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658

  跑道长度和甲板厚度的限制放宽,岸基飞机比舰载机的装甲更厚,带的弹药更多。
  面对大规模机群,英法舰队也是大姑凉上花轿头一遭,面对这种场面是人都会心慌,防空火力十分散漫,不过兰芳的空军对绕过防空火力的技巧也是欠缺,双方是菜鸟对菜鸟,一个有信心胜利的菜鸟在场上发挥当然,要比心慌意乱的菜鸟发挥的要好。
  相对笨拙的舰队,上百架战机分批次俯冲实施攻击,真的是居高临下以势压人。
  相对战列舰的对轰给人的钢铁般的正面碾压感觉,从高空而来的快速攻击,给人一种九天雷霆轰击的感觉,在这种硬生生的攻击下,如同山峦般的战列舰编队也在这种轰击下变形。
  第一波攻击以鱼雷的数量多一点,主要是为了砸开舰队阵型,第二波就是燃烧弹和高爆弹了。
  指挥英国舰队在一战中北大西洋海战中胜利的杰利科不是庸手,针对中国在青岛用岸基飞机对日本实施轰炸的场面,他制定出刺猬舰队防空阵型,基本上就是一个同心圆,护航的时候运兵船在最里面,有效的抵挡了德国的岸基轰炸机。
  不过现在这个阵型在第一波打击中已经乱了,而且第二波打击也超出了杰利科,这里距离海岸线非常远,第一波轰炸的飞机一共三百架,这个数字是英国人了解到的马六甲附近兰芳战机的全部数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来一波,这个情报上有误。
  杰利科不知道配合他的日本舰队大部分沉海了,剩下的正在被航母战斗群追的狼奔豕突向菲律宾逃。
  此时英法舰队面临的是没有北部压力,将全国飞机集中的兰芳,第一波轰炸仅仅是撬开阵型让小型战舰成为替罪羊,第二波就是对英法联合舰队主力伤筋动骨的打击了。
  俯冲轰炸在战舰防空火力出现死角的时候威力大显,飞机带着刺耳的轰鸣,十来米长的翼展在钢铁舰桥上滑过,丢下炸弹快速拉升,在战列舰这个大型钢铁巨兽冒出强烈火光的背景下冲上天际。
  空军的打击不是以让战列舰沉没为唯一选择,用燃烧弹点燃用高爆弹破坏,对战列舰造成足够的损伤,这次战争后英国面对大量伤残的战舰,面临的是到底先造航母还是把战列舰编队修好的两难选择。
  三拨疾风骤雨的打击过后,杰利科下了一个命令,伤残无法动弹的战舰和小型战舰断后,剩下完好的战舰后撤,总算是把剩余的舰队送到印度。
  当杰利科回到印度后,日本海军惨败的消息刚传过来,杰利科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遭到那么多飞机的围殴。
  英法两国国这次远征以彻底失败告终,当日本海军躲入美国菲律宾港口五日之后,美国被迫将日本海军交了出来,没人会为失败者得罪一个强者。
  残存日本海军投降了。
  在这次战争中暴露的导弹,被残存的日本海军口述出来,西方一度非常感兴趣,认为这是中国的一种新型火箭弹,由于是伴随着飞机出现的,很可能是一种空投火箭弹。
  就像中国在东南亚半岛上直升机发射的火箭弹一样,各国投入了一定资金研究,但是舰载机的光辉掩盖了一切,西方各国发现空投火箭弹没有空投鱼雷实用,让火箭弹保持贴近海面的状态呈直线飞行,花费要远超过鱼雷,鱼雷虽然速度慢,但是靠着海面的浮力可以添加更多的战斗部。
  加之新一轮的航母竞赛即将到来,西方各国没有继续投入资金深入的研究这项技术,在南海海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海军没有将导弹亮出来,各国间谍也没有发现中国的舰载机上搭着火箭弹,西方认为南海海战中出现的火箭弹是中国的一次实验产品,至于战果应该是日本人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攻击华丽但是伤害不重的地方。
  攀导弹科技树牵涉到工业项目太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依靠整个国家的工业配合,单单依靠单个海军装备研发小组来揭秘,是不可能成功的。
  战争已经到该结束的时候了,五个航母战斗群护卫的南海已经跟铁桶一般,兰芳和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以欧洲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拿下的,早日结束战争对英法才是最佳选择。
  可是中国的胃口又大了,中国已经瞄上了澳大利亚。
  孙长河说道:“为了预防澳大利亚对兰芳的威胁,我们要求澳洲一半作为双方的缓冲区。”孙长河将整个澳洲西北部划掉了一半。
  打仗主要就是为了资源,程攀要求拿下东南亚北方,主要是为了越北的煤矿和铁矿支持湛江工业区的发展,同时能在北部湾形成一个城市圈。
