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658

  这就宛如碳基生物在提供能量和生长物质的培养皿中生长一样,金属就是营养物质特斯拉电场传送的能量就是培养皿中供给能量的物质。
  旭日也不用担心纳米机器人造反变成病毒之类威胁碳基生物圈的东西,因为整个纳米机器人少了生物最重要的特性,那就是自我复制能力。
  没错,纳米机器人这种精妙的东西当然不可能由同一级别的纳米机器人来组装,纳米机器人本质就是一个小型机器,一个机械的生产必然是需要人类运用同量级的机械加工成精度更高的纳米机器人生产线。
  这个生产线旭日基地车上没有这个东西,旭日基地车中拥有足够生产上千个纳米核心的机器人,对于战前建筑物生产已经足够了,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从已经建造成功的建筑物中取出纳米机器人重复使用制造新的纳米核心,对于战前基地来说,这种数量的纳米核心已经足够生产了,但是对于一个工业体系来说,获得旭日一辆基地车距离取得整个旭日的核心生产技术还差远了。
  只有自己建造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才足够工业上大规模使用。
  根据工业专家推测,这种纳米机器人的生产核心设备体积庞大同时需要大量能源,由此可见日本京都电离层发电厂所在的工业区是日本纳米机器人生产线设备位于的唯一地带。
  对于这个地带程攀闻之色变,这个地区不说百合子,火箭天使等存在,光光纳米虫巢就能让程攀吃不了兜着走,制造纳米机器人的设备必然是庞大的,程攀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盗取敌国核心大型产业链设备能力,一旦给敌人发现用纳米虫巢盾给困住就死路一条,程攀虽然肯为追逐道付出一切,但是这个明显不靠谱的方法,程攀不会选择的。
  既然短期内纳米科技无法从捷径中选择,五星盟只能抛弃纳米科技的幻想从而建造符合实际的量产型基地车,在镰锤社的一个生产线中生产的大量的配套机械设备,机器手将所有配套设备打包好,后形成一个个集装箱。
  这些集装箱都是建筑附件,每个基地得到这个附件就可以建造出高等装备的配套建筑物,同时能生产一辆崭新的基地车,当然一个附件只能生产一辆基地车。
  这种远程运送附件生产基地车是西方和苏联建造基地车的模式。
  这可不是游戏中那种加速的建造速度,模块化前线建造可以快速招兵,但是也不能凭空变出来,当初三大强权围剿五星盟的生产基地就是在一个多月的生产后才爆出海量的兵力,相对这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世界其他抢权向前线被授权的指挥官运送一个能生产高科技武备的科技附件,空运最多需要一天时间,如此短的时间不会耽误指挥官多少部署时间。
  从低轨道特斯拉卫星能源上的限制以及高科武备以及第二辆基地车的生产附件上限制,让整个大后方的领导人有了制约前线将军的实权。
  大量的附件被运往三大基地,各种高科技设备建造限制解开了,与此同时,随着大量高科技附件运送过来,基地车生产线也在全力开动。
第253章
要塞
  在云南,一辆五星红旗标志的巨型基地车,压碎着一块块半人高的石子摇摇晃晃的前进着。
  四川周围糟糕的山路让五星盟的基地车颠簸中推进,推进是很形象的词,这不,挡在基地车前的一颗直径一米的大树被基地车大马力的运动推到了,这个树木被压倒后其根部带着大量的土块翘起再次顶了一下基地车的底盘,此时早已晕车吐得麻木的驾驶员没有理会这场小震动,踩着油门碾过去。
  伴随“咔嚓”木料断裂的声音,这颗在黑夜位面价值不菲的百年大树倒下了,五星盟基地车宽五米的履带将这根树干压扁成一根根细小的木条,白惨惨的木头渣子似乎正在诉说自己可怜的遭遇。
