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603

  李神通捏须言道:“天子的意思,是用抚,如川蜀一般,不战而屈人之兵,传檄而定。不过依我之见,天子用意是好的,却是河北不可以与川蜀并论。”
  “这是为何?”
  李神通言道:“自晋灭蜀汉,成汉又为恒温所平,蜀汉数经战乱,当地士族豪强早为清剿一空,故而剿平川蜀,根本不费力气。但河北却不一样,山东高门与关西门阀素来不睦,前朝两代帝王,尚不能抚定山东士族,而今要我拔出山东士族,平定河北,一个字难。”
  裴绩言道:“不是天子命崔黄门来辅佐大将军吗?以博陵崔氏的名望,山东士族还不望风景从。”
  李神通摇了摇头,言道:“你太高估崔氏了,不错,眼下博陵崔氏虽依附我大唐,但我看得出,这河北几大门阀,自持自两汉以来,几百年的家门底蕴,根本不屑亲附大唐。可谓得其人,而不得其心。”
  “依大将军这么说,平定河北这倒是难了。”
  李神通笑道:“也并非很难,我李唐虽未得到山东士族的支持,但河北三大势力,如李重九,窦建德,宇文化及之流,据我所知,也未得到山东门阀的支持,大家平手相斗,不过半斤八两罢了。”
  裴绩欣然言道:“大将军说得甚是,李重九,窦建德乃是出身低微,而宇文化及则是丧家之犬,只要河北士族不依附,自不足为惧。”
  李神通点点头,言道:“话说得不错,天下户数十有八九皆在江北,故而自古以来天下之争,皆逃不过河北关西之争,一旦能一统江北,至于川蜀,江淮之势力,自可以一举荡平。故而此次本王奉命攻略河北,可谓战战兢兢,不敢差错分毫。”
  裴绩点点头,言道:“那河北三大势力,大将军准备先从何下手呢?”
  正待二人说话之间,部下却来禀告秦王李世民手书一封要交给自己。
  裴绩听了当下拆信看了,面露沉思,裴绩一旁问道:“大将军何虑?”
  李神通言道:“还不是我那世民侄儿,又拿这等事来麻烦我等叔辈。”
  裴绩笑道:“秦王殿下,英明神武,乃人中之龙,他能拿来麻烦你的事,一定不小。”
  李神通看信之后,正色言道:“何止不小,李重九率上万瓦岗军精锐从黎阳北返幽州,秦王让我半道截之,断其归路。秦王信中言,李重九挟持旧朝齐王,长乐公主宗室二人北归幽州,此才是我所担忧的。”
  裴绩言道:“大将军所忧甚是,李重九若在幽州奉齐王为主,为旧朝复辟,会有不少河东士族投效,一旦让李重九在幽州收得人心,那么我们大唐要平河北就难了。”
  李神通言道:“我担忧的也正是如此,故而秦王才要我半道截之,不令李重九返回幽州。”
  裴绩闻言正色言道:“此乃是良策,若能一战成功,生擒李重九,幽州垂手可定,河北三强去一也。”
  李神通双目一眯,言道:“话是如此,不过我乃是节度一方的大将,秦王如此调动我,也太不客气了吧。”
  裴绩笑道:“秦王这不是不拿大将军你当外人吗?”
  李神通闻言哈哈一笑,当下言道:“来人!”
  随即门外令狐德棻入内,言道:“大将军有何示下?”
  李神通问道:“眼下恒州是何人驻守?”
  令狐德棻回答言道:“恒州刺史乃是王公政,不过驻守地方的,乃是镇东将军,燕郡公郗士陵。”
  李神通闻言似想起什么问道:“乃是当初晋阳起兵时,自恒山响应的灵寿人郗士陵否?”
  令狐德棻拱手言道:“正是。”
  李神通点点头,言道:“传我手令,命王公政,郗士陵半道截击,勿令李重九北归。”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恒山
  李神通下令之后,记室令狐德棻立即在李神通面前起抄手令。
  令狐德棻乃是北周大将军令狐整之孙,系出名门,年少即以才学闻名,大业末年授予药城长,但令狐德棻认为隋室覆灭在即并没有亲去,之后李神通在南山起事,他却在李神通府内担任记室,军中文书皆由他而出。
  令狐德棻书就手令之后,李神通看了一遍,甚是满意,密封盖上火漆后,当下叫来两名亲兵。
  这两名亲兵都是李神通原先家里的部曲,现作为的亲兵,李神通令二人以四百里加急的速度立即出发前往恒州。
  从河内至恒州,要穿越太岳,太行山脉,路途十分辛苦,二人听了都是不甚情愿,但军令如山只得依令。
  当下两人备马出发后,沿着官道,驿站一路路地,从河东送至恒州。
  两名亲信,其中一人背着装着密信的靠筒,骑着快马,另一人则监督护卫,一路之上换人不换马,昼夜而行,每日休息不过两三个时辰,直朝恒州奔行而去。
  恒州,即是恒山郡,李渊晋阳起兵后,灵寿贼帅郗士陵,以数千之众投降李渊,因此被李渊封为镇东将军,燕郡公,让其坐镇恒山郡。
  两名亲卫快马来到灵寿县郊外三十里后已是入夜,见明日即可入城中交割公文,不由心情舒畅。
  一路奔波劳累不堪,两人当下决定在就近驿站之中休息一夜,明日再入城。
  二人策马,在官道上看见驿站后,来至近前,其中一人当下扯着嗓子吼道:“驿将在哪?”
