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433

  左宗伯道:“所以,我等方须谨慎,待了解仔细了再做决定。”
  右宗伯道:“六曲楼一直驻扎于外,我是我秦国在外界的唯一耳目,现在,三公院得到的消息,恐怕比我们还要详尽,今日见过宋词,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该早做决断。”
  一位卜博士应和道:“右宗伯说的是,我看,六曲楼恐怕已经有了动作,咱们得务必早下决断,否则,只怕失了先机。”
  大宗伯沉吟片刻,颔首道:“也好,老夫的看法是,对我太卜寺而言,若是运用得宜,这便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许,这杨瀚就是解决我太卜寺与三公院相持三百年纷争的那把钥匙。”
  左右宗伯齐齐欠身,道:“大宗伯圣明!”
  ……
  忆祖山上,即将入秋,硕果累累,水果正在灌浆的关键期,因为枝剪得好,肥施得也好,已经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再过一段时间,必然果然四溢。
  已经很是显怀的小青,就坐在树下的卧榻上,听着李淑贤讲解那石虎江的分水风波。
  简单地说,就是一条大江,承担着附近两大区域的灌溉问题。如今即将入秋,农田灌溉也是关键的时候,决定着今秋的收成如何。
  而这条大江,一侧是原东山部落开恳的农田,现在又有大量的从南秦草原迁来的牧民变身农户,落居期间。
  而大江的另一侧,则是以巴家为主、蒙家为辅的部落百姓所居,现在各划一县,这边是由青女王派遣的文官为县令,那边则是高初高丞相任命的文官为悬令。
  由于这条江的江水分灌两县田地,有些不敷使用,两地百姓皆有怨言,由此发生纷争、械斗。最后双方族老请出县尊老爷,县太爷多多少少也是要偏向自己一方的百姓的,为此,这矛盾就上升到官面儿上了。
  高初那边任命的县令,主张从人口、田亩数作为分水原则,双方六四分水。
  可李淑贤这边任命的县令,却主张双方从县的面积大小作为分水原则,说到底,都是拿自己数据大的点,去作为分水凭据。
  高初为相比李淑贤久,根脚儿比他深,帮的又是巴蒙两家地头蛇,不管是争水械斗,还是闹到庙堂之上,都占了上风。
  东山知县不干了,跑去向李淑贤哭闹一番,李淑贤便来向小青诉苦来了。
  小青高卧在榻上,拈了粒葡萄,一边细细地剥着皮儿,一边轻描淡写地问道:“木华离回来了没有?”
  旁边宫娥答道:“回女王,木华离大人已经回京了。”
  小青用牙签剔出了果核儿,把果肉放进嘴里,吮吸了一下,才道:“去,叫他带上人,跟李相爷去一趟。石虎江,对半分水,不管什么田亩土地,人口多少,双方一致同意,由双方族老勒石为记。要是他们不答应,就让木华离带上东山勇士,打到他们同意!”
  李淑贤一听眉飞色舞,跟着女王做事,果然爽快之极。我这厢遇到麻烦,女王支持的简单粗暴啊,爽快!
  李淑贤立即兴奋地一揖:“臣明白了,请女王安心歇息,这件事,臣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李淑贤一挥袖,便跟着那传讯的宫娥兴冲冲地离开了。
  千寻一手拿着个梨子,啃得满脸汁水地从树后边绕了出来。
  她一手拿着啃了一半的梨子,一手扶着后腰,挺着高高的肚子,撇着外八字腿,走到小青榻边,小青往那边挪了挪,千寻便在榻边坐下了。
  “女王,治理国家,可不是简单易与的事情,你这样处理,太粗暴了?”
  千寻黛眉微蹙,因为怀孕,原本稍显娃娃脸儿的脸庞有了些婴儿肥的可爱韵致。
  小青乜了她一眼,道:“张嘴!”
