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433

  外间屋里,听到里间摔茶杯的声音,薰然抽抽着两颊,笑得更开心了,此时的她,倒真符合“孟婆”这个称呼。
  “滋溜儿~~”,薰然转了转碗沿儿,又吸了一口粥,然后挟起一枚咸菜,有滋有味地吮了起来。
  ……
  这些日子,管平潮、何常在、徐胜治等人真有度日如年之感。
  杨瀚要等他的女人生完孩子才跟他们走,他们能怎么办?只能等啊。
  这几天闲来无事,望龙城、凤求城他们都逛扁了,青鸟甚至快马加鞭,去了一次半月湾码头,回来时,亲手驾了一辆车,车上拖着一丈多长的一条大鱼,给忆兰舟、满红绡他们看。还不断地惊叹,表示那大海,果然如书上写的一般,浩渺无际,比他们大秦最大的湖还要大上许多倍,浪头尤其地高。
  这些日子,他们虽然只能掐着指头算日子,等着谈妃生孩子,不过这四处的走访,倒是发现这山外的国家居然充满勃勃生机,其城池虽不及大秦的城池雄壮,地方百姓虽然还不及大秦百姓百业兴旺,官府似乎也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但是,只要有个十年八年,就能翻天覆地大变样儿似的。
  这倒是令他们稍稍生起了敬畏之心。
  对有实力的人,大家总会生起警畏的。
  这一日在馆驿里实在待的无聊,那馆驿里的标准饭菜也吃的腻了。
  徐胜治便做东,邀请满红绡、忆兰舟和青鸟四个六曲楼的同仁到酒楼饮宴。
  至于徐撼,护送他们到京,觐见了大王之后,就回大雍了。
  一则,他不敢久离根本,二则,如果和徐胜治走动太密切,落在司吏校尉们眼中,也不是什么好事。
  四人临窗而坐,正是酒酣耳热之际,忽见一支庞大的队伍远远行来。
  其实这几日他们早看过不少大型商队往来了,有来自海外的,有来自南疆的,只是这支队伍人数太多了些,而且队列整齐,大不寻常。
  临窗的青鸟仔细看了几眼,不由惊咦一声。
  青鸟这才发现,这支队伍的衣着和旗帜也有些眼熟,定睛再一看,不由吃惊道:“是太卜寺的人!”
  忆兰舟和满红绡、抚霜枝闻声扭头向外看去,瞧见那支衣着只以黑白两色配色,格外仙气飘飘的队伍,顿时脸色难看起来。
  可不,来的正是太卜寺的人,他们终究还是赶来了。
  其实,三公院与六曲楼来迎皇帝,同为一国,本不需要另遣一支队伍,哪怕是竞争,也显得太刻意了,人还没接回去,先就透着内部不合,殊为不美。
  不过,太卜寺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已经不是当初天圣帝国九卿之一的一个衙门了,而是独立朝廷体制之外的一个宗教部门。
  经过他们五百多年的宣传包装,大秦皇帝在大秦百姓心中,已经镀上了一层神性的光辉,就如瀛州人把他们的天皇当成神族一样,虔诚的程度甚至尤有过之。
  太卜寺的人现在对天圣后人不称皇帝,而称神君。受到太卜寺和三公院双重统治的百姓们,则给他们的皇帝生造出了一个新称谓:神皇。
  是以,太卜寺派人来迎接他们的神君,名正言顺。
  忆兰舟看着那队伍越走越近,钟馨丝竹吹奏神曲的声音也隐隐入耳,这才淡淡一笑,道:“陛下前两日身边出现的那两个太卜寺中人,显然只是先驱,这,才是太卜寺的重头戏。”
  满红绡美目流盼,道:“那么,陛下籍故不走,拖到如今,会不会不是为了宠爱谈妃,而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太卜寺来人呢?”
  青鸟翻了翻眼睛,道:“什么意思?陛下不信任我们?”
