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80

  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南海这边渔船密度相对较低、南海纵深更宽广,所以保护渔业可持续性没东海那么迫切。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90年代中后期,华夏对东海的渔业资源控制比较彻底,很少有外国人来抢。所以只要禁渔保护,受益的总能确保是华夏人,政府也就愿意下大力气保护——
  那时候,日本人的渔船是不屑于冒着纠纷危险,来东海偷捞的,人家有广袤的太平洋内湖可以捞。华夏禁渔之后,唯一的危害只有极少数的南棒渔船,在苏岩礁一带争议海域侵入。
  可南海就不一样了。当时菲律宾、越南、大马对南海周边的捕捞,华夏根本管不住。要是只有华夏人自己禁渔,外国人照样来抓,那不白白亏给外国人了嘛。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南海有关政策比东海多拖了整整四年才出台。
  然而,如果不是徐锋提起和分析,顾鲲压根不会想到:明年才开始实施的禁渔期和渔船功率总量控制政策,今年就已经开始对华夏东海周边省份的新渔船造价,形成了积压性的DEBUFF。
  “我也认识几个东海的渔业大船东,都是船山那边的,往年我都是从他们那儿进货东海的船山大黄鱼,还有其他几个名贵品种。我知道他们都有去年年底之前下定的船,造了一半,今年政策收紧之后,就在考虑割肉止损。”徐锋见顾鲲果然有兴趣,就帮他进一步介绍。
  “那徐哥你能帮我联系么?”顾鲲真诚地问。
  徐锋撇撇嘴:“我这人,不做出卖朋友的事。你是我朋友,他们也是我朋友,我要是帮你压他们的价,那就太不地道了。有机会,我给你介绍认识,到时候你们自己谈吧。”
  “那也行,我不会让你难做的。”顾鲲很爽快。
  徐锋看顾鲲挺上道,就多说了几句:“你一说,我又想到个事儿,你刚才不是问我,华夏如今还有哪些大宗品类,汇率贬值后还没涨价、可以倒卖么。
  其实,咱粤东这边你也知道,潮商做生意都是一窝蜂,反应很快的,外贸单稍微有点差价,立刻就会大批带货出海流失,然后差价马上就抹平了。
  所以,你想打时间差带货,我看不如也从东海那边入手——不知道你在南洋,有没有听说过东海有个小城市,叫义乌。那里的厂子都很小,但凭良心说,他们不少产品还是很有国际竞争力的。
  东海商人做生意路数,跟我们潮商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他们不太会一窝蜂涌上去捞快钱,而是认准了自己专注做哪一样、往死里专,追求在很不起眼的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
  他们那儿估计有不少产品,都不会短时间内受汇率波动影响,你要是有本事倒腾到南洋,那么赚几个月时间差还是没问题的。”
  “你这么一说……我下次来华夏,倒是有必要去东海跑一趟了。”顾鲲摸着下巴上的胡渣子,不甘心地说,“可惜东海那边,海鲜奢侈业不如粤东这么发达,我怕我的苏眉青衣这些,能活到那儿的太少,还卖不出好价钱。”
