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33

  “啊?”
  白素转过头来,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小青,小青一向不准她上街来着,小青自己也不大上街,有所需时多是指派侍女出去购买,要央求她好多回才肯破例一次,今天她主动提出上街购物了?
  “你……你说咱们俩上街购物去?”
  “当然,首饰头面,衣衫鞋袜,自己不试,着人买回的哪有那么合适?当然得自己去!”
  “啊!好啊好啊!瀚哥儿……”忽然想起杨瀚,白素有些歉疚地看向他:“瀚哥儿,小青难得肯与我一同上街去呢,你看……”
  杨瀚微笑道:“何妨同去?”
  “好啊好啊!”白素一听,雀跃的很,急忙偷眼去看小青,小青再找不出理由来拒绝,毕竟人家可不是对她说的,如果再要抢白,被他说一句“自作多情”,岂非难堪?
  这混蛋与以前见过的男人不同,他摆出一副喜欢你的嘴脸,可要逮着打击她的机会,那是真的毫不留情啊!这种混蛋,活该单着,有肯喜欢他的女人才怪。
  青婷恨恨地想着,却不知道杨瀚在女人面前惯会甜言蜜语,小意儿奉迎,唯独喜欢惹她生气、捉弄她,看她难堪。若她明白这个道理,不知该不该受宠若惊。
  杨瀚尾随小青来时,已是黄昏。不过,夜晚上街购物,于别的朝代而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前无论汉唐,后无论明清,都有严厉的宵禁政策,唯独宋代,夜市是很繁华的,夜晚逛街的人比白天还多。
  临安城中最主要的大街是御街,又名天街,这条南北大街的东西两侧布满坊巷,每个坊巷口都竖有木结构的高大牌坊,上面写着坊名,如清河坊、寿安坊、里仁坊等。
  临安城内共有坊巷八十九条,大街和坊巷纵横交叉,店铺林立,百肆杂陈,商品繁多,珠玉珍异、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应有尽有。
  而夜市主要集中在御街的中段,分别为清河坊、市西坊、官巷口、众安桥。从清河坊到羊坝头一段,有“三元楼”、“五间楼”、“熙春楼”和“双凤楼”等高级酒楼,南瓦子、中瓦子也都在这附近。
  官巷口是花市、灯市所在,这一带多是金银珠玉铺子;至于众安桥则是御街北段闹市区,附近有“中和楼”、“春风楼”和“日新楼”三座大酒楼,临安最大的北瓦子就在众安桥的下瓦巷,内有勾栏(戏棚)十三座。
  既然要上街,当然没有在家用餐的道理。所以在白素的提议下,他们直接奔了众安桥。众安桥旁一条夜市长街,各种小吃应有尽有,风味各异。
  有专卖糖肉、蟹肉、虾肉、鱼肉、笋肉、假肉馒头、鹅鸭包、水晶包、素夹儿等品种多达数十种的包子铺;也有卖百味羹、蚶子辣羹、虾鱼肚儿羹、莲子头、杂彩、群鲜等诸包羹汤的羹汤店;
  还有卖枣儿糕,重阳糕、镜面糕、丰糖糕、拍花糕等的四时糖食点心店;更有卖药叶饼、芙蓉饼、开炉饼、菊花饼、乳饼的面饼铺;此外经营冷陶、丝鸡、三鲜、鱼桐皮、盐煎、笋拨肉等几十个品种的南北餐馆。
  戈家蜜枣儿、官巷口光家羹、寿慈官前熟肉、钱塘门外宋五嫂鱼羹、涌金门灌肺、中瓦前职家羊饭、杂卖场前甘豆汤……如此琳琅满目的风味小吃看得白素馋涎欲滴,可小青却是嗤之以鼻。
  “姐姐这般神仙样儿的风姿,难不成和那些腌臜汉子挤在一起吃街摊?亦或是拿在手里边走边吃?何其不雅,我们去‘春风楼吧’?”
  小青笑吟吟地说着,瞟了杨瀚一眼。这时她想对付杨瀚了,和姐姐的磨擦倒是很痛快地就忘到了一边。
  “‘春风楼’?好啊好啊!瀚哥儿,那我们便去‘春风楼’用餐,如何?”
  白素说着,已经兴冲冲地当先走去,计谋得逞的小青微微一笑,立即快步跟了上去,小腰肢袅袅娜娜的,摆出了极是动人心魄的优美韵律。
  小青偶一回眸,似乎看见了杨瀚那正急急挪开的欣赏的目光,小青却也不恼,只在心中暗暗冷笑:喜欢看啊?那你就看个够吧!等会儿我看你如何的羞愤难当、无地自容!找条地缝儿你就钻进去吧!
