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603

  苏素言道:“卢公不可这么说,只有因人成事,哪里有因地而成事,岂不闻古人有云,在德而不在险?”
  卢子迁冷笑言道:“在德不在险?李密杀有恩于他的翟让,这难道就叫德?”
  温彦博当下言道:“朝廷无道,天下如沸,自有了揭竿而起,可惜山东王薄,河北高士达,渤海格谦皆不能撼动朝廷根本。唯有魏公初起瓦岗不过数千人,收服河北黎阳仓后得众二十万,攻回洛仓有又得众二十万,现在麾下有山东反王孟让,郝孝德、王德仁皆是归附,足有五十万士卒。何况李密世代簪缨,足以号令群雄,其势暂非李渊可以争锋的。”
  温彦博也是犹豫了一番后说出了这一番秉公之言。
  卢子迁看了一眼温彦博,笑道:“温司马何处此言,听闻唐公对令弟温大有甚为器重,将二子世民托付之,而令兄大雅与弟大有共掌机密。而足下是否为他们三思一二。”
  温彦博皱眉言道:“卢公何出此言,在下不过就事言事罢了。”
  卢子迁见其余赵,高二人有所意动,心道可不能将这二人都给苏素,温彦博你一言,我一语说过去了,不能说服李重九不要紧,若是让自己两个盟友也被李重九拉拢过去了,才是糟糕,不,应该是被李密拉拢过去了。毕竟眼下李密是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人物啊。
  卢子迁于是言道:“我赌魏公攻不下关中,薛世雄虽去,但是天子已遣江都通守王世充将江、淮劲卒北上,同时又令将军王隆帅邛黄蛮,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韦霁、河南大使虎牙郎将王辩,河内通守孟善谊、河阳郡尉独孤武都等各帅所领同赴东都,相知讨李密。东都有二十万大军,李密如何破之。”
  “使君乃是明智之人,轻易将一切压在李密身上,不是太短视了吗?”
  李重九转而言道,“但李渊也不一定真能取了关中,卢公将赌注亦全数压在一人身上,不也是太冒险了吗?卢公,真是所谓不可以私心而废公。”
  正待众人商议之时,突然一人上郡守府来向李重九禀告,言道:“使君,魏公来使!”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霍然而起,李密突然派使者前来,这是作何?
  李重九一抖袖袍,笑着言道:“正好,我估摸着日子,也就在这几日了。”
  “你……”卢子迁突然色变,但立即按捺下去。
  李重九笑着看着在场的涿郡三大士族首领,他们也是久经风浪的人物,初时的惊愕一过,随即就定下来。
  李重九当下对赵何然,高徐道二人,言道:“正好,大家也在这里,我们就一并去见见魏公的使者,听他说什么。”
  当下李重九于中堂接见了,李密的使者。
  李密使者一并三人,魏征,祖君彦他都是认得的,还有一人则是戴着林宗巾,宽袍大袖颇有魏晋名士之风。
  李重九魏征,祖君彦都在这人左右,说明此人乃是正使,并且身份高于魏征,祖君彦,在和他的年纪对应,一下就猜出对方何人。
  当下李重九抱拳言道:“这位莫不是为魏公一言夺下豫州的房长史吗?”
  替李密说降豫州乃是房彦藻最为骄傲之事,听李重九一言叫出,当下十分高兴,笑着言道:“正是区区,不想拙名能入使君之耳,真是荣幸。”
  李重九笑了笑,当下言道:“房兄过谦了,来我与你介绍这位乃是范阳卢家的卢子迁卢公,这位乃是涿郡赵家的赵何然赵公,这位乃是渔阳高家的高徐道高公!”
  “幸会!”
  “幸会!”
  房彦藻依着士人的礼仪,一一与他们作揖,而三人亦没有拿捏架子,避身让过一揖,再回一揖。
  于是李重九将卢,高,赵三人一一介绍,房彦藻亦也知道这三人乃是涿郡士族,当下对李重九不由高看一眼,心道李重九占据涿郡不过十几日,却收复了当地士族民心,实乃不易。
  房彦藻不知实际上,他乃是恰逢其会。
  对于范阳卢氏的卢子迁,房彦藻不免青眼有加,当下单独言道:“卢公真是久仰大名。”
  卢子迁当下也没有拂了这位李密麾下头号文臣的颜面,言道:“房兄千里来涿郡,真是劳苦了,今晚让老夫为你设宴接风如何?”