  忆兰舟笑而不语,最热衷夺权的是徐家的人,忆兰舟和满红绡都是不怎么在意,只是利益与六曲楼绑定太深,六曲主人执意有所作为,他们也只能服从的主儿,自然不想过多表现。
  徐胜治却是脸色难看,把酒杯重重一顿,冷哼道:“陛下这是从一开始,就不大信任我六曲楼啊?”
  在场的没有一个白痴,这种明显挑唆的话,谁会在乎。只有青鸟,口无遮拦,嘿嘿一笑,道:“该说是对你徐家,不甚信任吧?”
  徐胜治脸色变了变,微笑道:“大家同气连枝,何分彼此?”
  徐胜治话音刚落,就见楼下一骑快马,背插三角小红旗,远远驰来,瞧见前方一支庞大的队伍吹吹打打,如林之徐地走来,怕冲撞上去,这才猛地一勒缰绳,在那马儿希聿聿一声长嘶人立而起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喊出一句话,把那声音远远地传出去。
  “大喜,谈妃诞下皇三子,母子平安!”
第470章
为父则柔,为母则刚
  小谈生了,也是儿子。
  小谈很骄傲,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神采飞扬。
  顾盼之间,就像一位打了大胜仗、凯旋而归的大英雄。
  小菜看着小谈那掩饰不去的光辉,既替她的闺蜜开心,又不禁生起一抹空虚寂寞之感。
  或许,这才是她们这样的人求之不得的最好归宿吧。如果,当初小姐吩咐人留在三山的时候,自己不是推却而是主动请缨,那么今天带着满面自豪与幸福的那个小女人,是不是就换了自己?
  这个念头甫一升上来,小菜便有了一种罪恶感,好像自己在觊觎小谈什么,连忙敛去了杂念。
  小谈当初那种话唠模样没心机的样儿都是装的,实际上,她比小菜更加机警,这也是当初唐诗把她留下的原因。
  小菜脸上那种遗憾与艳羡的神情虽然一闪而逝,却没逃过小谈的眼睛。她握住小菜的手,低声道:“大王春秋正盛,后宫必然不会空虚了。与其叫旁人住进来,不如是我的姐妹。”
  小菜被她一下子说破心事,脸腾地一下就红了,羞道:“你胡说什么呢,我……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小谈撇撇嘴道:“而今,我可是已经把你留在宫里了。大王你随时都看得见,剩下的可要看你自己了,我总不能把你剥光了送上他的床吧?自己想办法喔。”
  小菜一张脸变成了初次下蛋的小母鸡,红得几乎要滴下血来,吱唔地道:“你……你再胡言乱语,人家可不理你了。”
  小谈上下看她两眼,叹道:“大王最不喜欢一种女人,我看你么……”
  小菜心中一紧,赶紧问道:“不喜欢怎样的女人?”
  待她目光对上小谈促狭的眼神儿,登时大羞,讪然道:“我……我只是好奇……”
  小谈嘻嘻一笑,也不想再难为她,便道:“不喜欢故作清高、欲擒还纵、在男女之情上玩弄太多心机的女人,尤其讨厌斤斤计较、时时盘算利害得失的人,你不碰到他这些忌讳,便大有机会。”
  小菜张大眼睛,道:“那你刚才还……呃……不是……”
  小菜自知说错了话,忙吱唔遮掩起来。
  小谈用手背轻轻摸娑过正在熟睡的孩子脸颊,脸上浮现出母性的温柔,道:“你说我方才拐弯抹脚,向大王讨封,是么?”
