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80

  每个领导手下,都有相对偏文一点的白扇子角色,各行各业都一样。
  苏迪迦本人不是靠业务法规方面的素养爬上来的,有短板很正常,他平时也就处理灌了偷偷抓鱼的,或者偷度、偷捞其他海底财物的,还真没遇到过外国船合法科考勘测的。
  “我记得,《国际海洋法公约》里好像是提过,新增国际航道的勘测和使用,都是不受国家经济专属区管辖权的。
  尤其是勘测,因为这不是经济活动,是科学考察活动。领海的管辖权很宽泛,而经济专属区的管辖权,就只涉及资源获得型行为,对方不是从我国经济专属区内获取经济资源,我们也管不着。”
  苏迪迦身边那个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参谋人员”,如是回答。
  其实那个啥公约也是他马仔随口引用的,他隐约记得有那么一条规定,但并不记得是不是《国际海洋法公约》里的。
  只是为了在老大面前显摆自己的白扇子属性,便随便说了个最常见的出处。就像小学生遇到不知道谁说的名言,就按一个鲁迅说的,一个道理。
  苏迪迦挠了挠头,他大致听明白了:因为这里距离淡美兰群岛至少也有70海里,而不是12海里。所以,对方没从海里捞东西或者开采资源,他就管不着。
  “居然这么狡猾,算了,随便要几个红包,就当是慰劳一下自己,这事儿就放过吧。非要临检,也不一定查得到东西。”苏迪迦跟顾鲲交涉了许久之后,决定捞点好处就退让。
  他让自己的船靠了上去,表示要例行临检,看看对方船上有没有捞什么违禁品。
  这个权力他还是有的。
  不过他说这话,就是想要几个红包,兄弟们分一分。所以话里话外都暗示了,给点好处就可以不认真查。
  然而,他很快再次感受到了意外。
  对方居然假装听不懂,一点给红包息事宁人的样子都没表现出来。
  “请勿靠近!我们正在作业中!贵船的螺旋桨有可能绞到我们的拖曳声呐!如果造成损失我们将通过正规国际海事仲裁部门提出申诉!”
  苏迪迦恼羞成怒,当然不听,非要登船找茬检查。
  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找到,最后还是在船舱尾部看到几桶活鱼,非要盘问来源。兰方人大大方方说是科研勘测时无聊,娱乐性地海钓收获。
  娱乐性的钓鱼,总不算是营业捕捞吧?
  然而对于一无所获的苏迪迦而言,却像是找到了一个台阶下,立刻把这几桶热带鱼收缴走了,似乎这样就证明“我的怀疑果然没错”。
  顾鲲看着对方收队,暗暗冷笑:“鲨臂,等着老子找你上司投诉,碰瓷吧。就算要给红包,老子也不会给你这种人,不能杀鸡儆猴一顿管三年的话,还不如不吃。”
  这次回去,他就找有关部门投诉,说自己的拖曳式地形声呐被对方的螺旋桨绞坏了。
  而且是对方不听警告高速接近、危险作业,才导致的。
  ……
  “总算是把这些家伙送走了,唉,哥,其实可以给几个红包,稍微息事宁人一下的。”
  看着对方悻悻离去,顾盼心里还有些后怕。
  顾鲲阴鸷地点起一根雪茄,恶狠狠地分析:“难得遇到一次我船上什么脏物都没有的机会,怎么能不硬一次?要给红包,也要争取敲山震虎管很久那种。
  今天这情况,我要是给了,而且我不离开这片海域继续作业的话,那明天就会换艘巡逻船来继续敲我。而万一下次我船上有东西呢?我宁可现在碰瓷灭他一次威风,要给就直接给能管他投诉的大人物。”
  顾盼知道哥哥是对的。
  她蹙眉想了一会儿,不解地问了另一个在心里隐约埋藏了一阵子的问题:
  “哥,你昨天跟我扫盲过,说印、越这些国家,都是有合法合作打捞的规章的,也有一些外国商人就是正规申报后捞。你为什么非要坚持不暴露身份呢?是怕名声不好听吗?”
  顾鲲笑了:“你说的是米歇尔。哈彻那帮人吧?首先,哈彻也不是每次都申报的,他也是被人发现了之后,事后补的手续。
  明着来的话,印泥人要50%的打捞物收益,越南人要50%的实物分成,这都是不小的开支,哈彻他们也不傻,不到万不得已谁会主动掏这笔钱。
  另一方面,哈彻是专业的打捞商人,他捞过一次性出货几千万美元的名贵大船。收益到了他这个级别的,如果不说自己是打捞的,也找不到其他借口解释财产的合法来源了。所以尽管承认打捞这种生意,名声比较臭,也比较招人恨,他也没得选择。
  可是我不一样,我现在手头就接了名正言顺的国际航道周边海底地形勘测工作。说白了,我现在是清贵的地质科学家。有人花两三百万人民币,问我买50乘50海里的海底精确地形数据。
  我这个暑假,就能测出五到六个单元面积的海底地形,那就是1200~1500万人民币的收入了。未来我再弄其他船继续干,中长期从这门生意上攥出五千万,别人也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我有的是办法,用更合法光鲜的收入来源,掩饰掉捞船,那我何必还背负上捞船的名声呢?”
