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380

  既然这么想知道,我就正面回答,不过我提醒你,你这种一看就是文科生出身的记者,回去最好好好补充调查一些科学背景知识,请教一下医学专家,免得我的回答听不懂,还错误解读。
  首先,我相信你也听说过,前几天有些恶毒的谣言,是关于药物的,但是目前证据都证明了我的清白。关于那个问题,你们在福克斯电视台的同行还问过我。”
  顾鲲的语气已经非常不客气了,但是他有这个资本,不用考虑记者感受。
  记者也没敢怒,只是公事公办:“确实有一些谣言,但人民都是相信证据的。我们CNN的记者是专业的,不会就捕风捉影的事儿乱问采访对象。”
  CNN记者这时候还不忘黑一下福克斯。
  顾鲲一抬手,制止对方继续说场面话:“我今天游这么快,就是要证明,我一个人游400米的速度,比所谓的4乘100米接力赛的冠军队、4个人车轮战还快。而地球上目前的药物,根本不可能支持一个人得到这种能力,所以这只能是天赋和训练发掘潜力的结果。”
  记者眼神一亮:“哦?能说具体一点么?”
  顾鲲冷笑:“这个你应该去请教医学专家才对,不过我稍微说几句。众所周知,游泳项目都是时间比较长的,至少与短跑相比时间较长,绝大部分项目几乎不可能靠无氧呼吸撑完全程。
  所以,目前比较著名的‘哮喘特效药’,都是着力于提升血氧反应效率、肺活效率,来提升运动员的耐力。而提升血氧肺活效率,与提升爆发力是相冲突的,所以目前还没有兼顾提高游泳运动员爆发的医学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连接力爆发的极限都远远不如我的匀速,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想质疑的人,让他嗑药爆发一个试试呗。”
  顾鲲这番话,直接听观众肯定是听不懂的。不过没关系,他知道CNN肯定会回去采访医学专家,补充解释说明,然后再放出去。
  这里面的医学原理其实是这样的,那就是在人类运动领域,很多无氧呼吸型冲刺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和有氧呼吸型长期运动所需的身体素质,恰恰是相反的。
  理科小白可能理解不了,但专业人士对这些是很清楚的。
  比如那些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之类的,跑100米、200米都是地球上其他黑人都无法比的,白人就更比不过了。
  但其实是因为牙买加黑人血液里有镰刀型红细胞,这样的血液结构,让牙买加黑人在20秒以内的无氧呼吸肌肉爆发力方面,空前绝后。
  可与此同时,镰刀型红血球还会导致很多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非洲人经常有的镰刀型贫血。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耐力很差,有氧呼吸运动效率低下。所以让博尔特跑个400米乃至更久的耐力赛,就远远不如其他专业中长跑运动员了。
  人的无氧爆发效率和有氧呼吸效率是一对相反的指标,以2020年之前的医学研究,都是药物提升了其中一项,就会导致另一项受损的。如果嗑药嗑得百米冲刺超强,四百米以上就会越来越弱。
  游泳比赛里面,也不是说绝对完全没有无氧呼吸型,比如当初那些50米冲刺、一个潜泳潜到底的,极大概率就是“瞬间无氧冲刺”。但百米级别就要四五十秒了,其他比赛耗时更久,所以都是有氧运动。
  这也就导致给游泳运动员研发的“哮喘”药物,都是提升呼吸血氧效率、但压制无氧呼吸供能的,用了药物的话,会导致“20秒内冲刺变弱,但长期耐力变强”。
  这也是国际上禁止兴奋剂的一条重要正当性理由:很多药物,在提升人体某一方面潜力/素质的时候,其实是在伤害另一方面机能的,都是有副作用的,所以违背了体育精神,应该禁止。
  如果真有一种药物,能够论证绝对有益、绝对没有副作用,那其实大概率是不被禁止的,而是从此变成一种补品,人人都能吃了。
  但现在顾鲲已经赤棵棵地证明了他是各方面素质全面完爆。
  哥需要那种让人“此消彼长”的药物吗?
  目前地球人的医学科技,只能让人二选一。
  所以哥看不上地球医学科技的加持。
  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相信记者、公众、专家,都会豁然拜服。
  就好比你在打炉石的时候遇到个德鲁伊,你以为对面是一个传统的抉择德,结果人家打出一张范达尔鹿盔:
  哥从来不做抉择!哥全都要!
  哥看不起抉择!
  ……
  CNN的记者果然没能当天就播出这段采访,因为无知的纯文科记者回去之后花时间请教专家了。
  第二天,补充了一段美国科学院的医学专家的访谈、权威解释之后,才把上下文串联起来,放到了电视台上。
  而关于顾鲲夺冠、破纪录的新闻,则正常在第一天晚上就播出了。
  因为这次破纪录的程度前无古人,关于顾鲲的新闻再一次引来全社会热议。赛后访谈的公布,则进一步把热议推到最高潮。
  “卧槽!原来他一次性把世界纪录再破24秒,是这种理由?”
  “确实,兴奋剂的作用原理就是这样的,就是伤害一种身体素质来把另一种身体素质潜力挖掘到极限。他这种全面发展、绝对碾压的人,根本不是药物能帮助的。罗德斯院士说得太对了!这才是良心专家!”
