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战役(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89

  外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在描写军事战争的时候,中国电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必须强调战友的重要性,战场上战友之间近乎煽情的对白。而在中国阅兵式上,有这样一个集体配合的动作,在走正步的时候手中端着的长枪突然下劈,齐刷刷上刺刀的长枪以四十五角度对着前方。刺刀的寒芒抵着前方士兵的背部。分毫不差。这个集体劈枪的动作非常帅,为中国独有,然而训练的难度也非常高。如果这个方队一个人跌倒,后面人有举着枪,这样一倒下,前后会被自己人的刺刀串成一排。劈枪训练的时候划掉耳朵的事是真的。
  这个动作没当过兵的人会认为是花架子,战场上根本没有用,还不如像美帝那样训练战场搏杀之类。然而军人眼中,这是一种默契,全团全队相互信任,高度协同的默契。这种默契到底有什么用?
  任迪现在所在的位面合肥城下的战斗清晰的解释了,配合的战斗力。
  大家都知道重机枪可以阻挡队列冲锋,而重机枪由于位置固定,容易被几百米外躲在隐蔽射击死角的迫击炮敲掉,然而迫击炮在射程上容易被上身管火炮弄掉。然后下面就是火炮之间的较量。
  我们在打即时战略性游戏的时候,兵种也分远程和进程,同样我们也要感觉到在使用远程近程兵种需要编队切换耗费操作。在战场上由高级指挥官这么直接指挥,下命令让各兵种完成任务的话,那种感觉是非常僵硬的。
  现在淮北红色共和军的战斗风格是非常灵活。首先坑道掘进贴近帝国军征地,在这个堑壕衍生的过程中。敌军一旦有火炮干扰,在坑道中负责指挥的战场一线指挥官立刻动用迫击炮掷弹筒反击敌军中距离火力。同时呼叫后方提供火力支援。
  当贴近到适合的位置上重型迫击炮开始对敌军阵地洗礼,然后步兵跟在炮兵打出的弹幕后面发动冲锋。当天上落下炮弹的时候,训练场上的射击水平根本发挥不出来,这时候帝国军优先选择是战场躲避火炮的能力。偶尔有勇敢的出来驾驶重机枪扫射。由于红色共和军采用的三三制散兵冲锋。帝国军之前隐蔽的重机枪只能扫掉几个士兵。然而这时候后面的迫击炮队伍就迅速反应过来,用远程火力砸过去。
  等到冲锋到敌军很近的时候,躲在堑壕中的敌军不得不伸出头来抵抗。这时候班排速射火力在五十米内的距离上对着敌军进行短暂的压制,然后步兵继续向前冲锋,借着这个火力压制的时间段,在冲锋的过程中取出手榴弹投掷。在堑壕中冒出一阵阵爆炸的火光后,在爆炸余波尚未消散的时候士兵冲入堑壕中用速射火力对堑壕实施清理。
  这个过程中迫击炮速射火力手榴弹速射枪交替压制,其中的连接时间空缺不超过四五秒,最短在一秒钟完成火力切换。这是抗美援朝团队士兵的标准打发,号称轻步兵极限的战术。几百万国党军队加入土共后,也能保持这样的战斗力。
  这种战术还说明了一个问题火力压制的失效性。举个例子,你打电话给人家一天打十个电话,如果是在九点到十一点和15点到晚上七点前打的,别人会不嫌烦,但是你若是在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五点中的时间段,打三个电话给人家。人家就会气急败坏的骂:“你丫神经病啊!”
