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80

  战士们常年见不到陌生人,缺乏社交,对于这种聚餐从来都是欢迎得不得了,能够极大地提振士气。
  顾鲲开了一瓶自己送来的啤酒,跟大伙碰了一下,然后顺着高健雄刚才的话题回答:“你问我赚钱至于这么拼?我觉得至于。
  在南洋,华人稍微发现一条快速赚钱发家的路子,布列塔尼人,巫族人,汉奸,就都开始觊觎你了。你要是不能尽快壮大自己,有实力保护自己开拓的新商路,你就要被人吞并掉,只能沦为给别人打工,喝点残汤冷炙。
  你别看我拼,但我拼得值——不瞒你说,其实我上次到你们这个岛的时候,这条船是我租来的,我根本不是什么知名南洋华侨,我就是个空手套白狼的。
  但是现在,我不怕说出来,因为我真的发达了,就这二十天,我赚到了60万!现在,只要我想,我可以把这条二手船买下来。只要我想,等我新的一船货到了粤州,我还能再买一条这样全新的!月入百万!现在你觉得值么?”
  顾鲲并不怕说实话,甚至是吹牛。
  因为他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现在他已经需要火力全开,应对陈明诚的威胁了,所以不再需要保存实力慢慢来。
  但是,他不能在兰方盲目扩张人手,因为除了龙五和陈丽之外,其他兰方的当地人,都有可能会慑于陈明诚或者其他暗中势力的威胁,不一定全心全意跟着顾鲲干。
  所以,只有从外部雇人才最可靠。
  尤其是如果找一些三观比较正的人,思想觉悟高一些,才不会被汉奸利诱蛊惑。
  自古以来带兵,都是客兵对主帅的忠诚度更高嘛,因为客兵到了异地作战,没有父老乡亲可以依靠,就只能靠主帅了。
  顾鲲这番话,就是要先激起对方心中的那一丝羡慕。
  当然了,他也知道,以高健雄等人的思想觉悟,光靠富贵是诱惑不了的,人家是很坚定的。
  顾鲲也从来没想诱惑现役的人抛弃职责。
  他只是想劝诱几个知根知底、已经超期服役,本来就在寻求转业机会的哥们儿,给他当帮手。
  在利益不足以动摇对方时,那就再渲染一下陈明诚的劣迹好了。
  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南洋华人的处境有多么受排挤。那些帮助殖民者残余势力搜刮的汉奸,又有多么凶恶。
  这样一来,去南洋打工也算是为华夏尽力、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了,相信高健雄等人的三观,会逐渐接受的。
  “……我上次的生意,回程原本只是随便带点货,一开始本意也是给永林岛的驻军运柴油补给,他们用不掉的部分,我才去兰方出货的。谁知,就被一个壳牌系的汉奸给盯上了。
  他跟着壳牌赚了那么多垄断的利润,就见不得穷人有喝口稀饭钱。高哥,我也不跟你玩虚的,你就实说,你们这儿,有没有已经超期了,就在等一个转业机会的。机不可失啊。”
  顾鲲洋洋洒洒,喝着酒吃着烧烤,推心置腹地把情况半真半假地说了一遍。
  高健雄果然颇为意动。
  不过他毕竟是长官,相对持重一些,就算要走,手续也麻烦。
  他想了想,恩准许虎道:“虎子,你不是过年前,义务役期就满了么。是咱这儿偏远,手续慢,我看你转士官也是没戏的了,要是有想法,我不拦你。”
  许虎忸怩了一下:“班长,那我先去探探路,看看情况再告诉你们。”
  高健雄点头微笑,转向顾鲲:“你要是不嫌弃,让虎子先跟你见识见识。他是义务役期满的,手续很快,几天就能交接。你放心,他开冲锋舟也有两年经验了,水性也不错,不怕吃苦,你让他干啥都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顾鲲相信自己的人手很快就能扩充数倍了。
  
第35章
士别三日
  跟高健雄等人聚餐了一顿烧烤、谈了谈心之后,顾鲲很快重新启程,又去了金银岛如法炮制拉感情,预定到了两个近期内本来就要退伍、愿意当水手的。
  就这么一路向东北逶迤而去,午后时分抵达威沙群岛主岛永林岛。
  永林岛上人多建制全,他也不可能直接劝诱,那样犯忌讳。
  不过他可以通过大笔平价出售补给物资,换取岛上军民的普遍好感,赢得拥军的美名。
  岛上的刘营长和胡科长,看到顾鲲卸货了整整好几十吨平价物资,对顾鲲的拥军姿态都是敬佩到无以复加。
  “小顾同志,你真是爱国华侨的榜样啊,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华夏人民的老朋友的。”胡科长跟顾鲲握手的时候,恨不得狠狠多摇晃几下,把肉都攥出来。
  一边摇,他还一边追忆往昔地叹道:“实话实说,给民间船只发特许的捕捞许可证,你也不是第一个了。但是其他船长拿到捕捞证,一年为我们运输价值20万的平价货,就撑死了,根本不会超额完成。
  只有你,这才第一个月还没结束,就运了这么多。你这次怕不是把半船的运力都用来给我们补给物资了吧。人家一般每次最多带两成。”
  “其实不到半船,也就四成五吧。”顾鲲谦虚了一下。
  他是真心不觉得有什么。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经营的航路,每次都是从兰方到粤州捕鱼、从粤州回航时拉柴油带货。
  所以,在来的路上,先装大约一般运能的补给货物,到永林岛来卖,稍微赚点运费,对顾鲲而言是无本生意——因为捕鱼为主的船,你哪怕不运货,起航的时候也是空仓的嘛,空着也是浪费。
  运一小半货的话,到了永林岛全部出掉,然后后面四天多的航程,再继续一路捞鱼一路开,把这些吨位塞满,就最经济了。
  简直完美。
  而其他拿了补贴或者特许的渔船,之所以不这么干,是因为不顺路嘛。
  他们大多凑不好一个“一路捞鱼一路开、开到永林岛刚好剩一半舱位”的航路。
  所以,其他人要是每次多运补给物资,是要额外增加运营成本的。
  顾鲲是不增加运营成本的。
  一个是专车,一个是顺风车,人家那什么和他比?