  对94年的华夏人来说,零售价动辄200块一斤的鱼,消费面还是太窄了。说到底只有装逼充门面的商务宴请才会吃,谁傻到自己买来吃着玩呢。
  粤州有广交会撑着,这是一个大市场。
  东海那边,不管是一线城市沪江,还是东海省的省城方舟市,估计没几个有钱人吃得起。
  幸好,顾鲲正在权衡利弊时,徐锋又给他提供了一条线索:“你是要进货和买船,还用把你的船开过去干嘛?你就说你下次来,大概是什么时候。”
  顾鲲迅速算了算日子,说:“半个月之后吧。”
  徐锋:“那不就行了,到时候都三月下旬了。我这么和你说吧,广交会是四月份开始,不过那些民营经济大省,都会提早来这儿踩点的。我有几个东海的朋友,到时候也回来,你就在粤州见他们,把事儿谈妥了也不迟。”
  这样顾鲲就很舒服,暂时不用考虑下次来华变更航线和商路的麻烦了。
  “徐哥,今天真是多谢了。”顾鲲真诚地道谢。
  徐锋智珠在握地坦然一笑:“彼此彼此,我回头也会跟东海那边的朋友商量的——你要是挖掘出哪条汇差套利路子,我保证不会抢你去兰方和大马的生意。不过我朋友多,有专跑东海日韩的,也有专跑菲律宾的,那几条线上,信息共享互通有无,赚的不会比你少。”
  跟脑子灵活的人打交道,就是废话少。
  一两句话,就互相把谁占便宜谁得好处算得清清楚楚。
  双方满意而散。
  此后三四天,顾鲲继续在粤州静养恢复,每天看看报看看电视新闻,买了一大堆书刊杂志,了解行情市面,也通过徐锋结交了几个朋友。
  然后,他估摸着龙五和陈丽应该已经回到兰方出货了,他也就提前买了机票,飞到古晋,准备下一次的重新起航。
  ……
  话分两头。
  顾鲲在粤州准备上飞机的时候,龙五和陈丽,终于拉着三四吨鱼获,以及一千桶柴油,回到了兰方。
  虽然兰方的法律从来不限制从外国拉燃油来本国销售。不过当这一行业出现新鲜面孔的时候,依然会引起圈内人的主意。
  “咦?这不是刘民的船么,这次回来居然拉了这么多柴油?刘民这家伙开窍了,胆儿肥啊,捞到这门生意上了。”
  “这不像是刘民的风格吧?”
  “怎么不是,船上刚才引水办手续的,不是那个一贯给刘民做事的龙五么。”
  “管他呢,好像有人去问过了,他家的柴油比别家还便宜两令一桶。咱这大船一次加五十桶,便宜一百块也是好的,反正是白白多省出来的钱。
  兰方岛上,有大船的那些渔民,圈子就那么大,一点事儿很快就传遍了。码头上发生的事情,很快有刘民的亲戚朋友,去刘家询问情况。
  刘民并不在家,他出门打麻将去了,所以是他老婆汪菡接待了传闲话的来客。
  那访客也是之前问刘家借钱未果的穷亲戚,所以说话很直接,还挺不好听:“嫂子,刘哥哪儿发财去了?上次问你借点小钱,还说欠着按揭拿不出来。他都有本钱一次性进一千桶柴油倒腾了,这没10万令现金本钱,根本进不了货吧。”
  汪菡听得一脸懵逼:“我们家哪能发财呢,那是真没钱。”
  访客很不爽:“这时候还装就没意思了,大家都看见了是你们家的船,还有你们家雇的龙五在哪儿操办呢。”
  汪菡大惊:他们自己家的船?龙五?那船和船员早就租给顾鲲了呀。
  那就是顾鲲发大财了吧?
  这不科学!刚过完年的时候,顾鲲运气好,能挤出两三万令,租船经营,她已经觉得很逆天了。
  现在龙五要是真倒腾了一千桶柴油回来,那说明光进货柴油的本钱,就要10万令以上了!
