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802

  “G,这部分股票的投票权……”很显然,乔布斯并非没有自己的条件,一上来就开口直接说起那些投票权。
  “我可以授权给你代为管理。”郭泰来毫不犹豫地说道,然后飞快的补充了一个前提条件:“在我持有股份期间。”
  这个前提条件也是废话,不持有股份了哪来的投票权?但郭泰来这样开口表示,也就是表明,自己是完全支持乔布斯的。
  “成交!”乔布斯也干脆,郭泰来都表示的这么支持了,他还能有什么更多的奢求?第一次合作,很顺利:“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郭泰来也笑着回应了一句。
  “或许,你只要溢价百分之十就足够了。”乔布斯一达成合作立刻表示了诚意,能让郭泰来少出百分之十,就能为郭泰来省下几千万美金呢!
  “哈!多谢了!”郭泰来哈哈一笑:“但你别指望我会给你的护理费用打折!”
  “好吧!葛朗台先生!”乔布斯同样也是会心哈哈一笑:“你现在看不到,但你一定要知道,我冲你竖中指了!”
  放下电话,郭泰来忍不住又是一阵开心,这下子手里的筹码更多了。
  现在乔布斯根本不会知道,两人虽然合作默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目前已经出现但是未来会用在苹果当中的专利,都已经被郭泰来陆续买下了。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作为一个极为重视技术专利的人,郭泰来怎么会忘记专利的重要性?克里斯蒂娜公司近几年来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收购了不下数万个专利,这些年的利润加上郭泰来的一部分投资全都扔了进去,变成了一个坐拥超过五万专利池的大专利公司。
  未来梦境中哪怕强如苹果,也要向高通缴纳高额的专利授权费用,俗称“高通税”。不过,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苹果要缴纳的专利授权费用,除了“高通税”之外,还会有一个“克里斯蒂娜税”。更离谱的是,很有可能高通也需要向克里斯蒂娜公司缴纳一定的专利授权费,因为克里斯蒂娜公司不生产产品,所以也不存在大家互免专利费用的商业交换。
  接下来的这几年,克里斯蒂娜公司也会想方设法的购买更多的专利,构筑自己公司的专利壁垒。对于专利公司来说,绕不开的专利才是好专利,显然克里斯蒂娜公司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相对于正义坊科技这种被关注的大公司来说,克里斯蒂娜公司显得十分的低调。正义坊科技要赚钱,赚的多投入也大。可克里斯蒂娜公司不显山不漏水,看起来好像只是为正义坊科技公司提供一些专利注册和咨询以及评估的服务,是一个附属服务公司,但郭泰来核心团队当中的人却都知道,未来这才是真正坐着不动天上就往口袋里掉金币的赚钱公司。
  未来苹果股票会很值钱,但是一些要赚钱的东西也要捏在自己手里,否则岂不是太对不起未来梦境中看到的一切了?
  这些事情肯定是林嘉怡负责,郭泰来自己,则是休息了一天之后,直接飞到了伦敦。
  新白鹿巷球场在华夏建筑集团的精兵强将们的努力下,在小辉的现场指挥协调下,在无数白百合们的期待和监督下,在查尔斯的关注下,主体建筑早已经完工,现在已经进入了设备安装和内外装修阶段。按照计划的工期,将会在今年的八月份正式交工。虽然可能会赶不上联赛开场,但是最多联赛开赛不超过一个月,就可以全面启用。
  尽管还没有完工,但是轮廓已经十分完整了。每天都有白百合们会过来看一眼,有些资深球迷上下班的时候也会特意走这边的路上看一眼,大家都很期待,期待着新球场建好之后的情形。七万人的大主场,到时候白百合们怒吼起来,那将会是客队怎样的噩梦?魔鬼主场?地狱主场?哪个比较好听?