  这个爱国华侨的榜样,他是当定了。
  顺带着,80吨补给物资在威沙群岛卖出,好歹比他在古晋采办的时候的成本,高了大约六七个百分点,算是运费。仔细算算,也把他单程的油钱赚回来了。
  顺风车的车费,一般不就是个油钱么。
  当天中午,胡科长和刘营长就拍板,给岛上整个连队的战士加餐,大家都吃到了难得的新鲜肉食和蔬菜,甚至有西瓜这种海岛上很难得见的高端水果——西瓜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淡水,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岛上,是极少有西瓜的。
  当下午顾鲲再次起航的时候,起码有两百个人给顾鲲送行,到码头上热烈挥手告别。包括整个连队的战士,以及几十名公务人员、还有岛上的渔民。
  其中还要好几个平民身份的岛民,在听说了顾鲲的生意概况,得知去了南洋也能报销国家后,表示想跟他去南洋闯荡,顾鲲稍一甄别之后,都表示下次有机会就带上,同时也是给他们自己几天准备时间,即使要出去闯荡世界,也要先做好安家善后。
  威沙群岛的渔民,思想觉悟还是比较高的,比内地商业氛围浓厚地区的人,确实要淳朴不少。
  把这样的人带到异国他乡,他们人生地不熟的,也就只能依靠顾鲲了,背叛和跳槽成本太高。
  所以只要技能方面不是太差,顾鲲都适合妥善安排。
  ……
  航程第六天下午,顾鲲从永林岛再次出发,此后三天半再也没有停靠,一直保持了比较高的航速,在第十天清晨驶入珠江口,上午时分再次抵达了粤州。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一切手续和报关方面的活儿,都有陈丽操办,顾鲲不用再费心提点。
  他船都还没靠岸,人还在江面上,就第一时间先给徐锋打了个电话,让徐锋派人来清点交接、准备接货。
  海鲜的生意,耽误不得,多养一会儿,可能就多死掉几只。为了利润的最大化,那些鲜活的货色,一定要最快速度运到酒店的灌氧鱼缸里养起来。
  徐锋也很干脆,直接在电话里表示,如果愿意以上次的价格供货的话,他可以照单全收。
  如果顾鲲想就个别品类谈涨价或者新品类定价,那就约他当面喝茶再谈,或者分歧不大的话可以直接跟他的代理日恩谈。
  顾鲲一听,就知道徐锋打的什么主意了。
  如今已经是三月下旬,距离广交会的春交会开幕,越来越近了,还剩最后十几天。
  所以,眼下的粤州海鲜价格,因为需求旺季的到来,只会比半个月前略涨,不会跌的。徐锋当然乐意原价全收了。
  顾鲲也不戳破,只是将计就计应承:“徐哥,你胃口不错嘛,也不怕我这次运来的货太多吃不下?”
  徐锋在手机里很有把握地呵呵一笑:“小顾,别小看了粤州的市场。咱华夏人有句老话,食在粤州,这可是美食之都,又有盛会当前,还怕你一船海鲜卖不完?你可别告诉我这次弄到的苏眉青衣和其他冷门热带鱼,有十几吨甚至更多哦。”
  如果是冷门热带鱼一下子数量爆棚,那徐锋还要掂量掂量,毕竟受众范围太窄了。
  顾鲲也淡然笑答:“不会,苏眉青衣这些是比上次多了,不过加上所有冷门热带鱼,也就3吨多。石头鱼倒是多了很多,单项就有2吨!”
  徐锋:“石头鱼不怕,这个有成熟市场,粤东人本来就吃,2吨我还是干得掉的。”
  顾鲲继续狡黠补充:“那么,5吨杉龙虾,你应该也没问题了?”
  “4……4吨杉龙虾?杉龙虽然比别的龙不值钱,也不至于论吨卖吧。”徐锋终于大吃一惊。
  他不得不承认,顾鲲再次让他意外了。
  徐锋脑子稍微一转,反问确认了一个问题:“你这次换了更大的船来了?鸟枪换炮了呀。你原来那船不能批量抓虾吧。”
  顾鲲:“徐哥就是专业,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你只猜对了一半,我没换船,只是多买了几张新网。”
  徐锋瞠目结舌:“就那破……我是说那小旧船,能这么高效?我见过多少海老板了,人家船比你高效几倍,也不能啊。罢了,我不打探你的私事儿了,老弟,算你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