  这当然是最初的目的,现在中国在西太平洋已经没有敌人,把手伸进澳洲北边是应该的。
  对于镰锤社这个要求,英国感到了屈辱,虽然澳大利亚已经半独立了,但是好歹也是英联邦,中国这样做就代表大英帝国已经没法保护附属国了。
  这跟清朝看着周边藩属国一个一个脱离中央之国的感觉是一样的。
  作为调停人的美国公使对孙长河说道:“澳洲对贵国绝对没有威胁。”
  孙长河斜着眼看了美国公使一眼:“我记得,澳洲士兵在二十年前还来过中国,我们怕呀。”
  孙长河的话让美国公使闭嘴了,二十年前八国联军那是一笔烂账,以至于至今镰锤社带领的中国和英法一直隔阂到今天。
  澳洲最后还是被划了一半给中国,这块土地由中国直辖,而兰芳获得了马六甲的控制权和整个巴布几内亚岛屿,中央当然是要给镰锤社留下作为通道的海港。
  这也是英美能接受的底线,在英国看来给了中国一大块不能长草的荒地,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在美国看来中国只是拿到了澳洲西北的土地,没有夺取澳洲东海岸港口,对美国呈半包围战略压力同时威胁自家后花园南美,也算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保存呢。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以为中国澳大利亚北部这块土地是为了缓冲区。
  其实程攀是为了实现钢产量六亿吨的狂想。
  英美能做出这么多让步也不是无条件的,在双方谈判中英国已经承认了镰锤社是现在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英国也是要脸的,总不能说自己被中国的反政府武装打垮了吧。
  英美要求中国和兰芳马上参与世界海军军备协约。
  英国可以预见的是,航母时代的到来马上肯定会进行一次新的海军军备竞赛,如果不进行限制的话,自己肯定要被中美两个工业强国拖死。
  两个国家对海军的需要不是数量上对等战略优势就相等的,中国现在的海军只要潜艇能布防在东海岸线,也就南洋这地方需要远洋海军,马上整个东南亚半岛都是中国扶持的国家,战时沿着东南亚半岛岸基飞机布防的可以保证中国到兰芳航道的通畅。
  至于兰芳这个千岛之国,只要中国送足飞机和驾驶员过去,那就是一支不沉舰队。
  唯一需要防御的就是菲律宾,不过战时美国也不敢拖着上万里的战线派战舰来菲律宾找虐,中国的战略轰炸机会将菲律宾的一切基建破坏干净。
  所以说现在中国的舰队不需要额外舰队防御航道,整个中国海军纯属进攻部队,布置在哪里就是威胁哪里,三艘航母战斗保证对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压力。
  但是英国就不一样了从欧洲到亚洲到南美到加拿大,这么庞大的殖民地在世界各强国没有崛起的时候,这个殖民地保证了自己的自在生活,而现在中美的存在让英国感到自己的殖民地没有一刻是安全的。
  作为一个依靠全球殖民地的国家,一旦殖民地和本土的联系被威胁,那就是连着筋的疼,英国必须保证庞大的海军布防在自己各大殖民地附近,在印度洋必须要有一支应对中国舰队压力的航母编队,数量必须不能差中国航母数量太多,才能保证印度不被中国突然登陆海岸线,而在欧洲也必须保证一只可以威慑欧洲和美国的本土舰队。
  至于美国是两洋舰队,也要估摸着中国舰队的数量给自己定个最起码的标准。
  航母这东西现在要比战列舰技术水准要低多了,老牌海军强国和新兴海军强国同时站在同一起点上,各国现在拼航母实际上是在拼背后的工业实力。
  英国肯定是不愿意这么疯狂下去,美国瞅了瞅中国的钢铁产量,以及自家必须布在两边的舰队,也不愿意和中国耗下去,在答应中国和兰芳一众条件时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海军条约。
  按照程攀给镰锤社定下的战略,现在还不是拼产能的时候,保持一个和平时期的海军优势是耗费国家资源的愚蠢行为。
  对于这个海军条约镰锤社答应了,在东南亚停战谈判中,中国就已经和英美达成协议,英美中三国海军比例为6:5:3。
  下面就是日本问题,英美在搞定完中国和自己的事情后,把孙长河刻意躲了几天的日本公使拉了进来,按照英美的意思是想同时确定一下中国和日本的停战协约。
  英美的想法镰锤社明白,是想在日本战败后能存在下去,以后通过资本扶持使之崛起成为中国北方的一根刺。
  孙长河没有给准备鞠躬的日本公使继续说话的机会,直接说道:“日本这次必须无条件投降,别的我就不说了。”
  孙长河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中国英法的东南亚战争结束后,日本成了一个小尾巴。
