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380

  因为直升机飞得比较高,在600米以上的安全高度。加上旋翼本身噪音大,所以尽管顾鲲那一方的人用上了他们能找到的最大扩音器,在地面听的时候依然比较模糊。
  但听不清不要紧,可以看传单嘛。没过一分钟,就有手下拿着最新洒下来的传单递给了尤素福。尤素福配合着印在上面的图片和文字,再结合那些模模糊糊的喊话,大致也就明白了。
  “我们是代表自由世界前来解防奴隶和卧底的英雄的!请立刻投降、交出我方英雄的卧底记者、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我们可以饶你不死!
  如果投降,就在尤素福先生的庄园顶楼挂满白旗!、停止一切武力抵抗!我们就会停止炮击,并且监督你们将所有武器全部缴械放到码头海滩的指定区域!”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份配合下马威炮击的劝降书,附带着还要求保障卧底安全。劝降书里威胁的意味也非常明显了:尤素福如果胆敢杀害卧底,那么所有的奴隶主和监工都要为自由世界的义士偿命!
  传单还非常贴心地选择了彩色打印,为的是可以印上三位卧底义士的高清头像证件照、图片注视还一一对应附上了姓名,好让尤素福知道具体是哪几个人不能动,必须交出来,颇有美国式昭昭天命的自信,似乎笃定了尤素福这种蒙昧世界的野人会跪地投降、不敢反抗。
  “草!原来我手下有卧底!是那些人把侵略者引来的!”
  尤素福看的血冲脑壳,他对那几个会点外语、好歹还比普通奴隶伶俐不少的外国奴隶,还是有点印象的。他依稀记得那些人是两三年前从缅甸掳来的,是带点白人混血的破落户——
  缅甸当年也是布列塔尼在南亚的殖民地,所以有很多父系是布列塔尼白人、母系是缅甸土著的私生子人群。白人在当地玩女人基本上是不负责任的,随便玩玩,所以这些生出来的二代虽然有一半白人血统,但绝对不可能继承家业,也不一定能得到良好教育。
  这样的人重新沦为想要偷度外国的黑工、进而被黑中介欺骗、倒卖为奴隶,也挺正常的。以至于那几个BBC卧底记者刚来的时候,因为看上去并不是完全的白人特征、便靠着编造的身世骗过了尤素福手下的小奴隶主,渐渐往上爬以求取证和逃跑。
  不过,要是以为仅仅靠武力威胁,就能让尤素福屈服,那就太小看他了!
  “混蛋!杂种!你们也太小看我了,老子就是死,也要拖几个垫背的!几代人的家业,就被这么几个卧底害了!幸好吉诺已经出国留学了,我在瑞士银行也给他留了点钱……”
  尤素福咬牙切齿了几秒钟,已经下定了同归于尽的决心。
  他都五十来岁的人了,刀头舔血荣华富贵作威作福的日子也过够了,怎么可能再去投降做阶下囚?就算那些布列塔尼舰队不干掉他,放他一条生路,只要他失势了,他那些仇家也会想办法对付他的。
  所以,他早年就留了一个最疼爱的私生子,去瑞士留学了。他做得非常隐秘,甚至他身边人都不一定知道那个孩子是他的,仇人也不知道,更不知道他在瑞士银行留了比钱给儿子。
  既然如此,何不轰轰烈烈一把,把内鬼先清除掉!
  ……
  八个小时之后,也是战斗结束后五个小时,顾鲲的“朱森号”,终于如同港片里的条子一般,姗姗来迟地抵达了阿鲁岛。(“永华号”和“海鸥号”累计花了三个小时结束全部战斗和肃清、登记岛上人员)
  所以顾鲲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恢复安静了。
  “永华号”舰长马家辉坐着军舰上的直升机,摆渡到“朱森号”上,拜见顾鲲并汇报战况。
  一见面,马家辉就带着哭腔对老板深深鞠了一躬,一边假装涕泪纵横地悔恨:“老板!我对不起您!没能完成您下达的保护好捍卫人类自由的义士!我们已经警告过尤素福了,但那家伙居然如此丧心病狂,在被消灭之前撕掉了义士。”
  顾鲲接见马家辉的时候,还带着皮埃尔与让娜两个法国记者在旁边旁观呢,所以顾鲲当然也是一脸痛心疾首:
  “你……唉,让我怎么说你好呢!罢了罢了,是我用人不明,我早该想到的,你们是战斗部队出身,做事情比较直来直去,对于解救人质之类的细活儿可能不是很专业,我该让黑水安保的人来的,都怪我急躁了。”
  说罢,顾鲲还故作悲痛地两手一摊,跟皮埃尔商量:“今日之事,如何处置?”
