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380

  荷兰警方不会贸贸然发表前置的引战判断,因为调查很慢,如今证据还不充分。
  但顾鲲可以以受害人的身份,给胆子大的震惊报爆料的嘛,给点钱总有荷兰记者接单的。
  而西班牙人肯定是要面子的,行动失败了肯定不肯认领,那多丢人,所以就会打嘴仗,顾鲲的曝光率就更高了。
  一番西方媒体的轰炸,很快把这些黑克兰小姑娘忽悠得云里雾里的。
  短短一个下午,顾鲲就挑挑拣拣,挑肥拣瘦地成功拿下了三十几个优中选优的备胎,然后办完了相关手续,还帮忙搞了去华夏的短期签证。
  “一个给人“知法犯法”印象的人,想通过显示学识来证明自己没有危害,很难,因为知法犯法者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
  而一个给人“法盲”印象的人,想证明自己没有危害,就容易得多了,他只要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素养,那就不是法盲了。证明实力还不容易么?直接显示肌肉就好了。你之前的工作方式,宣传侧重点有问题。”
  事成之后,顾鲲谆谆开导地教米德洛娃下次如何办这种事儿。
  “我明白了,下次一定改进。”米德洛娃觉得脸上发烧,自己真是太没有手腕了,这点小事都没彻底办利索,还要老板来扫尾。
  她只能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展现自己改过和绝对服从的诚意。
  三天之后,顾鲲就带着一群妹子,坐飞机离开了黑克兰,转机抵达沪江。
  