  小菜干笑道:“我是觉得,有些太急了。大王很宠你的,照理说,也不会亏待了孩子。”
  小谈道:“我也就是为了这孩子,才想争上一争。我自己,倒没想过争什么,其实,分寸我还是知道的,没敢讨要太多,而且,只此一次,不会再诸多算计了。”
  小菜喃喃地道:“男子本强,为父则柔、女子本柔,为母则刚。我看大王离开时,并没有什么不悦的意思,想来,也是因为明白你的一番苦心。”
  小谈点点头,道:“南王,不枉我随大王南征一载,这孩子,我这做娘的,总算对得起他了。”
  杨瀚面带微笑地出了小谈的寝宫,到了宫外,才叹了口气:“诶……”
  荼狐跟在他身边,正兴高采烈地说着:“王太子眼睛很大,嘴巴最漂亮。二王子和他娘一样,眉毛有些疏朗,但是看着特别的清秀。小王子虎头虎脑的,瞧着将来必是极壮实的男儿……”
  听到杨瀚一声叹息,荼狐诧然道:“大王不开心么?”
  杨瀚道:“倒不是不开心,我一想到三个差不多岁数的男孩儿,一起上山掏鸟窝,下河摸鱼儿,就头疼。要是有一个粉妆玉琢、秀气可爱的小公主陪在寡人身边,那多开心啊。”
  荼狐一听,笑道:“嗨!就这啊,青女王、千寻贵妃、谈贵妃,都还能生嘛。大不了……”
  荼狐嘻地一笑,凑前一步,附着杨瀚的耳朵道:“人家给你生啊,人家一定努力给你生个漂亮的小公主。”
  荼狐呵气如兰,这附耳低语更是透着天真烂漫,杨瀚心下欢喜,一把揽住她的纤腰,道:“我就喜欢你这天真烂漫的性子,着实惹人喜爱。”
  荼狐挺好挺胸道:“只是性子可爱嘛,难道人家长得不可爱?”
  杨瀚笑道:“可爱,可爱,貌若仙妃、体态婀娜,谷道热肠……”
  荼狐娇憨地道:“大王好没学问,古道热肠是说人品性格的。”
  杨瀚促狭地低笑道:“我说的是谷,可不是古。”说着,杨瀚凑过去,贴着荼狐元宝儿似的可爱小耳朵低语了两句。
  荼狐一听,哎呀一听,羞不可抑地捶着杨瀚胸口道:“都怪你,都怪你,提些没羞没臊的事儿,人家……人家昨天就不该答应了你,今早刚走道儿时,还觉不适呢……”
  两人自一打情骂俏,宫娥太监们就见惯不怪地退开了去,等着大王和贵妃娘娘继续前往再出现随侍,所以杨瀚和荼狐身边,此时本不该有人的,但这时,黄耳偏偏一头撞了过来,待瞧见荼贵妃正在大王胸口轻捶着,薄嗔羞笑,欲待退开,已经来不及了。
  杨瀚看见,便捉住了荼狐的小拳头,乜了黄耳一眼,道:“二狗子,有什么要紧急?”
  黄耳公公喜孜孜地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秦太卜寺,迎接大王的仪仗到了。一共五千人,沿途锣鼓喧天,声势浩大。李相爷已经安置了他们,请示大王,何时接见。”
  杨瀚听了,皱眉道:“来这么多人干嘛,不要吃饭的吗?简直是浪费寡人的粮食。”
  “呃……”二狗子一听,颇为尴尬,大王这是钻钱眼儿里去了么?
  杨瀚身边,荼狐“噗嗤”一下笑出声儿来,对杨瀚昵声道:“大王,那大秦帝国也是大王的江山呢,他们就算不出山,只在大秦吃粮食,吃的还是大王你的大米啊。”
  杨潮笑道:“不错,这么说来,那来就来了吧”
  杨瀚笑吟吟地转向黄耳,道:“既然李相已经安置好了,就叫他们先住着吧。谈妃为寡人生下了三王子,寡人这几日,要尽享天伦之乐,三日后叫他们一早来见寡人,然后便一起去往大秦便是了。”
  黄耳答应一声,杨瀚又道:“慢着。前些日子,寡人未见三公院的来使时,让徐婕妤去省了亲。今也不好厚此薄彼,叫玄月博士和小菜女巫去见见她们的同门吧。”
  黄耳答应一声,迟疑了一下,又道:“大秦太卜寺来使,有大王当初派出去的宋词陪伴而来,宋词是朝廷的人,不知大王见不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