  顾鲲怕的不仅仅是捞船的名声。
  他更怕的是,“为什么顾鲲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发现那么多沉船”这个业界怀疑。
  所以,索性再低调到底好了。
  这一切,其实早在他接下科考任务时,就已经算计好了。
  用科考利润掩盖捞船利润,跟当初用捕鱼利润掩盖卖声呐等特种装备的利润,对于顾鲲而言,其实都是一种逻辑。
  他的作风实在是太苟哦不是太稳健了。
  顾盼隐约有些懂了,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小姑娘的心性,总是比较猎奇。
  她听哥哥刚才提起各国正规申报的分成比例,立刻把提问的兴趣转到了那个上面:
  “哥,你说他们两国都是要50%分成的,这么高?”
  顾鲲解释道:“印尼人这个相对算是宽松了,因为这个国家没什么历史,也不关心文化和文物保护,只是想要钱。给了钱,其他基本上不管。
  而越南人要实物,相对就廉洁一些,具体经办的海事工作人员,没什么上下其手的操作空间。
  因为你只要钱的话,得确保打捞物出水后不久,就估价、并且付账的。至于这些东西将来究竟能卖多少,就不好说了。
  如果是金银币这类本身价值很难低估的东西,情况还好一点。遇到瓷器的话,评估员说这玩意儿不值钱,按低的估,印尼当局就收不到多少钱……”
  顾鲲大致把他知道的情况,用如今还能说的来源,给妹妹解释了一下。
  这些他都是从著名大盗米歇尔。哈彻后世写的回忆录里看来的。
  米歇尔。哈彻说,他一辈子在印尼海域捞出来的沉船收获,只有4%的金额上缴给印尼当局了,也就是说货物价值被低估了12倍。
  不过这并不代表剩下的96%哈彻都能揣自己兜里。他同样明说了,上缴加公关的总开支,能占到15%。
  也就是说除了4%给当局,还有11%是给各路鉴定、复查……等等工作人员,这些人才会配合他一路绿灯,把东西低估。
  这些都只是行规,如果最后被发现,迫不得已,顾鲲也只能这么干。不过目前,他更希望直接干净利落把东西拿走。
  毕竟他不像是给印尼佬塞红包的人。
  还是直接拿走,比较尊重对方,因为那样你至少没有拿红包羞辱对方。
  
第68章
打完收工
  敲打过了敌人的巡逻船,并且确实没有被抓住把柄,这样就足够顾鲲暂时安静几天。
  他相信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人来打搅他的。
  外国渔船或者货轮倒是有可能经常路过——因为这里好歹也算是离原先的国际主航道不太远,就差了那么十几二十海里。
  但渔船和货轮是不会多管闲事儿的。
  顾鲲松了一口气之后,就吩咐妹妹:“这几天趁着空档,抓紧作业,碰瓷敲打的事儿,也要回去再说了。盼盼,以后白天我和龙五下水,晚上你帮我盯着。该开船拉扯破拆的地方,你和陈姐带其他人干活时仔细点儿。”
  顾盼干活儿是不行的,不过只要交代吩咐清楚,帮他做个监工还成。这种事情,忠诚度和可靠性最重要。
  此后两天,顾鲲和龙五就白天作业、把沉船上开了一个个适合装浮筒的口子。
  还把原本就从中断开了一个大口子的船体,彻底破拆成两段,以便分段打捞。
  龙五本来觉得应该先把其中半段船捞上来,把货卸下来再说。那样的话,从作业难度上来说更轻松,而且同一时间用到的浮筒数量还能少一半。
  但顾鲲拒绝了这个提议:
  “我不希望在准备工作万全之前,我的船上出现大笔货物。我要的是拿到第一批货之后,一两天内就能走的那种。”
  他之前之所以躲过了敌人的临检,就是因为他装科考船装得很像,船上什么货都没有。既然如此,这个条件当然要充分利用、把伪装潜力榨干了。
  还是稳健第一。
  下属们没有再质疑,就静静地干活。
  为此,顾鲲还提前给每个水手,至少预发了一千美元的红包,鼓舞一下士气。给龙五和陈丽这些最高级心腹的,则至少是每人三千美元。船上总人数超过了10个,所以顾鲲光红包就一下子发下去两万美元。
  以94年的物价和海员的薪酬,出海作业一周有这么多红包,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了。但如果不是这样发钱,忠诚度和保密性是无法保障的。
  而对于如何发钱,顾鲲也是早就深思熟虑想过。
  首先,他这几天明里暗里,把业内行规也七真三假地跟手下人提过。主要是拿了米歇尔。哈彻来举例。
  如前所述,哈彻每次依法打捞作业,给官方的其实也就15%,已经算上了那11%的上下打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