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33

  因为,骚动渐渐平息了,而且迅速安静下来,变得异常静寂。
  原来这么多人站在那儿,本来只是呼吸,都会形成一股声浪,可现在,整座山上只能听见大旗猎猎之声。
  杨瀚淡淡地扫了眼众人,掌心其实也有些汗湿,只是这细微的变化,却是无人察觉得到。
  杨瀚一口气儿将六名统领的名字念了出来,他刚念出第一个人时,那人脸色就变了,手已下意识地摸向腰间佩刀,一旦杨瀚下令诛杀,哪怕下一刻就要被巨象踩成肉泥,也要扑上去先宰了杨瀚。
  不料,杨瀚对这六人一口气儿做出的惩罚却是罢其官职,三代不许入仕。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于是,那负隅顽抗的决心,登时便雪狮子遇火,化成一汪清水了。
  千寻在人群中找到了菊若,马上就是一通挤眉弄眼,小嘴巴也是呶呀呶的,菊若一脸茫然地看着她,根本不理解她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千寻急得一脑门白毛汗,虽然她持着拂尘,就站在杨瀚身后,一举一动容易引人注意,她也忍不住了。
  便迈一小步,停顿一下地向旁边挪,想靠近菊若,叮嘱她赶紧回去收拾细软,杨瀚这么作,念头倒是通达了,可接下来……只能跑路了。
  这时,却听杨瀚朗声道:“朕刚刚收到消息,伪周王洪林死后,其义弟赵恒已然登基,改国号为宋,向同样建国自立的大秦借了三万精兵,汇合他的人马,磨刀霍霍,不日将出葫芦谷,为洪林报仇。
  又有东山女王,一统东方诸部,如今趁我三山空虚,意图挥兵来伐,而其取道之处,是由南方海域水路上来。我三山大军,正从瀛州日夜回返,最快尚需半月返回。在此期间,吾等将士,仍需肩负起卫土守边之责!寡人宣布……”
  杨瀚告诉众将士,“周国改为宋国了,可是为了安慰洪林旧部,不管是作态还是真要打,宋国的赵恒都是要来我三山走一遭的。至于他是否真的跟大秦借了兵,那只是为了加强危机感罢了,反正杨瀚已经说了据信……”
  同时他又告诉大家,东边那位女王小青,现在已经一统东山诸部,也要奔着西边来了,他们和宋国甚至可能有所勾结,一个从南方谷隘进兵,一个从东边海路而来,要夹攻我三山。
  可现如今我三山主力还在返回三山的过程中,既然他们赶回三山都还需要半个月,那么出兵的话,最快也得二十天之后了。
  因此,这支联军现在不算是大功告成,还得继续戍边,主帅谁来?当然是那位一脸血的徐公公。麾下的将领呢?偌大一支军队,总不可能是徐公公事事亲力亲为吧?
  杨瀚点了将,方才就地被免职的六员将领,其副将就地擢升!
  每员统兵大将有副将两人,杨瀚念了六个人的名字,这六人从即刻起,就是这支队伍的统帅了。这六个人,当然是杨瀚与羊皓拿着这十几个副将的资料逐一分析、筛选出来的结果。
  “咦?”
  已经快要挪到边儿上,与菊若汇合的千寻听到这里,忽然站住了,仔细想了一想,两只脚赶紧一蹭一蹭地又飞快挪回来了。
  六个正职的将领全被就地免职,由其副手接任了?这一手……貌似不用马上准备跑路了耶。
  对巴家,褒其父,杀其子。巴家就没有造杨瀚反的理由,当然,主因还是因为巴勇一死,诸子争嫡,这时他们反要借助大王之势,求个出师有名,势必反而要巴结大王。
  对六个将领就地免职,任命其副手……这一手,高啊!
  如果杨瀚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这将领,没用啊!就算他们肯暂时服从,杨瀚现在养得起职业军队么?养不起。那么他们战事一了,一回故地,杨瀚委派的人就会彻底失去作用。
  何况这些人的整个家族,都在巴家势力范围之内呢。
  如果杨瀚从军中选拔一些底层战士破格任用,有用么?还是没用啊。
  他们什么根基?能镇得住这些传承五百年的大家族部落?分分钟就能被人家搞掉。
  可杨瀚选的是这些人的副手,他们的家世、人脉、根基,都只比原来的正职低那么一丢丢,那些正职的家族有一世出个昏庸无能的家主,就能反被人爬到头上去的人家。
  这样的人,才有机会在杨瀚丢给他们的位置上站稳脚跟。
  可他们一直屈居人下,光是委他们这么个职务,然后敲锣打鼓地送回家去,那还是没用。时间太多,他们从心态上、从准备上,都没做好马上凌驾旧主之上的安排,只要那些人家稍有弹压,他们就会把杨瀚赐予他们的职位当成烫手山芋,拱手奉还。
  可这时候,宋国的赵恒要发兵来攻了,东山的小青女王也要发兵来攻了,他们还得继续戍守边陲,为大军回返争取时间。
  这段时间,最短也得一个月。
  一个月,每日发号施令,统驭三军,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当战事结束的时候,他们这些尝过了权力滋味的人,还舍得把权柄交回去么?