  只是他的表情,浑然跟94版三国演义上,司马昭在听闻“曹髦驱车死南阙”后,跟左仆射陈泰说“今日之事,如何处置?”这句台词时,一毛一样。
  谁让顾鲲是大影D呢。
  可惜,皮埃尔这种工具人,怎么比得上陈泰呢。
  陈泰敢说“唯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皮埃尔敢吗?
  皮埃尔只敢说:“大家都已经尽力了,听说军舰跑一趟不少成本呢。顾先生如此急公好义,不管有没有救出来,詹姆斯他们泉下有知,也会感激您的救援的——只是,不知道他们的遗物有没有检查?他们这几年搜集的关于尤素福领主的劣迹斑斑的证据,难道也被销毁了么?”
  皮埃尔配合地悲伤了几秒钟,就话锋一转,后半句话是转向马家辉问的,显然他除了关心人命之外,也很关心大新闻。
  “这个倒是找到了,我们搜索了好久——应该是尤素福知道自己在劫难逃,所以撕了之后也没在乎再毁灭证据。他可能就是想快意恩仇,这种奴隶主都不在乎身后名的。”
  都当奴隶主了,还有什么好怕骂名的?名声真是身外之物了。
  皮埃尔眼神一亮,前工具人同伴的死讯,似乎也就没那么悲伤了。
  谁让他是记者呢,对于记者来说,搞个大新闻才是每时每刻最关注的事情。
  
第229章
斯特拉克的挑战护手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念3位为了全人类的正义事业而不幸殉职的人,他们是:詹姆斯。布鲁斯南,皮尔斯。邦德,艾登。膨皮猪。
  他们的英勇行为,为我们揭露全世界最后一批有组织的、嵌入全球化贸易产业链的奴隶制野蛮经济体,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会铭记他们的名字的。告得布莱斯布列塔尼。”
  “敬礼!”
  随着致辞完毕,三个裹尸袋沿着战舰的船舷往海里一丢,算是完成了海葬。
  这一幕,发生在顾鲲跟“永华号”会合后的两个小时,他匆匆登上了“永华号”驱逐舰,接见了参与战斗的官兵,并且亲自嘉奖,还非常欣慰地听说没有任何一名己方士兵阵亡。
  少数一些伤员,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救治与补助、回头还另有重赏。
  因为开战之前,顾鲲是有所准备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关于海葬啊、悼念啊这些耗材,军舰上也都有留。这种东西存着也不吉利,所以听说己方战斗人员无一阵亡后,这些东西就恰好拿来给“不幸因公殉职”的BBC记者用了。
  而且凭良心说,那几条BBC狗的死,也并不是全无价值,正是它们的牺牲,才换来了顾鲲这方的零阵亡和尽可能少的战伤——因为如果尤素福没有明确撕卧底的话,这边的炮火覆盖还会多一些忌惮。
  不这么干的话,如果因为弹幕打得猛了、重火力用得多了,最后打扫战场收尸的时候,看到那些白人死了,算谁的?国际纠纷怎么办?
  现在证据确凿,就是尤素福干的,那顾鲲动用更猛烈的重火力,也算是为BBC狗们报仇了,是“临时起意,激于义愤”。事后验尸也验了,都是太阳穴上爆头一枪毙命的,典型的处决,而非战斗时乱中误击。
  万一不小心多误伤了几个奴隶,将来印尼佬抗议,顾鲲也好让BBC的老板顶在前面,扛住那些国际关系方面拉到的仇恨。
  不用感谢顾爷,顾爷就是那么的老阴比,眼看着BBC狗死,还要BBC狗的主子在国际上承他的人情,毫无瑕疵地承情。
  “拍完了么?”忙完仪式,正准备去洗个手洗掉点晦气的顾鲲,路过皮埃尔身边的时候,和蔼地问了一句。
  “拍完了拍完了。”皮埃尔连忙关机,不要再浪费胶卷。
  这两年里,他拍那些揭发奴隶主的猛料时,都只能用微缩的数码器材。没想到第一次用回胶卷摄影机,还是拍摄工具人前同行们的追悼会,真是天意弄人呐。
  “拍完了就好。”顾鲲不着行迹地微微点头,优雅地走开,也没有再撂什么敲打的话,只留给皮埃尔一个背影让他自己想象该怎么干。
  老子特么才懒得给那些BBC狗开追悼会!既然开了,那不就是开给摄像机看的么!不充分榨干剩余价值怎么行。
  ……
  料理完善后事宜,顾鲲总算是大致摸清楚了当地的现状。