  同理在战场上也是一样的,你躲在战壕中对面拼命的落炮弹,机枪拼命的狂扫。这个火力对老兵来说没什么,但是需要瞄准阻击敌人的时候,天上又是迫击炮弹,朝着自己这里落。面前又是速射火力压制什么的。你丫到底是让我攻击呢还是躲避呢。
  朝战过程中,中国阵地上据说一秒钟落下炮弹几十发,然而美军阵地上一秒钟三发炮弹就高呼火力猛烈受不了。有人说美国兵怎么这么怂。其实是错怪美国部队了,你要看看中国的炮兵他娘的是什么时候开炮的,——是冲锋号吹响的时候开火的。这尼玛如果中国士兵要没有发动冲锋,美国佬也可以躲在防御工事中安心的等待炮击过去,可是你丫对面的人上来了哦?!再不出头,对面的手榴弹就要扔过来了。当然如果出头对面的速射武器就扫过来了。
  射击技术方面,工业国占据优势,射击技术,都是用子弹堆出来的。你要说工业弱小的国家射击水平比工业强国的射击水平要高?这绝对是谬论。然而朝战中士兵在关键时间内,打出了有效火力。就造成了补给消耗少,却能杀伤大量敌军的战果,让未经历战火的人误以为,这支消耗弹药少的军队,是因为射击精准而取胜的。
  皖北根据地的军队在任迪思考下,以及赵卫国提供的军队建设架构下,开始向着这种风格发展。然而这个世界上另外两只强大军队的作战风格,一个是海宋土豪弹药狂砸式,另一个是大明帝国,为帝国而战效死类型,(类似于日式。)
  士兵突击。在这片铁丝网壕沟密布的战场上红色共和军发动了进攻,在这片坑坑洼洼,各种全威力弹不按交规穿插的战场上,这些农家出身的士兵勾着腰前进,将掩护的重任交给了后面的战友。以脆弱的碳水化合物身躯,在这个硝烟和携带恐怖动能的钢铁环境下,坚定不拔的前进。
  防守的帝国军,在炮火的震波下晕晕乎乎恐惧的看着共和军的士兵冲上来,想要阻挡,但是一开火便遭到了几个共和军的关注,数发子弹,将试图抵抗的帝国军重新打回了缩头乌龟。
  如果这时候身为一个前进的共和军士兵,就会感觉到自己有着光环笼罩,那些屠杀步兵的机枪迫击炮大杀器,刚刚露头,至打出了一个头,就在爆炸的火焰中哑火。信任,这是一只相互信任的军队,突击的士兵信任手持速射机枪的士兵,将火力压制的任务交给了他。然而手持速射火力的士兵当然知道自己由于火力强大已经成为了对面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都可能被对面的机枪兵点射,然而这些士兵却依然只注意前方意图反击的士兵,将信任交给了后方跟随步兵的迫击炮兵。而迫击炮兵专注于消灭阵地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军机枪火力,同样明白由于自己开炮会暴露炮位,将信任交给了其他隐蔽准备中的迫击炮兵,以及指挥官,指挥官一个电话下去,炮兵团的火力会过来支援。
  这种自下而上相互信任,相互托付责任,全心全意完成自己的作战任务。防守的帝国军打的没有脾气。帝国军这些在训练场上战术优异的士兵,发现现在在战场上要面对共和军各个兵种全心全意的攻击。帝国军的士兵有心火力支援,但是一旦支援,就必须面对共和军的火力,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来冒着暴露的危险支援自己。凡是人性都要考虑一下。然而战场中这一犹豫,对面的火炮没有被压制住落在自己不远处,训练场上的优异成绩就根本发挥不出来了。
  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是两种军队的细节。经常有人贬低陆军,说什么十年陆军,百年海军。没错十年可以建设一支陆军,但是这支陆军十年建设完毕后,一百年都难以转型。
