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603

  冯盎这么说时,十分自然,丝毫也没有求人的尴尬之色,果然是久经风浪之人。
  欧阳询听了恍然大悟道:“冯太守据岭南雄兵五万之众,何惧一地峒蛮作乱,剿平就是。”
  冯盎摇了摇头道:“若是别处也就罢了,建安乃是险恶之地,东吴时贺齐入闽与山越人作战;东晋末年的卢循过闽;陈朝时期的陈宝应之乱,其余小乱每年皆有不计其数。说实在我冯家虽据岭南二十州,但是拿建安山中的峒蛮也是没有办法。这一次他们倒是成了气候,所以向欧阳尚书讨令,让吾调动岭南人马入闽讨伐。”
  欧阳询听了恍然大悟,冯盎现在求和,既是拿闽地峒蛮没有办法,也可能是想了一夜,决定用这个方式下台,为自己向赵国请求臣属。
  欧阳询道:“可以,冯太守现在打算,正是归赵了吗?”
  冯盎道:“正是。”
  “可以,那你拿林士弘的人头来!我们赵国皇帝就相信你的诚意,保你冯家在岭南世代富贵!”
  冯盎听了哈哈大笑道:“这个容易!”
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灭群雄
  在鄱阳郡群山中。
  楚国皇子林士弘,其弟林药师,以及司空王戎正在山中,看着麾下的士卒训练。
  太阳下山在这片茫茫大山,透着瘴雾之气,但对于林士弘而言却很喜欢。
  林士弘对林药师,王戎道:“等过几日,人马练好了,我们就往南,进入建安,那边地势比潘阳更险恶,到了那里,李重九的赵军就算插上翅膀,也奈何不了朕。”
  林药师道:“可是皇兄,建安是冯盎的地盘,若是我们贸然进入建安,恐怕会他的人马会与我们干上一战。”
  林士弘摆了摆手笑着道:“怕什么,我与冯盎说好了,他的势力在南海,苍梧,我在建安不过借居罢了,就算哪一天他与我们翻脸了来讨伐我们。我们也是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而他则是鞭长莫及,南海与建安虽是比邻之郡,但是相隔重山,比从幽京至洛阳,还要更不易呢。”
  说到这里,林药师,王戎都是一并点头,确实只要遁入了建安的深山中,不说冯盎,连赵国的铁骑,步卒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就算是能追来,那恐怖的疫病,瘴气,就能让赵军这些北地江淮的士卒折掉一大半以上。
  林士弘麾下的汉军士卒,虽是久在鄱阳,但入山后,也只有每日嚼槟榔以免瘴气侵袭。但即便如此每日仍是十几人,因为水土不服而病殁。
  在王审知还没有开闽前,建安郡这时候还是地僻人稀,以往上给朝廷的贡物只有生姜、鲨鱼皮,所以对于林士弘麾下的士卒而言,进入建安也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与林士弘的意愿截然相反。
  就在林士弘这么想着时,一旁有人禀告道:“陛下不好了,峒兵都反了!”
  林士弘听了震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峒兵都是他们从建安,潘阳山中以金银贿赂几个俚人首领,并从俚人招募士卒,来补充之前与赵军大战中损失的兵员。这些俚人虽是平地作战不行,但是在山林之中这些俚人却能发挥的作用。
  “不知道,这些峒兵杀了我们派去了看管的将领,之后几个与我们交好的俚人首领也是各自率俚兵,封锁了各个进山的路口。”
  林士弘当下大惊,当下派手下前往与俚人首领沟通。
  但手下回来后报告给林士弘的消息,却让林士弘顿时软在了原地,原来这些收了林士弘金银的俚人首领,听从了冯盎的命令,决定翻脸要将林士弘的楚军赶出这里。
  “冯盎此人居然背信弃义出卖朕!”林士弘不由大怒。
  “有消息说,冯盎已是投靠了李重九,那么他现在此举就是背叛我们,来保得将来的荣华富贵。”
  “混账!”林士弘道,“朕不会死在任何人手底,冯盎以为几个峒兵就能够困住我们了吗?传令下去,杀出去,我们退到建安去!”
  林士弘对麾下士卒咆哮着,但士卒们都是露出不情愿的神色。一名将领对林士弘道:“眼下俚人都反对我们,我们还要杀到建安去,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我们等宁可战死在乡土,也不愿意死在异地。”
  “你要质疑朕的决定吗?”
