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603

  颜也列见英贺弗,额托二人,当下言道:“两位统军,这位乃是刘季真,若非他相助,绝对夺不下此城。”
  “此是何人?”英贺弗,额托皆是暗暗疑问。
  对方笑了笑,向英贺弗,额托二人抱拳言道:“久仰久仰。”
  听了颜也列介绍,英贺弗,额托方知此人是谁,原来对方在大业末年时,曾在离石郡造反,自立为王。
  后为李渊派大将李仲文,张纶击败,降伏于对方,被授石州总管,封为彭城郡王。这一次李重九大军包围离石县,刘季真于其弟刘六儿,于杀石州刺史王俭。
  颜也列兵不血刃攻下离石县。
  英贺弗,额托听了皆是大骂,心道颜也列的好运气,如此就被他碰上了,否则这座离石郡的治所,若是强攻不知道要费多少代价。
  而这时李重九正待率府军主力的步卒,正翻越吕梁群山的路上。这里一片皆是黄土地形,几丛谷草于山坡上摇曳,行军时望去十分荒凉。
  额托,英贺弗他们身为骑兵,没有牵挂,又有辅骑可以换乘,故而可以一日百里,夜袭敌境。而步卒却不能了,步卒本身就进行不快,还要保护长长的辎重队,故而数日来,李重九仍是在大山之中打转,实在令人烦闷。
  不过李重九待闻之英贺弗,额托,颜也列他们居然攻下了离石郡五县,也是出乎意料之外。他本来以为,要等自己的步军到达后,才能攻下离石县这座县城,没想到假于他们之手就攻下了。
  李重九让人用露布写上大胜的消息,沿途告捷,而正在行军的三军,闻之前方大胜的消息,也是欢声雷动。长长的队伍,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什么行军之中不能高声喧哗的禁律都是抛之脑后。
  王马汉闻之消息后,更是哈哈大笑,向李重九言道:“小九,这两日就攻破离石郡,足以令李渊胆寒,山西震动啊。”
  李重九闻言言道:“李渊胆寒还未必,莫要低估敌军,李渊新得离石郡未久,人心未附,故而才为我们所乘。并不是我军能征惯战的缘故。”
  一旁温彦博言道:“刺史能胜而不骄,如此我军必能继续势如破竹。”
  “势如破竹!”李重九缓缓言道,言道,“说的不错,攻打太原,其势必速,我军粮草所携不多,若是困于坚城之下,必然受挫,所以必须加快行军。”
  王马汉,温彦博皆是一并称是。
  李重九言道:“眼下刘季真,刘六儿二人归附,此乃是意外之得,如此我军就不用翻越此大山,前往离石郡去了,立即令额托,英贺弗,颜也列率领大军,来太原郡与我军会师!”
  王马汉闻言哈哈大笑,言道:“好啊,大军会师,这是要与李唐大战一场了。”
  唐武德元年,九月。
  隋皇泰元年,九月。
  李重九攻破石州之后,当下自己率府军,靺鞨军主力三万人马,继续从雁门南下,抵至太原郡郡内。
  而英贺弗,额托,颜也列攻破石州之下,也是率三万番军骑兵,从西面攻入太原郡郡内。
  对于李唐,石州仅仅坚守两日,就被攻破,实出乎众人意料,打乱了太原的部属。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
  史书上有云,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
  挥军三万,从雁门直入晋中盆地的李重九,重镇太原郡现在正于他之面前,铺就展开。
  夕阳之下,汾河之水浊浪排岸。
  古时汾水水流湍急,远胜于今日,洪涛翻滚,折向西流,直奔大泽昭余祁而去。
  在汾河之上,三支浮桥搭盖而起,幽州军士卒犹如洪流一般涌向河边。
  井然有序的府军战骑,高大魁梧的靺鞨重骑,徒步前行的府军步卒,每一路人马都是士气高昂,各自按队列向南而行。
  “拿地图来!”李重九沉声言道。
  随即两名亲卫小跑着来至马头,将地图展开,温彦博,姬川,尉迟恭,王马汉等大将一并站在李重九身侧。
  “英贺弗,额托他们到什么位置了?”
  “已是快到了昭余祁了!”行军司马温彦博禀告言道。
  一旁姬川不甘落后地言道:“今年天干,昭余祁方圆百里皆是干涸,故而不用担心水泽泥泞,延缓了我们骑兵行进的速度。”
  昭余祁乃是古代山西境内的大湖,与云梦湖(即洞庭湖),具区(太湖)相当,古时汾水不是直入黄河,而是先至昭余祁再灌入黄河。
  李重九闻言,当下将马鞭从离石郡大道之上,从左至右一滑,点到了昭余祁旁一处名为雀鼠谷之地,问道:“雀鼠谷是何地?”
