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03

  “不错,”店小二用拳头一砸,言道,“幽州军若是出兵攻打契丹,高句丽,奚族,焉要用如此瞒天过海的计策。这明显就是他们用来,诓骗我们这些在幽州的细作的。”
  司徒丘叹了口气,言道:“太出乎意料了,之前从刺史府,郡守府传出的消息,幽州今年出兵之事,给涿郡魏郡守,从事郎中姬川给否掉了,我们都以为今年幽州不可能有所动作的。没想到,我们都被骗过去了。”
  “是啊,上头说的没错,李重九此人有揽括天下之志,我们都大意了,”店小二深吸了口气,言道:“但是眼下我们必须将此事告之给唐王,让太原早作准备。”
  见店小二将目光自己,司徒丘言道:“包在某身上。”
  司徒丘心知自己自投靠了唐王,成为其细作之后,就必须当起这责任来。当初他成为唐王细作,一来是待遇优厚,可以给自从家中不富裕的他攒下一笔银子,二来司徒丘是认为李重九这般市井出身的人,怎么能统领幽州。
  但自李重九入主幽州一年来,官声甚好,民间拥护,连一贯反对的幽州士族也有所改观。司徒丘也算慢慢接受了李重九,甚至刮目相看,但无奈身入此门,不可能有下船之日,所以必须一条道走到黑。
  “小儿,喝不完给我装酒葫芦了。”
  当下司徒丘将一碗高粱酒喝下肚,将嘴巴一抹,店小儿给了一个装酒的酒葫芦,就下了楼梯。
  随即他挎着腰刀,刀柄挂着酒葫芦,来到城西榷场,这里是番汉马匹互市之地。中原番地来的马贩子,皆在这里交头。
  司徒丘看似有几分心不在焉,但突然脚步一顿,在一家卖着骡子的马贩子前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了这头青花毛色的骡子,问道:“你这骡子多少钱?”
  “不要肉好,换六匹绢或者十石米!”马贩子开口言道。
  “哪里的骡子?”
  “恒山郡的。”
  “便宜点,行不行,”司徒丘点点头,凑近对方言道,“涿郡府兵已离蓟县三日,动向很可能朝太原郡而去。”
  这马贩子目光中露出一抹惊讶的神色,只见司徒丘面色一狞,言道:“太贵了,不买。”
  那马贩子连忙言道:“官爷,官爷,再便宜也好啊。”
  司徒丘脚步不停的离去,随即这马贩子一副垂足顿胸的样子,再过了一刻种,立即收了摊子,牵着骡子出了蓟县城门。
  太原郡晋阳城。
  晋阳宫内,一名身着青衣的太监,正手持黄书帛,站在香案之前,而左右各有一名身着金甲威武士卒候立。
  而在太监身前,齐公李元吉,李芷婉,殷开山三人,皆是跪伏在地上。
  这名太监徐徐言道:“武德元年八月,朕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元武德,国号为唐。赐百官、庶人爵一级,义师所过给复三年,其馀给复一年。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
  “追谥皇高祖曰宣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妃窦氏曰穆皇后。”
  “世子建成为皇太子,秦公世民为秦王,晋齐公元吉为齐王,平阳县公主芷婉为平阳郡公主。钦此。”
  说到这里,这位太监本是严肃的脸上,露出笑容,言道:“齐王,公主地上凉着,赶紧起身吧。”
  李元吉站起身来,有些激动言道:“娘你看到了吗?孤今日封王了,而娘你也得追谥,真是太好了。”
  “齐王,你应该称穆皇后。”
  “孤到是一时忘了,对了,你们也平身吧!”李元吉哈哈大笑,而堂下太原郡百官,以及殷开山这才站起身来。
  李芷婉接过圣旨。那太监言道:“公主还请借步。”
  李芷婉点点头,二人来到殿旁一走廊上,大殿之内,是一片颂声如潮,都是向李元吉道贺李渊在关中登基,登上帝位。
  听着周边文臣武将慷慨之言,以及李元吉爽朗的笑声,只令人觉得新生的大唐鼎运昌隆,恰如繁华似锦,烈火烹油。
  太监笑着对李芷婉,言道:“恭喜公主,贺喜公主,陛下那么多女儿,唯独你一人得赐郡公主,这乃是天大的恩宠啊。”
  李芷婉淡淡地笑了笑。
  太监见了李芷婉神色淡泊,不由嘉许暗道,这么多人宣旨,能荣辱不惊的,也唯有秦王与平阳公主二人而已,果真是一对龙子凤女啊。
  “公主有什么话,要老奴带给陛下的吗?”