  房彦藻闻言哈哈一笑言道:“久闻卢公客气,房兄是一定要叨唠的,不过先公而后私,李使君我还是说正事吧,魏公听闻之你取了涿郡十分欣慰,决定策你为上柱国,上谷郡公。”
  上柱国是武勋,上谷公乃是名爵,赐勋予爵。
  李重九闻言将袖袍一拢,朝南面一拜,言道:“李某在此谢过魏公!”
  房彦藻,魏征,祖君彦三人皆是露出欣然的笑意。
  隋武阳郡郡守元宝藏以一郡降李密,还有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二人,皆被李密封为上柱国,并赐爵位。上柱国乃是北朝最高武勋,正如当年八柱国,李密策李重九为上柱国,也就是视若与元宝藏,裴仁基并驾齐驱,在瓦岗军之中的地位,远高于什么率军来投靠被封作总管的孟让,还有什么新降瓦岗寨的秦琼,罗士信之辈。
  若将来瓦岗军得天下,他就是开国第一流的勋臣。
  卢子迁数人虽是心底早有了准备,但此刻却是不由震惊。在卢子迁看来,他虽与这李重九相处不久,但凭着自己阅人无数的阅历,却看出这个小子对于天下并非是外表看得如此平静。
  但这时赵何然却第一个反应过来,向李重九拱手言道:“恭喜上谷公,贺喜上谷公。”
  赵何然如此说完后,苏素,温彦博亦立即道贺,而卢子迁则是铁青着脸,高徐道亦是略有所思,但二人都是当面向李重九道贺。
  李重九当下对房彦藻言道:“魏公真是有意了。不知魏公答允了我的请求吗?”
  房彦藻朗声一笑言道:“对于李使君劝进魏公,以正位号之事,魏公答复了东都未平,不可议此。这是魏公给上谷公的密信,可慢慢观之。”(注一)
  众人闻言恍然,李密现在已是魏国公,正位号,再晋一步就是王了,甚至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直接称帝也为过。但是李密却拒绝了,说明其人并非是自骄之人。
  李重九尚未开口,赵何然却露出了一脸惋惜的神色,言道:“昏君无道,魏公这时不出来,天下还有谁当之,还劝魏公早日决断。”
  众人一听,即心道此人真会见风转舵。房彦藻闻言矜持的点点头,言道:“赵功曹之言,我必会转告魏公,在这里我先替魏公谢过。”
  “哪里?哪里?”赵何然说完之后,一张胖脸上神色收敛。如他这一派士族之主,献媚到这个程度,已经有所偏过了。
  李重九于是将李密密信收下。
  与对于赵何然的矜持,房彦藻对李重九却和颜悦色地言道:“魏公还说了,虽眼下幽州虽有罗艺,高开道未定,但大致已是平复。突厥在北,高句丽在东,此二者都乃是我心腹之患,必须要重将镇之,幽州百姓也需安居乐业。”
  “魏公说李使君现在可称涿郡郡守,假幽州刺史,待魏公破了东都,到时必然以李使君为幽州刺史。”
  李重九听了当下言道:“魏公替我考虑也十分周全。”
  卢子迁等人见到这一幕,还有什么怀疑,李重九明显与李密暗中沟通许久了,他卢子迁可以将涿郡卖给李渊,而李重九亦将涿郡悄悄卖了给李密,换来一个幽州刺史,上柱国大将军。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不过卢子迁也算是看明白了,这李重九果真没有自立,涿鹿天下的野心,否则不会上表给李密劝进。如此既然是赵郡李氏夺取了天下,那也不算什么。
  赵何然,高徐道已是有点琢磨着如何与李密攀上关系,而卢子迁虽是不甘,但心道只要李重九没有自立,自己也不太好联合幽州士族反对他,毕竟反李重九,现在就是反李密,一旦李密得了天下,再回头收拾他们就不好了。
  卢子迁,赵何然,高徐道三人自不会知道,按照正常历史,李密确实没有攻下东都,坐上皇帝,而这一点李重九却明白。至于瓦岗军内,李密,李虎,苏素与单雄信,王君廓皆是保持着书信往来。
