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603

  幽京城。
  临时行宫里,杨娥皇坐在帘后,而帘外则是几名大臣在议事。
  文官有魏征,温彦博,崔君素,薛万淑,卢承庆,以及临时留下幽京的赵欣,武将则是徐武,赵全庭,陈克三人。
  徐武道:“禀告两位宰辅,幽京城内只有一万郡兵,就算招募豪强,士族曲部,从城内挑选精战之士,兵马也不足两万。而城外突厥骑兵有二十万人马,形势于我们来说可是十分严峻啊。”
  温彦博问道:“以十打一,自是没有胜算,那么离我们最近的援兵,在哪里呢?”
  刑部尚书的薛万淑道:“已是向派了百名信使向各处求援,不过幽京以南良乡各县的兵力微薄,自顾不暇来不来都是一样。北平郡乃是我军水师基地,已是调集了两百艘船,三千水师正在赶向幽京,明日中午可以从通济渠抵达。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支。”
  温彦博皱眉道:“水师人马,不能守城就算到了幽京,也帮不上大忙啊。”
  薛万淑道:“还有一路人马,是太原府都尉高楚,闻讯后也是率两千上谷郡兵赶来,今日晚上可抵涿县,明日晚上或者是后天早上,必然能抵达幽京,高楚乃是擅守的名将,当年陛下就对他一直十分器重,若是他明晚可以赶到,守住城池的把握就了几分。”
  “其余人马都太远了,就算最近的辽东郡兵,也有数日的路程,但所幸是王都护的五万草原骑兵之前就驻扎在上党,若是肯定已是知道幽京被攻打的消息,已是在路上了,不过也要三五日后才能抵达。”
  “也就是说我们最少要坚守三五日了。”
  “没错,另外突厥骑兵隔绝了幽京北面的一切消息,怀荒,御夷二镇,还有松漠都护府,突利现在都是不知,不过从我们抓到的突厥细作拷问下,可以确信突厥至少并没有攻破怀荒,御夷二镇。”
  崔君素听闻薛万淑说怀荒,御夷二镇没有失陷时犹豫道:“为何二镇没有失陷?是否与突厥达成了默契?”
  这时候一直不出声的赵欣开口道:“不会,我猜测怀荒,御夷二镇,是突厥和汉人的交易中心,颉利刚刚上位,不可能冒此天下之大不韪,而攻打怀荒镇的。”
  崔君素道:“既然如此,我认为可以尝试与突厥议和。若是突厥攻下幽京,那么他与我们大赵的就毫无转圜的余地,将来就不要想从我们这交易任何东西,我想颉利不会干这样杀鸡取卵的事吧。”
  赵欣冷笑一声直接道:“崔府君太异想天开了,若是突厥人认为直接抢夺,可以轻松而来的东西,又何必与我们交易。若非有我大赵铁骑的威慑,你以为颉利会愿意每年拿几十万牛羊来与我们换绸缎,茶砖?笑话。”
  见赵欣说的一点也不客气,崔君素虽秩品要高于赵欣,但也没有怎么恼怒,而是甚有气度向帘后的杨娥皇道:“皇后娘娘,微臣的意思,就是花钱买个平安,眼下突厥人强势,我们主动求和,给他们一笔钱,让他退离幽京就是了。”
  “话说得简单,若是颉利不满足,乘机与我们签订城下之盟,要我们年年纳贡突厥,如何是好?我们也答允?”
  崔君素道:“那暂时虚与委蛇,让我们至少缓过了眼前这燃眉之急,保住了幽京的平安。”
  见群臣们吵作一团,这时候杨娥皇不由大是头疼,如徐武,赵全庭,陈克等将,要他们打战可以,但是如何应对突厥却没有仔细的对策。
  至于温彦博,魏征等高官,虽是精通外交,政务,但于军务上却是并非擅长,至于其他文官也多是纸上谈兵之辈,毕竟大赵最能打战的文臣武将都被李重九带走了。
  就在这时候,门外有将领赶至向几位议事的赵国官吏言道:“不好了,突厥骑兵突然在北门出现!”
  众人都是色变,温彦博问道:“突厥有多少人马?”
  “太黑了,看不清,北城守将说最少有几千人马!”
  赵欣道:“突厥人这显然是要混水摸鱼啊。我看几千人马倒是未必,必故意虚张声势的。”
  崔君素满脸焦急,顿足道:“管他虚张声势,还不快关了城门?若是让突厥人冲入城中,该如何是好?”
  “可是关不上百姓们正在入城啊!”