  一个月,他们的家族多少会经过几天的震惊、几天的窃喜,继而生出些觊觎之心吧?
  最不济,也会在他们和原本的旧主之间生出猜忌,产生间隙。
  这时,只要他们不舍得让出已经到手的权利,那除了依附杨瀚,还有第二条走么?
  嗯……
  千寻跟一只皮影戏里的小木偶似的挪回杨瀚身后,听他正在下令,命令那些就地免职的将领将功赎罪,携带俘虏和杨瀚的敕书回乡,为有功将士分发奴隶、颁发地契。
  千寻的眉毛挑了挑,这家伙,真阴险,幸好我没跑路。
  这些人回去后,若是遵照杨瀚的旨意好生分发奴婢、切割土地,那就等于事实上向杨瀚低头了,哪里还能再跟他唱反调?
  若是阳奉阳违,不遵旨分发奴婢、切割土地,那损害的就是全军将士的利益。等这些人大战之后返回故乡,发现大王赏赐给他的一切都没到位……
  杨瀚就是递了刀把子给这些原本的副职、如今的正职,还怕他们没底气压服旧主,从而必须依附于朝廷?
  这是阳谋啊!
  你明知道他要干什么,但你毫无办法。
  千寻越想越是眉开眼笑:“西山三巨头之一的巴家,这一下子要被玩坏了!巴家,完了!”
第311章
五犬初亮相
  三军将士叙功受奖,则在是忆祖山下的临时军营里统计、举行的了。
  不仅活着的将士,死去的将士更是人人有份。
  按照杨瀚的规定,但凡牺牲于疆场的烈士,每家俱有一份抚恤。如果能够证明其生前所立战功,仍然按战功再奖。同时,其家中若有男丁,一旦从军,其父为烈士者,入伍便比普通新兵的军饷和军衔高上一阶。
  当然,之后的发展,还是要看个人本领,虎父犬子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些事光是前期统计就得好几天,而兵贵神速,杨瀚要求先做统计,并颁发颁奖令,统计结束,徐海生就要带队出征,这边再继续后边的实际颁发。
  这件事,由四十七处堡塞的地方行政官带人负责处理。
  杨瀚还特意交代何公公到场主持大局,因为他心细,更因为他执行自己的命令当真是不打丝毫折扣,这个人,用着放心。
  后来的天圣八犬中,何公公的绰号就是忠犬。
  何公公还在军营中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安排将士准备拔营再赴战场,安排被罢官的那些将领,在忆祖山民团的配合下,把分配给将士为奴的战俘运往各地。
  这时,旺财上山了。
  旺财,李向荣,也是八犬之一。
  随着杨瀚手下这几位公公渐渐崭露头角,现在已经有人以犬之称之了,只是他们的绰号还只在一些小圈子里流行,尚未名扬天下。
  一开始给他们起绰号的,正是这些咬牙切齿却敢怒而不敢言的被废军将。
  他们闲来无事,坐在营中,编排杨瀚是非的时候,给这些曝光率较高的大太监起了绰号,这时称之为犬,本是贬义,谁会想到有朝一日,它竟成为褒义的称呼呢。
  看门犬,徐海生。
  忠犬,何善光。
  三头犬,羊皓。
  吠天犬,司马杰。
  旺财,李向荣。
  看门犬大家很好理解,徐海生不仅勇,而且敢战,就是因为他在军中树立了很大威望,杨瀚才能顺利夺了他们的军权。
  忠犬大家就更好理解了,这个何公公对杨瀚有多忠心,以前只是耳闻,这几天在军中可是亲眼见到了。他不但执行杨瀚的命令不打丝毫折扣,而且言必称大王。
  他们可不知道这只是这个老实人为自己打气的习惯,搬出主子来壮胆儿,所以给他取了个忠犬之称。
  三头犬,则是他们从蓬莱、方壶等国商人那里听说过的一种地狱生物了。这几天,羊皓也没闲着,军中真就没有一人鼓噪,没有一人策反,没有一人发牢骚?怎么可能。
  只是,这种人都被羊皓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掉了,处理的方式非常血腥。
  这个人有点疯的,他喜欢亲自动手。
  看到他用稀奇古怪的办法杀人,还杀得兴高采烈、满面红光,这些军将人人心生寒意,因此这地狱三头犬的绰号就落到他的身上了。
  至于旺财李向荣,是因为他精于打算。之前押运粮草与这些被废的军将交接的,多为此人。此人盘账记账,当真是一把好手,眼里不揉一点沙子。
  这些军将本来想多少自己贪墨一点,结果这李向荣给他们匡算的粮食用量非常精确,而交接和记账手续又特别的完备,实在无从下手。
  这些军将虽然恨他,却也佩服此人理财记账的本领,因而给他取了这么个绰号。
  这些人这些天无所事事,又不敢有太明显的不轨举动,就连痛骂杨瀚的话都不敢大声讲,只好把怒气发泄在起外号了。
  旺财……哦,李公公回宫,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蒙战,蒙家的掌门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