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433

  徐诺慢慢坐正身子,一脸得意地看着杨瀚:“你就算不为我考虑,也该为你的孩子考虑吧?你的命运,可是跟我拴在一起了,我的力量越强,你和我们的孩子,安全才更有保障。你好好考虑一下!”
  大甜蹲在榻沿儿边上,上身的衣衫已经穿好,她蹲着,正伸出一条腿,要穿裙儿,可她的腿正酥软着,哟一声,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徐诺乜了她一眼,抽了抽鼻子,没好气地道:“走!”便当先向台阶走去。
  啊!这混蛋真是一个牲口啊,火辣辣的,好在裙下没有亵裤,一阵风凉,减轻了痛楚。不能表现出来,要淡定、要装成胸有成竹的样子,要让他觉得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是我本来的策划。
  徐诺想着,走得愈发昂首挺胸,从容淡定。
  大甜慌慌张张地提上裙儿,一溜小跑地追上徐诺,却忍不住地瞟了杨瀚一眼。她没有徐诺那样的野心,如今成了杨瀚的女人,这男人又是她一向求之不得的,那心情实在难以言喻。
  只是突然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多,她脑子晕晕的,就像灌了一瓢浆糊进去,乱烘烘的什么都想不清楚。眸波一转,正对上杨瀚的眼睛,大甜心中一慌,脚下一绊,向前一抢,胡乱一抓,唰地一下,就把徐诺的裙儿拽了下来。
第524章
瀛洲来客
  半月湾,藤原纪香的商船缓缓驶进,已经能够看到前方熙熙攘攘的码头了。
  “快!升商旗。不不不,商旗也没用,快把咱们藤原家的旗帜落下来。”
  船老大汗都下来了,忙不迭地叫嚷着。
  半月湾码头仍然很热闹,但现在除了打渔的,主要是从方壶和蓬莱两洲过来的商船,现在三山和这两洲的海上贸易越来越红火。
  而且血鸳鸯海盗团现在专打前往瀛州的商船,前往三山的却不加拦阻,也使得三方贸易更加红火。
  可瀛州与三山,也是很久没有往来了。船老大一路上就在担心,会撞上海盗船。天可怜见,居然幸运地闯过来了。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码头,船老大真担心水师会杀将出来,万一伤了小姐,那就惨了,他死不要紧,他一家几十口人都别想活。
  可是,半月湾码头大概是太久没有敌情了,竟然有些麻痹。他们的船虽然降下了旗帜,可船首还是有藤原家的族徽的,居然就大模大样地驶了进去,谁也没有多看他们一眼,以为是从方壶或蓬莱驶来的商船呢。
  直到他们靠岸,才有一个税吏惊诧地瞪大了眼睛:“瀛洲的船?瀛洲的船!是瀛洲的船呐!”
  叫喊声很快引来了一队官兵。
  海伦在路上就已经知道他们改了航向,可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整个船上的船员全是瀛州人,而纪香小姐在他们心中,是高高在上的公主,根本不敢违逆。
  此时,海伦站在船边,忽然看见隔着几条船,竟有一条挂着西蓬莱的旗帜。远远看去,还能看到一些金发碧眼的商贾,正在船头谈头。
  海伦大喜过望,大叫道:“快放下船板,让我过去,快!那里有一条西蓬莱的船。”
  纪香倒没有难为海伦的意思,当初对千寻的背叛,一直让她非常内疚。是她劝千寻去青萍宫散心的,当日一些安排也是在她的掩护之下完成的,可却因此造成了千寻的“死亡”,纪香悔恨了足足几年。
  现在终于得知千寻还活着,她才不管不顾地寻了来,哪怕因此被杀害,只要能亲口对她说一声“对不起”,至于海伦,何必为难人家。
  因此,纪香道:“放下踏板,让海伦公主过去吧。”
  踏板搭上了码头,可还不等他们下去,一队官兵已经冲上船来,举着刀枪,厉声大叫:“统统不许动,谁敢乱动,立即砍了。”
  海伦跳脚儿地道:“我不是要到三山的啊,我只是搭个顺风船,我要去那边,我要搭蓬莱的船离开,放我走!”
