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异闻录(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33

  西湖畔,一株垂柳。
  小青站在柳下,怅然远眺。
  “很多年前,小钱就是在这里要跳水自尽的。那时他正打着赤脚,穿着一条破烂的裤子,上身的衣衫都快烂成布条子了,瘦得一根根肋骨都数得清……”
  小青想着,禁不住鼻头一酸,眼睛又有些红了。
  杨瀚走了过来,一身短打扮,青巾束发,俨然是个小伙计模样。只是,人品俊逸就是人品俊逸,虽然他只是一副小伙计打扮,还是唇红齿白、十分的俊俏,堤岸上往来的游人中,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忍不住会偷偷瞧他几眼。
  杨瀚在小青身后停下,轻轻地叹了口气,道:“我原本觉得你性子清冷,比白娘子要洒脱。接触久了才知道,你比白姑娘还要执着许多。钱老员外已经去了,你……想开些吧。”
  小青道:“我只是旧地重游,有所感触罢了。”忽又回首道:“你跟来做什么?”
  杨瀚道:“我看许郎中写的那个单子,多达数百种的药材,去了药行,得跟人谈上许久,我怕你一个人应付不来。”
  小青黛眉微微一蹙,在保安堂时,他便总是阴魂不散。本以为去药行进药可逃得一时清闲,不料他又跟了来。不过小青没有说什么,这厮打蛇随棍上的本事他是晓得的。
  小青举步向前走去,杨瀚马上跟在了后头。他现在扮的是伙计,可不能与主家并肩而行,那是不敬之举,会叫路人侧目的。
  小青想想人家原本是一个正式的公门捕头,现如今跟在自己屁股后边,规规矩矩地扮小伙计,又不免生出些许歉疚,道:“我有个擅长医术的姐姐,自己多少也是懂些药理的,你不必与我同去。”
  杨瀚道:“我要时常跟在你身边,叫大家都看得习惯了,才不惹人生疑啊。”
  小青回眸横了他一眼:“你是我保安堂聘用的伙计,该在店里帮着张罗才是,总跟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子。”
  杨瀚道:“店里已经有小宝安排的高手保护。你出门在外,就落了单,我自然要贴身照应以防不测。”
  小青拾步登上了小桥,说道:“那些人固然武功高强,可是面对苏窈窈这样的驭水高手,却是不堪一击。比起姐姐来,我自保之力要强上许多,你该留在店里才是。”
  杨瀚正色道:“姑娘此言差矣,现如今苏窈窈只差一柄火如意不曾到手了,须得提防她狗急跳墙才行。”
  小青疑惑地瞟了他一眼,道:“火如意是姐姐所有!苏窈窈要下手,首当其冲就是姐姐,你该守在我姐姐身边才对啊。”
  杨瀚摇头道:“姑娘此言更是差矣。结合我做捕快的经验,加上我缜密的心思分析,我认为,苏窈窈的目标应该是你。”
  小青挑了挑眉,唇角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气:“你又有什么强词夺理的理由了?”
  杨瀚道:“怎么会是强词夺理呢,现在只剩下一柄火如意苏窈窈尚未到手,她也知道,这火如意是由白娘子保管的,没错吧?”
  小青颔首道:“不错!那又如何?”
  杨瀚道:“如果我是苏窈窈,我就会想,白素一贯不着调儿,而且现在她成了我的唯一目标,那个极精明的小青会不会早做防范呢?为了安全,只怕小青会接过保管火如意的重任吧?”
  小青嘟了嘟嘴儿,悻悻地道:“我又不是苏窈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呗!”
  杨瀚道:“因为道理在我这里,姑娘你无从辩驳。如果我是苏窈窈,我还会想,她们只剩下一柄火如意了,一定藏得极小心。我直接去找火如意,恐难得手。不过,如果我能抓住她们姊妹当中的一个……”
  杨瀚赶上两步,瞟了小青一眼,道:“如果我抓住白娘子,以她为人质,要挟你交出火如意,你交不交?”
  小青断然道:“不交!苏窈窈心思歹毒,我不交火如意,姐姐反而安全,我若交出火如意,只怕反而要了她的性命!”
  杨瀚道:“若是苏窈窈抓了你,用你威胁白姑娘呢,你说她会不会交出火如意?”
