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58

  几天后程攀和总理再次见面了,总理温和的对程攀说道:“小程,你要求再次返回美国进行情报工作的报告我看了,我知道你是超能者,不喜欢受到束缚,但是你已经暴露了,去美国太危险,要不你去国内各景区散散心,当然东亚其他国家景区也行。”
  程攀听到总理的劝说后,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总理,由于不可以说的原因我必须完成使命,这有关我的道心,否则我以后的修炼难以寸进,至于危险,美国人捉不到我的。”
  总理见劝说无效只好说道:“你们超能者修炼的事我不懂,既然你坚持这么做,我也无法阻止,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直说。”
  程攀说道:“我要一个仓库先将一些东西存放一下,其中包括主席给我的一些有关国家机密的工业资料。”
  总理想来一下说道:“也好,腾出了一些地方可以多装点武器。”
  总理从电脑中调出了一个文件,打印出来交给程攀说道:“这些是你可以申请取得的武器。”
  程攀已经呆住了,文件上写的武器都是中国最先进的武器,在最下面是500吨和1000吨当量的两种战术中子弹。
  程攀原本准备将工业设备寄存在中国,就是消除中国领导人对自己有叛逃可能的猜测,瓜田李下的事程攀不做。
  但是国家直接把最先进的武器放在自己面前,任由自己挑选!这些武器的技术价值对世界上的先进国家来说远远超过那些过时的设备。
  程攀有些感动,这是被信任的感觉。
  吸了一口气,程攀问道:“我如今有这个权限?”
  总理说道:“当你冒着生命危险从美国赶回来时,你已经向国家证明了你的忠诚。”
  程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武器我等会儿去挑,我需要一个实验室,希望我能带回资料和样品的列表,还有给我一个美军所有先进武器的资料,我能把生化资料取出来,也能将美军的战斗机顺便带回来。”
  总理说道:“对于即将发生生化危机的地方需要仪器,和严谨的考察项目规划,美军武器资料也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不过保障安全最重要,获取美军武器要小心。”
  一日之后,程攀再次踏上去美国的道路,上次在美国战斗,程攀使用的是石灰粉燃烧弹的民用级别武器,最强的也只是轻机枪。
  现在程攀直接鸟枪换炮,识海空间里装的是战斗机,直升机,越野车等载具,电动加特林机枪代替通用,大规模破坏武器从几百吨黄色炸药变成几百吨黑索金和两颗中子弹。
  远程攻击从扔手榴弹变成程攀识海中上千枚单兵反坦克导弹。
  更重要的是程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三颗卫星为程攀服务,程攀只要取出一个信号接收器就可以与总部联系。
  于此同时,大洋上一艘核潜艇部署到位,为的就是接应程攀。
  程攀充分的感受到了国家力量对自己的帮助。
  如果说程攀掏出蜂巢的战斗力是一个装甲旅,那么程攀现在的战斗力与一个航母战斗群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程攀踏上浣熊市的土地后笑着自问了一句:“保护伞势力再强大,有一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强吗?”
第121章
到达浣熊市
  程攀有些感慨,两个月前刚被主神安排进入美国是偷渡的,现在再次来到美国依然是偷渡。不过上次直接被美国警察从蛇头的压货船舱揪出来的,现在程攀从距离美国东海海岸线200公里处,从核潜艇中钻出了。
  嗯,准确地说是核潜艇在水下150米处用鱼雷发射管把程攀射出来。
  美国的反潜系统不是盖的,为了确保安全核潜艇只能在这把程攀抛下了。
  程攀自个在这里等船,根据中国总部给的消息,三十分钟内将有一条轮船过来,程攀趁着天黑扒上去就行了。
  在凌晨的时候,程攀终于跟着轮船到达了美国。
  由于是货轮,美国的海关主要是检查货轮的货物,在美国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轮船上时,程攀悄悄溜进美洲大地。
  在登陆后三个小时后,程攀看了一下特制的手表,时间到了,程攀走道一个偏僻无人的空地从识海中取出了一个手提箱一样的接收设备,这时上空刚好有一个卫星到达轨道。
  很顺利的,程攀和国内联系上了。
  一位大校级别的军声音出现在程攀的耳机中:“信使你能听到吗?”程攀快速的用键盘输入和回复了这位姓张的情报官。
  这么做当然是避免动静太大,而且程攀用念力打字的速度不比正常说话速度低。
  程攀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境况,就和国内断线了。
  在程攀往五大湖移动的过程中,至少三个小时和总部联系一下确定自己的位置,同时天上的间谍卫星可以告诉程攀附近的军事基地布局概况。
  程攀第一目标是在生化危机爆发时,对这个时间做一个详细的调查。
  第二个目标当然就是对美国的现役武器做一个采样。
  程攀有一种在玩游戏的感觉,当然,如果那个和自己对话的张大校是个萌妹子,就更有带入感了。
  程攀在一次通话中调侃道:“张同志,上面为啥不换个妹子跟我对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对面的张大校立刻用很严肃的语气说道:“程攀同志,你现在是在任务时期,国家一个营的技术人员在为现在的通信,为了你的安全在工作,就是害怕信号传输,使你暴露,所以请你严肃点。”
  程攀给这个张大校训斥的无话可说。
  好吧,专心工作吧。
  美国的军事基地守卫的十分严格,每到晚上探照灯将营地四周照的灯火通明。地面上靠近是别想,那么就从下水道蠕动吧。
  民主国家的下水道依然是下水道,程攀是带着防毒面具前进的。
  程攀想起了以前大学中的一个土豪室友,他天天吃老家邮寄过来的各种肉干,每次上厕所结束后那是毒气攻击,现在程攀身处这个下水道是当年场面的百倍,不由感叹美国大兵摄入的蛋白质真多。
  从下水道钻出了绕过七八个监视器,从机场顺几架飞机,从停车场顺几辆坦克。
  最后程攀来到飞机维修室,一横心直接将监视器的线路破坏,直接将里面大量的零件直接打包运走,刚做完这些,这时监控员察觉到仓库这一块突然集体黑屏,猜测到是有人破坏,按响了警铃,深夜中凄厉的警报响起。
  程攀知道自己贪心玩大了,不过还有备用方案,一大堆废铁皮和废旧金属被程攀放进这个仓库,再塞上几吨黑索金,放下起爆装置,然后迅速从原路逃跑,感受到美国大兵即将赶来时程攀按下了起爆器,轰的一声,整个军营都被轰动了!