  四个官兵扑过来,两个钢刀一横,交叉在她颈上,另外两个抹双肩拢二臂,就把她捆上了:“少废话,有什么事,见了我们税司穆大人再说!”
  当下,船被扣下,一船的人都被绑了起来,纪香也不胆怯,一群人就被拉上岸去,到了那门楣十分气派的税目司,见到了一直守着这片肥得流油的差使的穆斯穆大人的公房。
  “你这女子,是什么人?”
  穆老爷端坐岸后,一瞧这藤原纪香,圆圆的脸蛋儿,明媚的大眼,小巧的鼻子,润泽的嘴瓣,皮肤奶白,只一瞧,便是一种甜美可人的感觉沁上心头,不由得食指大动。
  嗯……十七姨太都买回来超过四个月了,也该再纳一房老十八了,这姑娘就不错。
  “我是,瀛洲藤原家族的纪香。我是,千寻陛下的好朋友,我想见她。”
  穆老爷差点儿从椅子上滑下去。
  他当然知道藤原家族,他就是瀛州人呐!
  藤原家的姑娘?那可比天皇家的公主还要尊贵。
  千寻贵妃是她的好朋友?穆老爷现在在宫里的后台就是千寻贵妃啊。杨瀚和小青都不喜欢批阅奏章、料理政务,尤其是那些枯躁繁琐的数字,因此这些事一向是千寻贵妃负责。
  这女人是来找千寻贵妃的?穆斯也不知道她和千寻是什么关系,他也不敢问呐。总之,这女孩是万万得罪不得。
  穆斯赶紧换了一副笑模样儿,道:“啊!原来是纪香姑娘,来啊,赶紧松绑,快快快,看座。哈哈哈,纪香姑娘,你不要担心,下官很快就安排快马送你进京。”
  一直看着绑松了,座位搬来了,茶奉了,穆斯才松了口气,重新回到案后坐下,抬眼一看海伦。咦?原来是一匹洋马,金发碧眼,体态性感,叫人一看,就有骑上去征服这烈马的感觉。
  穆老爷的心又热了,这个也不错,虽说老十、老十五都是西洋人,模样儿也甚美,但那气质风情,较之此女却差了许多啊。
  穆老爷便把惊堂木一拍,喝道:“你这女子,是什么人?”
  海伦被反绑着双手,道:“我是西蓬莱昆图斯皇帝陛下的女儿,海伦公主。我只是搭了纪香姑娘的船,想回蓬莱。不料船来了三山,希望你马上放了我,我看到码头上有我们西蓬莱的船,我要回蓬莱。”
  海伦没想撒谎,这有那么多船员呢,一定会有人招出她的身份。再者,她看码头上有西蓬莱的商船,说明两国关系还不错,招出真实身份,应该更受优待才对。
  不料,若换一个官儿,说不定怕引起两国纠纷,真就把她放了。可穆老爷是什么人?人家是通着天的人。
  青女王的姐姐白素姑娘从蓬莱归来的消息,知道的人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穆老爷知道的也有限,只知道白素姑娘在蓬莱时是个很了起的人,好像是被西蓬莱的人追杀,才被大王救回来的。
  详情么,他也不知道,只听千寻贵妃语焉不详地说过几句,他又不敢多问。这是发挥想像,略一思忖,觉得这个海伦公主说不定就是白素姑娘的对头。白素姑娘可是青女王的姐姐呀……
  得,十八姨太的人选再次泡汤,穆老爷又羞又气,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嘟!大胆!蓬莱公主,怎会一个侍卫随从都没有,来到我三山地界?你定是蓬莱奸细。来啊,把她解送京城,交给青女王发落!”