  在轰炸机将日本所有工业城市毁灭后,中国采用了吨位较小的驱逐舰编队对日本开始实施漫长的封锁,反正岛国已经没有舰队了,战舰工厂都被烧光了,剩下来就是收紧绞链绞死日本了,英国不就是这么封锁德国封了三年吗,中国用吨位更小的驱逐舰也不用花多少钱。
  日本的海岸线虽然大,但是没有国家敢为了得罪中国大量往日本运送物资。
  在得知中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日本上层意识到这次可能要亡国了,长期住在岛屿上的国家眼光是狭隘的,日本人以为中国要对日本实施惨烈的报复(这帮岛国人换位思考也是这样想的),日本上层可以的宣传下,举国玉碎这个词出现了。
  日本这种场面,程攀决定让日本在自己的岛上先折腾够了,折腾累了,冷静下来再接触。
  既然要制定东亚秩序,韩国也该独立了,在夺取制海权之后中国海军对韩国实施登陆,中日两国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以朝鲜为战场发生大规模陆战,原因是在这个位面的朝鲜半岛中韩边境上中国在边境布满了地雷,日本作为弱势的一方也学着模样布满了地雷。
  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陆军在朝鲜的集结地被中国用空军优势洗了一遍,而中国对聚集大量新罗人的南韩没有直接吞并的打算,也就对出动陆军攻打南韩没有放在优先级上,现在制海权已经夺取,中国就开始考虑新罗人的未来存在地位了。
  朝鲜流亡政府被镰锤社召唤过来,接下来就简单了,扶持他们建国,用这个流亡政府的名义收拢当地伪军。
  此时日本驻朝鲜的军队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中国军队就开始停止清缴日本军队了,剩下的让新罗人自个儿闹去。
  这个天气预报只要一句话就能概括的地方,不值得程攀去考虑。
  自1922年末,中国和英法停火后,中国开始了对日本大半年的长期封锁,日本准备的举国玉碎计划是准备让中国伤亡惨重后然后撤退,这是日本陆军们看了一战时期各国的表现制定的计划。按照日本人的思想,只要使对面死去足够的人,坚持下去,比敌国更能忍下去,终究会维持一个和局,而不会失败。
  可惜日本人漏算了一点,欧战中德国和法国争取的是西欧那块肥沃的土地,而现在日本人把自己的本土小岛看的非常重要,是神佑之国。但是在中国人眼里,那个岛就是北边火山地震让人活几十年就要渡过一次劫难的地方。
  岛上的人还个子天生就矮,风水不好,和大陆相比中国还真看不上那片土地,怎么会为此打一场死人的登陆战。
  镰锤社就这样把日本封锁住,在缺少资源的同时隔两三天就有轰炸机临幸一次的日本采取了配给制。
  日本人无疑是有韧性的,但是中国的文化也是讲究持之以恒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日本人也逐渐的发现中国这是要将日本困死在岛屿上,自己在岛上所做的备战如同小丑一样可笑。
  在时不时的轰炸和封锁下,日本高层意识到这样下去他们将自我崩溃。日本的内部矛盾开始激化了,骚动大规模爆发,在极端饥饿下,人是不会考虑法律的,日本国内秩序即将崩溃了。
  看到国势实在无法挽回的和田四郎,顾不上将聚灵珠链接在日本本土已经到达重要的时刻,朝着西边来临了,而程攀在日本这个大牢笼边如同熬鹰般等待着自己在这个位面注定要解决的人。
  随着时间越长,程攀觉得这个这位面的现在的时间段将要发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九月一日上午,就在程攀恶意脑补和田和他老婆是不是走火入魔的时候,在日本周边几个警示魔法阵被触动,程攀知道这对夫妻两来了。
  和田与晨曦在中国的东海上和程攀撞上了。
  看到程攀似乎早已在等待,和田面无表情的对程攀说道:“程君,我们再次见面了。”
  程攀则是看了看远处升起的太阳,语气中带着莫名的喜意,像是对老朋友问好地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
  听到程攀答非所问的话,和田眼里出现了一丝忧伤随后和田说道:“程君,这场战争该结束了。”
  很显然,和田把程攀语气中的喜色当成了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炫耀。
  程攀说道:“对不起,我今天是阻止你入境的,别的我不管。”
  和田接着说道:“程君,难道就想让汉和两族结下永远的解不开的仇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