  五星盟的基地车履带分两部分一共十二条,整个基地车长宽比例是西方基地车的两倍,体积也就八倍,宽广的身体让这个基地车地盘被十二个可以旋转如巨足一样机械腿支撑着,每条机械腿上的脚板就是这些宽大的履带了。
  一般前进都是靠着履带转动缓慢前进,但是遇到十几米的沟壑,基地车的会用机器腿跨过这道坎。
  这么庞大的战地制造设备当然不是独自出行的,天上的战机为这个基地车的移动保驾护航。
  这么气势的出行,这么庞大的体积让三大强权的情报部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对于五星盟展示的如此特立独行的基地车,旭日是表示放心,声称如此庞大的基地车实在是无法适应现代灵活的战斗的,加之基地车体积过大,无法进行第二次打包。
  至于苏联首先表示了五星盟对基地车研究成果的肯定,但是表示这种基地车还很落后,至于盟军就是赤裸裸的冷嘲热讽了。
  无他,因为世界上三大强权的基地车都是出于西方防御组织的技术,被别人盗取了技术,盟军感到愤怒的同时,隐隐有一种我的产品最优越的自豪感,对于别的思路的产品,西方人有些不屑一顾的样子。
  西方就是这个德行,你学他技术他说你山寨,你采取自己的方案他傲娇地说不看好。
  世界舆论对五星盟的基地车异口同声的贬低,但是还有一个相同的观点,那就是五星盟现在研制出自己“落后的基地车”还是有威胁的,他们的意思是五星盟的技术不行,但是这种将基地车部署到前线的态度是危险的,是威胁到世界和平的。
  五星盟在云南的这辆基地车部署在昆明的位置,庞大的基地到达后立刻引起了昆明轰动,所有的人先是害怕,然后耐不住好奇心去围观,基地车的展开耗费了五个小时的时间,其中让人群远离就花费了三个小时。
  当六个强壮的机械腿向四周平摊,基地主体压在了地面上,钢铁地盘与大地之间的碰撞就像一巴掌拍到煤灰中一样,向四周掀起一阵浑浊的气浪。随后平摊在地面上的机械腿朝着地面下方开始钻孔固定,基地车展开就算完成了,当然建立基地不止如此,基地四周的防御体系需要打包建造。
  在行动过程中,基地如果要安装没有死角的火力系统会严重影响负重,所以没有装在防御系统,现在基地车落地生根了,自然就要建造如同铁桶一般的防御了。
  周边一圈舰炮机枪还要大号的火力系统当然是要围成一圈,是的,这些喷子弹的六管机炮当然要比舰炮口径要大,口径要达到五十毫米,咱这是要塞炮不用考虑船吨位的载重量和有限空间的弹药储存量,五星盟整出来的这么大的基地车追求的就是一个落地生根的效果。
  这种武器只是小意思,主要是防止不长眼的飞机群和坦克群。
  作为一个合格的要塞当然还要有对四周强悍的威胁能力,这个基地要塞在两个月内还要完成建造的就是基地顶部一架三联装口径六百毫米的轨道炮,该轨道炮可以将三发一吨重的炮弹加速到十公里每秒超越第一宇宙速度。
  炮弹如此高的速度当然必须是智能炮弹,智能炮弹那可以移动的调节空气阻力的尾翼可以通过对空气阻力微调,像古代操作风帆让战舰改变移动轨迹一样改变飞行轨道,避免炮弹飞出地球的尴尬。
  该轨道炮射程五百公里,精度六百米范围,基本上可以威胁到河内了。
  这种东西在镰锤社属于概念性武器,处于程攀穿越的需要,早在黑夜位面60年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了,黑夜位面的中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占据半个地球以及前所未有的数量高素质人才,加上程攀的心算模拟作弊,原本也只是研究到没有合适的超导材料和电容材料就结束了。
  这种火炮需要一个发电厂供电,发电厂这东西代表这体积庞大,基本让这东西在战场的价值丧失了。
  黑夜位面的中国拥有空军优势可以投掷云爆弹中子弹等东西,用不着这种武器。
  但是谁能想到红警位面无线充电的能力,抵消大型机械由于要带燃料太多走不了多远的,想要长途运动就必须要随着军队保护补给线的悲剧,话说有这么多军队保证长长的补给线,还不如直接投入一线战斗中。