  李芷婉嗯地一声,犹豫了一阵,言道:“让父皇一切安心,太原这里,有我帮着齐王,他自己不需勤于政务,太过操劳了。”
  “诺。”太监欣然言道,想了下又言道,“有句话老奴说了公主可不要见怪。”
  李芷婉心知这位太监是李渊身边人,也算半个家人,言道:“公公直说无妨。”
  “其实陛下也一直惦记着公主呢,上一次在太极殿批改奏折,言道高密公主都及笄了,而朕的三娘还没有嫁人,若是皇后在,还能劝劝她,现在皇后不在了,家里能与朕与三娘传个话的人都没有。”
  李芷婉听到这里,不由眼眶一红,不由半侧开身子去,不让他看到自己落泪的样子。
  这太监亦是长叹一声,言道:“公主是陛下的心头肉啊,天下哪里有父母不为自己子女好的,公主不要再与天子怄气了。”
  李芷婉悄悄抹去泪水,言道:“我晓得了,多谢公公。”
  与此同时,在雁门郡,黄沙漫天之中,一路前后看不见首尾的大军,正踏着尘土,滚滚向太原郡而来。
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来
  雁门郡一不知名小坡上,黄沙铺面而来,赤色的大旗在黄尘之中卷动。
  穿着麻衣,头扎着黑巾的士卒们,扛着长枪,在沙尘之中行军,面上早是刮满了尘土。众人用巾帕裹住脸面,但仍是阻挡不住沙子,往眼中耳里飞去。在士卒之后,长长的骆驼队,扛着士卒的兵甲粮秣,却在这大风天里,从容地前进。
  李重九看着,士卒们在千沟万壑的黄土坡上跋涉,亦不由感叹起这次出兵,怎么遇上这样一个大风天气。
  大风扬起了黄土高原上,大片的黄沙,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几乎和上辈子在北京见识的沙尘暴差不多了。
  马嘶声随着风声传来,一队骑兵奔行到山坡之下。
  “他娘的,怎么遇上这鬼天气,以往来雁门时,可没有呢。”王马汉奔下马来到李重九面前抱怨着。
  李重九言道:“你也多久没来雁门了,不过过了前面的山道,就不需吃土了。”
  王马汉哈哈一笑,言道:“某也就是抱怨几句,但即便风沙这么大,士卒一路紧赶慢赶,也没耽误时候,话说回来,弟兄们一句抱怨的话也没有,真是一群雄爷们。”
  李重九笑了笑,身旁的徐克不无得意地,言道:“王将军,这还不是,咱们这两万五千府军,可是幽州六郡之中精锐子弟,就算当初征辽的三十万府军,也是不及咱们。”
  众将笑呵呵地谈起,提及麾下的精兵强卒,无不有夸耀之情。
  不久行军司马姬川,亦是带着几人匆匆奔上山坡,向李重九禀告消息,言道:“太原细作急报,唐王李渊,令其拥立代王杨侑将帝位禅让于其,眼下李渊已在西京登基,改元武德,国号自称为唐。”
  听此王马汉当即骂道言道:“李渊这老贼,连脸面也不要,自己当了皇帝了,这他娘的乱臣贼子。”
  “还什么禅让,狗屁。”
  李重九问道:“太原方面动静如何?”
  “据细作回禀,留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在晋阳为了庆贺李渊登基,命全城皆需张灯结彩,庆贺三日。”
  李重九当下问道,“这么说来,晋阳对我军来袭,还仍然是一无所知?”
  姬川言道:“我军之前防范之事作得甚好,连幽州本地百姓都是不知,而重重布置又迷惑了,李家的细作,林当锋说他以脑袋担保,晋阳还未收到消息。”
  “哦?如此晋阳不就等于没穿衣服的女人,我们想上就上。”王马汉喜道。
  听着王马汉说的粗鄙,众将皆是哈哈大笑。
  李重九亦露出一丝笑意,言道:“此乃天助,既然如此,我军加速前进,李渊在长安登基,我们就以奇袭太原,给他送上一份厚礼吧!”
  “诺!”
  众将轰然答允。
  雁门郡,雁门县。
  “启禀,宋王!幽州军前锋,已是过界,没有在境内停留片刻!”
  “真的?”一身甲胄在身,宋金刚闻言双目一挑。
  “回禀宋王,千真万确,之前我们斥候骑兵数度遭遇敌军奚族游骑斥候,但对方似乎并没有,为难我军斥候的意思,只是将我军斥候进行一番驱除,不让靠近,就不再追击,卑职是想,若是敌军有意对马邑不利,必然不会如此轻易放过我军斥候。”
  听对方禀告,不仅是宋金刚,连坐在一旁,一整天下来鼻子眉毛都几乎拧到了一起的宋金刚军大将,皆是松了一口气。
  宋金刚皱眉言道:“如此说来,李重九的目的并非是我马邑,既不是我马邑,就是南下前往了太原了,他兴此大军攻打李唐,其目的又是什么?”
  “宋王,管他那么多?这幽州军目的不是我们就好了,劳累了末将一宿没合眼。”
  “是啊,这么多兵马,马蹄声在整整在黄土谷响了一日一夜,这幽州哪里来的这么多大军。”
  “此人新威服草原,击败契丹,罗艺,高开道之流,收纳番军降兵也有个好几万吧。”
  众人本是一副如临大敌,全身紧绷的模样,但此刻皆是微微动弹了一下,不少人发觉自己的脚都麻了。
  这时有人突然言道:“宋王,李重九要攻打太原,我们是不是要知会一声。”
  “不错,此李重九也太嚣张,大军过境,居然也不向我们打个招呼。”
  “哼,人家有这个必要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