  纪香姑娘心地很善良,忙解释道:“这位官老爷,海伦的确是西蓬莱洲的公主,她不是奸细,她其实是……”
  穆斯陪着笑打断她的话道:“纪香姑娘,下官这就安排快马轻车,送您进京,千寻娘娘见了你,一定会很开心的。至于这位海伦,呵呵,就算她真是西蓬莱的公主,是走是留、如何对待,也不是下官能做主的,一定要送去京城,由青女王决断啊。还请纪香姑娘不要为难下官。”
  “哦……那好吧。”
  藤原纪香愧疚地看了一眼海伦,道:“海伦公主,实在对不住啦。你放心,你和三山又无仇怨,他们一定会放你走的。”
  海伦没好气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儿。
  纪香也没往心里去,心中只想:“千寻娘娘?陛下她……已经成了三山王的妃子?她……她怎么会愿意做人家的女人?她若做了三山王的妃子,那我怎么办呐!不对,陛下一定不肯的,她一定是被逼的,都是我害的了她。”
  一想到这,藤原纪香顿时眼泪汪汪儿,恨不得马上见到千寻,当面向她请罪了。哪怕千寻陛下恨极了她,一剑杀了她,她也无怨无悔。
第525章
再相见
  纪香和海伦被送往了忆祖山。
  海伦虽是被当成犯人对待,也只是看管严了些,并未施以枷锁。穆斯老奸巨猾,如果大王与西蓬莱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不对付呢?人家毕竟是一国公主,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么。
  藤原纪香和海伦到了京城,消息递上去,千寻一听大为惊讶。她没想到,纪香竟会冒着偌大的风险赶来三山。
  其实当初离开瀛州,回想往事,她已揣摩到了纪香在其中的作用,一开始对她不无怨尤,但时日久了,恨意早就淡了。
  如今听说纪香不远万里,劫持自家的船只,飘洋过海来看她,倒是勾起了彼此最为亲蜜时候的美好回忆,强抑激动,便吩咐传见。
  至于海伦公主那边的事,她听说后,马上就叫人通知了白素,白素听说海伦公主还没回国,却被千寻的闺蜜拐带来了三山,便禁不住好笑,便与小青一起,接见海伦。
  海伦和纪香得了小黄门传信,正要进宫,就见一辆华车停在宫门前,轿帘儿一掀,从中走出一个官儿来,看他年纪,最多二十七八,容貌也颇为清秀。
  这一路行来,海伦和纪香对三山官制已经有些了解,一瞧此人冠带袍服,竟是一方大员的样子,倒也有些惊奇。
  就见此人脸拉得长长的,好像别人欠了他几百吊钱一般,眉也不展,懒洋洋地道:“烦请禀报青女王,南孟刺史宋词,奉旨回京。”
  纪香和海伦诧异地看他一眼,便随内侍进宫了。
  宋词站在宫门下,双手垂着,一声长叹。
  这位仁兄千里迢迢赶到南孟,因为一路舟车劳顿,还生了场病,歇养了大半个月才好。
  然后这位仁兄就修府邸、购良田,做好了从此扎根南孟的打算。
  在此期间,五六个媒婆轮番出动,给他介绍的都是才貌双全、家境不凡的南孟美少女。南孟风土本就养人,女子姿色殊异于常人,被选来相亲的就更是百媚千娇。
  宋词几乎挑花了眼,最后选择了南孟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下了聘礼,定了亲事。这户人家是南梦大族,但是这一辈儿恰好无人作官,声势稍歇。
  宋词初来乍到,官位虽高,却是毫无基础。如果与当地官宦家女儿联姻,那么难免要陷于被动。但是选择这样一户人家,这个家族目前所有的人脉和资源,却要倾斜于他的身上。
  哪怕有朝一日这户人家的子弟再度复出,做了大官,那时他也已彻底融入当地,不致于产生强弱易势。当然,这户人家的小女儿也是真的好,年方十六,知书达理,宋词私下里偷偷看过,非常喜欢。
  谁料,宅子也置下了,地也买了,亲也说了,朝廷一道诏令,叫他火速回京。不带这么玩人儿的呀,他可是孤家寡人一个,在南孟也没亲戚的,现在他的宅子他的地,都是他的管家打理呢。
  可这管家,也是他去了南孟之后才聘回来的,跟他也才相识不过几个月,不是跟了几十年的老管家,不算知根知底,怎么放心呐。
  可是……朝廷下了诏令,他敢不来么?
  他现在倒是庆幸媳妇儿还没娶过门儿了,不然的话,小媳妇儿娶回家来,他却一走了之,府上奴仆管事就没一个熟的,还不得叫他牵肠挂肚,活活担心死。
  “哎!大王明明答应过的……”宋词站在门下,好不惆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