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5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603

  李重九想到这里道:“薛收还在幽京吗?”
  “是的,陛下,风闻司已是派人监视,只是怕打草惊蛇没有动手,若是下令抓捕,一个时辰后就可以拿来到陛下面前。”
  ‘那朕就要一个时辰后,见到薛收,记着要活着。’
  ‘诺!’
  李重九很欣慰,风闻司办事的效率还真是高,不枉费了自己这几年,投了大把钱在风闻司的身上。
  李重九道:‘张爱卿,你以为伐唐之策是否可行呢?’
  李重九看向张玄素,张玄素这几年为大赵出谋划策甚多,很少有失,在朝廷上有再世张子房之说。而温彦博则自是被誉为李重九的萧何。
  而且李重九凡是作重大决定前,都愿意先听张玄素意见,再作决断。所以张玄素在李重九心目中影响力可见非比寻常,因此姬川和虞世南都是竖起耳朵,想听听张玄素的意思。
  张玄素听了垂下头道:‘陛下,微臣虽主张伐唐,但是今日卢御史和高尚书说得也不无道理。’
  李重九听张玄素这么说,又几乎等于没说,于是问道:‘张爱卿,这么说,显然心底也是有顾虑啊。虞爱卿呢?’
  虞世南拱手道:‘此事关乎重大,微臣也不敢轻易下断言。’
  温彦博,王珪,魏征,张玄素,虞世南都是持谨慎态度,诸臣之中还是姬川,周州,林当锋这样少壮派最主张伐唐。
  但武将之中徐世绩,王马汉,薛万彻都是最积极伐唐。赵国朝廷上呈现一种十分明显的武将主战,而文臣态度谨慎的局面。
  自古以来,武将多是主战,因为有战打,他们才有军功。文臣一贯谨慎,因为打战有变数,他们更擅长从政治谈判中,获取功劳。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朝堂上太多武主战,文主和的原因。
  李重九道:‘朕知道了,朕先去用膳,你们再考虑考虑,下午的廷议会有大致的决定。’
  李重九正待转身,这时候张玄素上前数步,来到李重九身边道:‘陛下,当年隋伐陈,晋灭吴,虽都是以举国伐一偶,看似兵力悬殊,但两国之主都十分谨慎,以数年之功筹谋甚久,没有操切过急。’
  张玄素一言,姬川随即反对道:‘当年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大战,项羽不支,于是与刘邦议定以鸿沟为界,但刘邦事后却听张良,陈平之言,追击项羽,最后才有垓下之胜。若是刘邦当时踌躇,怎会一战得天下呢?’
  张玄素道:‘当时项羽与刘邦鏖战已久,项羽之势已疲,刘邦自追击而胜,但眼下我军与唐军交战数年,只是一个势均力敌,李唐真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了吗?’
  见姬川要与张玄素争执,这时候李重九道:‘两位爱卿,不必争执了,朕胸中已有决断!’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处罚薛家
  偏殿之中。
  薛收正跪在地上,左右各是一名赵军甲士押着,他微微抬起头,看见赵国的皇帝李重九正在桌案上用膳。李重九放下筷子,随即又内侍上来给他端茶漱口,用水净手。
  薛收感觉面前的男子,除了穿着一身龙袍冠冕外,似也普通男子无二。
  “薛参军,我们又见面了。”李重九开口道。
  薛收昂起头呸了一声道:“李重九你不过市井之徒出身,居然也敢沐猴而冠,窃夺国器,自封为帝,我薛收最是看不起你这等人了。眼下吾事不密,已成你的阶下囚了,只求速死。”
  左右都是动怒,但李重九却没有丝毫动气淡淡地道:“本还想与你叙旧的,但是你这么一意求死,朕也无话可说,但是死也分很多种,你倒是可以选择,朕问你……不了,还是先用刑吧!”
  薛收见了惊怒道:“你还未没有问,为何就用刑?”
  李重九没有回答,而一旁廷尉上前道:“这是我们风闻司规矩,无论有问无问都事先用刑。犯人言辞多半无用,只有极度的痛苦之下所言,才可以相信。”
  “陛下,用刑之时,恐有鲜血溅污……”
  “戎马之人,这些见得习惯了,不必换地方,就在这里。”
  “诺!陛下放心,很快的,我们风闻司的手段,就是石头也会开口的。”
  李重九点点头道:“可以,朕上朝时,要逼问出口供。”
  群臣已是用过午膳,现正在大殿之中议论。
  “陛下驾到!”