  所以超大战斗机械在使用化石燃料的黑夜位面是鸡肋,特斯拉无线传电让红警位面出现无需补给线困扰的超大战斗机械成为了现实,“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的异端在这个位面还有生存的价值。
  这种超级电磁炮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是还是被黑夜位面的中国给技术储备收藏起来,随着超导材料大规模生产以及红警位面的特斯拉技术,这种怪兽级别的技术死灰复燃了,被程攀翻了出来并加在了基地要塞展开后修建的主武器系统上,这种武器耗电巨大,电力越多充电越快。
  在修建这个超级武器之前,还是要考虑一下造兵的这个基地的本职工作。
  基地展开后,地面轰隆轰隆的声音就没有停止过,要塞中心的一个超级钻头正在钻取隧道,当钻到一定深度,一些采用高能水刀的岩石切割工程组就开始拓展这第一层地下空间了,这一层地下空间往往是放着特斯拉反应炉,也就是接受无线电力贮存电能的设备,让基地的防御系统摆脱原本基地车载着的特斯拉反应炉容量的限制。
  然后轻武器制造系统,食物生产系统都会安装在第一层,等到第一层扩展的面积过大,快要超出安全范围(也就是地表基地占地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敌人可以在基地防御之外的地方投放钻地炸弹威胁地下基地的安全。)就开始把钻地的钻头下方开始开发下一层,由于第二层处在的地表比较深,第二层的空间可以稍微的拓展一点。
  整个要塞基地唯一必须要建立在地表的建筑物也只有采集金属矿产的矿场了,满载后重量堪比天启的金属运输车将会在六家火神车载机枪的保护下运输金属物资。
  五星盟垒在昆明的这个基地,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要塞的价值,它的生产力将成为昆明发展的拐杖,这辆基地车将充分的将昆明人力动员起来。
  五星盟投放的基地不只是这一个,1969年3月份,共有十三辆基地车部署在五星盟控制的地方,这么多基地车架设让五星盟对治下领土控制比以前强多了。
  如此数量的基地车,其潜在的力量是五星盟战争能力的蓄势待发,只要这十三量基地车展开完毕,架设鲎型战车生产巢穴成功,只要一座要塞一个生化巢穴,每个基地以四十天六千量鲎型战车的生产速度爆战车……
  五星盟要塞基地展开的动静不小,相对于三大强权各自都有三百辆数量以上,各种科技建造技术齐全的战斗基地车来说,三大强权没有轻视五星盟,但是也没有将五星盟现在的威胁过分放在心上。
  三大强权把握了世界舆论,从而总有一些国家被骗的入戏了。
  这个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超级世界大战苏联对欧洲同时实施钢铁洪流般打击后,世界上另一主要力量——联合国改变了其“中立”的立场。
  意识到同盟军对苏联的反抗强大的敌手是为了保卫自由世界不受苏联的强权侵犯,美国、印度和以及后来从联合国中脱离的旭日也宣布参战。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国家,三锅。
  它在苏联打击欧洲重创英国的时候跟着美国人,用不合作的手段逼迫英国人给了他们独立……独立后的印度马上跟着美国参加的对苏联的攻击。
  即将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剧情(如果剧情没有变的话)中,英国司令宰了美国总统也许是不仅仅是游戏中那种义正言辞的表象。
  让我们继续说印度,印度靠着站队在第二次超级世界大战中获得了一个战胜国的身份,在战后依然是西方殖民地体系下的下游。