  所有人都在期待,包括小辉都在期待。他在这里完工之后,回去将会加入奥运场馆建设,可以说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G,我太期待了!”来了伦敦,郭泰来不通知,查尔斯也知道郭泰来过来了,直接就找上门来,然后就像牛皮糖一样粘在郭泰来身边不走了。一起去球场的工地视察了一圈,查尔斯也是一脸的激动,冲着郭泰来说个不停。
  说起来也奇怪,查尔斯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和郭泰来十分的投缘,反倒是查尔斯的两个儿子,和郭泰来年纪差不多但是交集不多。可能他们还没到需要护理的年纪,不像查尔斯这么感悟深。
  “我也是!”郭泰来比查尔斯更加的期待。
  这个赛季球队阵容可能要做一些调整了。拿到了欧冠,一些人会离开,但也会有新人会进来。可怜的穆鸟,他率领的波尔图在欧冠决赛上被热刺队2:1淘汰。看来他只能明年卷土重来了,貌似原本的轨迹也是他明年拿到欧冠,但明年欧冠还有热刺,也不知道穆鸟能不能成功。
  莫耶斯干的太棒了。现在他在白百合们眼中,就是功勋教练。他干的挺好,郭泰来也没有更换主教练的打算,慢慢来。
  “G,你接下来有什么工作安排吗?”在只有郭泰来和查尔斯两个人的时候,查尔斯看似漫不经心的问出了这句话。
  “很多啊!”郭泰来笑道:“和迈凯伦合作的新车,国内还要手工打造几辆车,另外还有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帕加尼要订购的陶瓷发动机,足够我忙碌到年底了。对了,你知道的,我的私人潜艇第一次下水已经试验成功,只等完善之后就可以对外销售了。此外还有一篇医学论文,我恐怕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太多了。”
  “这么忙?”查尔斯对于郭泰来的忙碌似乎很惊讶,但也很欣慰:“那你还有能力接一些国外的订单吗?”
第1513章
国外的订单(下)
  “国外的订单?”郭泰来忍不住好奇起来:“哪方面的?”
  “或许是高精度加工吧!”查尔斯耸了耸肩膀,很不负责任地说道:“谁知道?”
  什么情况?查尔斯会莫名其妙的和自己说这些?
  “那得看交情。”郭泰来不明白什么情况,但他还是答复了查尔斯:“关系好的,或者特别有意思的,当然可以考虑。要是从来没打过交道的,关系一般的,那就算了。”
  “嗯,那我就知道了。”查尔斯这架势,显然是来给其他人探路的。
  郭泰来也是好奇,什么样的高精度加工还需要查尔斯来询问自己有没有时间?不过很快,第二天,郭泰来就知道是什么加工了。
  “这位是彼得贝克先生。”查尔斯罕见的带着一位德国人来到了郭泰来的面前:“他是德国柏林计量科学研究院某个项目的负责人。”
  彼得是个很标准的德国人,一板一眼的和郭泰来握手,然后表达了对于郭泰来的景仰。
  “T先生!对于您在加工方面的造诣,我们非常的佩服。”彼得先生上来就是开口先恭维一番。
  “过奖了!”郭泰来笑着和对方握手,谦虚了一句。
  “长话短说。”彼得先生一看就是科研人员,不怎么会寒暄,上来就直入主题:“T先生,您知道大K吗?”
  “大K?”郭泰来一阵疑惑,脑海中飞快的转了一番之后,想起来了:“国际千克原器?”
  国际千克原器(The
International
Prototype
Kilogram),简称IPK,一般科研人员们都昵称它为“大K”。
  1878年,国际计量局制造了3个千克原器的复制品,为含90%铂和10%铱的铂铱合金圆柱体。1889年,在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把其中质量最接近原千克原器的一个作为国际千克原器,并存放于国际计量局。自此,国际千克原器(IPK)就一直保存在国际度量衡局总部(巴黎)的地下室。
  “大K”被严密保存在三重钟形玻璃罩里,旁边还有6个同为1千克标准的官方复制品。最外一层玻璃罩内被抽成半真空,以防空气和杂质的进入。
  “是的!”听到郭泰来知道大K,彼得先生笑了起来,这省了他很多解释的麻烦:“大K有了一些我们不期待的变化。”
  随着彼得先生的解释,郭泰来很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虽然国际计量局十分严密地保存,但“大K”还是由于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及多年使用导致的磨损和划痕产生了误差。负责的计量人员发现,经过一百多年岁月的洗礼,国际千克原器与其副本之间已经出现了50微克的误差。
  50微克的误差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在尖端科技领域那影响可就大了。所以,当前国际计量界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改用自然常数作为基准重新定义“千克”。
  德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科学家联合立项了一个“阿伏伽德罗计划”,希望制造一颗由硅28构成的完美球体,借助这个硅球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
  “阿伏伽德罗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精确测算出“完美硅球”内究竟有多少个原子,从而在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即一摩尔任何物质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中获得新的突破,进而将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回归到与恒定常数相关的定义中。
