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603

  当下李建成,裴寂二人一合计,决定利用李密之事,定下对付刘文静的计谋。
  御夷镇。
  城中乐寿侯的府邸之内,往昔的夏王窦建德,正独自坐着饮酒。
  府邸之外戒备森严,窦建德看了庭院之中来回巡逻的甲士一眼,冷笑一声,并不说话。
  这时门扉开起,一名士卒入内,言道:“乐寿侯,张侍郎来了?”
  “哪个张侍郎?”窦建德一杯酒下肚,冷目问道。
  “回禀侯爷,是玄素!”
  堂上窦建德脸色微变,但见张玄素除履步入堂中,远远地向窦建德行了参拜之礼。
  窦建德手指张玄素,言道:“好,好,还不到一年,你倒晋为侍郎了,果真不辜负了你的才识啊。”
  张玄素抬起头,见窦建德半年不见,却是已露老态,须发也不休整,就如此披头散发地坐在堂中。
  张玄素见窦建德意气消沉,不复当初虎威,不由垂泪言道:“侯爷半年来受苦了。”
  窦建德摆了摆手,言道:“什么受苦了,我活的不知多好,日日有锦衣美酒,还有人伺候起居,还不用操心任何事,这天下有谁比我过得舒坦。”
  “我也知道我窦某人,今日能活下来,还不是亏了你在李重九面前求情。好死不如赖活着,眼下衣食无忧,不用想些其他的,也不知多好。你此来见我,是叙旧,还是有事相求?”
  说到这里窦建德目绽出寒光。
  张玄素垂下头,言道:“奉赵王之命,望侯爷出面,招降刘黑闼等人归顺。”
  窦建德闻言哈哈一笑,反问言道:“你怎敢料定我会答允?若我不答允又如何?”
  张玄素言道:“臣不敢相强,赵王有言,若是侯爷不肯出面,那么他将派人假借侯爷的名义,写信给窦建德,以及侯爷的旧部。”
  窦建德闻言身子一动,怒着言道:“好个李重九,此举就算孤的旧部不答允,只要他将消息散步出去,也会引得刘黑闼猜忌,此真一石二鸟。”
  张玄素叹了口气,言道:“不要怪赵王,争天下之人,行事皆是不折手段的,何况赵王此举也不算太过。”
  窦建德看向张玄素一眼,言道:“争天下?李重九称王之后,果真露出其野心来了。”
  张玄素言道:“侯爷,霸业已是昨日黄花,眼下你我对坐于此,往昔胜胜负负也该放下了,平心而论,当日易水之败,吾也是十分不甘心,但后来思之,推及始末,方知败得一点也不冤枉。”
  窦建德言道:“你这几年在李重九帐下,应该是见识不少吧。”
  张玄素点点头言道“当初侯爷东征西讨,连败诸侯,虽是连战连捷,但对手都不强,胜薛世雄乃是乘其大意,我们夏军底子里仍是脱不了义军架子,若遇上强敌,终还是不足。这一度出征塞外,我见番军游骑彪悍骁勇,幽州军训练有素,装备之精良,实在大出所料,其军旅放眼当今之世,除了李唐府兵,突厥狼骑之外,可以说别无抗手,赵王能以怀荒镇一偶起家,实非侥幸。”
  “麾下有强军也就罢了,事实上赵王还赢得了胡汉两地百姓的民心,你说秦皇汉武虽败北狄,武功纵横一时,但胡人敬畏吗?没有,几十年胡人还是与汉人你杀我杀你,而今日你看这御夷镇之中,胡汉二民和睦相处,绝无番汉之别,这乃是数千年未有之气象!”
  窦建德不忿言道:“胡人眼下归附怀荒,御夷二镇,不过为利所诱,数年之后利尽则人散。”
  张玄素言道:“侯爷,你太小看赵王了,他乃是胸中有大沟壑之人,眼光不着于此,二十年五十年之后会如何我不知,但十年之内,怀荒镇御夷镇却不会出大事。”
  窦建德当下良久不语,言道:“你现在与说这些有什么用,不说二十年五十年,我恐怕连十年后都看不见了。”
  张玄素黯然言道:“或许未必。”
  窦建德开口言道:“你说十年后,谁会得这天下?李渊,王世充,李重九,抑或者是突厥人。”
  张玄素听窦建德却没有提刘黑闼,当下言道:“以当前大势来看,王世充是绝没有可能,至于突厥人则不好说,仅以李渊与赵王而论,李渊大势在手,行事若没有大的失误,按理说可得天下,赵王也不是没有机会,问鼎逐鹿没到最后一刻,都无法见分晓。”
  窦建德站起身来,负手望着堂前言道:“我记得之前有与你们说过,吾当初起兵,乃是族人为狗官所杀,不得不揭竿而起,后来更见不惯那些朝廷官吏,世家子弟的作为,起身与世族子弟一争这天下,效仿一番汉高祖,你还记得吗?”
  张玄素言道:“我一直都记得,怨只怨这乱世罢了。”
  窦建德咧嘴一笑,盯着张玄素言道:“你记得就好,回去禀告赵王,就说我答允他了。”
  张玄素闻言讶异言道:“侯爷你?”