  “只能说顾鲲是海神降临了,这不是人类科技加持出来的。”
  所有之前试图散播谣言投石问路的人,看到这一刻,也彻底如丧考妣,又后悔又庆幸。
  后悔的是当初为什么要试探呢,庆幸的是幸亏试探之后发现没什么希望,立刻就收手了,没做出实质性敌对行动。
  否则恐怕会被反噬出更大的丑闻吧。
  顾鲲和那个被喊来剖析的专家,可是把目前主流的“哮喘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在电视上分析了个遍。
  就算法律无法认定,但也会导致普通美国民众对国家队有所不信任,甚至容易导致自由注意国民的反感。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美国,也不乏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平民。那些人一边享受着美国霸权的红利,一边又看不起任何举国体制,意淫美国的胜利都是靠自由注意的意识形态赢得的。
  这些选择性失明的政治正确精神洁癖者,看到自己的祖国原来是这样赢得优势的,当然也会不适了。
  相比之下,顾鲲后续的400米混和1500米自决赛,倒是没什么人关心了。
  8月1日、2日两天,顾鲲终于完成了他的最后两项比赛,最后两金轻松收入囊中。
  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最终成绩,定格在11金26破世界纪录。加上去年的24破世界纪录,累计实现了50破。
  不过最大的收获,还是让他得到了世界顶级巨星的名声。
  如今他的短期知名度,已经完全不输于乔丹了,甚至比罗纳尔多还有名。
  
第36章
收割红利
  CNN那一连串的后续跟踪报道、深度解读的宣传效果,远远超出了顾鲲自己的预期。
  以至于他得到后续反馈的时候,着实意外了好几次。
  从8月2日开始,到8月4日奥运会正式结束,顾鲲的新闻热度持续上升,在美国和其他欧美民众中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还以为,8月1号报道过了之后,新闻热度的峰值就过去了。”
  为了这个问题,顾鲲还私下闲聊时问过自己的助手、兰方队领队罗海莉学姐。
  顾鲲身边,其他人都是不懂体育事业的,也不懂这方面的宣传机制和话题爆点,所以聊这种话题也只有找罗海莉了。
  幸亏罗海莉做了充分的功课,事业上很上心,竟然已经自发暗暗调研出了答案:“这其实不奇怪,因为一开始的关于你400米自夺金、破纪录的新闻,大众已经麻痹了,觉得不过是又一次金牌和破纪录。
  但是,大众不懂世界纪录的数据分析、每个记录的含金量。就算新闻里提到一句‘顾鲲一次性将400米自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4秒’,大家也不知道这个24秒意味着多牛逼。
  可CNN的跟进报道就不一样了,它特地强调了‘你将400米自记录提高了24秒后,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有单个选手连续游400米,快于4位选手游4乘100米接力’,并且用生理和医学科技去分析这个意味着什么、证明你不需要使用药物,药物也帮助不了你。
  这里面那些科技的瓜,吃瓜群众其实根本听不懂。但他们只要听懂一个结论:你比四个人车轮战都强,那就够了,这是最让世人震惊的,因为从来没有人类运动员达到过这个高度。你目前的关注,超过乔丹也就不奇怪了。”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难怪最近好几个朋友催着我签合同、搞商业互吹求合作,CNN也暗示我新闻反馈热度已经超过其他所有明星……”顾鲲终于琢磨明白了这个道理。
  乔丹和罗纳尔多从事的行业,确实商业化成功得多,观众也多。
  但乔丹之前毕竟还有张伯伦,罗纳尔多之前也有马拉多纳、贝利。他们都不是所在运动绝对空前绝后、史无前例的成功者。
  罗海莉看顾鲲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把几条积压的待办事项向他汇报:“这几个,是最近想跟你谈合作意向的,前天开始就有人给你打电话了。艾默里奇导演,似乎联络了其他一些圈内拍爽片、不受艺术届待见的导演,想跟你聊影城和取景合作的事儿。
  还有希尔顿家族的理查德先生,在催促你兰方地皮的问题,想尽快落实选址、然后进行勘测设计,尽快把兰方的希尔顿酒店项目落地。
  最后还有索尼公司为代表的,纯粹想找你商业代言。索尼方面无条件宣布愿意给你每次破世界纪录50万美元的奖金,什么都不要你干。
  只要有记者采访你的时候,你承认你确实接受了索尼公司的奖金,就行了。如果可以顺带展示一下你一贯有用索尼产品的习惯,那就更好。不过那时候我都担心你要应对其他事务,暂时帮你挡了,说你会给他们回电的。”
  罗海莉是顾鲲身边的领队,顾鲲闭关不方便的时候,自然也要靠她来挡驾了。其他林莺和米德洛娃这些人,名不正言不顺,不适宜处理对公事务。
  顾鲲微微有些意外,随即便释然了:“这么快?看样子名声大了之后,合作机会就是多。花花轿子人抬人,他们也指望从我身上博眼球呢。
  希尔顿酒店我是预料到了,肯定马上要找我。好莱坞那帮家伙和索尼他们反应这么快,倒是我没想到的。好吧,这些我明天开始都会处理的。”
  ……
  柿子先挑软的捏,事情也要挑容易办的先处理。
  所以当天晚上顾鲲就先给索尼方面的人回了电话,还有其他几个他觉得可以合作的代言需求方。
  破纪录就有单位给奖金,这也是国际惯例了,当年东方阵营的露西亚,都是国家给的奖金,大约一次也价值5万美元了,布勃卡就是奔着这个钱才每次只破1厘米的。
  顾鲲如今的时代比布勃卡又过去了十几二十年,算上通货膨胀,以及资本注意世界宣传利益的溢价,索尼想当独家出钱的颁奖方,愿意出50万美元一次纪录、挂一个名,也不算多豪爽。
  当然,也不便宜了。毕竟品牌代言还要另外算的,这个只是纯奖金。
  之前这个钱一直没结算过,现在一次性结算,索尼直接给顾鲲打了2500万美元。
  还是之前在亚洲时候打交道过的老熟人添田五仁特地跑来美国一趟,跟顾鲲当面签订,然后给支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