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380

  “来船航速30节!疑似高速军舰,绝对不是普通商船!”
  “福克号”上的雷达警戒员,立刻向船长哈里斯爵士做出了汇报。
  哈里斯是米切尔。哈彻的老搭档了,原先哈彻不在旗舰上的时候,哈里斯就会扮演船长的角色。
  这一次,为了故布疑阵,老奸巨猾的哈彻更是玩了一手金蝉脱壳,让哈里斯全权负责“福克号”。
  因为“福克号”太有名了,这条80年代末建造于南安普顿造船厂的“科考船”,近十年来跟着宝藏大盗米切尔哈彻纵横七洋到处巧取豪夺,圈内人都认得这条船了。
  虽然哈彻申请了好多迷惑性的临时勘探区,可是如果他直接让自己的旗舰蹲守其中一个点位,那就很容易暴露主目标的坐标。
  因此,哈彻故意用不那么出名的小船、配合一些其他的秘密装备,到真正的目标点附近做前期准备工作,然后让哈里斯带着“福克号”大模大样的“遛狗”。
  就像玩第五人格的时候那样,真正破译密码机的主力,是很低调的。遛着猎杀者到处晃的橄榄球手,根本就是幌子。
  “姜还是老的辣呀,老大这一招,果然骗过了那些愚蠢的黄种人!来的肯定是‘夜莺号’了,到时候我们要严格的遵守海洋法、义正辞严地跟他们对峙、拖延时间,最好再给菲律宾人制造介入执法的机会和口实!
  大家不要怕,顾鲲已经中计了,胜利的肯定是我们!虽然我们没有亲自捞起船,但是在分配利益的时候,老板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哈里斯爵士确认了雷达上的情况后,立刻对船上的全体下属说明了情况,并且说了一番鼓舞士气的话。
  根据情报,按照雷达上显示的这个航速,只要不是外国的驱逐舰以上高速舰艇,就只可能是顾鲲的“夜莺号”了。
  “干掉那些黄种人!我们布列塔尼人才是海洋民族!”任何国家都是穷屌丝的民族注意情绪更强烈的,所以那些布列塔尼底层白人水手,很快就掀起了难得的优越感,一副跃跃欲试被利用了的样子。
  没办法,这些雪肤豚在国内压根儿就什么都不是,被人当成比较对象压得老惨了,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歧视一下外国人找回心理平衡,怎能不趁机发泄一把?
  就跟韩国人里最穷的那部分,歧视阿三找回优越感时也最积极,一个道理。
  全船上上下下立刻做好了迎击的准备。
  可惜,情况并没有如哈里斯爵士预想的那样。
  “诶?船长,来船方向好像不是正对着我们冲过来的,按照这个轨迹来看,他们有肯能从我们北面15海里的位置路过。”
  观察了几分钟雷达、绘制了来船轨迹后,雷达员立刻发现了问题。
  哈里斯爵士一愣:“嗯?他们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我们的烟雾弹没起作用?这不可能!估计是他们想演一演吧,不好意思直接来搅局。”
  毕竟抄答案的人也要假装先是自己做的作业,哪有直接解题过程都没有、直接抄一个答案的?
  哈里斯觉得自己想得很对,于是又错过了一段通风报信和提前应对的时机。
  直到大约一个小时后,他才彻底确认自己错了。
  “船长!他们好像没上当!看都没看我们就直接走了。他们的航行轨迹应该是朝着圣菲利佩方向去的!”雷达员再次汇报。
  哈里斯算了一下轨迹,心中一惊:“不会吧?顾鲲怎么猜得这么准?一下子就直奔老板亲自坐镇的坐标去了?难道他在南华夏海这几年,真的自行勘探到了那么多精确的干货?”
  ……
  顾鲲就像是一个开了穿烟透视挂的挂逼吃鸡选手,对方扔的那些烟雾弹,在他眼中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他就杀气腾腾地直奔真实目标点位而去。
  甚至在离开目标海域还有几十海里的时候,他就提前换了船,从“夜莺号”上转移到了一条刚刚取名为“海鸥号”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上。
  这条船是顾鲲花了几亿人民币买的,不过众所周知原产国并不是华夏,而是露西亚人在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建造的(海生崴北面那个,属于露西亚远东地区,那儿也有港口和造船厂。露西亚解体后,亚洲国家问露西亚人买基洛级,基本上都是从这里买的,因为近。)
  顾鲲通过华夏人的业务关系代购,无非是为了稍微打点折扣,并且进行安全无害化改装——露西亚人卖东西,是最喜欢看人下菜坑客户的。如果客户本身技术实力差,验货水平低,那就卖你高价质次的。
  比如阿三国也经常问露西亚人买潜艇,可是拿到的货往往隐患比较多,还容易出“辛杜拉克沙克号”那样的搞笑事件。
  (注:“辛杜拉克沙克号”事件,是后世2013年发生在孟买的,质量老化和防呆设计不够有一定的锅,但是是绝对次要责任。主要责任是阿三自己误操作瞎搞。
  把一艘在船坞里检修的基洛级的反舰导弹发射保险电路短路了,结合其他误操作,最后发射舱盖未打开就射出去两枚导弹。结果第一枚就打在发射舱盖上,自己把自己击沉了。第二枚总算从发射舱盖里射出去了,可惜没鸟用,因为当时是停在孟买造船厂的船坞里,结果把船坞也炸了)
  顾鲲找华夏人的验货能力中介代购一下,不但不容易被坑,还可以便宜点。
  阿三出面买一条基洛级要两三亿美元,而顾鲲这条三手货连10亿人民币都不要,直接比阿三打了半价。
  当然了,爱好和平的兰方人在拿货之前,是把所有的导弹发射器都拆了的,兰方也不需要导弹,这船名义上是缉私的嘛、打击那些开着潜艇往兰方走S东西的坏人用的。
  顾鲲要碾压那些盗墓贼,靠基洛级把对方压死都够了。
  “船长,声呐已经捕捉到对方的信号,距离17海里,应该是中型的科考潜航器。”
  “他们没有向领海国申请过通过权,按照国际法,任何潜艇都应该上浮通过的。我们假装没听见,过去压死它。”
  海底下黑灯瞎火的,声呐故障听不见也很合理。
  谁让哈彻先违反海洋法的,对吧?
