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603

  杨娥皇坐下在榻上,将信反复看了数遍,拂衣见杨娥皇如此,问道:“公主,我怎么没听说你的好事,敢问上谷公向你求亲了吗?”
  “尚未?”杨娥皇抬起头来言道,“自到了幽州后,他即忙着主持科举之事,这十几日来,我也只见了他五六面,每次都是说不到一会花,入了夜就回府了。”
  杨娥皇说到这里,却是一脸欣慰,这几日她与李重九虽聚少离多,但他也知道李重九毕竟身为一州刺史,事务繁忙,他能在百忙之中来见自己,足见心意。
  拂衣听杨娥皇这么说,当下急言道:“公主殿下,虽说上谷公情重,但你想他为何回府呢?”
  杨娥皇点点头,言道:“拂衣,我知你的意思,他府里还有一位妾室在陪伴,故而他必须回去。这我在来幽州之前早已知晓,何况他也没有瞒我。”
  拂衣言道:“公主殿下,我听说这不是一个妾室,这么简单,她身后有室得奚部的背景,听说在草原上,室得奚部现在仅次于突厥,势力十分强大,更何况他还未上谷公生下了一子,幽州之前数度有传言,说上谷公要立她为正室。公主……”
  杨娥皇皱眉言道:“我知道。”
  拂衣言道:“公主毕竟乃是……”
  正说话,突听到小楼外,有人禀报言道:“齐王殿下驾到!”
  “二兄怎么来了,”杨娥皇言道,“拂衣我们一并开门去。”
  当下杨娥皇与拂衣一并下楼,开了门,但见齐王大步前来。
  杨娥皇问道:“二兄,你不是在恒山郡吗?为何前来?”
  杨暕深深看了杨娥皇一眼,笑着言道:“是,上谷公派人送信给我,要我来的。”
  “莫非二兄在恒山郡出了什么事?”
  看杨娥皇关切的神情,杨暕言道:“二兄已并非过去的二兄了,你放心,我恒山郡一切安好。”
  杨娥皇这才松了口气,拂衣问道:“敢问齐王殿下为何而来呢?”
  “一会你们就知道了。”杨暕微微一笑。
  杨娥皇,拂衣见杨暕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不由揣测。
  杨暕稍坐了一会,不久小楼之外,来了一帮人,在外布置起来。
  这时下面又有人言道:“齐王门外有人求见。”
  杨暕当下亲自开门,杨娥皇从垂帘后向外望去,但见来人是王君廓,还有郡司马陈孝意。
  陈孝意,王君廓当下拱手言道:“拜见齐王殿下。”
  杨暕笑了笑言道:“免礼,请坐。”
  杨娥皇当下明白了什么,脸上一红,当下转身回去上楼,拂衣先是愣了一会,亦是随即反应过来。
  楼下的声音远远传来。
  “上谷公眼下虽为幽州之主,但怎么说我也是他的二叔,他父亲下,数我最大,而齐王殿下也是公主的至亲,我们老家有句话,兄长如半父。此来有一关于上古公告与公主殿下之事,还与齐王分说。”
  “王将军客气了,但请直说。”
  “某是粗人,还是请陈司马说吧!”
  “齐王有礼了,上谷公年二十有五,目下身边有一妾,尚未立正室。民间有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公主殿下尚待字闺中,今日我们二人前来说媒,希望齐王殿下能够答允,将公主下嫁给上谷公为正室,杨李两家结为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李刺史,乃是人中龙凤,何谈什么高攀,王将军客气了。”
  杨娥皇在楼上听了登时,心砰砰直跳,但听了杨暕如此说,心中一块大石落下。
  “齐王真乃是爽快人。”楼下传来王君廓爽朗的笑声。
  当下王君廓声音传来。
  “齐王有惠,赐妻李某。李某有先人之礼,使齐王请纳采。”
  “公主虽金枝玉叶,但也是普通女子,王公命之,不敢推辞。”
  “纳采!”
  话音传出。
  杨娥皇又来到垂帘边看去,但见王君廓从旁人手中,拿过的一只活雁来,双手向杨暕奉上。
  杨暕收之,接着外周之无数人忙碌,有玄纁,羊,清酒,粳米,稷米等物一箱又一箱的担入屋子中,这都是纳采之礼。
  之后王君廓又持一活雁,言道:“齐王既受命,将加之卜,敢请女为谁氏?”
  杨暕言道:“王公有命,且以礼而择,某不敢辞,曰娥皇。”
  当下陈孝意又郑重的问生辰八字,当下陈孝意,王君廓这便告辞。
  众人一并浩浩荡荡走了,只留下彩礼于屋中。
  人走之后,杨娥皇走垂帘,与杨暕四目交对,道了一声:“二兄。”
  杨暕笑着言道:“你该高兴才是,事实上,既来了幽州,我就想到会是如此,李刺史是出身布衣,但其毕竟乃是豪杰。当年宗室几位姑姑姐姐,还远嫁突厥了。李刺史再如何说也比那些几年不洗澡的番人要强吧!”
