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603

  李世民听了侃侃言道:“用兵当先正后奇,先仁义而后诡诈,古语有云,正兵受命于君,而奇兵受命于将。父亲以堂堂正正布阵迎敌,孩儿则以奇权变,这就是兵法上以正合,以奇胜。”
  李渊听了缓缓点头,赞许地言道:“真乃我李家的千里驹!我四个儿子里,建成谋而无勇,元吉无谋无勇,元霸有勇无谋,唯独你智勇兼备,看来将来可以委以重任,替为父领军一方,独挡一面。”
  李世民言道:“大人,元吉,元霸年纪还太小了,还可以教导,再说了,若是论领兵御将之才,三妹并不逊色于世民。”
  李世民此言一出,李渊本是满脸喜色,但瞬间就是由晴转阴,突然重重哼了一声,将袖袍一甩,言道:“还提这个不孝之女作甚?既然跑到西京,就一辈子不要给我回来。”
  李世民笑了笑言道:“三妹虽自作主张,但既到了西京,也不算是私奔于我李家名节无损,再说她为冠军侯求情,不正也是一番有情有义吗?”
  李渊听到这里,怒色微平言道:“她这性子也不知像谁,既出生阀阅之家,即必须知婚事不可以自己做主的道理,务以家门之兴为重,她再如何重情义也要当在家门之后。”
  李渊说到这里定了定,言道:“眼下大事在即,你我切不可掉以轻心,万一事情泄漏,首先遭难的就是你在西京的大兄,三娘,元吉,还有柴绍。至于王威,高君雅二人,我看已是铁了心了,和我们不是一路,必须早日设法除掉,以免除后患。”
  李世民言道:“大人,王威,高君雅皆是重臣,若是没有好的口实,不可以动他们。”
  李渊点点头言道:“就推说他们勾结突厥罢了,至于其余太原的官员,能拉拢的就拉拢,不能拉拢,又不与我们为敌的,就好言相劝,不争在一时。还有仓城,武库都必须派心腹之人掌握,一旦聚义,可开仓库赈穷乏,以武库之兵械,立即用来装备军队。至于这新募之军中,你与肇仁,弘基,必须牢牢看紧,将领上可安排本家曲部充任,总之兵权一定要拿在手中。”
  李世民言道:“那突厥,刘武周,李重九,李密如何呢?”
  李渊双手负后,言道:“突厥乃是日后劲敌,现在不可与之争锋,我已上书降伏始毕可汗,想来无忧。突厥一去,刘武周自去。至于李重九。”
  李渊提及这个名字,面上闪出一抹复杂的神色,言道:“派殷开山再去一趟,告诉他若是愿意,我们仍可以为翁婿。”
  李世民言道:“以我的了解,李重九他应该不会答允,当初拒婚,又添是晋阳宫之事,恐怕不是谁可以忘得。”
  李渊闻言长须微微抖动,言道:“不答允也无妨,我也不过是稳住他就是,难道还真的嫁一个女儿去。何况现在他势力还太弱,薛世雄,宋金刚,刘武周任何一人都可以制他,不足为虑。”
  闻言李世民心底暗叹一声。
  “至于蒲山公,倒是不易。”李渊面现几分为难之色。
  李世民言道:“李密为赵郡李阀之后,眼下又有山东反王之助,其势很有可能问鼎天下。”
  李渊言道:“不错,我起事之后,不惧朝廷,不惧任何人,所惧的只有突厥,李密二者。”
  “眼下李密其部都在河北,若是一旦取河内而入关中,那我们取关中的计划就失败了,而李密若是不取关中,转而经营河北,山东,那么将来若是我取了关中,我们两家就是二分天下,重演前朝周齐争霸之事。所以唯一只有让李密去取河南,入东都,如此朝廷在西京的兵力,就不得出关东向救援东都,如此关中就空虚了,所以一定要让李密南下打东都。”
  李世民言道:“大人,李密其鬼如滑,我看他不会如我们之意的。”
  李渊笑道:“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不了解李密,我与李密当初在东都时多有交游,他自称五陵子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怎会不知道。”
  “你就看我如何将他引至东都吧,而待他出兵南下的一日,就是我们晋阳举兵之时。”
第两百零七章
河北之势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大雪洋洋洒洒覆盖而下,范阳县刚刚平复,李重九率领一千郡兵,两千番军驻扎于此,其余人马则返回飞狐县过冬。
  原先范阳县全县人口三万余,仅次于易县,因为王须拔造反而败落,直到现在范阳县也只是稍稍从战乱中恢复了一些,全县人口勉强有两万左右。这还算好的,原先的上谷六县,现在也仅仅是飞狐,易县,范阳三地有所人烟,其余各县早就破败。
  李重九前几日带着部下四面巡视了一番,所行百里之内,村村残破,只有一些往昔地方豪强的坞堡残存。这就是乱世,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到处都是死气沉沉的一片。李重九看着一幕,心道这当初强极一时的大隋吗,令四方臣服,万邦来朝的大隋吗?怎么是破落成这个样子。
  李重九回到县中,却被告之县衙里来了两名远道来客,听说从武安郡来的。李重九听了立即前往客厅,收拾一方召见二人。
  “蒲山公帐下记室祖君彦参见太守。”
  “蒲山公帐下文学参军魏征参见太守。”
  李重九听了连忙迎出门外,言道:“原来是祖兄,魏兄,快请入内,快请入内。”祖君彦,魏征皆是笑了笑。当下二人将披风上的雨雪一拂,当下入得屋内在炭火盆上前暖手。
  祖君彦,魏征二人坐定之后,李重九连忙问道:“不知蒲山公身体康健否?我二叔康健否?单二爷康健否?”