  窦建德摆了摆手,言道:“就算我不写,李重九也会派人冒我之名,写信给我部将,与其如此我倒不如合作一些,换得多活几年。”
  窦建德见张玄素的神情,哈哈一笑,言道:“外人或许以为窦建德贪生怕死,但张卿你知道,我不过是有几分好奇,想亲眼见得数年之后,我走的这条路,究竟别人能不能走得通。”
  窦建德说着说着,双目微泛泪光。
  张玄素听了亦是眼眶一红,向窦建德一叩言道:“是,侯爷。”当下忍不住两行浊眼滴落。
  临朔宫之中。
  李重九手持张玄素的书信,颇为出乎意料,对一旁姬川,薛万述二人言道:“没料到,窦建德竟愿意助我,到底是张卿啊。”
  姬川听李重九当面夸张玄素,当下心有几分不快,言道:“也能是窦建德贪生怕死罢了,或者是张侍郎以什么要挟旧主。”
  李重九闻言看向姬川,笑了笑,没有说话。
  薛万述当下言道:“若是窦建德肯出面,那么事情就更好办了,我们以窦建德的名义,给其旧部写信,劝其归降。刘黑闼不是奉窦建德为夏王吗?眼下夏王有命,他不遵从,就是犯上,从名分大义上,他就输了一筹。”
  姬川言道:“或许这也是刘黑闼,心底所愿的,只要窦建德一写信,他就可以说,窦建德为主上所迫,不能不从,此乃是乱命,如此他很可能乘机自立为王。”
  李重九看向姬川言道:“你说的,有道理。”
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战前瞻
  姬川听李重九赞同自己,刘黑闼很可能利用窦建德之事自立为王的观点,当下点了点头。
  姬川又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言道:“王上,将窦建德留下活命毕竟是有害无利,此事过后,臣下建议可以用些手段令窦建德不在说话,对外就说是暴毙好了。”
  李重九闻言看了姬川一眼,不置可否,看向薛万述言道:“薛卿,你怎么看?”
  薛万述犹豫了一下,言道:“这臣不好说。”
  “但说无妨!”李重九言道。
  薛万述拱手言道:“陛下既已容一个齐王,为何又不能多容一个窦建德呢?”
  姬川在一旁当即反驳,言道:“这怎么可相提并论,齐王乃是王后的兄长,而窦建德于大局何干?”
  薛万述言道:“难道窦建德不是张侍郎故主吗?玄素现已是侍郎,我朝重臣,若是将来窦建德旧部归降,闻之窦建德已死,作何之想,难道真信其是暴毙的吗?”
  姬川言道:“岂可因一介臣子,而冒这个险。”
  李重九当下出言打断二人的争吵,言道:“两位爱卿,齐王与窦建德乃两回事,此事我毕竟已答允过张玄素,何况我还要用窦建德招降刘黑闼旧部,卸磨杀驴之事还是罢了吧。”
  薛万述,姬川二人见李重九下了决定,当下不再说什么,而是一并称是。
  李重九不由想起,历史上窦建德虎牢之败后,窦建德被押往长安。
  李渊质问窦建德言道:“我征王世充,关你何事,你越界而来,冒犯我军士的锋锐!”窦建德说:“今日不自己来,恐怕有劳你远取。”
  之后李渊为了以绝后患将窦建德杀之,结果激起了窦建德旧部的愤慨。
  刘黑闼当下于河北起兵造反,李唐大将李玄通,罗士信,李道玄皆战死在刘黑闼之手。后来李渊见河北如此难平,甚至动念凡十五岁以上男子悉坑杀之,少弱及妇女总驱入关。
  最后虽不了了之,但李渊对河北毫无办法可见一斑,不能得以民心。李重九若要平定河北,绝不能效仿李渊,如此将来李重九拿一个残破的河北,凭什么去和李渊一搏。
  所以窦建德绝不能杀,这点当初张玄素与自己实际上已说得十分透彻了。
  李渊正细细思考之际,一旁温彦博大步入殿向李重九禀告,言道:“启禀王上,李唐增兵河北了。”
  薛万述闻言讶异,言道:“不对啊,李唐眼下正要对王世充用兵,为何突然在这时候,增兵河北?这不是分散兵力吗?”
  温彦博言道:“事实确实是如此,前方密报,李渊遣庆州总管,襄邑郡王李神符,略阳郡公李道宗率一万人马,增兵上党,以辅李神通。”
  “一万人马,是府兵,还是郡兵,还是临时募来的?”
  “这还等确认,”温彦博言道,“李唐增兵于上党,很可能会对太原府,恒山郡动武,我看有必然知会苏府君,尉迟将军,还有徐都督,让他们加强戒备,以防李唐动手。”
  姬川言道:“若是李唐有意攻打太原府,那么我们对刘黑闼用兵,就必须要停一停了。”
  “这无法确认,我们不知李唐真正的意图是什么,”薛万述言道,“李唐增兵山东,也有很可能是要对宇文化及,刘黑闼用兵,我们若因为担心于此,而错过对刘黑闼用兵的良机,一旦其站稳脚跟,明年要想击败刘黑闼,恐怕要多费十倍的气力。”
  姬川横目看了薛万述一眼,言道:“那也无法不冒这个险。”
  薛万述见姬川又要争执,知道他的脾气,此人凡事都要争个两句,当下索性闭口不言。
  李重九觉得姬川,薛万述二人之言说得也不无道理,看向温彦博,问道:“李唐最近还有什么消息?”
  温彦博言道:“还有一事,就是听闻李密向李渊上表,想要率旧部重回山东,招揽瓦岗旧将,此事李渊是否答允了还不知。”
  “李密,法主兄。”李重九闻言想到当初在黎阳城时,李密相待自己甚厚之情。
  李重九心知李密这一次离开李唐,实际上是存了自立之心的,以李渊的老辣自不会做出放虎归山之事。其实上不需要判断,也大致知道李密下场会是如何。
  李重九当初在黎阳时,本有心想提醒李密一句,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路究竟是还是人走的,李密走上这条路,乃是自己选的,自己不能阻止他,更何况李密叛唐而出,从大赵利益考量,李密叛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