  群臣顿时安静下来,各按班序跪下迎候并山呼万岁。
  李重九坐到龙椅上后道:“众爱卿平身。”
  顿了顿李重九开口道:“今日早上诸位赞同,反对伐唐之议,朕都已是听过了,无论是赞成讨唐,还是反对伐唐的,朕梳理之后,深有所获。”
  听到这里,众臣都是挺直身子,露出认真倾听的神色。
  李重九目光扫过大殿道:“从早上议论来看,眼下我大赵是武将主战,文官多是持重。武将主战这一点,朕很欣慰,说明你们有血勇之气,愿为朕之锐矛长剑,刺破唐贼。”
  说到这里,赵国的武将都是露出高兴的神情来。
  “至于反对攻唐的文官,朕也十分赞赏,因为朝中如此多人主战,你们能坚持己见,实是不容易。特别是卢爱卿那一句,为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真是振聋发聩,朕有所得。”
  卢承庆垂下头。
  “至于温彦博,王珪,魏征,张玄素你们都是跟随朕多年的老臣了,最知朕的心意,这一次伐唐,你们的意见却十分持重。既没有反对,也不赞成,虽是有大臣指责你们这是不作为,但朕明白你们的意思。”
  “诸位爱卿,”李重九说到这里走到台阶来到群臣的中央道,“朕知道我的大赵开国不过四年,但所取得的功业,是过去许多帝王将相,许多王朝,几十年几百年也没有取得的,眼下我大赵强敌只剩李唐一国,天下九州,唯有一偶未定。到了这里,若说夺取天下有一百步路,我们已经是走了九十步,现在诸位担心我们是否行百里而半九十了吗?”
  听了李重九这么说,众臣都是躬身道:“陛下圣明!”
  李重九道:“温卿,王卿,你们之所以持重,是否认为此次伐唐,我军赢面虽大,但是不足以有必胜之把握,但是胜负相较,若胜者进一步自可夺取天下,但若败者却有覆灭之危。但是眼下李唐有李世民主政,其登基以来,势一日强过一日,所以你们担心,此时不讨伐将来会错失良机。所以才犹豫没有下决断对吗?”
  温彦博,王珪等人听了李重九的话,都是躬身道:“陛下圣明,微臣确实如此认为。”
  李重九点点头道:“诸位考虑,都是一片谋国之心,朕明白,所以此事利害相较……”
  正待李重九说时,殿外禀告道:“陛下,风闻司有紧急公文送来!”
  李重九道:“拿进来!”
  片刻后一名内侍将一封公文放入李重九手中。
  李重九目光扫过左右,群臣都是低下了头。大殿内鸦雀无声,李重九回到龙椅后,拆开公文当殿察看。
  看毕后,李重九喝道:“侍卫何在?”
  殿外八名人高马大的侍卫进入殿内道:“陛下有什么吩咐?”
  “将刑部尚书薛万淑拿下!”
  李重九一声喝令,群臣都是错愕,而薛万淑则是当场高呼道:“陛下,冤枉,冤枉,臣无罪!”
  但是八名侍卫已是毫不容情地将薛万淑当殿拿在按在殿上。
  李重九冷声道:“薛万淑,李世民送你的两个绝色美女,还在府中吗?”
  薛万淑听了顿时身子发颤,连忙道:“陛下,微臣知罪,微臣知罪,微臣一时色迷心窍!”
  “现在悔过,已是晚了,你收了李世民的金银财宝,以及绝色美人,然后听从他幕僚薛收的建议,力阻朕伐唐之事!朕一向待你不薄,为何做出这种事来?”
  薛万淑当殿痛哭流涕道:“陛下,微臣错了,请给微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李重九深吸了口气道:“朕还记得当初初入幽京之时,那时手下人才无几,兵马不过数千,朕记得当时拜会汝父薛公,薛公不以朕势弱,将四子尽数托付给朕。而今朕已有天下泰半,你官居当朝尚书,朕也算待你不薄,但眼下你既出了这事,朕本当杀之,但念汝兄弟一门忠烈,免你死罪,徒流三千里,到去岭南去吧,以后朕不要再看到你。”
  薛万淑听了满脸后悔只能道:“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薛万淑被侍卫带走后,一旁兄长洛阳府牧守薛万述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没有教导好臣弟,让我薛家出了这样的事,微臣有愧,恳请陛下降罪!”
  一旁大将薛万彻,薛万均也是站出来向李重九道:“陛下,末将等也是愿一并领罪。”
  李重九看着台下薛家三兄弟,这几年薛家因自己重用,无论朝堂军方上都有绝大力量,因为权势太大,难免兄弟几人行为也有几分不检点的地方。
  但李重九念及他们是功臣,所以御史来奏时,也没有太计较,睁一眼闭一眼,但是现在也该是敲打一下了。
第八百二十四章
砺兵积粟
  见薛家三兄弟一并跪伏在自己面前,李重九道:“好了,朕本不意追究的,但是不惩戒不足以服众,不足以与满朝臣工交代,薛万述,薛万彻,薛万均你们三人散官各降一品,俸禄罚末半年。”
  “微臣谢陛下宽厚。”
  就算遭到处罚,薛家三兄弟也要跪谢李重九,要不怎么说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呢。
  下面大臣见李重九训斥薛家三兄弟都是不敢再说。大赵平唐在即,下面满朝的骄兵悍将,该如何自处,就成了问题。
  李重九不同于刘邦,刘邦得天下时已是五十多岁,对于当年留下的功勋之臣,担忧将来自己的子孙驾御不住,故而纷纷剪除。而李重九不过三十岁,春秋正盛,丝毫不用担心。
  在平唐之后,还有广阔的西域可以驰骋,至于东面海上的倭国,也是可以用兵之地。大赵的铁骑仍是可以四面出击,丝毫不用担心良将无用武之地,最后反噬。
  但是薛家一门,在大赵权势太盛,眼下李重九适度敲打,也是给他们一个进退的空间。但是警告足够了,要是抓住不放,就是要良弓藏,走狗烹的节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