  魏征捏须笑而不语,祖君彦则呵呵笑了两声言道:“黄河以北的地界养人,几位都甚是康健,现在单将军,王将军,皆乃是我瓦岗寨猛将,并称为瓦岗五虎将。”
  “哦?”下首的苏素开口问道,“既称是瓦岗五虎将,那么其他三人是?”
  祖君彦点点头,言道:“其他三位,分别是白衣神箭王伯当,混世魔王程咬金,铁面判官牛进达,此五人并为大将,统帅内军骠骑。”
  李重九恍然,现在秦琼,罗士信,裴行俨这时候还在张须陀麾下,不然瓦岗五虎就要改人了。一旁苏素当下不由又接着问道:“请恕我冒昧,何为内军骠骑?”
  祖君彦笑了笑,言道:“无妨,蒲山公开黎阳仓募得青壮二十余万,之后蒲山公又从二十万中择精锐八千,为蒲山公营的内军,蒲山公常言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苏素听了笑道:“当年曹孟德平黄巾,检青壮为青州兵,蒲山公大有古人之风啊!”
  魏征,祖君彦听了皆是大笑,祖君彦言道:“苏明府说笑。”
  李重九双眼微眯,心道什么蒲山公营,李密这时候还没称魏王,就这么快开府建衙,作私人武装了。要知道在瓦岗军中单雄信,王君汉,徐世绩都是翟让的心腹部下,他另立一个蒲山公营显然是夺军权在手,要分庭抗争了。
  不过李重九对翟让此人也没什么好感。而苏素却与二人相谈正欢,也是李重九军中都是粗人,读过书的没几个,而祖君彦,魏征二人一看就知是饱学之人,苏素谈兴也是很浓。
  苏素笑了笑言道:“并非说笑,瓦岗军中有翟大当家,蒲山公这样的卓识之辈,又有瓦岗五虎之助,真可谓是人才济济啊。”
  祖君彦看了魏征一眼,言道:“既苏明府如此说,我也不自谦了,自北渡黄河之后,蒲山公攻下黎阳仓,又自取武阳郡,汲郡之后,各方人才来投,黎阳李文相洹水张升、清河赵君德、平原郝孝德,武安郡清漳县县令牛汉先后归附。眼下我瓦岗军又得魏郡,武安郡,清河郡三郡,河北之地已有五郡在手了。”
  “五郡!”李重九心道这半年来瓦岗军,居然能在河北攻下五郡,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历史上,李密是先取了河南,击败张须陀,再夺得河北五郡的,眼下因为自己一言之劝,倒是先在河北立下了根基。
  但是与瓦岗军在河北得势不同,河北各路反王却是一片呜呼哀哉,高开道击败涿郡通守郭绚后,轻敌为杨义臣所败,余部现尽数归大将窦建德所有。张金称军被杨义臣击败,杨善会斩其头颅,其军尽数归附了窦建德。窦建德眼下据饶阳县勉强支撑。换句话说河北义军反隋事业已陷入了低潮,若是李密这时候乘机入河北,登高一呼,则是河北各方反王景从,三五年内安定河北,争霸天下。
  要不要取河北现在只在李密一念之间,若是李密能定河北,那么李重九,就会和李密,窦建德联手击败李渊再说,至于最后天下鹿死谁手,就看天命了。李重九筹谋了许久,也总算到了这一步了。
  祖君彦说了这么一大通,魏征一直没有开口,而是坐在那,暗中却在观察李重九,苏素二人。到了祖君彦将现在瓦岗军的情况介绍完毕以后,魏征这才言道:“听闻太守在草原上收服番人,自立为可汗,也是大为得势,只是不知是否还记得当初与蒲山公之诺呢?”
  李重九点点头,他当初与李密言,若瓦岗军入河北,他愿引一万草原铁骑南下为李密铺路,眼下李密是派魏征,祖君彦二人千里迢迢而来,是要李重九兑现诺言来了。
  李重九仔细打量,看着历史上以人为镜的名臣,诤臣,眼下三十多岁,之前他是作为一名道士出家,后为武阳郡郡丞元宝藏征辟为书记,后说服他的主子,献了整个武阳郡,投靠了李密,在历史上李密降唐后,魏征也跟着降唐,但不被重用,之后为窦建德所俘,遂又降伏窦建德,充作中书舍人。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就投靠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又投靠了李世民,最后青云直上。
  若是放之现在,魏征有一张履历表放在CEO李重九的桌前,李重九肯定是要叹服,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魏征正恰恰诠释了找工作不必上智联招聘。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听说魏兄曾为黄冠?”