  任迪现在的军队中有着两个制度,家信制度。军队定期要给家中写信,然后回信后每周在班长的召集下,聚集起来相互告知家中的情况。第二是生活内勤班长带头制度,每天晚上,士兵先睡,班长检查完内勤,对公共场所整理完毕后再睡。信任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大家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如同一个家庭一般。由于相互了解家庭,分享家庭的困难欢喜。每当失去一个战友,都会巨大悲痛。
  当这样一个集体性军队向前发动进攻时,每一个军人因为在这样的军队中得到了友情,害怕失去。是主动相互配合。相互照顾背后。而这个世界中,脱胎于西式军队建设的海宋和明帝国,注重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红军中只在训练和执行任务中有。而明帝国军的等级制度渗透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军官可以强迫士兵清洁,打饭,当佣人一样使唤。竖立权威。试图让士兵条件式的服从。
  没错士兵是条件式的服从了在战场上条件式的遵守战术条例,碾压了那些连纪律都难以保持的古典军队。然而在火力时代,战场复杂性绝不是大方阵拼勇气排枪枪毙的单一作战时代。军官带着白手套,指挥驯化了的牲口士兵送死的时代早已成了过去式。这些军官由于等级制度没在乎过士兵的死亡,只有自己兵力少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反思战术上是不是有问题。任迪穿越前位面,欧陆陆军强国法兰西一战时期指挥士兵排着队向着堑壕发动冲锋,这尼玛是指挥官到底有多么迟钝。把士兵当牲口,没把士兵的命当成命。所以对战场反应迟钝。
  红色共和军的部队如同烧红的刀子一样不断的插入帝国军的阵地,炮火重点在一片阵地上先洗一遍,然后步兵就在炮火的掩护下冲锋了。战斗过程中军队火力前后无缝连接,帝国军根本招架不住。透过望远镜,李悠然看着战场上吊打的情况,对帝国军的反应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僵硬,战术太僵硬了。”
  任迪也看了一下,帝国军的步兵长久得不到机枪和炮兵的支持,因为机枪得不到炮兵的掩护炮兵得不到自己后方炮兵的掩护,步兵一分钟得不到机枪火力的掩护,对面的速射枪一分钟就能将这群步兵屠光,而机枪十秒钟得不到迫击炮的火力掩护,对面的炮弹就迅速落下来了。所以纵然武器装备不亚于前线战斗的共和军,但是打出来的效果就相当对面一群士兵单挑同等数量的军队。
  现在的战场中根本就不是后世人手一个单兵电子对讲机的时代,如果说帝国军是近代军队,红色共和军就是现代军队。这种火力配合的默契在这个时代是碾压性的。红色共和军走的最强轻步兵的道路。就算帝国军全部嗑药了变得勇敢起来,任迪照样有确定自己手上的这支军队可以搞死对面。嗑药可以变得勇敢,但是配合非一日可以养成。
  十年陆军,陆军如剑,剑成寒芒耀百年,试问谁与争锋。
第81章
夕阳落幕
  合肥城下的这场战役逐渐演变成了吊打,海宋当初给大明演示的大炮犁地,步兵推进的未来战术思想引导了明帝国几十年来军队发展状况,重视了军队从上到下的命令。忽视了军官和士兵之间的沟通。
  战斗五个小时后,红色共和军打的越来越娴熟,一个个阵地被快速夺取。在硝烟与火焰后冲锋,相互配合射出子弹如同联合收割的,所有与之接触的帝国军士兵,纷纷感受到自己的孤单,没有人配合的孤单,虽然身边依然有战士,但是自己并不能命令这些同僚一起站起来对抗。即使站起来用火力对抗了,很快会招来掷弹筒的抛射。
  新式步兵新式战术,用极快的节奏,打的明帝国这支近代化部队毫无还手之力。在红色共和军联合火力下,帝国军所有的火炮机枪士兵都跟不上节奏都是在单体作战。个人再强的战斗力到了战场上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双拳难敌四手。