  “春风楼”,第三层,临街雅间。围栏内,窗扉双启,远近夜市灯火璀璨,临安繁华尽收眼底。一对美人儿,白衫的似云中轻月,正坐对面,宜喜宜嗔。青衣的润泽如美玉,就在左手,秀色可餐。
  杨瀚大老爷似的往那儿一坐,忽然间便有一种走上人生巅峰的美好幻觉,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第080章
与我心何如
  “我和姐姐食量小,便少点两样儿,若是觉得不足,瀚哥儿可再点上几样,好吗?”
  美景入眼,美味当前,小青的脾气似乎突然就变好了,对杨瀚说话也和颜悦色了,笑靥如花的样子当真是宜喜宜嗔。只是,白素不知怎地,忽然就嗅到了一丝阴险的味道。
  人家如此软语相询,杨瀚哪有不答应的道理,忙爽快地答应一样。
  小青嫣然一笑,也不翻菜谱,便对一旁的小二哥道:“我姐姐喜欢吃鸡舌汤,来一碗十八条的鸡舌汤。我呢,就来一碗鹌鹑羹吧,要三十六只鹌鹑熬的浓汤,瀚哥儿就给他来一碗宋嫂鱼羹吧。”
  小青托着下巴,扬眸对小二哥说着,灯下看去,说不出的娈媚:“你家可有海蛤?东海之蛤啊,新鲜的么?以冰镇之,快马送来的?都是活的呀,那就好,来一盘生炒的。”
  小青点了点肉脯儿般嫩红的嘴唇,又道:“浔阳糖蟹也是有的?好啊,来一只,蟹脚儿短于一尺的可不要。‘美人面’是你们家的拿手菜吧?取十只羊头,就只要颊上那一点肉,对!配葱只挑芯儿里面韭黄相似的那一部分,其他的不要。
  生曝鳝片、清炒虾仁、莼菜拌笋、藕断丝连,马马虎虎,就这几样吧。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两盏,瀚哥儿嘛,来一壶瑶泉酒如何?好,就这些吧,劳烦小二哥催促快些,奴奴饿了。”
  眼看着小二哥跑出去报菜名儿,小青一双美眸笑吟吟地往杨瀚身上一睇,见他浑若无事的样子,不由暗暗冷笑:“你个土包子,怕是根本不晓得这几道菜有多昂贵吧?
  哼!一个小小的捕快帮闲,也想吃天鹅肉?就你一个月那几吊的工薪,养得起我姐姐这样挑嘴的女人么?‘春风楼’可是大酒楼,就是你们捕头儿来了,也不敢以势压人,一会儿,我倒要看你如何下台!”
  小青点的饭菜当然是味道极美的,吃着很可口。两个美人儿秀色可餐,杨瀚又是能言善道,用餐期间随口说些市井间的趣闻逸事,大俗而雅,分寸感恰到好处,白素固然是全程笑个不停,小青在故意抵触了一阵之后,却也听得津津有味。
  活了五百年,她对人间烟火的了解,居然不及杨瀚。听着听着,渐渐勾起昔年还在钱塘做一个小丫环时的感觉,尤其是回想起刚被卖入青楼,被苏窈窈点选拨去侍候,悉心随小姐学习琴棋书画的那些年,心中也不禁泛起了波澜。
  饭吃得很愉快,等到酒足饭饱,小青的眼神儿就有趣起来。男人和女人一起去吃饭,谁买单?当然是男人!即便是现代社会,对很多人而言,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古代时候当然更是如此。
  除非一种情况,男人才会抹抹嘴巴就走,晃晃悠悠地出了饭店,站在外边点上一枝烟很深沉地装大爷!那就是成了婚的男人,钱袋子在老婆那里。
  眼下这种情形,杨瀚该买单了吧?等他听小二哥报出那惊人的数字,一算账要耗费他至少一年有半的薪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强颜欢笑地付账时,那模样一定很精彩。
  小青姑娘已经迫不及待了。
  小青不时地瞟着杨瀚,期待着、期待着……
  杨瀚在剔牙,一手掩着口,很斯文地剔牙。面对着这样两个美女,但凡不那么粗心的男人,都会斯文起来的。
  牙签当然早就有了,晋朝时候就有了,到了宋代,不但牙签早就普及了,牙刷、牙膏等护牙工具也早就普及了。
  杨瀚剔着牙,对白素客气地点点头:“感谢白娘子今日盛情款待。实不相瞒,杨某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困苦,这样高雅的美食,以前从不曾品尝过。”
  “瀚哥儿不必客气。吃饱了吗?再饮一杯温茶,咱们就去游逛一下吧。”
  “吃饱了,吃饱了,白娘子,请茶。”
  “请!”
  两人端起茶,相互示意了一下,然后一个斯文、一个优雅地呷了一口。
  小青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完事了?这就完事了?这个男人怎么可以就这么大剌剌地主动要一个女人会账呢?他要不要脸啊?
  这时候,杨瀚把目光又转向了小青,笑了笑:“今天这顿饭,我请不起!”