  杨娥皇摇了摇头,言道:“她们是为了我大隋,故而才作出的牺牲,在我心底对她们一直是心存敬佩的。”
  杨暕点点头,言道:“你能这么想就好了,和亲之事,实属无奈,但身为皇家子女,就需必须有所担当,为这社稷挑起重任来。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中兴杨家的希望,不是在我,而是在你身上。”
  “二兄,到现在……”
  杨暕言道:“你放心,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你以为要效仿祖父代周立隋之事吗?放心,二兄我有自知自明。大隋已是昨日黄日,眼下能有今时今日,还有什么奢求的。”
  “二兄,你能这么想就好了。”
  杨暕点点头。
  杨娥皇当下垂头,言道:“二兄,若是父皇知道了,他会欣慰吗?”
  杨暕笑着言道:“我想若是你高兴,父皇他也一定会欣慰的,还有母后,她知道了也一定会欣慰的。”
第四百零八章
义成公主
  五原郡,九原县城。
  突厥人的金狼大纛高高飘扬在城外。
  一队簇拥着车辇的人马,缓缓向城下而行。
  不久五马拉拽的车辇在城门前停下,五原郡郡守张长逊率着城内官员,在车辇之前跪下,大声言道:“五原郡郡守张长逊,叩见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车辇车门打开,在两名胡服女子的搀扶之下,一名脸上带着细珠穿成的幂罗,穿着右衽华服的女子,从车辇之上款款走下。
  “张郡守免礼吧,随我车辇旁入城。”对方声音冰冷,莫无感情。
  九原城开启,车队浩浩荡荡进入城内,那女子挑开车帘内,向外望去,中原战乱之后,十几万汉人,北附突厥。而五原郡的九原县城,更是繁荣。城内各种酒肆,店铺,说话间皆是胡人汉人的口音。
  这女子远离中原许久,虽身旁常有陪嫁到突厥的宫女,但眼下能与市井之间再听到家乡话,不由脸上冰冷之色,稍稍退了一下。
  车队在城内下榻,直接支起了一个可容纳百人的大帐,这是突厥人的传统,就算到了城池,也不习惯睡屋子,而是习惯睡帐篷。
  张长逊现在作为投靠突厥的汉臣,自是十分讨好公主,这才刚下账,各种酒食之物,就陆续送上。
  张长逊被传召入帐叙话。
  “张郡守治下倒是繁华。”对方说话声音这时有了几分暖意。
  张长逊言道:“托公主的福,此地百姓一切安好。”
  那女子言道:“中原离乱,百姓大不易,既是背井离乡之人,自是懂得背井离乡之人的苦楚,一切北附的汉人,张郡守都要好好招待,无论胡人汉人都要一视同仁懂吗。”
  张长逊言道:“此话小人记得,并时刻对属下耳提面令。”
  说到这里那女子点了点头,幽幽叹了口气,张长逊似感觉对方这一叹,满是忧伤。
  只听她言道:“我身在草原十几年了,本以为此生不履故土一步,但眼下能再见故人,真是想起了许多。”
  到这里,对方顿了顿问道:“我这趟去了西域许久,久不会草原,近来中原可有什么大事?”
  张长逊拱手言道:“李密瓦岗军覆灭之后,窦建德,宇文化及先后称帝……”
  “大逆不道!”这女子又恢复方才的冰冷之色言道,“这些人都是祸乱天下,篡我杨家的乱臣贼子,眼下居然也称帝了。还有那李渊,枉费天子那般信任,将太原委之,居然敢造反。将来可汗大兵南下,这些人我一个不留,通通都要杀光,光复我杨家。”
  这位公主自是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了,他先嫁给启名可汗,始毕可汗,而今又嫁给了处罗可汗为可敦。十几年身在草原,其韶华早已去逝,眼下只有大隋被灭亡的仇恨,以及对故乡之思念与日俱增。
  这一次他嫁给处罗可汗,双方是达成了默契了。义成公主身在草原多年,在北附汉人之中颇有影响力。
  而这一次处罗可汗与之成婚,就是要借助她汉人之中影响力,在突厥占据了朔方,榆林,五原,定襄数郡之中,以北附突厥汉人的势力,建立一个在突厥掌控之下的汉人傀儡朝廷,以为将来突厥南下夺取中原作好接受的准备。
  现在义成公主麾下已是聚拢了一帮汉人,在五原,定襄设立朝廷,置百官,行大隋正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