  这并非孤狼一样的特种兵作战风格,而是大兵团碾压的风格。这是校官时代,本土士兵战力胜过征召士兵唯一方法,军官的征召士兵也是非常强的。但是火力时代的战场太莫测了,演变军官可以注入思维技能,却不能注入情感,演变军官可以把握一个人对战场的掌控,却不能把握所有战友可能应对的战争情况。征召的军官在战争的时候战斗技能是数据化标准化的,但是你征召的士兵必须要和本位面士兵相配合,但是想要初步了解一个人,必须要面对面生活三个月。军官根本没有时间这么做,这也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演变战场中知识技能,生产武器的勋章基地都是工具,掌握他们战斗终究是人。
  溃退,作为防守一方的帝国军发生了溃退,这些在东南亚纵横无敌的军队在大陆战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军队。这支雇佣军不是飞机坦克战列舰航母都齐全的部队,也不是二十一世纪电子设备普及到基层士兵的信息化部队。这支帝国军充其量就是一只国军级别的,甚至国军都比他们强。
  原本完整的防御阵地现在被打的狗啃一样,红色共和军军的战壕已经彻底和被占领的帝国军堑壕挖通。到到了夕阳照耀的时候,已经被近乎披着火炮爆炸和子弹弹幕冲锋的红色共和军打怕了,当冲锋号响起的时候,部分展现的帝国军开始掉头逃跑。他们已经不适应这种战斗模式了,孤军奋战就是死,帝国军的基层军官已经无法控制军队了,因为基层军官的指挥在这一下午的战斗中有目共睹的就是指挥帝国军去送死,毫无任何解决问题改进。
  “给我将他们枪毙……”恼羞成怒的章程看到自己精心构造的防御体系被打成这种千疮百孔形势,第一反应是不可能,第二反应就是自己的兵太怂了。几挺机关枪架着哒哒的子弹对准了溃逃的士兵扫射。试图将士兵重新赶回阵地上。但是天空迅速传来尖啸,数十发炮弹拖曳这光芒朝着这处暴露的机枪火力进行战争的洗礼。
  这片阻挡溃兵的火力障碍瞬间变成了爆炸的弹坑,重机枪被还原成了零件状态,趴在地下的帝国军步兵正在彷徨着到底是继续到战壕中还是溃退,这时候的炮火让他们选择。在彷徨无助的时候人都是畏惧强大的。阻击的机枪被炸毁,如同大坝溃退一样,大量的帝国士兵盲从的朝着后方溃退。
  时间进入晚上,皎月将银白色的光芒洒满大地,然而帝国的光辉已经在几个小时随着夕阳的落幕而落下。夜幕将领下,大地战场上被跳跃的燃烧火焰照射光影摇曳。在黑暗下,帝国军的溃逃进一步扩大了,因为黑暗中对别的地带交战场面通讯不畅,误以为自己已经是孤军了。
  加上有雇佣兵军官已经发现形势不妙,准备转进了,这帮想转进的军官当然希望有人留下来断后,但是别的雇佣兵也不是傻子,“兵荒马乱的,长官我来保护你。”一路路纵队就这样从战场上撤离了。逃兵的行为根本无法追究。
  史天明看着城池下方的交战火线苦快速推进,去年十元同样的对手,不一样的战法,自己遭遇到两次不一样的失败,史天明的感觉是五味成杂的。四个月年第三集团军是在这支军队动用数倍兵力围攻下,弹尽粮绝,战至最后六千人而亡的。这场失败让第三集团军受到了巨大的非议。
  然而现在这支紧急从南方调来的军团号称丛林虎,现在活脱脱被打成了病猫。军队损失兵力的定义是什么?并非那一部分在前线的兵力彻底被杀光,而是前线的兵力和指挥部失去联系,并且压根就没有联系的意思。现在帝国军宽大的布防阵地上。帝国军在城中指挥部对前线阵地所能掌握的连接都标在作战地图上,有信息连接就说明阵地还在自己这一方,而此时指挥部前方大片阵地已经成了信息黑幕,再也没有信息传来的,就连传令兵也没有。从指挥意义上来说前方的帝国军的兵力已经丧失殆尽。尽管史天明知道,这些士兵根本没有死亡。
  黑暗巷道中到大量影藏着穿着帝国军制服的士兵,不这些人已经不是士兵了,他们的编制已经被打烂了,作战的勇气已经被戳破了。传说中在南亚如何如何凶悍,冷酷,现在在大战场上,华丽如太阳光下泡沫的名声,就如同泡沫一般虚伪。