  千寻把嘴巴一张,小青刚又剥了皮剔了核儿的一粒葡萄便准确地投进了她的嘴巴。
  小青懒洋洋地道:“那你说该怎么办?按户数、接丁口、按田亩、按县下面积,还是按水田旱田啊。”
  千寻道:“虽然麻烦些,但是,就该把这些都统计一下,再详细划分一下,才能公正,服得人心。”
  小青吃吃地笑起来:“这种事,不可能公正的。在你我眼中再是公正,在百姓心中,也无法公正。更何况,户数丁口,田亩水旱这些,随时都在变,那么,怎么办呢?每年都械斗一次,死上些人,事儿闹大了闹上朝廷,然后再裁定一次?”
  小青又剥了一粒葡萄,举起来,千寻乖乖张开嘴巴,小青这次却是轻轻塞入了她的嘴巴,轻轻叹道:“你真当我喜欢霸道不成?你担心的,我都明白。我毕竟是活过五百……活得明白着呢。”
  小青吮了吮手指上的葡萄汁儿,若有所思地叹道:“不管三七还是六四,不管你依据的是多么公正的理由,多占了的会认为自己就应该多占,只会想要更多,少的更是百般不甘心,双方都不会满意的。
  而一旦某一数目发生了变化,有人就会再起纷争,要求更多。而一旦有了之前的规矩,比如三七,又或六四,觉得对自己有利者,就会坚执旧规,宁可一死,决不改变。
  唯有平分,他们才能少些非份的念想,看以不是最公平的办法,却是在充分考虑了人心人性之后的最公平办法。公平,可不只是你案头的那些数字的衡量,你得考虑到人心、人性!”
  千寻歪着头仔细想想,还是不甚了然。
  小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从小就高高在上,不曾深入民间,自然不晓得这其中道理。嗯……”
  小青看看千寻比自己大了一圈儿的肚子,“看你这肚皮,怕不是双胞胎吧?你要真生了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抢着吃奶,都扒拉着小手不想让另一个吃的时候,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两个人说笑着,远处一棵杨桃树下,一个青衣女子却正在望着她们这边,右手微微地举着,握着一只还泛青的杨挑儿,不知不觉,已把那杨桃从枝上旋了下来,尤不自知。
  她是徐诺,杨瀚赴南疆,小青入主忆祖山后,就把她从那后山不见天日的所在放了出来,如今已不限自由,住在宫中一座偏殿里。小青还拨了两个宫女伺候她。
  杨瀚既然没有把她用惑心术对付自己,图谋不轨的事昭告天下,这个废后在天下人眼中,受到惩罚,就是因为受到她那有野心的二叔三叔连累。
  杨瀚将她幽闭起来,是法度分明。青女王把她赦出居住,这就是温良贤淑。这两口子的角色扮演,是很心有灵犀的。
  虽然徐诺被放出来了,但小青也不担心她会逃走,她已经无处可逃了,徐不二现在还在杨瀚身边呢,现在的徐家和杨瀚绑定的太深,不可能再为她所用了。
  今日,天高气爽,徐诺便往园中散步,却正看在小青和千寻这对好闺蜜,在那儿谈笑风生。
  旁边,名叫薰然的宫娥轻轻叹了口气,道:“看她们,倒是逍遥自在。这风光,这荣耀,本都该是夫人您的。”
  徐诺冷冷地瞟她一眼,淡淡地道:“这是谁教你说的?”
  薰然听她脸色不善,慌忙跪倒,期期艾艾地道:“婢子不是听谁说的,就是,就是替夫人鸣不平。”
  徐诺似笑非笑地道:“你拨来我身边听用不过三个多月,对我倒是忠心的很。”
  薰然垂下头,幽怨地道:“婢子是侍候夫人的嘛,主子风光,婢子自然也就……”
  徐诺目光一闪,道:“哦?看来,叫你在外身边,委屈的很呐,既如此,我就厚着脸皮去求一求青女王,把你拨去她身边听用算了。”
  薰然慌忙叩头道:“夫人恕罪,婢子胡言乱语,愿受夫人责罚。”
  徐诺轻轻哼了一声,将那拧下的扬往地上一甩,冷冷地道:“再敢不知进退,拔了你的舌头。”
  薰然顿首,颤声道:“是!是!”