  一旁的温彦博乃是太原人,熟知当地地势,言道:“雀鼠谷乃是河西至太原必经之地,古称为冠爵津,此地临近昭余祁,夏季之时讯泽一起,百姓宁避千里,也不敢走此道,今年虽是干旱,但此地亦是十分艰险难行。但一旦扼此可绝河西至太原之路。”
  李重九听了笑道:“去年李渊破宋老生,莫非就是在此。”
  温彦博言道:“上谷公明鉴,正是在雀鼠谷。”
  李重九言道:“立即令额托,率一万军至雀鼠谷,堵住李唐河西援军。若隰城敌军出击拦截,不必理会击退就是,英贺弗,颜也列率两万骑,沿途不必攻城,直接至晋阳城下与我大军会师。”
  “诺。”温彦博当即领命,当下刺史府的记室参军薛万淑立即在马背上起草文书。
  写就之后,盖上李重九印章,信封用火漆印上,之后命人用快马前往石州。
  这时姬川言道:“离石郡一下,太原失去吕梁山屏障,若两翼折了一翼,没有吕梁遮蔽,但井陉之处,李唐还屯有三万大军不可不防备。”
  李重九闻言不由一笑。
  姬川见李重九不以为意,当下言道:“上谷公,井陉所驻乃是唐皇三女平阳公主的嫡系,此女在关中募得七万,乃是袭破长安第一功,其部下潘何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皆是骁勇善战之辈皆不可小视。”
  见姬川道出,众将皆是心底一拧,谁都知道李重九与李芷婉的关系,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这时温彦博言道:“姬郎中不必担心,上谷公已以联络恒山贼赵万海,从东面并进,夹攻太原郡东侧。”
  赵万海,众人皆是一愣。隋末时,赵万海自恒山郡起兵,聚众十余万后被杨义臣击破,转而蛰伏。现在隋廷覆灭,赵万海再度从恒山郡兴起。
  李重九言道:“恒山郡郡守之前投效李唐,但赵万海不服,故而意图举兵夺取此郡,我们不过恰好与他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罢了。”
  听李重九之言,众将皆是大喜,有赵万海肘制李三娘的三万大军。李重九的大军正好可势如破竹,直取晋阳。
  李重九言道:“榆次乃晋阳与井陉之间要害,谁为我绝此要道?”
  听李重九出言,尉迟恭,王马汉一并出列,言道:“某愿往。”
  李重九见众将请战,斗志昂扬,不由笑道:“你们皆是我大将军,榆次不过一县尔。杀鸡焉用牛刀。”
  这时一名年轻将领站出身来,言道:“上谷公,某新入府军,寸功未立,还恳请大将军答允我出战。”
  李重九看去乃是鹰扬郎将薛万彻,对方说完,鹰扬郎将薛万均亦是出首言道:“上谷公,某也一样,恳请让我为先锋。”
  见薛万均出面,薛万彻怒道:“三哥,你怎能抢我之前?”
  薛万均言道:“我为兄长,哪里有小弟在前的道理。”
  薛万彻言道:“在军前哪里伯仲之分的?”
  见二人争执,李重九言道:“莫要吵了。”
  薛万均,薛万彻一并告罪。李重九言道:“听我的,鹰扬郎将薛万均,我给你三千人马,加上你的本部袭击榆次,攻占之后务必切断晋阳东面之联系。”
  “诺!”薛万均得李重九答允,当下得意洋洋地看了弟弟一眼,下去领命了。
  “鹰扬郎将薛万均听令,我令你为先锋,率本部攻打汾阳,打通我军前往晋阳的通道。”
  汾阳原名阳曲,后杨家创建大隋,以杨姓,恶阳曲之名,改曰阳直。开皇十六年时又改曰汾阳,县治位于木井城。汾阳乃是晋阳北面通道,一旦被攻破,晋阳北面再也无险可守,李重九大军可直通晋阳城城下。
  听闻李重九将此重任交给自己后,薛万均心情顿由失落转为大喜,领命言道:“诺。”
  当下薛万均大步而下。
  李重九当下看向众将,继续发布军令。
  “虎贲郎将乌古乃听令,你率本部人马攻交城,破城之后,来晋阳城下与我会师。”
  “诺!”
  犹如铁塔般魁梧的乌古乃,于李重九前重重一抱拳,当下跨上他的辽东大马而去。
  “虎贲郎将昙宗听命,你率本部人马,攻孟县,破城之后,来晋阳城下与我会师。”
  “是,师兄。”
  昙宗当下一舞铁杵,也是领命而去。
  这时一旁尉迟恭言道:“上谷公,交城,孟县皆并非汾阳,榆次那般重镇,何必派军去攻打,分我军势。”
  李重九言道:“我如何不知,只是这一次千里奔袭太原郡,军中也是缺粮,故而这才不得不分兵,劫掠各县,掳劫粮草。否则凭着军中粮秣不足以十日之资。”
  从雁门至太原郡,一路之上都是崎岖山路,己方大军运粮已是十分不便,若是分兵运粮,又要派兵保护粮道。李重九记得历史上,刘武周就是军粮不足,后粮草又被李唐大将所劫,故而才败北的。
  所以李重九吸取刘武周的教训,将攻打太原,能否成事,粮草视作胜败的第一要素,所幸眼下正值九月,秋高气爽。
  不仅自己的番军骑兵,在秋季时正是最膘肥马壮的时候,而对于太原郡而言,九月也是麦粟丰收之际,只要能够就食于敌,就不至于匮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