  时不时的在黑暗的角落中爆发出枪声,咒骂声。以及服装店中被砸烂抢夺衣物衣服被撕裂的声音。街道上到处都是如同垃圾一样的帝国军服。这支号称丛林虎的军队已经从精神上被消灭了。
  然而混乱只是暂时的,“滴、滴、哒、滴、滴、滴滴、滴、哒、滴、滴、滴……”当共和军的冲锋号临近的时候。躲在暗处像魑魅魍魉一样的前军人迅速停止了混乱,不约而同的散去。
  都已经放弃了,包括章程,一个小时前,章程就已经在收拾行李了,作为雇佣兵,无需受到王权束缚,章程在海宋有自己的产业,在认为这场战争不可能打胜利的时候,这位来自海宋的退役军官立刻选择了收拾行李准备逃。临行的时候章程对史天明发出了邀请。然而史天明拒绝了。史天明明白章程不可能逃出去,对面的那位将领一出手便是一锅烩,与其穿着平民的服装被丢脸的俘虏还不如坐镇指挥部代表整个丛林虎军团尊严的覆灭。
  啪木门被一脚踹开,红色共和军的士兵冲了进来,史天明理了理自己的军服说道:“我史天明,大明驻十二集团军参谋长。”
  镜头切换……
  指挥了一天军队火力调配的红色共和军指挥部胜利的气息冲淡了一天指挥的疲惫,红色共和军的指挥部中永远不会出现带白手套冲咖啡的气氛。由于对每一个士兵了解,部分指挥者要主持对阵亡士兵家属的安抚工作,所以在火线上后方的指挥官必须全力尽可能的配合前线士兵的要求,取得胜利。战争是要死人的,再辉煌的胜利都有着苦涩。
  滴滴答答的电报传递了贡献敌军指挥所的消息,电报上任迪看了一下,发现熟悉的名字,说道:“咦,这家伙又来了。”
  李悠然看了一眼说道:“怎么指挥部里没有将级军官。”
  任迪说道:“雇佣兵,钱不够了,就不当兵了呗。”
  旁边一个指挥员满脸天然呆地问道:“他们就不怕军法处置吗?”
  任迪说道:“这回归到了,为谁而战的问题上。”
  谁都想不到皖中大地的驻守了大明一个集团军防御的城市在一天之内下被一日而下,胜利的一方没有想到,失败的一方更是没有想到。整个皖中最强最关键的城市是大明在江淮地区防御集群。周围有着一系列的防御子城市,比如说舒城之类的。而现在子城市还没有出事主城市被连锅端了。明帝国守淮的战略支架被陡然抽调了。
  现在五万战力惊人的红色共和军毫无牵制的隔江和南都向往,而北方的军队还在缓缓的南下。现在可不是玩即时战略游戏可以给你换家玩。任迪强横无比的兵锋让帝国军南都的君臣晚上觉都睡不安。海宋的大使馆已经派遣了分舰队进入长江随时准备撤离人员。当然这么一只铁甲舰队在长江游荡,任迪自然不会去找不自在。七千吨的主力舰一船火炮就抵得上半个陆军师的火力。
  共和军现在的任务并不是在南都和对手打一场不对称的南下战斗。在西边荆州没有解决之前,发动渡江战役是不成熟的。在淮北的初次战斗锻造的是军队的军魂从稚嫩成长到坚韧,从这次是实践出自己的一套战斗方法。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信仰致胜,非常怀疑。如果信仰可以致胜,古代的那些白莲红莲弥勒无生之类的,也没见他们能打过正规军啊。战争的取胜来自于后勤的保障,士兵的相互信任配合。以及指挥官对战场的敏锐观察和冷静思考。
  同样这一战打掉的是明军指挥官战略上的胆气,闪电般在南都眼皮子低下歼灭掉一个帝国集团军,疾风扫落叶一样将江淮之间的大城市据点逐一敲下,让南都的明军指挥官在战略上胆怯起来,他们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有限保障南都的防御,已经不准备将有限的兵力投送到江北了。这帮南都的老爷们在等待北线的军队取胜。
  一个星期后,这支打完江淮战役的部队就地补充完毕兵力后,留下一个师在江淮扩编。剩余部队乘坐火车再次北上。下一步主战场在齐鲁。
第82章
准备