  小青没有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又和杨瀚拉开了距离。
  杨瀚追上去道:“苏窈窈对你姐妹的性情知之甚详,取舍之间,她当然会选择你为目标。”
  小青哼了一声,偏偏他说的甚有道理的样子,无法反驳,便乜他一眼,道:“算你有几分歪理。”
  杨瀚笑了笑道:“所以呢,从今往后,我与姑娘你便得形影不离了,姑娘你要适应才成。”
  小青很想反驳,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他这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和他讲正经道理怎么说得过他?可要说他是打着旁的主意,故意接近自己……那最后一层窗户纸,恐怕就得捅破了。
  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到时在他面前该如何自处?小青想想都慌得很,这个禁忌,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去触及的。
第119章
新家主,王见王
  “你说……就要开张的那家‘保安堂’?”
  “是啊,少爷,他们在咱们临安府开药铺,却不到咱们钱家来拜一拜码头,这是不把咱们钱家放在眼里啊。我琢磨着,先敲打敲打他们,等……”
  “不必了,这家字号我知九六道,是我一位极好的朋友开的,你不要难为他们,能给予些便利的,便多给他些便利吧。”
  钱小宝此时已经换了常服,只系了一条孝带,以示守孝。
  祖父的丧事已经处理已毕,他现在是钱氏一族的家主,得接掌家族事务了。
  “是不是,是我一时不察,幸亏少爷说起,我还不知道‘保安堂’竟与咱家有这等渊源呢,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跟钱小宝说话的是钱氏药行的首席大掌柜白孝天。老白原本寻思着自己以前跟少爷接触不多,如今少爷当家了,他寻些由头前来汇报,一则表一表忠心,二则跟少爷熟稔一些。
  没想到一记马屁差点儿就拍到钱小宝的马腿上,白大掌柜的灰头土脸而去,心里牢牢记住了“保安堂”这家字号。大少爷极好极好的朋友开的?我记得那家字号的掌柜是个穿白裳的女子,那姿容风情,可谓天香国色,莫非……
  一定是了!幸亏我不曾刁难过她,否则由着她给我们家少爷吹一吹枕边风,我老汉辛苦了大半辈子,就要“晚节不保”啊!
  送走了白掌柜的,钱小宝摇摇头,对一旁的堂弟钱小盛道:“咱们继续说,你为何不肯继续读书了啊?你也知道,我不是读书料子,况且,我纵然能取得功名,也不能入仕,我得料理家务。咱们钱家要想长久不衰,出几个官儿总不是坏事。”
  钱小盛苦着脸道:“宝哥哥,我的性子你是了解的,我一沾书本就犯困,你让我读书,实在是难为我了,这方面我还不及你呢。你叫我跑前跑后的做事,怎么累我都不怕,唯独坐在那里读书……”
  钱小宝哑然失笑:“你不要跟我诉苦了,读书的苦,我也知道。嗯……那这样吧,你去药行里帮衬一下白掌柜。”
  钱小盛一呆,小心翼翼地问道:“宝哥哥的意思是?”
  要知道,药铺和当铺,是钱家主营的两大产业。而药行则是药铺的上游命脉,钱小盛原打算跟大哥央求一下,随便委他去一家药铺或当铺听差做事就好,可没想到会直接安排他去药行,而且是跟着白掌柜,这起步……也太高了吧?
  钱小盛听了反而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钱小宝道:“听方才白掌柜的那话音儿,只怕我钱家药行在外边有些过于霸道了。咱们钱家做生意,凭本事执行业牛耳,谁也没话说,但若刻意打压人家,难免就会叫人心生怨恨。
  你不要小瞧了这些怨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咱们钱家顺风使船时还好,一旦出了事,那些曾经心怀怨恨的人,一人出来踏上一脚,就可能倒了咱钱家。你此去,不但要跟着白掌柜学习打理药行,还要注意这方面的事。”
  钱小盛这才相信钱小宝的安排是出自真心,他兴奋地道:“好!宝哥哥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一定尽心竭力,帮宝哥哥正一正咱们钱家药行的风气,不叫你失望。”
  钱小盛兴冲冲地去了,屏风后边却悄悄地转出了钱夫人。钱夫人一出现,便担心地道:“小宝啊,你才刚刚当家,就如此放权,是不是有些太大意了?”