  林士弘拔出剑来,以以往的威信强行命令下,这名将领不敢再说,士卒们这才不情愿的下山。
  当夜,林士弘指挥盘踞在深山里的楚军进行突围,但是突围的命令才刚刚发布下去,其手下士卒却尽是哗变。他们本来就不愿意远离家乡,随林士弘至荒蛮的建安去,而眼下林士弘穷途末路,士卒们在有心人的策动,以及赵军风闻司的挑拨下,顿时哗变。
  士卒们一拥而上,冲向林士弘所在的地方。林士弘组织了亲兵进行反抗,但这些亲兵也没有什么战意,不是被砍死,就是逃跑。
  最后林士弘被杀,林药师,王戎二人则是逃脱,而哗变的士卒,拿着林士弘楚帝的冠冕,以及私铸的帝印,向就近的赵军投降。
  这一切都是写在了宋金刚向幽京的告捷的奏章内,已是呈放在了李重九的桌上。
  李重九简短地看后,这一行几十个字内,又是一名隋末枭雄,在穷途末路中结束了自己一生。想到林士弘起兵至今日,也算是最后一名反隋的义军首领了吧。
  本来李重九想给林士弘厚葬的,但是一旁官吏反对,说林士弘生前曾经称帝,这样的人不可以厚葬。李重九听了也就取消念头。
  至于林药师,王戎也是被抓到,现在正押往幽京。看到王戎的名字,李重九想起此人是曲嫣然的仇人,当下大笔一挥,将林药师,王戎二人改押至洛阳即可,不用运至幽京来。
  至于王戎交给曲嫣然处之,身在薛万述的应是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林士弘身死,拿着他的人头向李重九换平安的岭南王冯盎也是上表投降,率岭南二十州正式归附赵国,并自请至幽京参拜李重九,从此长住幽京。
  李重九看信后,知道冯盎的意思,当然对于当前而言,岭南冯家的地位,暂时还没有人可以代替。所以李重九决定下诏,封冯盎为南海郡王,世袭罔替,并命他为建安郡守。同时李重九在诏书说,岭南至幽京路途遥远,李重九怜他年事已高,可不必前来幽京参拜,可命其子代替他来幽京朝见。
  对于冯盎安抚之后,李重九令大将阚棱,为南海总管,节制岭南各州,让他率军一万直接进驻南海郡,并帮助冯盎平定建安郡叛乱。
  同时李重九决定在岭南各郡执行郡县之制,由阚棱从俚人,汉人中挑选有才能的人,来管辖各州,至于冯盎有监督之权,随时可向李重九上奏,以免汉人官吏不法之处。
  冯盎投降,林士弘身死,南面再没有威胁李重九的力量,让阚棱坐镇岭南后,李重九下诏令宋金刚,萧铣班师返回丹阳,江都,修兵整顿,让战乱已久的江南休养生息。
  至此天下诸雄,除了李唐尚在外,尽数剪灭!
第八百一十九章
正朔
  临朔宫大殿。
  “陛下,这是礼部为你所绘的最新地图!”
  一名礼部官员向李重九禀告。
  “抬上来!”
  “诺!”
  当下殿外响起了沙沙的脚步声,六名礼部的官吏,抬起一副与墙等高宽的地图进入大殿,然后徐徐在李重九面前展开。
  地图主要灰黄二色的,陆地用黄色才表示,而海域则用一片灰色来代表。
  这就是现在大赵的疆域啊!