  在黄海上三艘七千吨以上的铁甲舰,在碧波中飞箭舰首劈开了浪花,在江淮之间的战斗委实惊到了不少人。南亚的明军到底是不经打还是这波从农民转变的叛匪战斗太过惊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军事专家需要重点讨论的新课题。帝国军的报纸上对共和军的评价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刁民,愚昧怂恿下不怕死,火力强悍,丧心病狂的人海战术。”
  这些报纸上的评价丢到任迪桌子前,任迪一笑了之,这明显是严密等级制度下的军官对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外行话。淮北红色共和军军队自我总结中的对敌军的评价是僵硬,上下配合不当。火力未能良好的掩护士兵,导致前线士兵在最需要火力的时候无法得到有组织的火力支援。总而言之就是军官太过于迷信阶级制度,对士兵的所需的情况反应迟钝。唯武器论以为蛮横的使用火力就可以取得战果,忽视了人在战争中操作火力的作用。
  淮北的这支军队,任迪按照自己穿越前,对军队的理解摆正自己认为在那种军队中应有的态度。训练作战严苛服从等级,在讨论问题,军队生活中采用民主制度,在作战计划设定上,遵守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发言权的准则,任迪至少没有仗着自己的军衔搞必须服从自己的一言堂。所以整个军队的发展是在上下集体实践配合下逐步整合战术,逐渐自己变成了任迪印象中那只能打的军队。
  整个军队所有人无论上下都在飞快的了解战争。如果要论军事统帅能力,或许任迪刚刚合格,但是要论理解士兵,任迪的态度是高分。军队拼的不是一个将领,将领开无双的时代,任迪很悲催还没有经历过。火力战争打的是一整只军队的配合,未来军队发展方向也必然是向着信息化所有兵种齐齐配合的方向发展的。
  这个时代尚处于拿破仑火炮炸,步兵冲的战术思想已经过时了。在军队建设方面红色共和军已经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军队拉出了代差。然而这个世界的军事专家们还在从装备,和军队精神勇敢上寻找答案。方向已经错了。
  也就是皖北根据地现在太能打了,导致北方南下的三个帝国集团军八九万人的军队南下行动受到了影响。为了解除南都如鲠在喉的威胁,大明帝国对北方军团抱着厚重的希望。当场联系了海宋的军火商。这不,这样一只铁甲舰队就来了。
  在这碧波荡漾的大海上,七千吨的铁甲舰当之无愧的强大。铆钉连接的钢板身躯,战舰中央向后弯曲如同弯道的烟囱,三座在船体中轴线上可旋转的炮塔。海宋的战舰设计思路没有走弯路,直接是按照,全重火炮重点防御,无畏舰的设计思路来的。然而这么强大的舰队,似乎有点屠龙之技无处施展的尴尬,同时期欧洲的铁甲舰,无论是吨位航速,火力装甲上都不够看。不对,在美洲穿越者所在的纽约基地,那帮人的船厂中正在造一些强大的东西。
  相比之下,明帝国北海舰队的只有两千吨的铁甲舰略显寒碜。海宋和大明的关系在崇祯末年就开始建立了,随着东胡入侵,大明帝国继续强大的力量抵抗野蛮这种关系就加深了。大明和海宋的盟友关系自此奠定。
  如果说海宋对大明这块人口充足的大市场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对的。第一代元老会在权衡利弊下并没有启动对大明的征服战役。因为在六十年前初期,大明帝国的人还没有将海宋看成兄弟之国像现如今这样平等的外交。而是将这帮来自海外的人看成蛮夷,尽管说的都是汉语,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朝鲜日本越南当时一众藩属国上层都是使用汉字。
