!
  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希望若干年后看到这么一种场面:整个扶桑列岛了,没有那怕一个年轻适龄女性,只剩下一群群光棍!
  让那些扶桑男人玩蛋去!
第1263章
想当人贩子,想多了你们
  若干年后,说不准整个扶桑列岛都能变成荒芜原野之地,大唐帝国都不用打,直接就能够把这片地方变成大唐帝国的本土,而且还不用担心有什么蛮夷冒出来抵抗!
  因为!
  当地的扶桑蛮夷早已经是绝种了!
  一想到这种场面,那些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都是觉得有些兴奋了,这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彻底消灭一个异族的手段,简直是太高明了。
  如今唯一的问题就是,扶桑人口不少,年轻女性也不少,想要把她们都娶回国,那可不容易!
  但是李轩却是不以为意!
  怕个毛,只要帝国开放渠道,帝国无数光棍能把所有扶桑女人都给娶光,那里用得着帝国官方花费什么心思啊!
  光棍的战斗力,那可是相当强大的!
  调整了对扶桑的战略后,大唐帝国就是迅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最先展开的自然不是什么联姻政策,而是军事行动。
  毕竟大唐帝国要娶光扶桑的女人,扶桑的大名们就算再傻,也知道这种事不好,会反抗的。
  所以,得有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里,始终保持高压的军事打击,这是非常必要的。
  大唐帝国虽然说不想要直接在现在彻底吞并扶桑,并不是因为没有这个军事能力,而是因为就算是打下来了也很难维持统治。
  所以第一个措施那就是对扶桑增兵!
  这一次,陆海军进行协商之后,陆军方面打算扩大在扶桑列岛的驻军数量,从现有的两个守备团以及若干个独立营队,一共四千多人,扩大到一万五千人的规模。
  当然了,这一万五千人,不可能都是主力部队,大唐陆军的主力部队一共也就三四十万,主力还要面对北方的威胁,同时还要维持在国内的军事存在,不太可能在扶桑这破地方就驻扎一万五千人的主力部队的。
  因此,主力部队的数量,也就是五千人左右,剩下的将会从国内抽调预备师部队过去驻防。
  因此,陆军方面首先是对扶桑现有的兵力进行了调整,再加上国内增援过去的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组建了大唐陆军第一混成旅,这也是大唐陆军在最近几年完成军事改革,撤销了所有混成旅、混成团之类的编制后,首次成立正式的混成旅部队。
  如今大唐陆军的各部队,编制已经是完整了统一,在国内驻防的部队,清一色的步兵师、骑兵师、炮兵旅,预备师等统一编制,已经是没有混成旅、团等编制了。
  在海外地区,只是以各守备团为主,比如琉球守备团、吕宋守备团、万丹守备团等。
  如今,大唐陆军是把琉球守备团以及其他等驻防扶桑的主力部队集结起来,再从国内增援了部分部队,组建了大唐陆军第一混成旅。
  该旅不出意外的话,将会驻防在大隅县。
  同时,将会从国内各地抽调大约一万人的预备师部队,这些预备师部队,将会组建若干个守备团,营,驻防在各殖民地,确保每个殖民地,都至少有一个守备营驻防,兵力不少于三百人。
  而重点地区,则是驻防守备团,兵力不少于一千人。
  简单来说,预备师所组成的各守备部队,则是驻防于各殖民地,充当守备力量,应对中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而第一混成旅,则是用于战略机动力量。
  陆军出了大力气,海军那边也是不敢落后!
  首先海军是承诺,将会进一步扩充琉球分舰队的规模,同时也会扩充各殖民地舰队的规模,比如在江户殖民地里,海军的江户分舰队,其规模只有一艘巡逻舰,三艘小型近海战舰。
  海军决定对这个江户分舰队,增援一艘护卫舰,两艘巡逻舰,把这支分舰队,建设为这真正的分舰队,以应对扶桑海域的大部分海上军事需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