  这个“完美硅球”球体非常接近理想球体,直径大约为10厘米,由球体中心至表面任何一点的距离误差不超过三千万分之一毫米,也即零点三纳米。
  “你的意思是,希望我能加工这颗硅球?”郭泰来听完了彼得先生的描述之后,目光都亮了很多。
  “是的!”彼得先生点头:“确切的说,我们从前苏联精炼武器级高纯铀的离心分离机中,分离制造出了最纯的硅28,然后通过德国生产硅的成熟设备长成了一个巨大的晶体,失败六次之后,最终制成2块5公斤的晶体块。”
  “本来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是打算把这两块高纯硅晶体送到澳大利亚,让澳大利亚精确光学中心(ACPO)的一个工作了数十年的光学工程师来制造一对硅球的。”彼得先生也不隐瞒他们的打算:“但是,我们在了解了T先生你的过往之后,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您和ACPO各自制造一颗,最后由我们来选择使用哪一颗。”
  “我很感兴趣!”对于这种难度和挑战性极高的项目,郭泰来是真的十分感兴趣。
  目前来说,郭泰来的加工精度只能够达到1纳米,但表面加工能力却能够低于1纳米,当然,这也是通过极其精细的打磨。郭泰来也想要知道,自己把所有的纳米机器人的钻石换成了人工合成的分子量都一模一样的金刚石,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有个很为难的地方。”彼得先生似乎有些难言之隐,在郭泰来不解的注视下,彼得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这个项目是纯科学研究,所以经费并不多,加工费用上,可能达不到T先生你通常的费用标准。”
  没钱又想要造出好东西?郭泰来明白为什么彼得先生不好意思了。这很正常,这种纯理论定义研究有时候未必能有庞大的经费,毕竟现在这种方法造出来硅球能不能获得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也是一个问题,所以研究所的投入也未必敢死命的投。
  “我打个电话。”面对这个问题,郭泰来没有直接拒绝,想了想,还是决定问问。
  这次郭泰来打的是顾校长的电话,国内正好是下午。自报家门之后,郭泰来也没有卖关子,把这边这个阿伏伽德罗计划一说,问问学校对这个项目感不感兴趣。
  “重新定义千克?”顾校长也是懂技术的,一听之下,让郭泰来稍微等了一会,自己用座机打了几个别的电话商量之后,给了郭泰来一个答复:“几个教授非常感兴趣!”
  “了解!”郭泰来知道了学校的态度,心里有了底。
  再次面对彼得先生的时候,郭泰来也给了明确的答复:“如果你们允许我的母校加入计划当中的话,我可以按照ACPO的价格来加工一颗。”
  “完全没有问题!”彼得先生似乎早有预料,当场给了郭泰来一个肯定的答复:“欢迎水木大学的加入!”
第1514章
查尔斯的主意(上)
  郭泰来做过很多高精度的工件,但是这种纯粹的计量单位定义的高精度千克原器还真没做过,而且要求这么高,意义又重大,正符合郭泰来所说的那种有意思的工作。
  钱不多,最多也就是几十万美元,但是能让母校一起参加这种国际计量委员会关注的项目,还能考验自己的手工,值了。
  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要知道硅原子的原子半径差不多是110皮米,也就是0.11纳米左右,直径0.22纳米。而要求的加工精度是达到0.3纳米,也就是一个半硅原子的尺寸,相当的高难度。按照彼得先生的计划,阿伏伽德罗计划光是这个硅球的制作就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可以想象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地狱级别难度的加工工作。
  当然,即便是德国国家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也是需要签订一个委托加工合同的。这些事情都是林嘉怡他们团队的事情,郭泰来只要负责最后的加工就行。
  事实上,现在两个高纯硅晶体还没有生产完成,要完工至少也是几个月之后了。不过没关系,正好郭泰来这段时间还要忙碌,等高纯硅晶体送到,郭泰来就可以回国安心加工了。
  ACPO原本的计划是用两年的时间造出两颗硅球,现在只需要制作一颗,但时间上还是给出了一年半的预计。郭泰来倒也没有特别显摆,和ACPO保持一致就行。
  彼得先生很开心的回去了,他还会协调几个计划中的机构,把水木大学拉进来,后续工作也不少。
  这边的事情定下来,郭泰来打电话给师姐,告诉了她这个消息。
  对于郭泰来接了一个纯科研的还不怎么赚钱的项目,师姐倒是一点都没有什么抵触。这又不是用于军事用途,而且还把水木大学也拉进去了,有什么荣誉也有母校一份,何乐而不为?唯一担心的就是郭泰来会被这个项目牵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不是正好能和你在一起更多时间吗?”郭泰来倒是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
  师姐想想也对,郭泰来安心在工作室干活,上面也不用担心郭泰来的安全问题,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师姐,过几天我想去一趟利比亚。”接下来,郭泰来才说出了自己的真正要汇报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8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