  奴隶制不是一天两头就能消灭的,被顾鲲直接剿灭干掉的,只是班达海与阿拉弗拉海四大奴隶领主中的两个,也就是班达尤诺和尤素福。外加被搂草打兔子搞掉的一些小头目,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
  可是,不但另外两大奴隶领主丝毫未损,哪怕仅仅是班达尤诺和尤素福手下的人,也有很多在外面离岛上蛰伏的小头目,可以继续逍遥下去。这片海域原先至少有七八十个各自占据一个小岛的小头目,这一番清洗之后,也就起码还剩下两个大领主、五六十个小岛主。
  说不定,大领主被灭了之后,以这种地方的丛林法则,曾经他们旗下的小岛主,还会成长起来,取代他们的位置,就好像帮派里面老大被干掉了,总有二哥会继位的。
  顾鲲不是职业剿匪的,也没兴趣长期为印尼人清理门户。
  对他而言,把这个烂窝子曝光出来,干一票轰轰烈烈的,摆到全世界面前,然后用世界舆论谴责印尼佬、施压让他们自己清理门户、并且提升东南亚海鲜产业的整体逼格,才是顾鲲能做的。
  “难搞后,还是把证据搜集全了,过两天就返航吧,此地不宜多留。”
  在“朱森号”的书房里,大致看了清缴后的情况记录,顾鲲把材料往茶几上一丢,揉了揉鼻梁上的眼保健操穴位,叹息着决定。
  终究还是要以曝光为主。
  “老板,皮埃尔记者有一份整理出来的关于这些奴隶主黑材料的素材,您要不要趁机过目一下?”看老板放下手头的上一件活儿开始休息,女秘书莎拉诺娃连忙瞅了个空档汇报。
  剿灭尤素福之前,顾鲲一直有说过要看看记者们的收获的,只是一直没时间。
  “行,让他把东西拿过来,过半小时让他本人也过来汇报,我先休息一下。”顾鲲答应了一声,看起来有些疲劳。
  做一方枭雄,事情就是那么多。
  过了一会儿顾鲲就重新开始阅览起那些黑材料。
  尽管前世已经对印尼渔奴的事儿有所了解,知道这些被人贩子跨国卖过来的奴隶非常惨,但此刻直接见到了卧底记者们的第一手详细素材,依然让他有些触目惊心。
  按照照片上的显示,大多数渔奴在岸上的时候,住的甚至都不是房子,而是铁笼子——连牢房都不是,是完全跟动物园里,或者说生产猫屎咖啡的咖啡园里关麝香猫的笼子一样那种铁笼。
  只不过人住的笼子尺寸肯定比麝香猫用的大一些。而且即使是这种铁笼,也不是一个奴隶就能分到的,最多的时候是10几个奴隶轮流合用一个铁笼!
  因为按照皮埃尔的暗访,这里的渔奴每天要保持清醒状态、上船出海22个小时(不一定都是全程高强度捕鱼劳动,但肯定不能睡着休息),最仁慈的奴隶主也不过是把工作时间减短到20小时。
  所以他们回到岛上上岸的时间也就两到四个小时,奴隶主只要稍微懂点数学,会规划,错开返航时间差,就能确保每个笼子轮流被N多奴隶错峰睡觉使用。
  奴隶主之所以敢这么干,恐怕也是因为印尼地处热带,所以奴隶始终没衣服穿、住没有墙和屋顶的笼子也不会冻死,最多只要淋淋热带的雨就是了。奴隶万一淋雨病了也就死了,没人会在意的。甚至干活动作慢也可能会被直接杀害。
  皮埃尔记者身边就认识一个缅甸奴隶,名叫MyintNaing,93年的时候因为父亲打渔翻船死了,为了养家想偷渡去泰国打工,结果就被黑蛇头以20美元一条命的价格卖给了奴隶主,被奴隶船长暴力关押运到了东马鲁谷群岛。当时那人才18岁,当了七年奴隶,还算运气好,如今25岁被救出来了。
  那个缅甸人走的时候统计了一下,亲口跟皮埃尔说:他们那个渔村前后被介绍“偷渡去泰国打工”的一共超过300人,但至今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回去。(注:历史上此人2015年才被救出来,已经40岁了,被CNN采访了。全村300多个被骗的仅一人活着还乡也是真实数据,不过2000年其他人应该还没死完,但书里面就不另外考据编造数据了,直接用吧,反正其他人就算没死,也还没回乡呢)
  “太令人发指了,难怪海鲜产业的全球成本竞争都那么激烈。有那么多几乎无本生意的沙巴鱼和澳龙源源不断供应市场,其他国家按照规定给渔工上劳动保险的正规公司,怎么竞争得过他们?禽兽啊!”
  顾鲲看到义愤之处,忍不住拍案而起。杀戮那些奴隶领主的行为,也没有了丝毫杀生的愧疚。
  “顾先生,这还不算什么呢,不要动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