  尽管海宋带来了财富,但是处于大明帝国天朝子民的傲气还是将海宋看成日本,朝鲜一类的国民。确切的说是外国人。海宋当时的归化民非常少,海宋本身的人口也非常少,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如果强行入主中国,必将引起不服,而如果推动社会改革的话,会遭到本土势力的强大反抗。大明的那帮士族为了钱连皇帝都不鸟。海宋入主中国必将造成小族凌大国的场面。你可以说满清都可以统治中国。海宋的聪明人知道,满清可以小族凌大国是因为满清够狠。将支撑汉族反抗的民族性用残杀来吓阻,用文字狱囚禁文人萌芽中的民族思想。海宋元老会的执政者,明白元老会里的那帮皇汉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而且海宋自己也带来自由平等的社会思想,民族主义正在发展,海宋清醒的元老害怕自己带着先进科技平推大陆最后打成了抗日战争的那种消耗战,就搞笑了。
  当然如果打土豪分田地,采用土共模式将这场天朝子民看来是“外国”入侵的战争,演变成阶级战争,直接将反抗的目标定为绅缙,还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但是这帮从未来到达的海宋元老一大部分是对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的腐朽生活很向往。真的要搞阶级战争,海宋元老还真吃不了这个苦。
  既然战争代价太大,推动社会革命海宋元老又舍不得旧社会三妻四妾的生活。那么咱们不在这片封建帝国的土壤上建设,世界这么大有的是肥沃富庶,于是海宋在租借了海南台湾两个岛后将注意力转为大洋扩张。为了获得充足的人口和市场,海宋决定扶持一个稳定亲海宋的大明政府。
  经过了数代生产力的比较,海宋的富庶让大明的人民放下了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自豪。开始承认海宋这个由汉人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并非蛮夷的事实。
  然而海宋真的就放弃了对大陆的野心了吗。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年了大陆对海宋的态度变了,而海宋的人口也增长的到了可观的程度,当年小族凌大国的尴尬,在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现在海宋的国力面对当初崇祯年间的情况。所有的元老就一个词——逐鼎。
  然而这六十年间大明也在变化,大明帝国可不是满清,总想着防备汉族人。大明开始兴起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明军看到了海宋的战斗方式开始了装备火器化,制度近代化的革新。由于大明逐渐中兴,让六十年间海宋对大明某些想法一直没有机会展露。而现在明帝国似乎再次出现状况,大有陷入崇祯年间的状况。遵循父辈战略的海宋元老们,并没他们父辈在后世成长的经历,将这场红色大革命看成某种机会。
  对鞑虏毫不妥协,非权臣篡位,武装大一统,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大明这个得国手段极其正统的王朝似乎不行了。
  肖轩,海宋一位元老家族的旁系,当年五百多位创业元老中,有一位肖姓元老,这位元老才能在诸多元老中平平但是布种的能力可谓是高效。取了八房老婆,人丁兴旺。当然这位肖姓元老六十而终估计也和他不节制的男女生活有关。肖家的八房中一顿排资论辈后,几个青楼出生的主母自然没有继承元老位置的资格,一位江南海商的女儿生的孩子继承了元老之位。这一脉就是肖姓元老的嫡系。
  肖轩属于第六房的人,虽然没有元老之位,但是在海宋中还是属于一等一的贵族。加上他在海军军校中的优异成绩,这支七千吨重巡为旗舰的分舰队到达大明胶州海面就是有肖轩统帅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