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03

  当自己左右千牛备身增加到十骑之后。
  左右数万隋军皆是蜂拥到道旁,一睹李重九的风采。
  十万隋军士卒皆有节奏地以长枪枪杆触地,合着拍子用刀敲打着盾牌,一并高喊。
  “威——武!”
  “威——武!”
  “威——武!”隋军士卒拖着长音高呼。
  就算状元夸官游街,都没有今日这一刻的威风。
  虽明知杨广在故意造势,但李重九激动之情,亦不可抑制,陡然间他一抽马鞭。
  因为马性不熟,李世民的战马,吃痛之下人立而起,差一点将李重九摔下马来。
  千军万马中,箭射突厥可汗的李重九,若甩下马,就笑大发了,不仅辜负了这一番好意,估计还要引来杨广大怒。
  幸好这时战马立即恢复平衡,噗哧喘着粗气,驾着李重九一纵而过,绝尘而去。
  “该死,这不合规矩啊!”
  李重九纵骑而过时,一众本骑在李重九前面千牛备身面面相窥,按照一般规矩,是缓缓而行的,接受三军朝贺的,而眼下李重九突然策马而去,却将他们甩脱在后。
  “这个没见过世面!”
  众千牛备身眼下只能无奈,只一并扬鞭策马跟上,努力跟在李重九身后。
  李重九奋骑在前,千牛备身簇拥在后,两侧是欢呼雀跃之将士。他目光却来到了山上的华盖之下,心里言道,我李重九效忠的这个天下,这个汉家江山,而却非你杨广。
  战马奋蹄,风声呼呼而过。
  随着战马风疾电闪一般的飞驰,众人的面孔快速地被拉扯的,耳旁只余下无数将士向自己欢呼雀跃之声。
  “威——武!”
  “威——武!”
  “威——武!”
  声音在耳畔此起彼伏,在十万大军上空久久不息,直达天际。
  李重九驾驭战马,伸出右臂,笔直指向了苍穹,对三军高呼言道:“我大隋——”
  “——威武!”万千将士以咆哮欢呼回应。
  “我大隋——”
  “——威武!”
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虽强必戳
  杨广在山上,看见李重九单人独骑,以臂振动,三军欢呼,不由对左右笑道,此人倒懂得借用几分声势。
  裴寂笑道:“这也是托了天子威仪。”
  杨广捏须一笑。
  李重九单骑在前,十骑千牛备身在后,随着四方隋军欢呼之声不止,直奔上山。
  “快,下马!”
  “天子驾前,不得纵马。”
  几名千牛备身在后呼喝。
  李重九听了在耳里,将战马速度放缓,一翻身下了马背,十骑千牛备身来至李重九身边一并下马。
  看着这几人想动怒又不敢动怒的模样,李重九暗自好笑。
  这时一名手持拂尘,年事甚高的太监,对李重九言道:“这位可是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
  李重九作揖言道:“正是草民。”
  这名太监微微侧身,笑着言道:“受不了此一拜,天子策勋论功,你排在第一,以为天下表率。”
  “不过我看你居然是草莽出身,这倒是满朝王公大臣都看走了眼,罢了,一会谨言慎行,不要失了礼数,否则没人救得你。”
  “多谢,公公提醒。”
  “宣——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见驾!”
  随着这一声声应唱。当下这名太监引路,李重九跟随其后,举步上山。
  大隋禁卫军中,左右直寝、左右直斋、左右直后、左右备身,一并鲜衣怒马列阵铺于山上。
  马军执貔貅,狻猊,辟邪,六驳四旗,兽文具装,顶冠红素青建四色盔缨晃动。
  步军铠甲鲜亮,手持长槊楯弩甲毦,以青隼荡幡,黄隼荡幡,白隼荡幡,苍隼荡幡四幡分布四方。
  仅此一幕可见天子驾前,气象森然。
  李重九再上,举头可见天子六纛,左右虎贲卫士,一身金甲,手持瓟槊,大角,部铙,各个目不斜视。
  六纛之下,乃是一青质玉辂,车之盖圆以象天,舆方以象地。重箱盘舆,其上青龙,白虎,凤翅,虡文鸟兽不计其数。
  左右满目皆是朱紫二色的朝廷命官,王公大臣。
  玉辂之上,一名身穿龙服,头戴冕旒的中年男子,正威严地注视着自己。
  这就是天子威严,大隋兆民之主的气度。
  大丈夫当如是。
  李重九当下上前一拜三叩,朗声言道:“太原李重九叩见天子。”
  杨广尚未开口,突见身后的长乐公主身子轻震,当下回顾看去。
  “娥皇何事?”
  长乐公主垂下头,低声笑着言道:“父皇此人,我倒是认得。”
  杨广笑了笑,言道:“真有这么巧。”
  长乐公主点点头,言道:“我也没有未料到。”
  当初洛阳郊外,二人相识,之后齐王府上,长乐公主对李重九有所误会,待到了汾阳宫外时,又是对方一箭救下了自己性命。
  而眼下,对方在万军之中刺杀突厥可汗,名扬天下,到了此刻,长乐公主不免心底异样,看待李重九的目光,不由迷离几分。
  杨广听了自己女儿认识对方,更是高兴,笑道:“免礼。”
  李重九听到杨广说免礼,站起身来。
  玉辂之上杨广,威严地问道:“你就是箭射突厥金狼大纛之人?”
  杨广一句言毕,天子御驾旁,一排史官一并持笔书写,记录每一言,以攥史书。
  “回禀圣人,正是草民。”
  杨广以及满朝大臣,对李重九皆是上下打量。
  一旁王公大臣,本以为是哪一位世家子弟,待见李重九上前,相互问询,竟然无人知道他底细。
  初见对方一介布衣,已是惊愕,待看见此人年纪不过十八九岁,在天子面前,万军之下,神态从容,皆是暗暗点头。
  而樊子盖认出李重九,正是当初雁门关外,自己逐出大帐的少年时,顿时整个人一蒙。
  见李重九这副打扮,杨广不由笑问道:“你自称草民,难道还是白身吗?”
  李重九言道:“回禀圣人,小民确乃是一介布衣。”
  杨广笑着言道:“草莽出身亦有英豪,当年阵亡在辽东的麦铁杖,乃是江洋大盗出身,镇守北疆的靖边侯亦是布衣出身。”
  “自古以来,英雄起于寒微,朕策勋功臣,不以出身而论。”
  一旁史官闻杨广之言,当下奋力记录,天子的金口玉言。
  当下杨广走下玉辂,言道:“朕要一睹,你箭射始毕可汗之良弓!”
  “是。”
  早有千牛备身,将李重九所持的摘星夺月二弓奉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