  这个时空的印度看起来被原时空的印度要强大的多,北边巴基斯坦被挤压了,青藏高原也被他们画了一块变成了缓冲区,但是印度也只是西方这个奴隶主手下较强的一个奴隶,没有工业体系的它仅仅是出口原材料的产地,马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没他的事。
  但是现在的印度不知道自己的虚弱,相反它还很有优越感,一种作为西方“亲密伙伴”的优越感,一个拥有世界同盟帮助的优越感。
  好吧,印度也是有理由优越的。
  当五星盟没有穿越前,印度用的西方联盟的电价都比四川低,相对西方来说,一个稳定的受西方控制的印度符合西方的利益,相比这个稳定的隐形殖民地的价值当然远比四川要高了。
  自从五星盟摆脱西方控制后,印度的政客将五星盟和邪恶划伤等号了,原本印度人是瞧不起中国,认为中国连做殖民地的资格都没有,但是现在印度对五星盟之下的中国人是厌恶。
  这种思维是一个强壮的被奴隶主驯服,而且还经常得到主人赏赐剩饭的奴隶看到一个瘦弱的奴隶摆脱了脚镣,第一反应不是自己也试着挣脱,而是觉得自己鄙视的人不配反抗自己已经臣服的主人。
  这就是被驯化几百年殖民地人的思维。
  当五星盟做出自主铺设基地这个“威胁世界和平”的举动时,整个印度上下是群情激动,认为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应该有责任管教一下不听话的五星盟。
  印度政客也不是傻子,三个世界强权都没有剿灭五星盟,印度人比西方更厉害,印度采用的是前进策略,就是对边境外部实施军事基地的建造,布置军力防范在他国的领土上防范他国的威胁。
  印度人这套是跟英国人学的,可是当年英国有冠绝天下的实力有资本做这种霸道的行为,至于现在的印度有点胡闹了。
  印度从西方购买的基地车还是可以制造大量单兵武器和多功能步兵战车的,十二个基地开始在缅甸北部建造,其巡逻部队则是则已经经常出现在青藏高原了。
  对于印度这中行为西方高度赞扬,说好话又不要钱。
  西方希望印度能给五星盟这个威胁西方东南亚自(殖)由(民)世(地)界的不确定因素一个教训,西方联盟对印度十三个基地的电力方面给战时公道价格,同时防止传电塔被五星盟突袭炸掉后整个印度基地无电可用的糟糕情况,西方联盟答应在关键时期解锁低轨卫星传电系统。
  五星盟在贵州一号要塞基地简单的讨论了一下,表示虽然很想把印度揍回原形,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不要这么做。
  五星盟现在是发展时期,不应该将自已陷入频繁的激烈冲突中,一方面是昆明贵州等新纳入的民众需要物资上的全力扶持,另一方面五星盟还不能暴露自己的生化科技,现在旭日帝国正准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突袭苏联,一旦发现五星盟有力量影响他们的计划,五星盟可能就要优先面对旭日的庞大压力了。
  孟加拉的印度基地暂时不打,但是在青藏高原上肆无忌惮巡逻的印度军队就是作死了。
  这点人就敢距离五星盟核心四川这么近,这是挑战底线吗?
第254章
进击的旭日
  在青藏高原上打赢印度还是符合五星盟目前展现的国力的,既然统一了战略目标,那么就要做好。
  青藏高原地区印度也只是建立了几个驻兵地点,没有基地车的存在,印度是不可能将基地车越过喜马拉雅山脉。
  当然西方联盟是可以通过超时空科技将基地车传上去的,但是西方不愿意这么做,印度把自己看成个人物认为青藏高原是自己的缓冲区。
  其实西方何尝不是将整个印度和东南亚半岛看成自己在亚洲的前进基地呢,以西方的眼光来看,整个青藏高原没必要布置基地车,如果布下基地车苏联反而会出动兵力夺下西藏,苏联是不会让自己的腹部受到西方的威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6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