  李重九发出一声感叹,踱步走到了地图前。这地图绘制得十分精致,将郡县都标准了出来,以及大小江河山脉,此外还有北面草原诸部,东面各部,李唐。
  大赵现在的疆土北至大漠,瀚海,这里是赵国征东都护府,白道都护府所在,昔日大隋强盛时,因为东突厥尚在,也没有到达于此。汉武帝在世也没有平定这一地区,到了后来汉朝经历数代皇帝的努力,才将版图延伸到这里。
  再往北去就是漠北,那里还有铁勒诸部,由于大漠瀚海的存在,这里暂时就是大赵军力的极限所在了。在那里铁勒原先最强大的薛延陀已灭,现在取代他的则是回纥,此外还有诸多铁勒部落,再往西则是西突厥,吐谷浑。
  而大赵的版图东面则至大同江,也就是高句丽故地的边境。当初大隋朝没有征服的高句丽,现在已是赵国的辽北五郡,赵国恢复了当初汉四郡的版图。
  在大同江东面的新罗,百济两国已向大赵称臣,在平定高句丽一战中,表现得格外卖力,已是赵国坚实的盟友。看在二国一贯恭顺上,所以李重九暂也没有将两国收入版图的意思,但是不排除将来子孙有这个打算。
  眼下赵国京师在幽京,对于东面和草原控制力极强,新罗,百济现在仰赵国鼻息的存在。所以李重九丝毫不担心,历史上灭了高句丽后,新罗会反攻一统朝鲜半岛,赵国水师随时可以出击,而且还有百济在牵制新罗。
  在新罗之外,就是小小耽罗国,耽罗国浮于海上,即是今日的济州岛。但这时候也早已是臣服赵国,去年其国王甚至渡海来幽京参拜李重九。
  耽罗国以东,就是孤悬于海上的倭国。赵国海上商人已是将新罗,百济海域都测绘得十分清晰,差不多勾勒出了后世李重九所知朝鲜半岛的样子,但是对于倭国,地图上仍是大量的空白。
  与李重九所知犹如一把武士刀一样的倭国四岛,现在除了九州岛大致标注出来外,本州,四国,北海道都被圈在一起,然后是一个巨大的空白。李重九听说国子监里学生,一直有讨论倭国是否是天地的最东面,徐福出海的蓬莱三岛是否在倭国上。
  在得知高句丽覆灭的消息后,与苏我马子共同摄政的圣德太子已是病逝,倭国权相苏我马子在病重之际,替推古天皇作了最后一个重要决定,正式派出遣赵使向大赵称臣,并承若放弃朝鲜半岛上的领土要求,从放弃对百济宗主国的地位。
  推古天皇同时决定每年都派出遣赵使,至幽京学习赵国的文化,并且听说幽京佛法昌盛,所以愿意派僧人至幽京取经,至倭国弘扬。
  对于倭国的要求,李重九已是同意了,他知道日本自崇佛的苏我马子,击败了排佛的物部守屋上位后。整个国家都是十分崇佛的政策,这一点与百济,新罗也是一样。所以李重九也有意借着佛经传输,僧人往来,为各国交流创造便利。
  在答允倭国要求之外,李重九也提出自己要求,让倭国开放九州,在上面划取三个港口,作为赵国商船的停泊地。
  倭国使者听了李重九的要求后,十分震惊。倭国的政局相对稳定,差不多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赵国商船要往返两地,这要求不亚于倭国历史上黑船来航事件。
  面对犹犹豫豫的倭国使者,李重九让他参观了停泊在三岔河口的赵国水师,以及正在打造战舰的船坞码头后,这名倭国使者顿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立即表示愿意回国向天皇禀告此事。
  在南面林士弘已平,冯盎降伏后,大赵的疆土一下延伸至珠崖郡、儋耳郡,也就是今日的海南岛。海南之地,唐虞三代为南服荒缴,在秦时为越郡外境,意味着是疆土的末端,势力不能抵达之处。
  到了汉武帝时,其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并设置珠崖郡、儋耳郡,海南才第一次并入中原版图。但之后中原战乱,中原朝廷无力管辖海南,就放弃当地统治。直到洗夫人时,平定海南民乱,南梁至崖州,这才重归中原版图。
  眼下冯盎归赵,崖州上的千余洞俚民皆是到了赵国治下,阚棱决定在舍城县,即今日海口设一县,管辖岛上。在将来,崖州也将作为辽东之后,赵国又一个流放有罪之人的圣地存在。
  再往南就是望之兴叹的茫茫大洋了,那遥远之地有一个狼牙修的国家,曾向南梁朝贡过,但之后再无消息。
  至于西面就是李唐与赵国对峙,作为李重九横扫天下最后对手,李唐的疆土仍是不小。眼下赵国与李唐的分界,南面在荆襄一带,李唐占据长江上游,扼住赵军水军入蜀之道。
  往北在河南一代,两军围绕着洛阳,彼此战线是犬牙交错,过了黄河,就是河内,河东。在这一条横贯南北的分界线上,两家各有超过二十万大军在此彼此对峙。
  李唐依旧顽固的存在,成为李重九平定天下最后一道要越过的障碍。
  李重九看完地图对一旁的礼部官员道:“制作这样一副地图要多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