  徐诺又向远处榻上说笑的小青和千寻看了一眼,转身走了开去,另一个叫嫣然的宫娥瞟了薰然一眼,快步跟了上去。
  薰然放在掌背上的头缓缓抬起,双眸扬起,看着摔在面前,隐隐拧出五道指印的痕迹,唇边露出一丝冷笑:“徐七七,你,真的甘心?我孟婆,却是一万个不信!”
第392章
暗流涌动
  薰然,也就是六曲楼的孟婆,自从徐家策划政变,想要圈禁杨瀚失败之后,就入宫了。
  那时候,千层阶上的血,还没有冲洗干净。
  没有人愿意侍候一个失势的王后,所以薰然想不动声色地得到这个位置,只需要适当地表现一下她对废后的同情,加上选人的时候表态拒绝的动作比别人迟钝那么一点点,便毫无破绽地到了徐诺身边。
  现在,她还只是一步闲棋,不需要她做什么,她只需要待在徐诺身边,直到相依为命之下,完全取得她的信任。
  今天这番话,实际上已经有些露骨了,不过她的理由是无懈可击的。人往高处走,侍候废后的人,在其他宫娥太监面前,也低人一等,当然盼着自己的主子风光。
  所以,偶出怨恚之言,也不算离谱。她相信,虽然徐诺嘴上训斥着她,这番话却势必要在徐诺心中搅起风波。
  这粒种子撒下去,就一定能生根、发芽,至于能够长多大,那就很难预料了。
  不过,孟国,应该是守不住的吧?
  到时候,三山一统,至少表面上看,三山是一统了。
  杨瀚的声名一时无两,而小青和千寻也将生下孩子,帝国有后,那时候,眼见这与她擦肩而过的权柄、荣耀、风光、天伦,徐诺会怎么想?
  我们女人,是习惯于诿过他人的。那时候,徐诺不会去反省她做错过多少,只会觉得,是杨瀚对不起她。
  不管怎样,没有徐家最初坚定的支持和拥戴,他就称不了王,不能称王,他就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一切。这,足以叫徐诺对他充满恨意了吧?
  不能急,种子已经撒下,要呵护着它慢慢长大,现在,还不是有所作为的时候。
  薰然爬起身,脸上露出一副被训斥过后有些惶恐的神情,提着裙裾,急急追着徐诺去了。
  树下榻上,千寻和小青还在说着话儿。
  小青嫌弃地道:“你也注意一下身份,怎么啃得满嘴都是梨汁儿,削着吃不好么?”
  千寻不以为意地喔了一声,极是敷衍。
  小青道:“你怎么才来?”
  千寻道:“你叫我去归置礼物的嘛!大泽太守送进宫来的礼物,我都整理好了。她送你的暖玉如意,就搁在你的寝宫里了。那如意触手生温,刻的纹饰十分精巧,一看就是出自巧匠之手,空隙处雕了密密麻麻的福字,瞧来很珍贵呢。
  另有鸡卵大小的明珠十八颗,还有风冠一顶,金丝织就,用了罕见的翠鸟尾羽为饰,上镶宝石128块,珍珠4999颗,宝石400多颗,极是华美,我叫人收进宝库去了。将来,你总要归政为后的,用得上。”
  千寻屈着手指罗列着:“还有一罐好茶,我也叫人放进你寝宫了,不过我从中取走了三两,另有奇花香粉六盒,南疆胭脂半斤,鲛丝蚕线锦绣十匹,还有一面全身铜镜,我都收进我房里了。”
  小青和千寻现在处得跟亲姐妹儿似的,倒不装像,登时不高兴道:“你这般贪心的,怎么这胭脂水粉,锦绣铜镜,就都归了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