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658

  此时土耳其公使听到这已经非常心动了,但是他还是闷声说了一句:“那些突阙人毕竟是世代生活在那里的。”
  高云笑了说道:“是的,他们在那里生活了一千年,但是中国自从两千年前,那一块土地就存在了,如果这些人愿意为我们的文明而奋斗,我们不会这样做。但是他们坚持贵国的文明,贵国曾经的苏丹在那里的号召影响了我们对那里的管理,处于两国之间的友谊,我们没有对那里实习暴力举措。”
  土耳其公使有些沉默,这是高云的一句话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云说道:“贵国现在的情况,恐怕短期无法重新占领中东,即使占领中东贵国有自信可以从我们这里抢走土地?”
  土耳其公使连忙说道:“我们两国友谊长存,不会发生战争。”
  高云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贵方没有从我们这里取得土地的打算,那么从贵方的利益来看,这些突阙人对贵方是一种财富。”
  土耳其公使抬头用询问的眼光看着高云,高云说道:“从贵国现在的情况来看,突阙血脉的人口非常重要,巴尔干半岛还需要人来占领不是吗?”
  和土耳其敲定方案后,一场计划对百万人的大迁徙开始了,凡是那些不愿意学习汉语,严禁外来人进入的突阙人村庄,他们的粮食土地和羊群被镰锤社强制购买,当然是购买,程攀不希望出现大规模反抗,接下来就是土耳其派人做随同监察和安抚这些突阙人的工作了,再者对监狱中被关押的突阙上层人员实施金钱收买工作。
  铁路运输沿线和轮船运输也都是使用良好的招待,人家在中国这是最后的旅途了,这个不要省钱。
  突阙人是不愿意离开这片土地的,任何人都是眷恋自己生长的土地的,他们曾经打着星月旗战斗,其实是向借助奥斯曼的外部支持在新疆建立属于自己的突阙帝国,可不是真的想当土耳其人。
  可惜程攀和镰锤社的领导层是下定决心让中华文明对新疆这片土地实施绝对控制,整个过程不惜血本,对不愿意离开的人也是绝对强制迁离。
  如有暴力反抗一律镇压,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拿着钱乖乖走,加上土耳其人和原来新疆突阙上层的宣传,整个过程非常平静。
  这么大规模的移民,当然瞒不过世界各国,英国人第一时间就前来质问镰锤社为什么要插手巴尔干半岛,面对朱尔典的质问,高云反问道:“如果贵国有一劳永逸解决爱尔兰危机的方法,贵国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高云这句话问的十分无礼,因为对面坐的就是一个爱尔兰人,但是中国的国力调戏一样英国公使也没有什么,你不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吗?对于朱尔典在历史上这么忽悠袁世凯,多次拒绝袁世凯帮忙的请求。
  程攀有一种报复心理,指使高云就这么问,既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那么程攀就想让朱尔典看看什么是不讲交情纯利益的大国外交。
  还有一句话没说但是大家可以脑补,“不爽?不爽你可以来打屎我。”
  朱尔典面露青筋,在这个外交场合对面故意装糊涂这么询问,朱尔典还真不能发火,如果中国还是满清那个国力弱小的政府,朱尔典就是太上皇,他稍微倾斜一下英国的政策就会在中国政坛上掀起一场巨浪。
  但是镰锤社现在是一个强国,是可以挑战英国在东南亚殖民秩序的强国,朱尔典常驻中国当然知道中国这些年的国力变化,遇到这种情况他还真得把这口气往肚子里吞,为了国家利益得忍。
  朱尔典带着吃人的眼神看着高云说道:“大英帝国在爱尔兰没有任何问题,贵国多虑了。”
  高云装作没有看到朱尔典的眼神说道:“哦,是吗?我只是打个比方,让贵国知道我们解决麻烦的决心。”
  高云突然抬头用这镇静的眼神和朱尔典对视,然后说道:“如果贵国不同意海运,那么我方只能沿着西部推进,和土耳其主动接壤了。”
  说完这句话会谈的房间里非常安静,只听到呼吸声。
  朱尔典发现自己对眼前的这个对手真的硬不起来,朱尔典冷静下来说道:“贵国解决了麻烦,却把麻烦丢到了欧洲。”
  高云说道:“不就是两百万平民和一些步枪,我们保证只要这次问题解决,以后欧洲的事务我们绝不插手。”
  朱尔典说道:“贵方的保证太空泛。”
  一个小时后,朱尔典和高云签订了一个西部边陲的划界。