  殿内徐武当下对杨娥皇道:“皇后娘娘,末将率人马至北城看一下。”
  杨娥皇道:“本宫不通晓军务,一切之事只能拜托几位了,恳请你们念在幽京城内二十万百姓,竭力而为。”
  众人一并道:“诺,皇后。”
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贵妃
  徐武走后,殿内一片寂静。突厥人现在已是兵临城下了,幽京陷入了危机之中。
  几名大臣都在商议着,而赵全庭,陈克二人向帘后的杨娥皇请罪道:“末将等无能,累得娘娘受惊了。”
  赵全庭是赵万三的侄儿,当年攻打幽京时负了伤,养伤之后重新任将,至于陈克是李重九在七千寨时的老弟兄了,属于赵军有数几个跟随李重九最早的将领,两人都可谓是老臣。
  杨娥皇道:“眼下突厥兵临城下,并非你们二人之罪,不必自责。你们都是侍奉陛下多年的老将了,眼下但盼同心协力才是。”一旁周洲上前一步道:“几位,突厥二十万骑兵明日即会打到城下,如何迎战不知你们可有方略?”赵全庭,陈克二人面面相窥。杨娥皇问道:“赵卿,你有什么见解?”
  周洲现在得了杨娥皇默许与平平好事将成,这位赵国未来的驸马尽心尽力地为杨娥皇出谋划策。
  周洲道:“启禀皇后娘娘,军务之事需一人决断,眼下突厥兵临城下,皇后娘娘应委托得力之人托付,总辖全城兵马才是。”杨娥皇道:“赵卿,你在辽东是屡立战功,你是向想我毛遂自荐吗?”
  崔君素这时在一旁道:“周洲,此责任非同小可,身辜幽京二十万军民生死存亡的重任,不是汝等书生读了几日兵书,打了几个战,就说能担当得了的。”
  周洲讽刺崔君素道:“那崔府君想必自是无碍呢?”崔君素道:“我虽不通晓军务,但与温,魏二位宰辅商议一番,还是可以拿出对策的。”
  周洲道:“崔府君,请恕我直言,几位宰辅都是国之栋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尚可,但临阵作战,随机应变,倒不如军中一小校。”“你!哼!”
  崔君素终于忍不住了,“那你就行吗?你以为在辽东打了几场胜战,杀了几个契丹人,就能对付突厥人了吗?”周洲言道:“在下自是不行,也不是要毛遂自荐,但却知有一人胜在下十倍,而且眼下就在幽京,只是想向皇后举荐就是。”
  帘子后的杨娥皇没有说话,陷入了沉默了。
  一旁卢承庆倒是问周洲:“居然幽京有这样的大将,倒是我孤落寡闻。这到底是何人?”
  周洲道:“正是,当今贵妃娘娘。”
  此言一出,朝堂上众人都是一片沉默。崔君素出人意料的没有反对周洲的意见,而是道:“这倒是可以。”薛万淑却道:“诸位,请不要忘了贵妃娘娘是李渊之女,李渊是我们大赵最大的敌人,岂能让敌人的女儿掌兵,将生死交之她手。”周洲却道:“贵妃娘娘,乃是陛下枕榻边之人,若是她有意对陛下不利,何必等到今日。”薛万淑当下一副教育周洲的口吻道:“赵郡守年纪太轻,自是不懂的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世上能害你的,往往是自己最信任之人。”下面官吏正在争执时,外面传到:“徐武将军回来了。”
  众官吏都是停下口舌之争,但见徐武迈步来到大殿上。温彦博这时候也不管什么宰相气度了,上来就问:“城北战况如何了?”徐武抱拳回答道:“突厥人来得不过是斥候骑兵,并非是颉利的主力,斥候只有三个百人队,我军已是将他们尽数斩杀了。”魏征丝毫没有因击退突厥人高兴,反而皱眉道:“天黑之下岂可浪战?”徐武当下一脸惭愧地回答道:“并非是浪战,是贵妃娘娘率骑兵杀退突厥人的,并且救下了城外的几万百姓。”“贵妃娘娘?真的?”帘后杨娥皇出言问道。徐武低下头道:“是的,末将无能,竟让贵妃娘娘身处险地。幸好贵妃娘娘洪福齐天,这才化险为夷,还击杀了突厥人斥候。”听徐武如此禀告,连薛万淑都是哑然了。
  “那么贵妃娘娘,现在何处?”杨娥皇问道。“已是入城了,现在兵营之中,因为贵妃娘娘救下了无数百姓,还击退了突厥,有数千男子都自愿从军,说愿意听从贵妃娘娘的指挥,一并保卫幽京。”
  众臣听了都是惊讶,一旁卢承庆悠然道:“当年李渊晋阳起兵时,只派贵妃娘娘在长安募兵,豪杰聚集得军七万,为李唐攻下长安,定鼎关中第一功。今日又救下数万百姓,斩杀突厥数百斥候,真可谓是当世巾帼,实在叫人敬佩啊。”
  一旁薛万淑道:“皇后娘娘,万万不可大意啊,贵妃娘娘如此得人心,他日恐怕……”“好了,薛卿家你不必说了。”
  帘后杨娥皇缓缓站起身来,向魏征和温彦博问道:‘两位卿家的意思呢?’