  喊了一会,驿站内一名富家翁模样的人出来迎接,大唐立国一年,驿站实行是捉驿制,所谓捉驿,就是选州里富户,担任驿将。
  这灵寿县旁火通驿的驿将,由本县富户裘仲担当,驿站内有三十多匹驿马,担任驿将相当于在府兵之中挂职,为军籍同时也享受府兵中免税的优惠。另外裘仲私下还有一个身份,乃是幽州司马林当锋在恒山郡安插下的密谍。
  裘仲见了两人策马,不由一愣,先是满脸堆笑地问道:“两位官老爷,从哪里来?”
  “废话那么多,这是你该问的吗?”当下一人出示了印信。
  裘仲将印信往灯笼下一照,见了脸皮一跳,言道:“哎呀呀,原来是右翊卫军的大爷,小将有失远迎。”
  裘仲话听对方口风甚紧,从言语上打探不出什么,但自己却暗中打量,看二人马匹上合着泥土,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倍道而行,必是有什么紧急的公文送达,当下留了心眼。
  那亲信举起马鞭虚抽,言道:“呱噪什么,马儿喂好了,上精料,掉膘了唯你是问。”
  “是,是。”裘仲亲自牵过马,对驿丁喝道,“还不赶紧,难道要我动手吗?你们这些杀才,拿黄豆作马料,还有准备一桌上等饭食,招待两位军爷。”
  听裘仲这么说,二人倒是笑了笑,一人言道:“你这人还有几分眼色,但上等饭食不必了,明日一早还要赶路,你就来两笼炊饼好了。”
  “是,是。再给二位打了一壶热洗脚水。”裘仲应承言道。
  “诶,你还真会做事,就这样吧。”
  当下裘仲满脸堆笑地亲领着二人到了歇息处,瞄了一眼对方背后的靠筒,当下心底有数。
  二人入房后,裘仲立即命伙计给二人打了温热的洗脚水,除了两笼炊饼外,还有一壶小酒。
  那亲信看了皱眉言道:“怎么回事,我们有军务在身,怎能饮酒?”
  裘仲言道:“不妨事,一点私酿,孝敬两位军爷。”
  “卖什么好,私酿也不行,要碗米汤,记得明日天一亮,就要叫我们起床,延误了事情,要你吃军棍。”
  “是,军爷,小将记得。”
  裘仲退出房外,却没有走开,反而是贴着耳朵在外偷听,听二人边吃炊饼边在闲聊。
  办了这套差,你说怀安王会赏我们多少钱。
  别想多了,怀安王,上一趟青楼能花十几贯,但我们下属给他办趟差,哪有钱拿,不挨骂就是好了。
  也是,你什么时候见他大方过了,真后悔,爹妈怎么让我们生在李家。
  埋怨有什么用,怨就怨自己生来命不好,别人作王侯,我们当奴仆,我琢磨过些个日子,向王爷请命,外放去府军中当一任校尉。
  这倒是个好出路,好了,别说,夜里谨慎点,最后趟路别出了差错。
  晓得,这靠筒我合衣抱着,一动,我就醒了。
  别睡得跟猪一般。
  “以为不喝酒,就不会有差错了吗?”裘仲冷笑,酒不过是迷惑之用,真正下得药,却早已是均匀的添在炊饼和米汤里。
  过了一刻,待二人睡熟了,裘仲打开房门,大摇大摆地在二人面前,将装着密信的靠筒拿在手里。裘仲心道,淮安王就是李神通,听上面传来的消息,此人为李渊封作山东道慰抚大使,掌握数州兵权,负责对河北山东用兵之事。
  这封密信说不定,会有牵扯到我幽州的重要消息。
  裘仲回到房间,将靠筒打开,信件为火漆封得完整。裘仲笑了笑,这丝毫难不倒他。
  当下裘仲将油灯拨得更亮些,之后将信纸放在油灯上,不久信纸上的字迹就清晰的现了出来。
  裘仲看完信后,脸色一变,言道:“幸好,此信落在我的手里,否则主上就麻烦了。”
  当下裘仲将信放回靠筒,送还回屋内,那两名信使仍是睡得如死过去一般,明日他们会一无所知的将信送入灵寿县去。
  裘仲则冷笑一声,回到自己房间中,取出一布帛,在上面将情报写下,之后用蜡丸封好,混在一堆药材中,放进药盒内。
  忙着这些后,裘仲叫过一名可信任的驿丁,言道:“赵家三庄主,患了心绞病,我这里有一救命药材,你连夜送去,记得此乃救人的事,一刻也不能耽搁。”
  驿丁答允一声后,立即就骑着驿马,连夜朝赵家庄奔去。
  一番辗转,次日中午时,此信已到了幽州郡守府郡司马林当锋案头上。
  林当锋见信之后,当下也不顾衣袍不整,立即从属衙出门,直奔向正堂。
  正堂内郡守魏征,郡学祭酒周旭,正在与幽州各郡郡学博士,商议今年郡学士子科举之事。
  魏征听闻林当锋禀报后,当下放下手头上的事,立即前往幽州刺史府,将温彦博,陈孝意,姬川,王珪,薛万述,薛万彻,昙宗,卢承庆等幽州官吏大将一并召集商议开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