  这只是事故,事故。
  
第112章
账单直接寄给报销的
  根据国际法中的《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外国船只在一国领海内的“无害通过”,要求是很严格的。
  如果是民商用船只,那当然没问题,有很宽泛的航行自由,直接遵守交通规则就行。
  但是,对于执行特殊任务的船舶,要么要申请,要么要审批,具体法条很复杂,诸位看官不是学国际法的专家,我也不用说太细。(其实也不是很专业,连司法考试里都有航行自由/无害通过的考点,考过的都懂)
  如今跟顾鲲、米切尔哈彻这种情况相关的,主要就是用到一条,即“潜艇的无害通过”。
  海洋法对潜艇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别国领海内,你必须是上浮通过,才算无害,如果是执行特殊的科学考察任务,非得潜航的,一定要找领海国审批。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渔民捞到任何无人潜航器,都可以直接充公的国际法法理依据:这是个潜水的玩意儿,领海国公民捞到后直接干走,法理上是天经地义的。
  潜水的玩意儿,就是那么不受待见,就是谁逮着就能干。
  之所以现实社会中那么多国家的潜艇到别国海域溜达还能活着回来,并不是国际法在保护这些潜艇,而是科技。
  是因为这些潜艇的静音效果足够好,行动足够悄咪咪,敌人压根儿就发现不了。
  瓶颈是侦测技术,而不是国际法。
  ……
  米切尔哈彻还丝毫没注意到大祸临头。
  他依然开着自己那条运载量数十吨、总排水量两百来吨的电动潜艇,在充电船附近几海里的范围内,拖着电缆仔细作业。
  他这次之所以如此倚重潜航器,主要就是因为需要给顾鲲散播烟雾弹,以至于他不敢提前太久把主力科考船开到真实作业点位附近,怕那样太招眼提前把顾鲲引来。
  而潜航器的话,就能无声无息把很多前期整理工作,在水下完成。
  尤其是这种带有一定运输能力、有作业机械臂的专业潜航器,效率非常高,可以在水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靠着探照灯和声波仪执行整理沉船残骸、搜集归拢货物的作业。
  如此一来,他可以把大部分工作都完成后,等最后要风紧扯呼的前夕,再加急弄到大船上装好运走。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指挥作业时,手下的声呐兵终于发现了异常:“老板,我们西北偏北方向,似乎有不明声源接近!之前他们与母船的方向角比较接近,我们的声呐被母船的螺旋桨干扰了,没有尽早发现!”
  民用科考小艇上的声呐,质量当然不如军用的。而军用的船的噪音等级,也远比民用的药低。
  一条两千多吨的基洛级,可能噪声特征也就几百吨的民用艇级别的。
  尤其是只要别买到80年代初那种“87年东芝事件”前建造的早期型,噪声等级会进一步下降。
  众所周知,冷战末期日本人的东芝集团旗下的东芝机械,把一批五轴联动加工机床卖给了露西亚人,而美国是因为发现其声呐难以发现露西亚最新型潜艇了,才知道是露西亚人用了最新的五轴联动加工了潜艇螺旋桨叶面、导致噪音降低,然后才破获的东芝事件。
  顾鲲买的这条质量应该也行,防住98年的民间科考版声呐侦测、到了近距离才被发现,也很合理。
  “有没有可能是巧合通过?”哈彻还抱着幻想,让声呐员立刻判断。
  毕竟他的情报里,并不知道顾鲲有基洛级潜艇,也无法想象顾鲲为什么能这么快升级装备。
  可惜,就在犹豫之间,情况进一步恶化了,声呐员还未做出新的判断,机电员先汇报说:“我们与母船之间的充电电缆被割断了!现在只能指望电池航行了!请求紧急上浮!”
  事实上,他们的电缆并不是被人“割断”的,只是被“海鸥号”的螺旋桨意外事故绞断的,无非潜航器里的人不知道外面的情况罢了。
  “紧急上浮!”米切尔哈彻彻底慌了,连忙下令。
  几十秒钟后,潜航器头顶发出回音空响的“咣咣”两声,艇身也狠狠震动了两下。
  到了这一刻,米切尔哈彻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怀疑:“肯定是顾鲲!可是他疯了吧,他要是真有那么大的潜艇,用鱼雷击沉我们不就行了?他居然敢撞我们?就不怕自己也进水么?”
  不敢发射鱼雷,是怕引起国际争端吧?
  真是个疯子!有那么大仇那么大恨吗?
  饶是米切尔哈彻见过大风大浪,心中也不禁慌乱了。
  这种一言不发直接开搞的架势,特么没见过啊!这是杀父之仇还是夺妻之恨了?这一行的同行有这么狠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