  魏征讶然,当下言道:“没想到太守也有耳闻,在下出身卑微,让太守见笑了。”
  李重九当然不会说这是穿越者的本事,当下言道:“如此说,让张子房置于何地啊,不瞒魏兄,我几年前,我也在少林寺出过家。”
  魏征听了顿时拍腿,笑着言道:“原来如此,李兄也有如此一番经历。你我可算是分出释道两派了。”
  此言一出二者关系迅速为拉近,这也算是商人在商场上与人套近乎的本能。见魏征放下矜持后,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你我也算是有缘了,我早有意南下,但是你也看到了,王须拔,宋金刚阻拦在路上,我进退不得。不知蒲山公眼下可知河北之势否?”
  魏征听了言道:“正要洗耳恭听。”
  李重九言道:“眼下河北局势纷乱,但若是述其条理,大概有三分,首先是官军,官兵有杨义臣,薛世雄之流手握重兵,而地方还有杨善会,王琮等能臣守之,势力仍十分强大。”
  “其次就是反王窦建德,王须拔,高开道,势力次之。最末就是我与罗艺如此原先隋将,叛隋自立的,势力最末。”
  魏征听了点点头,李重九言道:“若是我是调兵南下相助蒲山公,那么其地必然周边诸强窥视,况且我铁骑上万,番军虽是骁勇,但也是善变,每日日吃马嚼所费堆积成山,纵然南下,恐怕蒲山公虽有黎阳仓可供给我大军吃食,但又去哪里给马弄牧草呢。”
  祖君彦连忙言道:“太守说的虽也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总是答应过的事,岂可出尔反尔。”
  祖君彦刚刚开口,魏征咳嗽一声,打断了对方言道:“太守不必担忧,不久前窦建德已献书,愿奉我瓦岗军为首,甘愿依附其后。”
  “不仅是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人也是愿投效蒲山公。”祖君彦开口言道。
  朱粲?李重九双眼一眯,心道李密也真是来者不拒,连这等人渣也收。李重九言道:“祖兄,魏兄,不要误会,我没有出尔反尔的意思。我不是不想南下,而是想请蒲山公北上!”
  “北上?”祖君彦,魏征对望了一眼。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眼下高士达,张金称先后败死于杨义臣之手,河北义军现在是群龙无首。”
  说到这里,李重九顿了顿,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窦建德,就是乘着这二人身死之机,收容了二人残部,最后一举跃居河北义军的总瓢把子,最后席卷了河北。而反观李重九不是,不想打这二人主意,但是无奈他一声望不足,二来自己是出身官军,两边不是一个系统的,这群流贼无论如何也不会投效他。
  说到这里李重九言道:“所以我想请蒲山公以主力北上,会合河北群豪,与杨义臣决战,一战而定河北,若蒲山公愿意北上,我愿出兵充作前锋。”
第两百零八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蒲山公营北上?”魏征,祖君彦二人犹自在沉思之中。这方略不敢保证李密是否会听从,但是足见李重九确实并非不想南下。瓦岗军北上,事关战略方向,不能凭李重九一言决断。
  魏征捏须想了一番,言道:“我尚不敢为蒲山公答允,不过太守之言,我等必会转告蒲山公。”
  祖君彦言道:“确实如太守所言,现在正是我瓦岗夺取河北的大好良机,请太守静待回音。”
  见与二人达成共识,李重九也不再说什么,当下在县衙里设宴,与苏素一起招待二人。这二人皆是当今俊杰,祖君彦说话虽不十分利索,但却是风采斐然,李密的文书都是由他所草拟的。而魏征则是能言善辩,无论是治国之道,以及天下形势的见地,每一句说出来,都是令李重九,苏素耳目一新。
  真是人才难得,李密果真有识人之能,更有聚贤之才,这点换作翟让这个大老粗,祖君彦,魏征这样的人杰,就算勉强为翟让所用,二人恐怕也是尸位素餐,不肯尽力。
  李重九,苏素二人不由对望一眼,心道果真李密手下是人才济济,随便出来两人,苍头军上下已是无人可及。更不用说瓦岗五虎将,还有徐世绩。若不是顾及瓦岗寨势大,苏素说不准要强留下这二人为苍头军效力了。
  好生接待一日,次日李重九,苏素送走这二人南返之后。李重九,苏素二人,以及近百名亲卫,冒着漫天飞雪,踏雪而归。
  二人的皮袄上皆覆了白白一层的雪粉,苏素向李重九问道:“小九,你是否真要投李密?李密日后不会是第二个李渊吧。”
  李重九闻言笑了笑,言道:“李密是不是李渊,我不知,但是他乃是眼下天下之中,最有希望取杨广而代之的人物,用过去的话说,现在李密是最有希望能登上帝位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