  钱小宝扭头一看,原来是母亲不知何时藏在了屏风后面,显然是放心不下,在观察自己做事。
  钱小宝无奈地道:“娘,你怎么总把我当成还没长大的孩子,这也担心,那也顾忌,我觉得实无必要。一个大家族想要兴盛,就得整个家族的人同心戮力,若是把我那些同宗兄弟都养成米虫,里里外外只仗我一人,实不足取。”
  钱夫人道:“娘也不是尖酸刻薄的人。娘只是担心你这孩子性情过于宽厚,太好说话了。娘担心,你如今威权未稳,万一有人蹬鼻子上脸……”
  钱小宝道:“我钱氏族人,若有愈矩冒犯之处,我自会加以惩治。但若一味地防着压着,叫我钱氏族人变得庸碌起来,那危害更大,咱钱家总要人才辈出,才能长久不衰。”
  其实钱夫人的担心确实有点过度敏感,不过她这种敏感源于她的丈夫去世过早,缺了一层继位掌家的程序与铺垫,她担心儿子根基不稳,又兼性情宽厚,会被有心机的族人架空。
  不然正常父子相继传承的话,这种担心就有些多余。因后世所渲染的一些大宅门儿的故事不同,有些现象在古代其实极少出现,数千年封建社会,人家早建立了严密的社会制度。
  比如,宫斗常见,宅斗则凤毛麟角,除非在极罕见的特殊条件下,根本没可能出现。
  原因也很简单。皇帝那是真正的天下至尊,可以为所欲为,你邀得他的欢心,你就能呼风唤雨。皇后是真正的母仪天下,你爬上那个位置,你就是六宫之主。所以不管过程多么惊心动魄,只要成功,你就稳了。
  可大家族不同,首先一个,妾不为妻!宗族家规、社会舆论、朝廷律法,一层层地盯着呢。
  妾就是妾,再如何受宠,也根本没机会成为妻子。就算人家的妻子死了,也只能明媒正娶,另续一房。原本作妾的,永远没机会扶正。更何况还有兄弟、妯娌、长辈、父母、社会、官府,层层监督。
  就只这一点,做妾的就永远不会蠢到去跟正室夫人争高下,她们争宠也只是妾室之间争风,争取多得到些男主人的宠爱罢了。似那李瓶儿、潘金莲,一个个都是人精,也只是彼此间勾心斗角,从没一个去蠢到挑衅既柔弱又善良的正室妻子月娘的。
  大家族的当家人一般也是这样,因为有着稳定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制度律法,所以只有在极少数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家主易位的情况。
  所以,钱夫人也不是一味地提防压制,只是因为丈夫死的早,叔伯长辈众多,小宝没有父亲那一辈的缓冲与铺垫,他本人又性情宽厚、太好说话,所以钱夫人才不放心。
  尽管如此,钱夫人一直担心的也只是儿子被架空,从不曾想过他会被取而代之。
  钱小宝听他娘又唠叨了一堆,不禁好笑:“娘,你想的太多了,哪有那么多的事啊!要不这天下是由我们男人掌握呢,你们女人呐,满肚子心眼儿,全都用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算计上去了。”
  钱夫人嗔怪地道:“你这死孩子,娘这么担心,还不是为了你好。娘本来希望你先压他们一下,过个五七八年,你坐稳了这家主之位,威望也树立起来了,再起用你这些同宗兄弟也不迟。
  偏你不肯听话。罢了罢了,那你就要快些成亲,我看小兮那孩子屁股又翘又圆,是个好生养的。咱们长房这一支人丁太少了,你赶紧给娘生几个大孙子,那才稳当!”
  钱小宝摊开双手,无奈地道:“这个急不得的,三年之后,儿子才能成亲。”
  古语有云:“孙不藏爷”,如果父母在世,孙子是没有必要为祖父守孝三年的,这种情况下他只需要为祖父母守孝一年。但如果父亲早亡,孙子则被称为承重孙,他要代替父亲来为祖父母尽孝,这种情况下,就得守孝三年。
  这就是公序良俗,是不可触犯的律法制度,钱夫人纵然再想抱孙子,也必须得捱过这三年再说。
  甚至,在这三年孝期之内,小宝和小兮若想有所接触,也得不可能的。所以,小兮也被小宝安排到保安堂去了,这样一来,他去保安堂时,便有机会见到小兮,一慰相思之苦。
  这时一个家丁急急跑进来,变声变色地道:“夫人,少爷,不好了,莫家……莫家的人又来了!”
  钱夫人一听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莫家欺我钱家太甚了。你去召集家丁,带上家伙,到前厅候着!”
  钱小宝连忙阻止,问那家丁道:“莫家来了多少人?”
  家丁答道:“只有莫老爷一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