  小青的唇角微微牵起,有些讥诮。
  杨瀚又自信地道:“总有一天,我能请得起!”
  小青也笑了笑,没再尖牙利嘴,忽然间她就不想表现得太明显,不想让他太难堪了。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做人还算坦诚,小青忽然想放他一马了。
  杨瀚继续说着:“七岁那年,我爹就因为一场大瘟疫病逝了,我母亲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到十五岁,积劳成疾,也病逝离开了,然后,我就只剩下了我自己。
  我变卖了本就所余不多的家产,料理了母亲的后事。那时,我正倒嗓儿,声音极难听,这厢扯着公鸭嗓子陪笑跑个腿儿,那厢涎脸儿不看人家厌憎的表情凑上去主动打杂儿,饥一顿饱一顿的度日,可我从不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这么浑浑噩噩地度过。
  十七岁那年,我投入了街道司,那时候,就渐渐混出点人模样儿来了。可是今年,街道司的主司黎老爷想招我做姑爷,他女儿不甚检点,杨某虽穷,却也不甘受辱。只是如此一来,街道司我便待不下去了。”
  白素和小青静静地听着,白素固然听得渐渐露出戚容,她本就心软,可小青原本戏谑捉弄甚而带着些蔑视的眼神,也渐渐改变了,定定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他独自饮了一壶瑶泉洒,不过,小青看得出来,他没醉,眼神很清明。他不是酒后吐真言,但他说的很认真,小青相信他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
  “所以,我把爹娘传给我的最后一件东西——风如意,献给了李通判,想着做个官宦人家的小管事,也算有个体面,谁料,又发生了意外,还牵累了一位姑娘。
  她,我只认识了三天,她是李府的一个小丫环,人生得很清秀,我很喜欢开她的玩笑,有时候油嘴滑舌地揩她的油,她也不生气,她的脾气真的很好。
  我到李府的第一天,因为一去就成了小管事,很多李府的下人不待见我,是她领我去的厨房,吃了顿饱饭。见我碗里的菜都是素的,她还帮我说好话,跟大师傅要了只卤猪脚,那只卤猪脚很香,我觉得,比今晚如此昂贵的饭菜还香。然后,她就死了……”
  小青发现,杨瀚的眼睛亮晶晶的,她分不清那是灯的反光,还是泪水凝聚的光,她发现自己的眼神儿有些抽离不出来了,好像那道光是一个漩涡,在把她吸进去。
  “她就死在我身边,是苏窈窈杀了她,苏窈窈杀人的手段你们也清楚,她死的很惨。而我呢?不瞒你们说,我有心悸的毛病,极度震惊的时候,我会晕倒。
  我是头一次见到那么可怕的死法,所以看到李老爷的死状时,我吓晕了,很不要脸地晕倒了。李老爷的死,我不在乎,我献了传家宝给他,我用传家宝换来的小管事,我是去李家做家丁的,这是一桩买卖。
  可是对那位姑娘,我觉得,我欠她的。这就是我锲而不舍地追来临安的原因。我在临安府做帮闲,用的是我的本名儿,并没有问题,所以我知道,建康府那边已经不再把我当成嫌犯追缉了。
  可我还是得先在这儿做着帮闲,因为这方便我追查苏窈窈的下落。我要找到她,杀了她!只有了了这桩心事,我才能去过我自己的日子,我相信我能过得很好,养得起我心爱的姑娘。
  对了,那位死得很惨的姑娘,年纪跟你也差不多。和你一样,她也还没嫁人,还没有自己的男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永远都不会有了。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她叫……悠歌。”
  两行泪水沿着杨瀚的脸颊轻轻地滑落下来,白素的眼圈儿红了,小青用力地眨了眨眼睛,抬起头,仰望着悬在头顶的宫灯,忽然一下子站起身,转过脸儿去,唤道:“小二,会账!”
第081章
难兄与难弟
  白素和青婷虽然听杨瀚说到了风如意是他的家传至宝,不过都没有多问,更没有在意。
  当年眼见神人的轮舟炸裂,神光四逸,她们醒来后已是遍地残骸,她们主仆三人各自得了一件神人遗物,因为怕被人发现,便匆匆九六离开了。
  在她们想来,杨瀚的所谓家传,应该是他的祖先当时也见到了轮舟爆炸的场面,从现场得到了一件宝物,最先接触到神人神舟的就是她们,不可能有人比她们更早。
  因此,杨瀚这家传的宝物,应该是她们当年没有发现的那一件。当年苏窈窈得了金钵,经过研究,发现它似乎是一件可以调度如意能量的法器。
  从它上边的痕迹与符号、还有上古文字的标示来看,应该是有“地水火风”四件如意型的法器配合其使用。
  她们早知道除了苏窈窈得了“金钵”,她姐妹二人各持水火如意一件,外边应该还遗落有“地、风”两件,如今这风如意的下落算是有了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