  美国大兵就这样看着他们的飞机零件储存厂就这样爆掉了,程攀身着美军军服在混乱中尿循了。
  第二天,这个美军基地的军官看着损失报告。
  一个大型飞机零件仓库被炸掉,所幸当时是娱乐时间没有人在这个仓库附近,所以没有人伤亡。
  工程师一开始根据爆炸前监控突然消失的情况猜测到,是电路突然短路引起航空汽油点燃进而引发爆炸,但是现场实际调查发现爆炸绝不是航空油引起的,而是几十发航弹的爆炸的。
  调查的工程师还发现现场的金属碎片好像不是飞机零件。
  这份报告放在军负责人面前,上面立刻将这份报告打回来,同时带下来一句话“查出一个合理的原因”。
  一个调查人员想继续较真,随即被一个军官面见谈论了一下。
  其实上面军方都知道了调查报告,故障前的监控录像都调出来了,实在没法解释这种现象,可以用意外事故来解释,偏偏要往重的方向猜这是不对的。
  在美国只要没部队死人,没有人抗议,事情就不严重。
  美国军方的官僚主义将这件事的调查延后,然后就是生化危机,这一份秘密报告永远被美国尘封了。
  程攀干完这一笔,再也不敢像这么大张旗鼓的做了。
  也多亏程攀用爆炸掩饰了一下,要不然空空如野的仓库让美国大兵发现,美国军方就可以将这件事归类到神秘事件报到上面去,要知道现在火焰女皇在安布雷拉手中,他们是知道程攀有盗走大件物品的能力的,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提醒了他们程攀的到来。
  接下来程攀的动作就轻微多了,在其他几个军事基地制造几起失窃事件,都没有引起美国军队的重视。
  额,美国人连千万吨级别的氢弹都断箭了好几次,这点丢失毛毛雨啦。
  而且氢弹丢失后,军方就让它躺在那,还不努力将它挖出来,直接来一句核弹保险管好了,爆炸弹芯去掉了的解释敷衍过去。
  官僚主义不是毒菜国家独有的。
  两天后,程攀安然的混进五大湖地区,浣熊市就坐落在这个地区。
  浣熊市属于美国中部地区,但是这个地方靠水,唯一的通向外界的通道就是黑门大桥。
  美国这个地方也是要身份证件的,程攀化了妆,通过中国在美国华人的关系搞了一分身份证明。
  程攀是以度假的名义在浣熊市行走的。
  当年马特搞了个假警察的身份,佣兵们没有仔细查都被他蒙混过关了,程攀现在只要不犯事不找事,这个身份就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浣熊市是个好地方,由于环水这里气温温差不大,渔业丰富,这个城市中央高楼林立都是办公大楼,市中心外是移动到小洋房,这里生活条件是标准的美利坚宣传的样板。
  可是这么高的生活质量不是美国每个城都有的,这个城市的经济是由美国最庞大的企业保护伞公司支撑的,整个城市十万多人,其中一半多人为保护伞公司工作。
  这说明什么?除了不能工作的老人和孩子以及家庭主妇,这个城市的劳动力都挂在保护伞公司这里,整个浣熊市就是保护伞的私人领地。
  也难怪保护伞公司指挥官在生化危机2中不停地说资产资产,把人都算成资产,在整个浣熊市爆发危机时可以直接调动武装人员进入,擅自封锁道路,最后下令用一个核弹平掉这个地方。
  这根本就是保护伞公司设立的国中之国。
  不过程攀想起一百年前美国洛克菲勒用机关枪镇压装备步枪的矿工,连美国总统的话都不鸟,私人武装力量超过整个美国当时的陆军,就明白了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奇葩的现象。
  要不是一战二战美国军方迅速崛起,建立起自己的产业链,吃掉了大批财团的利润,美国总统现在就是个傀儡。
  程攀也理解保护伞在浣熊市的指挥官为什么会在这个全城人灾难之际,还要丧心病狂的进行复仇女神计划,公司这么大的一片财产——整整一个城就这样毁灭了,保护伞总公司肯定要追究责任。
  保护伞在浣熊市的指挥官肯定避免不了要被问责,他必须要拿出一项成果来免除惩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