  镰锤社在克什米尔地区画了一刀,将边境固定下来,从地图上来看,程攀将原时空中国领土外延了一部分。
  看着新划界的地区,程攀点了点头说道:“占了点便宜,没有给穿越者丢脸。”
  西北地区大部分是沙漠和山地,程攀现在的眼睛放在哈萨克斯坦,那里才是水源充足的肥沃土地。
  转眼间就到了1914年,镰锤社13年的各项数据已经统计出来了,其中以代表性钢铁产量达到了2321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自从东北亚解放过后,镰锤社开始转入内部建设,军费大幅度减小,如果从钢铁上来看,军队每年只用了二十万吨钢铁,镰锤社又没有造舰压力,钢铁大量用在装甲部队的研发上。
  而海对面的日本如果从国力来看已经不足为惧了,日本13年的钢铁产量一共都没有超过10万吨。
  由于美国这两年在下饺子一样造战舰,让日本不得不跟进,跟镰锤社专注陆军相反,美国是专注海军,陆军总共不超过15万人。
  好吧,美国的钢铁产量可以说是让日本绝望了,中国的陆军和钢铁产量让日本也感觉不安全,到底是优先海军还是陆军呢?为了安全,为了御敌于海外,日本选择了海军,所以在教育和工业上投资少了,造成高素质工人和设备更新上的缺乏以至于无法提高工业竞争力,工业上赚不了钱,资金又少了形成恶性循环。
  就这样,美国人还跑过来准备在日本人背后放根刺,一群美国外交官决定对中国来金元外交,让中国也造战舰。
  在战略上来说,美国人将战舰送到中国他们也是值得,因为中国离日本近,一艘战列舰对日本本土的威胁要顶的上两艘在夏威夷的战列舰。
  蓝水海军的存在就是为了在远离己方沿海工业区的大洋上解决对手,至于舰队远征,俄国人跟日本人的海战上演了万里远征的经典反面教材。
  对于日本人跟美国人对顶这个大戏,镰锤社当然不想插手,没事在岸边喝茶看戏才是正道。
  当然,全金属螺旋桨飞机的生产线已经列装了,收复海岸线的日子马上就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海军不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才是最好的。
  有时候程攀在想,如果就将世界大战拖一段时间,让日本经济率先崩溃岂不美哉。
第185章
战争爆发
  1914,年镰锤社的总结会议上,在程攀做完述职报告后,一些镰锤社的同志对程攀的政策作出了质疑。
  首先迁移走新疆的突阙耗资是否太大,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民政工作已经开头,现在突然终止这个财政损失很大,其次迁移过程中花费是否过高。
  这些提问题的人都是用询问的态度问程攀的。
  程攀知道这些人不是在对自己发难,而程攀也就要的是这种高层相互讨论集思广益的气氛。
  程攀首先承认了对新疆突阙人融合困难,估计不足的错误判断导致国家财政上的损失。
  这方面程攀自我批评了一下,然后做出以后预防的措施,接着程攀向所有同志解释了花费的重要性。
  首先对突然中断义务教育和民政前期的损失,程攀认为这是必须承受的,程攀按照现在的账目算了一笔账,这笔账目中,未来中国融合突阙所花费的资金要更多,这是个大工业的时代,中华文明的所有人要为工业化积累,没时间没资金玩民族怀柔感动政策,融合实施不下去,那只有让他们走人。
  至于花费这么多钱,程攀解释道如果能让他们安心走就行了,做人留一线,一旦把他们逼到极端仇恨的地步,躲在当地跟镰锤社打游击战其耗费更大。
  程攀的解释得到了所有人的理解,但是英国人在外交上死守着一条线,原先迫于镰锤社的压力下无法阻止镰锤社往土耳其运人,但是在运武器方面,英国人无法容忍镰锤社在巴尔干地区搅屎了。
  英国皇家海军封锁了印度洋,以无比强硬的姿态阻止镰锤社对土耳其输送武器。
  运送了三万杆步枪后,这场交易就停止了,作为补偿镰锤社给了土耳其人100万英镑作为移民的安家费。
  英国人捍卫了自己在欧洲掌控者的身份,可以说是对镰锤社的一次外交胜利,对于被英国人在面子上弄的有点下不来台的镰锤社实际上非常淡定,在程攀的领导下,整个镰锤社对面子看的非常淡,外交非常现实,况且只要把人运走,里子就有了,面子无所谓了。
  英国人在海上胜利,实际上是镰锤社在海权上的弱势,被英国人说了算是必然的事。
  程攀穿越前往往有外媒和国内的学者批评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领袖,中国的外交太现实太利益化,等到程攀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切都明白了。