  顾鲲赚到的钱,恐怕还不止吧。
  “到底是什么发财的路子?为什么我们自己抓不住?他可是租了我们的船发的财呀!没天理啊!”汪菡急得眼珠子都血红了。
  
第27章
财帛动人心
  兰方国一共才八万人口,主岛上就住了六万多人,渔民近万户、带动力的渔船有一千条。
  一般来说,渔船加油,每一百吨吨位,加满要20多桶。
  所以龙五和陈丽拉回来的那一船柴油,在比别家的货每桶便宜两令吉的情况下,一上午就出完了。
  那些渔船主和水手甚至都不需要专门的装卸设备,一桶油连桶在内将近130斤,一个人就能扛着走,现加现还、当场结清。(渔民买油都是直接带着家里的标准空油桶换的。就像80后小时候拿着空啤酒瓶,加上酒钱,去小卖部买啤酒。这样,就不用等加完油之后再来还空桶)
  这一幕幕,让人不得不感慨:这些穷苦的渔民,身体素质是真的好。
  “每桶油82令,一共8万2令货款,齐了。明天总算能给船长一个交代。”龙五和陈丽各自数了一遍钱,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不过陈丽心细,想到的问题更多,就琢磨着要不要把钱存到顾鲲的户头里,或者去一趟顾家,交给顾盼保管、让顾盼开个收据。
  夫妻俩正在商量,码头上却有几个来客,很自来熟地跳上了船。
  龙五闻声赶忙过去查看,才发现是自己的老东家刘民和汪菡夫妇,还有刘民带着的另外两个水手。
  “刘哥,最近可好。我们今天下午又要出海了。”龙五不知道怎么面对原先的雇主,说话比较生硬。
  刘民也不是脸皮厚的人,他是刚才在朋友家里砌长城,被老婆硬揪来的,所以只是客气地说:“那你们还真是辛苦。”
  一旁的汪菡暗恨老公无能,立刻接过话头,旁敲侧击地安慰:“就是,比跟着我们家出海的时候,辛苦多了吧。一条船才你们两个人开,人手少了一半,时间还这么赶。
  龙五,你也算是一把好手了,别太拼,跟老板呢就要跟体恤下情的老板……”
  龙五一贯看这个精明刻薄的前老板娘不太顺眼。虽然汪菡说话隐晦,他也听得出这里面的挑拨之意,于是嗡声嗡气地怼回去:
  “老板娘,我知道你和刘哥待人好,不过,有个事儿我正想和你们说呢——之前你们不是允许顾老板转雇我们夫妻俩三个月么。我跟小丽这半个月商量了一下,决定到期之后,就不回来跟你们了,我们想一直跟顾老板干下去。”
  汪菡听了好悬没气死。
  她今天就是看到别人拿她家的船赚了大钱,来探探路子的。谁知龙五这么不给面子,直接说将来都不跟她混了。
  那还拿什么借口胁迫对方吐露?
  汪菡不甘心,夹枪带棒地说:“你们可是跟咱家签了劳动合同的,我们难过的时候也没见解雇谁,你们现在倒是稍微有点高枝儿就想背叛旧主?这给咱家造成的损失,可不得说道说道?”
  一旁的陈丽怕话说僵,连忙居中打圆场:“老板娘,我们也不是跟您作对。这水手雇佣的行规,我们也懂的。要跟你解约,给你找人添麻烦了,确实是我们不对。
  但租期本来就有三个月呢,如今还剩70天,我们也算是提前告知您了,应该能把你的损失降到最小。大不了我们再拿出原先跟你时候一个月的薪水,摆酒送烟,配个不是,也够诚意了吧。”
  雇佣未到期就走人,确实有点瑕疵。陈丽不想留下把柄或者坏名声,加上如今他们夫妻跟了顾鲲,前途远大,所以她决定拿出五百令预算,陪个人情,换来他们夫妻自由身,跟刘民家彻底完美解约。
  “这两人不是很缺钱么?他们居然说出自掏几百令,赔个礼,也非要跟顾鲲混?顾鲲到底给了他们多少好处?这得是多大的一条财路?”汪菡脑补了一下,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幸好她反应快,见用赔钱相威胁不可能成功后,立刻趁着刚才还没彻底撕破脸皮的机会,把话圆了回来:
  “小陈你这就言重了,既然你有诚意好说好散,姐还能刻薄了你们不成?摆酒赔罪这样见外的话再也休提,我今儿个就给你们解约,祝你们前程似锦。”
  汪菡居然还随身带了龙五二人当初的劳动合同(虽然带在身上的本意是随时拿来威胁),还另外带了纸笔,然后大大方方当场给解约了。
  她变脸服软这么快,龙五顿时觉得浑身有劲儿使不出,就像是想怼人却一拳打在棉花上。
  汪菡说了几句迂回垫场子的好话,甚至还支开其他雇员后,反过来给龙陈二人送了些小礼物,只说是过年的时候收到的,自家也吃不完用不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