第131章
老子得罪不起还不能玩消失么
  从黑克兰回国,已经是六月初了。
  然后顾鲲就过上了大半个月的深居简出生活。
  因为这趟出国又让他本来就不太跟得上的功课脱节了不少,需要恶补迎接期末考试。
  每天不是找老师一对一补课,就是去图书馆自己看书揣摩。
  至于生意,暂时也没什么可操心的,就是远程打国际长途遥控一下。
  期间,分管留学生工作的姜副校长找了一趟顾鲲,跟他谈笑自若了一番,感谢了他为本校留学生引进优质生源工作所做的努力。
  顾鲲的态度很谦虚,一点也不居功,只说这是双赢的。
  姜副校长给他透了个底:“这些生源,我们初步摸底了一下水平,大约能招十个左右。其他的,我们也会按照之前说好的国际合作模式,转介绍给华师大和沪外,看他们有多少需求了,反正三校总录取数不会低于30人。”
  大学都是有国际化程度的考核指标的,90年代还不严格,但也是有的。
  学校也希望招一些看起来正常点的学生,至少成绩要比东南亚或者非洲的好点儿。
  而且校领导其实心里也很清楚,留学生可能带来的对校风校纪的负面作用,所以肯定优先希望多招点外国女生。
  90年代,华夏国内的崇洋媚外问题,还是免不了的。这是现实,得面对。
  而且应该公允地承认,在结交洋人异性朋友方面,华夏男生吃相绝对不会比华夏女生好,甚至只会更色,这是非常男女平等的问题。
  只不过,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所以华夏男生就算馋洋妞,追到的成功率也很低,不像女追男勾勾手就勾搭在一起了。
  非不欲也,乃不能也。
  这种情况下,招洋妞就等于在同等留学规模的情况下,事实上净化了校风校纪。
  有关的校领导就这么又悄悄欠了顾鲲一点小人情。
  留学生的考核录取工作,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大约七月底或者八月初能彻底敲定。这段时间里,因为人是顾鲲的助学基金会拉来的,所以学校只是给临时分个学生宿舍,发点饭菜票。
  至于生活补贴,要顾鲲出资,这都是从黑克兰拉人时,意向协议里都写好的。反正90年代华夏物价也不算贵,连机票钱和签证费顾鲲都出了,也不差这几百人民币的临时生活费。
  他就给了米德洛娃一小笔钱,让米德洛娃负责帮他暂时管住这些准留学生。
  米德洛娃这次是跟顾鲲一起来华夏的,她算是正式从黑克兰辞职了,从此就争取移民兰方群岛,顾鲲让她干啥她就干啥。
  ……
  时间很快到了六月底,经过大半个月的刻苦补习、抽空遥控生意,顾鲲的专业课好歹追上了一些进度。
  经过一周紧张的期末考试,6月28号全部成绩都出来了,他至少混了个全部及格。
  其中“流体力学”和“复变函数”最惨。“流体力学”好歹期末考卷混了个卷面60几分,算是实打实的及格。
  而“复变函数”的期末卷面分只有56,还是老师尽量能给的过程分都给了,也才勉强凑到56,实在凑不到60。但因为给他的平时分都按高处算,加上他期中的时候卷面及格了,也给了校方台阶下,所以最终的总评分拿了个刚好60。
  顾鲲估计是院里领导打了招呼,知道顾鲲是能在暑假里的第18届世界大运会上为学校拿金牌的,所以老师都很给面子。
  而其余船舶设计类相关课程,顾鲲就容易一些,基本上是七八十分。
  比上学期普遍差了十几分,倒也全部混过关了。
  期末成绩出来后,顾鲲就接到了远在兰方的唐佳打回来的紧急长途,说有很多重要的客人,非要见他。
  唐佳自从荷兰回来之后,就申请了提前期末考试,然后就去兰方,帮顾鲲操盘做局、主持生意了。这大半个月里,她显然遇到了很多麻烦,觉得自己实在是搞不定。
  “拖,继续拖着,就说我是要拿世大运金牌的,后面20天还要跟校队集训呢,很重要,谁都不见。
  你可以给我打电话、有情况就向我通风报信,但对外一定要宣称联系不上。你们就说有什么矛盾,八月底之前我一定会回来处理的。”
  顾鲲给的交待很明确,一点都没有心理负罪感。
  焦头烂额的唐佳只能在心里把那个甩手掌柜腹诽了一万遍,但还是得厚着脸皮咬牙死撑。
  而顾鲲呢,当然也要假戏真做,每天真的跟着校队,认真训练几个小时,充分制造不在场证据,然后剩下的空闲时间偷偷在暗处搞点小动作。
  他就这么表面上看似人畜无害地一直在学校待到七月中旬,然后跟着校队去了日本福冈。
  ……
  话分两头。
  兰方,唐佳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她是6月12号,接待到华夏国内来的第一条包团游轮的。
  当时,顾鲲作为岛主的奔马环礁上,简易的沙屋、水屋别墅和娱乐设施,都才刚刚装修完工不久。
  整个出气建设投资也就稍微花了几百万美元,随便起了几十座房子,种了点椰子树、棕榈树和低矮灌木。因为目前供水设施还没配套跟上,连将来能长期种活多少都不知道。
  住宿条件也就跟后世2020年三沙的那些小岛旅游环境差不多,主要是胜在地方很空旷宜人——马尔代夫那些岛都太小了。
  而兰方港的第一座5万吨级泊位,也是一个多月前刚刚竣工,所以华夏方面来的是一艘4万多吨的游轮,一共有大约一千个客人,可以在兰方停靠。
  历史上,国内的新马泰游自费团路线,基本上是98年之后才初步火热起来的——主要要靠97~98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让泰铢令吉新加坡元都贬一波值,人民币在当地的购买力才稍微显得能让国人中产阶级、精英阶级接受。
  至于日韩或者其他更耗钱的路线,那都是01年加入WTO之后,国人才有钱玩的。
  不过,即使是在95年,新马泰的公费考察团也已经不少了。
  花自己的钱玩不起,难道花公家的钱还玩不起么?
  那么多自有资金丰沛的国企,或许不敢给高管发高薪,但绝对是舍得在开会研讨方面下本钱的。
  大约最早从93年开始,新马泰每年就能接待不少国内的学习考察开会团。
  所以,凭借着顾鲲的业务关系和在学校的人脉网络,他的第一船客人当然是中远公司帮他拉来的,基本上是中远一脉的关系户,理由也都是以“考察”为主。
  结果唐佳本来都还在担心接待方面不要出纰漏,谁知第一批客人到了之后,就有一小撮直奔着要求参观航母主题公园/海事博物馆。
  航母主题公园倒也算是正式开业了,客人们有些急,唐佳也能理解,只好立刻安排。
  但上了船之后,一些更得寸进尺的要求就出现了。
  有些客人要求进入航母当中还未商业化开放的区域。
  唐佳只能拼命解释困难:“先生们,我们目前还在试营业,除了已开放展区,船上其他舱室都还没装修呢。”
  “没关系我们就是想看一看。”
  唐佳陪着苦笑脸:“先生们,我真做不了主。我们老板不在。”
  “你们老板不是一贯跟中远还有那啥有关部门关系都很好的么?唐小姐,请你立刻帮我们安排会面。只要你们老板愿意帮忙,他就可以赢得某些部门的友谊。”
  “对不起,他目前奔着世大运的一堆金牌在闭关训练呢,我真联系不到他。”
  唐佳把一句谎言解释上百遍,解释到后来她自己也信了。
  她有点理解顾鲲为什么要玩消失了。
  
第132章
鱼龙混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