  没有做到世界第一之前,就不要讲什么领导与伙伴,因为你不是世界规则的最大受益者,身为世界领导者利益你享受不到。
  所以强大自身,完全向利益看齐,将国力垒到世界第一,把旧的世界规则制定者给拽下来后再讲“领导与伙伴”“为世界和平负责”的外交。
  非中国人被运走后,民族宗教矛盾迅速减弱,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祖国成为中国西部边疆的主旋律,在1914年,镰锤社开始开采新疆油田,此时东北大庆,山东胜利开始开采。
  将资源封存起来购买外国的油?这是守财奴的性格,现在这个时代是瓜分世界的末班车,等到核弹时代到来后,就不能抢资源了,况且石油这东西大胆的用,未来核电工业发达,就要有用电力淘汰化石能源的决心。
  历史上的塞拉热窝刺杀奥匈王储的事件没有出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六月份被镰锤社邀请访华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是个民族主义者,但是他对国内的各民族也是画一条线给一颗糖,只要不叛乱一切都好说。
  鉴于国内民族众多这种复杂的情况,弗朗茨对中国的以文明为核心形成一个国家,而不是欧洲那种民族国家非常感兴趣,在得到镰锤社的邀请过后欣然带着老婆前往了。
  对于奥匈王储这次访华,在这个一片火药味的世界显得非常突兀,英国公使一日三次敲高云的门询问中国未来的走向,现在中国已经是国际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足以改变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均势,高云一再的解释中国只是想和奥匈展开新一轮的经贸合作。
  高云把将信将疑的朱尔典劝走之后也嘀咕了一句,“主席不知道欧洲这个屎盆子快破了吗?现在这种姿态不是惹得一身骚吗?”
  其实程攀只是想让世界大战再酝酿一会儿。
  镰锤社这次是第一次接待世界强国基本的领导人,镰锤社的舰队从南海护卫到青岛,程攀亲自接见,带着这位王储从山东工业区一路北上参观到东北工业区。
  然后就工业合作和贸易问题作出商谈,说句实话奥匈帝国此时肚子里真的没什么货,没有海外殖民地,内部市场还因为民族矛盾一团糟。
  最后找话题,程攀开始暗示可以帮助奥匈加强国防。
  但是大公阁下希望程攀能直接定下军事同盟,程攀婉拒了,表示两国在国防方面可以合作,但是中国无意于参加欧洲争霸战。
  接着程攀表示支持奥匈在巴尔干的利益,双方加强合作等话题,顺便推销一下中国廉价的军工业产品。
  拖了两个月左右,大公带着一系列合作清单回到欧洲了。
  在中国弗朗茨的感触非常大,中国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主体民族的数量太大,而且文化先进,周边小民族虽然征服过这片土地,但是最后还都在文字和语言上被同化了,中国有资本使用这种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政策,但是二元帝国的奥匈却无法对国内的人打这副牌。
  随着弗朗茨离开,程攀的拖延任务就结束了,下面就是继续攀科技的过程了,欧洲战争会发生,但是一定是1915年的事情了,时间是宝贵的,将欧洲的历史进程拖个半年非常值。
  土耳其在得到镰锤社部分援助后,加上训练的军官在1914年7月再次发动巴尔干战争,在战争中一改革命前的颓势,将四国联盟军队逐一击溃,让欧洲大吃一惊,开始真正的重视从中国传过来的步兵战术。
  在面对未知战术下,各国没有第一时间直接干预巴尔干半岛,而是学习。
  手榴弹这种近战利器,被各国军事专家视为终结对面刺刀集群冲锋的武器。
  这种靠着弹片杀人的东西非常廉价,各国军队突然发现自家的军队还准备的不够,不过没关系,这种东西以欧洲的工业条件,三个月就能建立庞大的生产线。
  而程攀开始在搞潜艇,耐高压钢材出现后,程攀就建立潜水舰研究组,首先是建造原始潜水器,对焊接钢壳的操作流程进行熟悉,这种原始的潜水器就是一个钢铁大球,上面配着耐高压玻璃,其最核心的就是水下柴油发动机的建造。
  到了1914年,初步积累了造船工艺和初级潜水器建造工艺的青岛船厂开始建造潜艇。
  潜艇还分远洋和近洋潜艇,在程攀的规划中,沿海城市将被飞机场保护,近洋潜艇虽然廉价,但是和飞机的攻击范围重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