  魏征表示同意,温彦博则道:‘微臣没有异议,说实话眼下也只有贵妃娘娘一人可以救得幽京城了,只是我听闻贵妃娘娘脾气高傲,恐怕就是我们愿意请她,但是她也不会答允。’
  杨娥皇道:“两位爱卿同意即可,她答允不答允,本宫会亲自走一趟,徐武摆驾,我们去军营一趟。”“娘娘,命人召见贵妃就可以了,为何还要亲自去呢?”杨娥皇的贴身婢女拂衣不满地道。杨娥皇瞪了她一眼,拂衣仍是道:“娘娘,这贵妃与你斗了半年多了,后宫中都知道你们二人不睦,你眼下主动去见她,不易于当面认输,他日传入后宫,恐怕为宫人议论。”
  杨娥皇笑着摇了摇头道:“拂衣,你在我身边做事这么久还不明白吗?我与贵妃娘娘争斗,输赢不在外人眼底,而是在陛下心底!”幽京军营内。来投奔报名的幽燕青壮是越来越多,眼下正值突厥来犯,幽京百姓都知道一旦城破之后,必然全城百姓无幸,所以皆是争相而来。杨娥皇的车驾经过兵营门口时,看见不少青壮男子正在门前排队,他们拿着简单的武器,都是自愿加入这场对抗突厥人的战争之中。他们中不少人年轻稚嫩,但是都是怀着一腔报国的热情。杨娥皇透过车帘见了这一幕,不由感动。
  有几人道:“我要投效贵妃娘娘的部队!”“是啊,我们都是因此而来。”“我大赵也有娘子军了啊!”杨娥皇听了将车帘缓缓放下,车驾直入中军大营。
  但见营帐外,不少子弟聚集着,正由赵军将领负责将他们重新编组,任命伙长,队正,好将这些一盘散沙的子弟凝聚成有战斗力的队伍。
  不过即便杨娥皇不通军务,也看出这些草草成军的百姓,战斗力恐怕还比不过郡兵,那就更不如突厥骑兵了。
  ‘贵妃娘娘了?’
  迎驾的将领得知是皇后亲临后,当下诚惶诚恐连忙道:‘贵妃娘娘的婢女,受了箭伤,正在医治,贵妃娘娘一直陪着她。’
  杨娥皇听李芷婉并没有揽军权的意思,当下点了点头道:‘带本宫去见她。’
  营帐内,杨娥皇见到守着婢女的李芷婉,但见她一身征袍血染,青丝散乱,但如此反而更显得她倍加英姿飒爽,这一幕令杨娥皇心底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嫉妒。
  而李芷婉也没有想到杨娥皇身为皇后之尊,竟然亲临这军营之中。
  这二人虽都住在临朔宫中,但彼此一直都是王不见王,平日难得也见不了几面。有时候李重九也要调和二人的关系,但李芷婉,杨娥皇都很有脾气,李芷婉性子刚烈,认准的事从不妥协,而杨娥皇外和内刚,看似很好说话,实际上才是最难说话。
  李重九要缓和二女的关系,反而碰了大钉子,令这二女大发脾气,关系更僵。
  现在二人对视了一眼,众人都是下意识的避开,离开这风暴中心。
  杨娥皇先开口道:‘听闻妹妹在城外遇险,可否受伤。’
  李芷婉要了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我的婢女受了伤,有劳皇后亲自来军营之中看望。’
  杨娥皇点点头道:‘那你的婢女伤势如何了?’
  ‘谢皇后关心,已是无事了。’
  杨娥皇道:‘那就好,今日是你在城北救下百姓,还击退了突厥人,眼下突厥大军围攻,幽京危在旦夕,城内文官武将都不足以在这危难时候受命,所以本宫想请妹妹你来执掌幽京城内的师旅,抵抗突厥人。’
  李芷婉听了秀眉一皱。
  杨娥皇见她没有直接出言拒绝,心底一喜问道:‘妹妹,有什么担心的吗?’
  李芷婉道:‘若是我领兵,恐怕朝廷上下有会官员不满吧。’
  杨娥皇道:‘大多数官吏都是支持你的,而城中将士更是愿意追随你,只要你能救下幽京,将来他们都会对你感激不尽的。’
  李芷婉道:‘那好,我就暂且替姐姐担下此事。若有更适合人选,请姐姐替之。’
  众人都没有料到李芷婉答允得如此爽快,甚至都没有拿此事来刁难杨娥皇,一个条件也没有提。
  众人心道,皇后与贵妃之间,不是素来不睦吗?但怎么今日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呢?
  杨娥皇喜道:‘如此多谢妹妹了。‘说完杨娥皇盈盈向李芷婉行礼。
  李芷婉连忙侧边避开道:‘怎么能当得皇后大礼,我愿意为幽京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是为了城中二十万无辜百姓,也为了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