  自得知李重九于塞边自立后,单雄信,王君廓二人皆是十分高兴。众人约定一旦天下平定,众人重回潞州聚贤庄一聚,到时候各路并州好汉们再聚,大家不醉不归。
  单雄信,王君廓二人皆是当世豪杰,豪气干云,但对于李密,李重九二人而言,此刻想得却是复杂多了。
  注一: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并遣使奉表劝进,密官属裴仁基等亦上表请正位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第两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动
  在李密与李重九二人之中,李重九固然是有意通过单雄信,王君廓借助瓦岗寨的力量,更深入一步,若是将来瓦岗军万一失败,李重九唯一能对抗李渊的办法,就是不让瓦岗群雄投靠李渊。当然李密也有通过单,王二人来拉拢李重九势力的目的。当然最重要是李密与李重九二人私交不错。
  就在卢子迁设宴款待房彦藻之际,李重九却没有去,卢子迁当然也是想加深与李密的联系,虽说是支持李渊,但是两头买好,一贯却是累世高官士族的习惯。何况李密与李渊二人现在关系还算不错。
  而房彦藻亦有意加深与卢子迁的关系,对于这位一张嘴替李密说下一个豫州的人物,如果能替李密取的范阳卢家的支持,那么对于瓦岗军的大业是相当有好处的。
  在如此有心之下,卢子迁与房彦藻二人都是老成历练之人,当下很快就熟络起来,一口一个卢兄,一个房兄的叫着,把腕走去郡府之大门。
  对于卢子迁,房彦藻这点小心思,李重九也是明白,不过这点容人之量还是要的。
  不过无所谓李密绕过自己来,取得自己手下士族的支持,因为李密折戟在东都前的可能性很大,若李密真得攻下东都,那时就是李密与李渊两分天下之战,李重九必更支持李密才是。
  当然也无所谓涿郡众士族对李密的依靠之心,他们现在往李密那靠得越厉害,将来若李密失败,再转投李渊时,就要估量下自己的价钱是否有当初那么高了。
  数人离去之后,李渊,李世民的使者,薛收后脚就径直坐车来到卢子迁的府上。
  卢子迁正在与赵,高二人一并陪同房彦藻,双方言谈甚欢。这时听到薛收前来后,卢子迁一愣,靠着卢思道的关系,两边可谓是世交,这必须要见。何况对方还言是奉了李渊的意思。
  一见面薛收即转交给卢子迁,他兄长卢赤松的密信,当下卢子迁就当薛收当作了心腹。
  所以听了薛收的来意后,卢子迁当下拍腿,言道:“薛兄立即去李府,否则迟了一步,李重九真的就要投了李密了。”
  薛收听了一惊,当下弄清楚来龙去脉,立即坐车,连夜拜见李重九。
  郡府门前。
  薛收负手看着郡府门前的郡兵,当下言道:“告诉你家使君,就说是河东薛收,奉唐公李渊之命来前来拜访。”
  这名郡兵见对方气度不凡,当下不敢怠慢,言道:“还请稍待,我立即禀告。”
  薛收负手站在门前,气定神闲。不久之后得到通禀,直接入内。
  薛收上了中堂之上,看见一名穿着戎服的年轻男子,正坐在一张胡床之上。
  薛收见了先是一愕,他虽知道李重九十分年轻,但却没有相当年轻过这个地步,先是弱冠之年,为天子亲口,封侯拜将。现在不及两年,已是据有四郡,马上就要在幽州一面称孤的人物。
  特别是桃李子,杨花落,梨花开的谶言,传遍天下后,天下甚至有将李渊,李密,李重九,并称作三李之言。当然不是说李重九现在可以于他们二人并称,而说的是年纪,李渊已是五十知天命,李密三十而立,而李重九二十而弱冠。
  “拜见李使君。”
  对方轻轻颔首,伸手一指,言道:“薛兄请坐。”
  薛收当下坐下,心道:我来秦王殿下帐下,迄今寸功未立,若是此番灰头土脸的回去,必然为他人所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